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棍厨子在大唐-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她家周围的邻居打听了一番也都说不知道,只知道走的很急,家里笨重的东西几乎都没有带走就连夜离开了。
  得到这样的答案,张嫂也是一头雾水,而且孙嫂的手还伤了,店里的生意还不知道怎么办。
  可就在这时,这张嫂却听到了一个如同晴天霹雳的消息,说昨天在孙家冷淘店救活了步兵校尉韦挺大人的杨萧,居然代表孙家食铺与王家食铺的主厨比起了厨艺。
  而且赌注还是以输的人将不在张家村卖冷淘这种她们绝对输不起的赌注,要知道王家食铺如果说不卖冷淘,他们以其他的菜为卖点是依然可以生存的,毕竟王家食铺这么多年都是这么过来的。
  可孙家食铺输不起啊,他们店的招牌就是孙家冷淘,如果说以后在张家村不卖冷淘,那么就相当于是宣告了他们倒闭一样。
  张嫂一听,当时脑袋就忽悠一下,差点炸开,然而当张嫂听说了对手居然是清河县第一酒楼‘天满楼’,的首席大厨之后,更是惊得差点没坐地上。
  震惊的张嫂在地上足足愣了有一刻钟,她知道现在阻止杨萧是还来的及,绝对不能让杨萧乱来。
  因此,在考虑了片刻之后,张嫂还是决定先将这件事告诉孙嫂,让她来处理,毕竟这孙家食铺是孙嫂的产业,是让杨萧由着性子去比,还是阻止他,让他给王仁冲道歉,还是孙嫂自己定比较合适。
  ……
  为了让比试更公平一些,王仁冲让店里的伙计在王家食铺的门前临时搭设了两套灶台,又分别将各自需要的食材和调味料分发了下去,当然这其中自然不会有那稻糠的身影。
  当所有的一切都准备妥当之后,双方的参赛选手也就必须各就各位了。
  杨萧站在那炉灶前打眼看了看,不免有些暗自叹息这个时代的落后技术。
  这是一个在唐代有名的“莲花灶台”,说白了就是一个形状有一点像莲花的普通炉灶,大体结构有些类似于现代农家取暖的小锅炉。
  只不过这种莲花灶台只有上面的焚烧层,却没有下面的排灰层,而且没有烟囱,排烟基本靠的都是炉灶旁边的缝隙。
  至于其他的东西,比如锅碗瓢盆或者装调味料的器皿等等,便与现代都差不多了,只是样子上有些差别罢了。
  双方厨师站定,王仁冲也是从王家食铺走了出来,布满横肉的老脸堆笑着走上前去,一抱拳。
  “承蒙各位乡亲捧场,今日因为一些事情,我们王家食铺的主厨郑东昌郑师傅,有幸与孙家食铺孙嫂的弟弟,杨萧兄弟在这里切磋一下厨艺,而题目就是制作冷淘。”
  “当然了,既然是比试自然就会有赌注,而这赌注也很简单,就是今天的比试哪家赢了,那么另外一家就必须放弃这冷淘在张家村的经营权,仅此而已。”
  王仁冲的话音还没有落下,下面的围观人群便炸开了锅。
  “什么?比冷淘?而且赌注玩的还这么大,看来这下有意思了。”
  “不会吧,这孙嫂是疯了吗?居然用自己店的招牌去赌,这若是输了那我们以后岂不是吃不到孙嫂做的冷淘了?”
  “是啊,这小子到底哪儿冒出来的,这不是给孙嫂找事吗,要知道这孙家冷淘可是孙嫂这么多年好不容易经营出来的东西,可今天有可能就让这姓杨的小子给毁了。”
  “嗯,不过这对手也不一定会很强,若是赢了,这孙家也就没有了竞争的对手,比一下也应该可以啊。”
  “可以个屁,你知道郑东昌是谁吗?那可是清河县‘天满楼’的主厨,别说是一碗冷淘了,就算是雕个龙、画个凤人家也未必弄不出来,那小子能赢,笑话。”
  ……
  观众的声音传进了杨萧的耳朵却并没有对杨萧有什么影响,这场比试莫说是一个什么县城酒楼的主厨,就算是来个御厨,杨萧也不会有什么顾虑,毕竟自己可是拥有着一身顶级厨艺的穿越者。
  然而就在王仁冲要宣布比试开始的时候,人群之中却传出了一阵的骚动,片刻后从人群的缝隙中走来两人。
  这两人杨萧再熟悉不过了,孙嫂、张嫂。
  “你小子快给我过来。”
  张嫂看到杨萧,顿时气不打一处来,他没想到自己就出去了这么一会儿,这小兔崽子居然闹出了这么大动静。
  杨萧见张嫂的表情,知道自己肯定要挨喷了,无奈一笑,走了过去。
  张嫂见杨萧走了过来,顿时开喷。
  “我说你小子是不是疯了,你知道这孙家冷淘就是孙嫂的命根子你还敢拿它去赌,若是输了你让我们喝西北风去吗?”
  “况且那对手还是‘天满楼’的主厨,你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吗?那里的主厨别说是你了,恐怕就算是孙嫂也没有赢的把握。”
  “所以啊你快去给王老板认个错,然后跟我们回去,这样的比试我们可输不起啊。”
  张嫂的话杨萧早就猜到了,杨萧无奈的摊了摊手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将目光转向了孙嫂,毕竟这孙家食铺是孙嫂的,如果孙嫂也是与张嫂一样的想法,那么不比也罢。
  孙嫂见杨萧投射过来的目光微微一怔,她从杨萧的眼中似乎看到某种久违的东西,不知为何,自从孙嫂将眼前这个小伙子救上岸之后,她便有了某种感觉,感觉这小子会改变她的一切。
  因此,在片刻之后,孙嫂目光突然微微一凝,然后伸手交给了杨萧一个字条,显然是孙嫂在来之前就准备好的。
  杨萧打开一看,顿时笑喷。
  只见那字条上,歪歪扭扭的写了两个毛笔字。
  “干他。”
  PS:新书期,求推荐、求收藏、求评语、求……什么都求。


第十二章 拉面
  杨萧在孙嫂家养伤的时候,一有时间就会与孙嫂攀谈两句,虽然说话的只有自己,但杨萧却及其喜欢与孙嫂说一些有的没的。
  说到兴起的地方,也就忘了今生与前世的差异,什么话都说,至于“干他”这个词,也是杨萧与孙嫂吹牛逼的时候胡说的,没想到居然让孙嫂给记了下来。
  杨萧笑着看向孙嫂,孙嫂则是用眼睛撇了撇身边的王仁冲,意思已经很简单,教训教训这只猪。
  “得嘞。”
  杨萧欣喜的敲了敲自己的胸脯,接下了来到这大唐的第一个任务,也不顾张嫂的白眼,转身走向了灶台。
  片刻之后,王仁冲一吼,比试正式开始。
  围观的人群中有两道身影略显特殊,他们的装扮几乎是全身的黑衣,头上戴着斗笠,却有着接近40公分的身高差。
  左面的人是成年人的身高,大概180左右,右面的则很矮小,估计都不到140。
  此时的二人望着已经开始动手和面的郑东昌,眼中光彩各异。
  大个子的黑衣人云浪眼中透着火热,一种嗜战的冲动涌上心头。
  “师父,真没想到这穷乡僻壤的地方居然还会有这样的厨师,看来我们还真是找对了地方,不如这次就踢这王家食铺吧,我看这家伙有两下子。”
  矮个子的黑衣人长着一张苍老的面庞,脸颊上尽是岁月侵蚀留下的落印。
  老者闻言却不屑一笑,接着一道苍老的声音从斗笠下传了出来。
  “你个臭小子,就他这两下子给我提鞋都没有资格,你却想和他比,难道你想砸了为师的招牌吗?”
  云浪不悦的看向矮个子老者,一张俊俏的脸颊上写满了郁闷。
  “我说师父,我们从扬州到这儿走了几百里地,这一路上你只让我踢了三家馆子,其他的不是说太嫩就说不够资格,我腰间的永灵刀都要生锈了。”
  老者哈哈大笑了一番,深邃的眼瞳突然微微一凝,然后径直的看向了那边还在喝酒的杨萧,眼中有着一丝精芒闪过。
  “不要着急,或许强敌就在眼前。”
  郑东昌和面的手法非常的娴熟,面粉与水的比例拿捏的也很准确,以这家伙的功底如果将今天的对手换成孙嫂,那恐怕就没有进行下去的必要了。
  那孙家冷淘其他人之所以认为好吃,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吃过更好的。
  不过,此时观众的注意却并不在郑东昌身上,而是都放在了杨萧的身上。
  因为这厮居然一只手拿着酒壶自顾自的喝着。
  只用了另一只手随意摆弄着手中的面团,时不时的还要甩一甩粘在手上的面。
  那般模样,怎么看也不像是在和面。
  这家伙搞什么?玩吗?
  杨萧的举动让得很多人都认为,杨萧接下这场比试只是哗众取宠罢了。
  云浪一脸莫名其妙的看向老者。
  “师父,你说的高手不会是他吧?你看他和面的样子,什么啊那是。”
  黑衣老者目光一凝,并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片刻之后突然一怔。
  “这是,抄云手吗?”
  “什么?”
  黑衣老者目光凝视杨萧和面的单手,凝视了片刻,突然惊道。
  “果然,浪儿你看他的右手的手心和中间的三根手指。”
  云浪目光凝视杨萧的右手,双目瞬间定格。
  “这是?”
  黑衣老者的语气深沉了许多。
  “抄云手,这种和面的功夫据说是春秋时的名厨易牙所创,他需要利用身体内的一种气,将面粉吸在掌心,然后用中间的三根手指末端快速的对齐进行鞭打。”
  “你看他不时的甩掉手中粘着的面,实际是在将和好的面进行最后的处理。”
  说到这里,老者对杨萧更加的感兴趣了,目光凝视着杨萧一脸懒散的神色。
  “据说用这抄云手和出的面,可是韧劲十足,可以拉长百米而不断。”
  云浪大惊。
  “什么?百米?那不是比师父你的‘云兰面’还要长吗?”
  老者点了点头。
  “是啊,真是没想到这小小的张家村居然卧虎藏龙。”
  云浪一听自己这老顽固师父都给了这人这么高的评价,于是也来了兴趣,目光瞪得老大,死死的盯着杨萧。
  可就在这时,身边的老者突然拉起了云浪就要走。
  “师父,这要干嘛去?”
  “走了,这场比试胜负已分,已经没有什么看下去的必要了,我们还是去办正事吧。”
  云浪非常想看完这杨萧究竟会弄出什么东西,便死死的站着不想走。
  但无奈,这老家伙力量太大,最后没有办法,只能眼巴巴的与老者离开了王家食铺。
  ……
  郑东昌的动作很快,二十三碗冷淘几乎只用了半个时辰便全部完成,而且都已经分发给了那二十三名评审。
  郑东昌的冷淘,这次是用了百分之百的白面,配菜则是选用了在秦汉时期才从印度传入我国的冬瓜,因为冬瓜肉厚多汁,味淡甘甜。
  因此搭配在冷淘中会起到及其明显的调和作用,既不会因为冷淘中的熟油多而感觉油腻,也不会抢了调味品的风头。
  这些来王家食铺吃冷淘的人几乎都是张家村的村民,说白了就是些平头老百姓,他们吃东西吃不出什么高尚的评价,几乎都只有几个字,好吃或不好吃。
  然而当他们吃了郑东昌的冷淘之后,几乎是一片的赞叹之声。
  “真不愧是当过天满楼大厨的师傅,这能耐不假。”
  “这冷淘太好吃了,我吃了好几年的冷淘,还真是头一次感觉这冷淘还能作出这种味道。”
  “好吃,真好吃,我不懂做菜,但这个真的与之前吃的不一样,至少比孙嫂那个要好吃不止一倍。”
  ……
  郑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