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厨女当家-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使屈鸿泽再次强调他不是箭法不准,而是关键时刻抬高了几分,也没人信他,就是小黑也鄙视地围着他的脚边转着示威似的叫了几声,让屈鸿泽更郁闷了。
  晚上吃的自然是山鸡野兔,凌小柔亲自下厨。
  将人参用水泡开,上笼蒸透取出,再将宰杀洗净的山鸡放在大碗之中,上面铺上一层人参、火腿、香菇、姜、葱、少许盐,添入高汤,上笼蒸至熟烂。
  控出大碗中的鸡汤,放锅里烧开,撇去浮沫,烧至微稠浇在鸡上,一道软烂香浓的人参鸡就做好了。
  当然,屈鸿安怨念的山鸡烧土豆也少不得。
  野兔土腥味大,凌小柔不是很爱吃,只有做成干锅的,还要多放姜和辣椒才觉得能压住那股土腥味。
  两只兔肉切块腌制两刻钟后焯水,锅内加少油,放糖炒出糖色,将控出水分的兔肉下锅炒上色,加姜蒜爆炒去腥,加干辣椒、花椒炒香,再倒入酱油,待兔肉快熟后再加入适当的盐,翻炒入味后,加入之前焯好水的笋片再翻炒片刻出锅。
  兔肉香辣、笋片鲜脆,整整一大锅干锅兔肉看着就觉得过瘾。
  也不能一桌子都是山鸡和野兔,凌小柔又做了香辣鱼和几道素炒,又拌了几人凉菜,满满的一大桌子,虽不比平日里王府菜肴精致,倒多了几分温馨。
  剩下的两只鸡和兔子被凌小柔腌上,腌上一天一夜,明晚上就做成卤鸡和卤兔。
  在庄子住了十天,即使再舍不得这青山绿水,老王妃也不得不回宁远王府,屈夫人也要带着儿女媳妇们回高县,因要摆认亲酒,凌小柔也一并随着屈夫人等人回去。
  把事情跟凌成和凌小敏一说,凌小敏也想回竹村看看,毕竟当初走的时候没想过这一来蓟城就回不去了,村子里的姐妹也没告别。
  即使凌小敏不提跟回去,凌小柔都会想办法说动她回去。
  经过这段日子的接触,凌小柔已看出凌小敏对她这个堂姐很亲近,也是个是非观念明事理的,已把凌小敏划在自己的保护范围内了。
  就是不提屈家这门亲,她们这次回去也算是衣锦还乡,若是凌小柔自己怎么都无所谓,她在竹村已是无牵无挂,但凌小敏不同,之前在竹村时被宋家退亲,若是就这样无声无息地离开,不定被传成什么,谁又能保将来他们就不回竹村了?那里都住了几辈子,叶落归根,说不得有一天还是要回去。
  何况凌小柔也看出来,即使凌小敏心里已不在乎宋家那门亲,可到底还是想要让他们知道自己不但没有因被退亲而一蹶不振,反而过的更好,这还要感谢宋家当时退亲了。
  既然她自己都主动提出了,凌小柔倒是省了费口舌,只是暗暗想着这次回去一定要弄的风风光光,让所有人都看看,当初错过了凌小敏,是宋家人有眼无珠。
  这晚,凌小柔和凌小敏跟在宁远王府的车马回了城,凌小柔和凌小敏被送回福荣楼。
  就算心里对李氏和方氏有意见,要离开了也该说一声,还有就是前几日让人给做的衣服也该送到福荣楼了,正好可以穿的华丽丽的回去显摆显摆。
  !!

  ☆、055 食不言,寝不语

  凌小柔没有从后院的侧门走,她还真想看看这段时间福荣楼的生意怎样,虽然每隔三天何掌柜都要给送去一沓银票,但亲眼看着和想像还是有很大不同。
  福荣楼的生意还是凌小柔上次来时那般好,伙计们忙忙碌碌地上菜,何掌柜弄了一盘花生米,就着小酒吃的美滋滋的,小脸蛋都透着红润了,可见生意好,他日子过的也舒心。
  凌小柔走到柜台前,轻轻敲了敲柜台上的木板,何掌柜愣愣地抬头,就见东家站在面前。
  赶紧从柜台后面走出来,给凌小柔请了安,凌小柔问道:“我让绣衣纺做的衣服可送来了?”
  “送来了,送来了,我正想着明日派人给东家送去,不想东家今儿就回来了。”
  说完,何掌柜嘿嘿直笑,压低声音道:“东家,你可没见着,从几日前蒜苗做成菜出现在福荣楼的菜单上起,这些日子卖的那叫一个火,一小碗蒜苗鸡肉馄饨可就是一两银子,每日都能卖个几百碗,还有东家让人送来的豆苗,嫩生生、脆生生的,按东家说的方子,不管炒还是拌都好吃的紧。这几日总有几家府上来问豆苗和蒜苗卖不卖,正想着明日去庄上问问东家的意思。”
  “你琢磨一下价,若是价钱合理就卖吧。”
  凌小柔种了一顷地的蒜苗,只供给福荣楼肯定是卖不掉,就是何掌柜不问,她也打算着要卖。
  蒜苗这东西割下来不能久放,长在地里又老的快,在酒楼里也就是图个新鲜能好卖一阵子,等大家的新鲜劲都过去了,收益自然是要降下来。
  何况总有那些聪明人用不了多久就能琢磨出蒜苗是怎么回事,毕竟凌小柔的庄子摆在里,一顷地的蒜苗想藏也藏不住。
  与其到时都老在地里,不如趁价钱好先卖一批,等别人都反应过来蒜苗不过如此时,她也好赚了一笔,往后再也不如此大规模地种蒜苗了,只要用盆子在屋子里生上,又嫩黄长的又快。
  当然,凌小柔还是很期待蒜薹继蒜苗后的火爆,不过这是后话,目前还不能跟任何人透底。
  还有豆苗,也就是她用一把绿豆生的豆芽,这东西好吃又营养,一把豆子就能生出一盆豆芽,无论是配汤还是单做都是不可缺少的。
  想到寒冷的冬日,吃上一盆嫩豆芽为底的水煮鱼,那绝对是浑身都热的舒坦。
  所以,这豆芽凌小柔是打算一直弄下去,冬天菜少的时候也是盘菜。
  可以说,这两样东西只要卖的好,短时间内都是少本万利的事。
  见凌小柔同意在福荣楼卖新鲜的豆苗和蒜苗,何掌柜脑子里已经有了大概的一个价,虽然比直接卖菜挣的少,也不会少多少。
  心中有数后,何掌柜又道:“就是我们不管出了什么菜式,不出几日,别的酒楼就都会推出相差不多的菜式,虽然味道上肯定不如我们,长此下去也难保什么时候就会被他们完全琢磨出来,东家您看这事……”
  见何掌柜似乎还想问她还有什么好东西都拿出来卖,凌小柔干脆给他透个底:“何掌柜,真说起来,东家我这吃食的方子没有一万也有八千,只是东西再好也不能一下子都拿出来,你只管给我守着福荣楼,自然少不得你的好处。往后福荣楼每月推出一道新菜色,他们喜欢偷又怎样?等他们想明白了,我们已经又出新菜了。”
  有了凌小柔这句话,何掌柜也有了底,想着待会儿就要把福荣楼每月推出一道新菜的事写成告示,真有每月一道新菜调着人的胃口,还怕那些食客会贪便宜跑到别家酒楼去?
  回到后院,方氏和李氏坐在院中边缝衣裳边看孩子,旁边吉祥如意站的笔直,随时盯着方氏和李氏,一副随时听候吩咐的样子。
  也有二十几天没见着了,还别说两人这脸色都红润润的,就是身上也圆润了不少,可见吃的不错、养的不错,被人侍候的也不错。
  看到凌小柔和凌小敏回来,方氏先是一愣,然后笑着起身,“小姑回来了,这些日子在庄子里真是辛苦你们了。”
  凌小柔和凌小敏都神色淡淡地‘嗯’了声,若不是看在俩孩子和凌成面上,她们真心不待见方氏。
  李氏则是讪讪地瞅着凌小柔,想说话又不知说什么。
  后来她和方氏又去了几次宁远王府,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老王妃和屈夫人被接到表小姐的庄子上住了。
  庄子已经很有规模,凌小柔却只接了干亲的娘和姨母,完全没想接她这个大伯娘过去,可见凌小柔是打算和她生分了。
  虽然这事都是自家惹出来的,怪不得凌小柔,李氏心里到底还是有些怨气。
  尤其是方氏这几日总在她耳边叨咕什么大丫只顾着有钱在势的义母,完全忘了她这个嫡亲的伯娘,这种能够接近太妃的时候,竟没想着让做伯娘的去陪客人,说出去也是大丫没理。
  听的多了,李氏就是原本没想法,对凌小柔也有些不满。
  何况自从去了庄子之后,凌成和凌小敏就没回过福荣楼,难道就忘了他们还有个老娘在这里?
  都是不孝顺的东西,相比之下每日陪在身边,嘘寒问暖的儿媳倒顺眼了多了。
  连着这几日总登门来陪她说话,又买各种东西来哄她开心的方海也是个贴心的了。
  凌小柔得体地给李氏请了安,李氏脸上虽然有些僵硬,倒也没在言语上难为凌小柔,毕竟如今是靠着凌小柔吃饭,这点眼色还是有的。
  凌小柔看来,李氏不是个有心计的人,很多事上还挺糊涂的,耳根子又软,虽然人不坏,很多时候供着还成,她宁愿花钱把她好吃好喝地养着,也不愿她在自己面前指手画脚。
  但只要李氏没对她做出过分的事,看在凌成和凌小敏面子上,她也得恭敬着李氏。
  中午一家人吃了顿饭,站在李氏身后立规矩的方氏几次想问凌成怎么不回来,都被李氏拿眼给瞪的把话憋回去。
  自从宁远王府回来,李氏的规矩就多了起来,什么食不言、寝不语,天晓得李氏睡觉时那呼噜打的就是在东厢都听的一清二楚。
  一直等到饭吃完了,吉祥如意收拾好了碗筷,又送上饭后喝的香茶,方氏也急匆匆地去厨房吃了两口饭,这才重新提起凌成的话,却都被凌小敏以庄子上事忙走不开为由给推了回去。
  方氏心里也清楚,凌成不回来是因恼了她,虽然讨得婆婆欢心了,可到底男人不在身边撑腰,她在这个家的底气也不足。
  如今家里也有钱了,若是哪天凌成回来,身后再跟个女人,方氏就是想闹都闹不起来。
  闲话间,李氏听说凌小柔和凌小敏要随屈家回高县正式认亲,她也想跟着去瞧热闹,顺便再回竹村一趟。
  上次凌成和方氏回去搬家,可是有好多她舍不得丢掉的老物件没带过来,正好趁这机会也去取来。
  凌小柔没意见,认亲这种事身边有个长辈做见证更郑重一些,李氏去了也好。
  方氏也有心去,凌小柔为难道:“嫂子,你看吧,虽然一家人应该同去,我们都走了,福荣楼没有自家人,那些厨子和伙计们再不卖力气干活,可不影响生意?再者,回来前我好似听大哥提起过,这几日要回福荣楼看看孩子,若是你也跟了去,总不能把孩子自己扔家吧?”
  方氏一听凌成要回来,再也不提跟回高县的事,若是能趁着家里没人,把凌成的心再给笼络回来,她往后的日子也能好过一些。
  甚至为了等凌成回来时,只有一家人亲亲热热地说话,方氏连吉祥和如意都让李氏带上,只说:“婆婆出门在外,没个人侍候着,媳妇心里也过意不去,既然媳妇不能随侍左右,就让这俩丫头替媳妇稍尽一份孝心吧。”
  见媳妇比从前更贴心了,李氏的脸都要笑出菊花了。
  下午,酒楼生意稍淡时,凌小柔带着凌小敏和李氏一同上街,身后除了吉祥如意俩丫鬟,还跟了两个酒楼里的伙计。
  既然是衣锦还乡,该准备的礼物总是要准备,像竹村那些邻里都要备上一份礼物,尤其是二花嫂一家从前照顾过凌小柔姑侄的,更要备的厚厚的。
  还有李氏也有不少老姐妹,凌小敏也有不少小姐妹,这些的礼物都不能少了。
  既然是打着回去凌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