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灵殊-第1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进大牢,所以我悄悄溜来这里,想实地查看一下。诸位既然是河工,千万别打错了人啊!”
      河工们面面相觑,老头烟杆“叭嗒”一声掉了下来,结结巴巴道:“你……您……这位公子……说的都是真的?”何子宜大力点头。老头又看看郑德夫,郑德夫也只好红着脸点点头:“嗯。我,真是他——公子的护卫。”
      “呼啦”!老头领着河工们,黑压压都在地上跪了下来!郑德夫吓一跳:“哎哎,你们这是干什么——”“公子,救救我们吧!”老头喊道,从怀里颤颤巍巍掏出一卷陈旧的纸头,“这些年,河床越来越高,很多地方河道都发生了变化,修堤坝根本赶不上,迟早有一天会出事的。可我们和这里官长说,他们不是骂我们胡说,就是趁机加重徭役税负。我们没法子,只能在这里混一天算一天,如今既然公子来了,请想办法救救我们吧。这是老小儿这么多年绘制的河道图,请公子看看!”
      何子宜就这么稀里糊涂的接过了地图。河工们拿最好的食物招待了他们一顿晚饭,把油灯挑到最亮,老头子——他原来是这里资格最老的河工,人称九阿爸——迫不及待的给何子宜讲解那幅河道图。
      郑德夫越听越入迷,可何子宜却不太听得懂这黄河边乡亲的口音,越听头越重。九阿爸看他精神疲倦,就起身给倒了碗水,再回头一看,何子宜已经“咣”的倒在了桌上!
      这可不是简单的睡着,他脸红额头烫,可能是路上受了苦,有点发烧了。九阿爸他们忙照顾他睡下,边急得团团转:“这可怎么办?”
      郑德夫定了定神:“这样吧,公子也不算什么大病,你们留下一两个有经验的照顾一下就好。而我跟九阿爸去勘查河道,等公子病好了再把情况告诉他,如何?”大家纷纷叫好,于是事情就定了下来。
      第二天,何子宜一个人哼哼唧唧躺在木床上,全身发冷、头痛得要炸开来,留下来照顾的两个粗人只会煎苦药给他喝,然后不知所措的盯着他看,他气得把这两人都赶到了门外,可是转念又后悔了,正想叫人回来,就听见一个甜甜的声音在他耳旁道:“恩公,您叫我吗?”
      何子宜还当自己耳鸣,勉强撑起眼皮一看,顿时呆住了:老天,一只雪白的狐狸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坐到床头,像人一样立直上身,正细声细气叫他呢!
      “你你你、你会说话?”何子宜结结巴巴道。“是啊,我们狐仙吸取月魄精华,修炼出千年道行,会说几句话有什么奇怪的呢?”白狐狸尾巴甩来甩去,“恩公帮助小的逃过命中的劫难,这个恩,小的难道可以不报答吗?”
      “哦——那好。那你是来帮我治病的吗?”何子宜问。白狐狸鼻子里“嗤”了一声,像在冷笑,拖长了声音道:“恩公……这点小病小痛算得了什么呢?小的可以帮你逃过大劫难、求得大富贵呢!”
      “什么大劫难?”何子宜吃惊道。白狐狸柔声回答:“就是您现在这个朋友呀,德夫先生。他有害于您的前途,将害您一病不起、毁了功名。小的不忍心看到恩公落入这样下场,因此来救你走。”
      “什么?德夫是我的好朋友,怎么会害我?!再说,我走了,留他一个人在这里怎么办!”何子宜大惊,“难怪他说你是妖孽。难道你是来向我下谗言的吗?”
      “公子,你在跟谁说话吗?”门外的河工怯生生问。何子宜还没来得及回答,狐狸蓬松松的大尾巴在他脸上一扫,何子宜忽然发现自己骨头也不痛了、肌肉也不酸了、肚子里也不再翻江倒海了,全身上下比从前没病时还要舒坦。咦,难道这只狐狸真有些神通,尾巴一甩就把人治好了?
      白狐黑溜溜的眼睛笑眯眯盯着何子宜,好像在说:你不相信我的能耐吗?何子宜顿时心乱如麻。门外的两个河工见何子宜久久不回答,正想破门而入,突然听见声音道:“你们别进来,我……我想睡一觉。”他们就没敢进门,直到午后送饭才发现床上竟然已经空了,床上只留了张字条“我先去京师了,请转告德夫。”这两人哪识字?吓得半死,猜不透人是怎么不见的。
      这种事瞒也瞒不住,他们就跑到河边,把九阿爸拉到一边,悄悄说了这事。九阿爸面如土色:何子宜这个“京里来的贵公子”突然不告而别,就算留了字条,难保不是被什么仇人劫持的,郑德夫这个“护卫”能饶过他们吗?幸而是老江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避着郑德夫暗暗给他们下了布置。
      这晚郑德夫疲倦的回去,九阿爸一直默不作声,忽然忍不住咕哝了一句:“郑大人,老小儿能做的事都做到这里了。祝郑大人今后吉人天相。望黄河百姓以后还能活命。”郑德夫很奇怪,正要问为什么,忽然见火光熊熊,那木屋着火了!他大惊,忙奔跑过去,刚奔了几步,发现不对,回头看时,一直跟在他身后的九阿爸几个人也都不见了。
      这里山沟相连、地势复杂,郑德夫也不敢乱找,只能先往着火的木屋那边走去,就见地上醒目的钉了张纸条,是何子宜留下来的那句“我先去京师了。”
      这是怎么回事?原来河工们怕惹麻烦,先放火烧了木屋,趁郑德夫不备、利用地形悄悄溜走,光留下字条给他看,让郑德夫这个“护卫”觉得形势紧急,赶紧追主子去,他们就先回乡里避避风头。
      郑德夫哪想到这一出?站在地上呆了半晌,忽然一拍脑门道:“我明白了!戏文里说神仙给人指路,指完后化作一团火光消失,这群人准是神仙给我送河图的。而子宜弟,也一定是借他们仙力给送到汴京准备考试去了!”越想越合理,跪下来“咚咚咚”磕三个响头,发誓今后一定要为黄河百姓做事,不负这张地图。

      第三十章

      结虎攀龙巧游寺,惊狐畏鬼终弃盟。这章说得是何子宜听了白狐的话,借它法力逃出来,一路往汴京去。又因为狐狸的小手腕,花最少的钱就能买最好的东西、得到最好的款待,何子宜非常过意不去,说:“我上京赶考是想为国家做事的,怎么能一路占老百姓的便宜呢?以后别这样了。”狐狸答应得很甜,可老是不改,时间一久,何子宜也习以为常了。
      路途顺利,也看汴京遥遥在望,何子宜在驴车上打了个盹,再睁开眼睛就不对了:那车子怎么在往山上跑?
      “喂喂,怎么回事?”何子宜慌张的问。驴车“咣啷当”停下,白狐在他耳边说:“恩公去吧,山顶有座很灵验的庙,你今后的前途就靠它了。”
      “奇怪,我的前途靠我自己努力,庙有啥用呢?”何子宜糊涂着,脚却不由自主的沿着山路台阶走去,蜿蜒向上,只见果然有一角佛寺飞檐隐在松林后面,清风过处几声梵铃,非常清雅,没想到快走近时,却听见一阵菜市场似的喧哗吵闹,何子宜心里奇怪,几步赶过去。原来是一个乞丐,也想进去求签,把门的和尚嫌他又脏又臭,怕弄脏了里面的地方,不肯放他进去,那乞丐却非要进。正好一个中年文士来到这里,替乞丐说话,认为来的都是客、和尚不该闭门不纳,和尚不服,所以三人口角起来。和尚看这个中年人是读过书的,不敢得罪太深。但看他穿着好像没什么钱、又不是很放在眼里,想了想,冷笑一声道:“这样吧。施主,您既然是读书人,小僧就出个上联,您要是对得上,算您有知识,小僧就听您的。”中年人抬抬下巴:“你说。”和尚就吟道:“清净地,求个清净。问人有何不可?”
      这上联简直强词夺理,不过最后半句的“何”字是“人”、“可”两字的合并,所以很不好对。中年人神情一变。张开嘴巴说不出话来。和尚是得意洋洋,中年文士的脸色就非常之难看了。
      何子宜正好在此时走来,看了看情形,已经知道大概是怎么回事。乞丐要进门礼佛、文士仗义帮助。这都是好事。而和尚的嘴脸实在可恶,怎么能打击一下就好了。他想了想,猛然有了主意,上前笑道:“大师!这位相公其实已经对了出来,您不知道吗?”
      这一说,三个人都吃惊的看着他。和尚施一礼道:“恕小僧驽钝。这位相公什么都没说,对的是什么呢?”何子宜点头道:“就是在您门前什么都没说,已经是个下联。正所谓:慈悲门,少分慈悲。教吾欲语无言!”
      中年文士叫声“好!”乞丐脸上也露出微笑。和尚哑口无言,只能侧身请他们进去。乞丐在菩萨面前深深叩下三个响头,求了个签,看了看,惊喜的跳起来,就要往庙外跑,忽然又停住脚步,在中年文士和何子宜面前拜了拜,向他们深深望一眼,这才走了。中年文士脸上含着笑,问何子宜的身家情况,得知他是今年赶考的读书人后,点点头,背着手离开。何子宜对出这个解围的下联,自己也感觉很得意,求的签关联,问白狐,它只是笑。
      要说这狐狸手腕也真高,何子宜到了京城没多久,就有两名客人找上门来,骑的骏马雪白没一根杂毛、跨的马鞍勾描得金光闪闪、穿的青衣料子比整条街能拿出来最好的料子都要好、走路说话的风度就像受过良好教育的书香弟子。这两人见到何子宜,捧出一只大盒子,行礼道:“我家主人愿公子大展所学。”
      什么什么,这两个人还是仆人,那他们主人是什么人?客栈里的人谁都想知道,可这两人其他什么话也没说就离开了。何子宜打开盒子,里面都是应考用的东西。他猜测这是狐狸送的,就没往心里去,其他人对他可大加敬畏,有事没事都来巴结,出门找乐子也邀他同去。
      京城有那么多新鲜的东西,何子宜玩得简直入了迷。而那段时间,狐狸就像消失了一样,何子宜都有点想它了。
      这天他晚游归来,小二迎上来说有客拜访。何子宜还当又是什么好事,兴冲冲一步迈进房间,只见一个又黑又粗、衣服又脏又破的家伙兴奋的奔过来他:“贤弟!你果然在这里!”原来这是郑德夫。
      何子宜也大喜,他早知道那些河工奈何不了武功了得的郑德夫,但毕竟有点担心,这时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忙问他怎么搞成了这个样子、为什么现在才到京?
      郑德夫首先感谢神仙送河图——关于这件事,何子宜听得稀里糊涂,但因为自己心里有鬼,就没有细问——然后,叙述了他这两个月在黄河一带的走访收获。“如此这般,这条河已病入膏肓,绝没办法保全,除非……”“除非什么?”“引河入淮!”
      “引河入淮?”“不错,将黄河水引入淮河中,暂时起到泄洪作用,同时疏浚河道、广种树木保护水土,等淮河也淤塞时,再将河流引回。”郑德夫斩钉截铁道。何子宜吓了一跳:“天方夜谭!从古至今没听过这种法子,你以为在写神话吗?”
      郑德夫长吁一口气:“如今河床越抬越高,就算人不动手,它自己也要夺路入海,到时候不是侵夺其他河道、就是泛滥整个中原。只有我们先下痛手,才能争取时间。”“可是你知道这个工程要动用多少人力物力、多大程度上撼动我们国家体系吗?”何子宜来了兴致,大声问。这方面事情,郑德夫确实不清楚。何子宜使出自己全身解数为他解释,说着说着把自己也说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