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他们还得继续憋屈一段时间,还得再观望观望局势再做打算——始皇帝死了,那陪着他征战六国的秦军可还在呢,在民间素有贤名的长公子扶苏也是个带兵的好手,况且这位跟大将蒙恬还是好伙伴啊!
于是他们就等啊等,终于等到了秦始皇出殡的那天。
帝王出殡之日一般要经过太史和太仆认真计算,慎重择出良辰吉日方可,太史和太仆这两位隶属于九卿之首的太常,掌天文历法和卜筮,地位十分崇高——当然这是在李斯没直接拍板决定的前提下。帝王殡仪一到咸阳,丞相大人和百官认真“探讨”一番后直接忽略了这两位,一句话便定下了良辰吉日。
八月初,秦始皇殡仪出。
事已至此,之前对此一直持反对意见的赵高自然也没有再行阻拦之意。不过毕竟跟秦始皇君臣一场,他对秦始皇还是有点感情的,还特地在秦始皇出殡的前一日特地去找了李斯一趟。
当然赵高心中更重要的自然是如今的帝位问题,但是他觉得借着询问他老东家死后住哪里这个由头,再来提出这个问题,或者此次交流能更愉快一些。
借口既然都搬出来了,自然还得装模作样一番才好。带着点对老东家的些微感情,他的语气还算平和,“丞相大人,先皇的陵寝如今营建情况如何?”
李斯作为秦始皇陵的设计者,对这问题自然有发言权。听到赵高这话他面不改色地接过,“已近竣工。”
赵高想了想,有些犹疑。秦始皇陵自秦王元年便开始修建,到现在也有三十八年了。这秦陵是按照咸阳城来修建的,这些年来不知填进去了多少工力,动用修陵人数最多时近于八十万。在前两年,赵高便听闻陵园进入了收尾阶段,但他毕竟没到现场去,还是有点不放心。
秦始皇陵修建在远离咸阳的骊山之阿,北临渭水之滨。这个选址可是真正经过太史和太仆的堪舆测算的,在风水学上来说,这可是背倚山峰,面临平原的“山冲”之地,陵墓顺势而建坐西向东,这是依照着秦王朝贵族主人位皆朝东的习惯来的,这么设计的意义清晰明了——就是秦始皇是天下至尊,死了也要在骊山摆出主人架势!
而陵内地宫屋顶还砌筑了珍宝以示日月星辰,地面则沁入了水银,象征大秦的百川江河,另有无数奇器珍怪珍藏其中,保全工作也十分周全,各种自动机弩嵌入在无数的角落中②……总之绝对是个大工程,而且到时将始皇遗体送入后还有最后的覆土工程要忙呢。
对此赵高还是对帝陵设计者李斯抱着些许赞赏态度的,只可惜他们的政治立场有些差异。
“章邯可曾回京受旨?”赵高眉头微微一动,话题自然偏到了他想要的方向去。章邯是秦始皇陵的监工,还算个小有名气的武将。
李斯闻言轻笑了一声,不负他望地接下话茬,“中车府令大人,章邯将军一介武职,您应当比李某熟知才是,不是吗?”
此次赵高是亲自上李斯的府邸而来,二人在李斯的书房中叙话。赵高环视了一下周围,顿了顿还是压低了声音,“丞相是个明白人。”
“中车府令大人,李某可什么都不明白。”李斯依旧维持他的绕圈腔调。
赵高沉默,许久他再次拿出了当初在回京路上拿出的那枚玺印,摊开手摆在了李斯面前。
“您的意思是……?”李斯故作了一番讶异的表情,“是想告诉李某,您手持帝王玺印,咸阳守军,以及此次东巡军皆掌于你手中吗?”他这话刚落,身后的一处帘子微微动了一动。
“丞相大人这不是明白得很吗?”赵高将手掌收拢,“丞相大人本是高才,奈何却不撞南墙不回头?”
李斯莞尔,“中车府令大人,记得月前在沙丘驿馆,李某便与您说过。李某忠诚于秦王室,绝不会擅动妄念。先皇遗诏如何,李某便如何,仅此而已。”
“丞相大人不是知道遗诏所书了吗?”
“中车府令大人,您所说的遗诏……指的可是册立小公子胡亥为储的那封?”李斯说着竟笑出声来,“赵大人这不是自欺欺人?先皇何等英明之人,怎会将帝位传于小公子呢?”
有风拂过,李斯身后的帘子掠动幅度有些张扬。
赵高的笑容中却带上了些自信,“丞相大人,您不信这封遗诏,但有人可是相信得很。”他挑高了唇角,语气中的肆意再也不加掩饰,“月前下官命人将先皇遗诏送往上郡,大约三日之前,下官终于收到了侍从的回信。”
他微微凑近了李斯,“你猜下官的这位下属带来了什么消息呢?”
李斯的笑容顿住。
赵高拍了拍他的肩,“丞相大人,识时务者为俊杰啊。”他的笑意无比张扬,“蒙大将军手中那五十万军队,可还缺一位继任统领呢!丞相大人难道从未梦见过自己手握大军的飒爽英姿?”
李斯的笑有些僵硬了,“李某只是一介文人……”
“丞相大人,事到如今您还如此说,可就有些不厚道了。”赵高再次拍了拍他的肩,然后慢慢地往外走去,“明日先皇出殡,丞相大人想必您到时知道该如何如何做的,是吧?”
“五十万军队统领,虚位以待。”他留下一句话后,悠悠地踱着步子离开了李斯的书房。
留下李斯在原地慢慢揉了揉笑僵了的双颊,转身对着那帘子说道,“出来吧。”
第24章 秦
帘子微微一动,毕夏面色复杂地从帘子后走了出来。
今天他终于找到机会避开了赵高派去监视他的人,还悄悄潜出了宫,一路摸到了丞相府,就是想知道他的便宜老哥扶苏现在是怎么回事了。毕竟明日秦始皇丧仪一出,肯定朝廷也得宣布新皇继任的事情了。
至于为何至今外界没有任何关于新皇的质疑,完全是因为大家都默认扶苏会登基为帝啊!
毕夏顺利进了丞相府大门,李斯竟然也没赶他走,还客气地用了热茶招待他,这简直让毕夏受宠若惊啊。他内心稍稍给李斯洗了个白,觉得这人也不是那么莫名其妙的时候,丞相府下人就出来了,报告中车府令赵高大人上门了。
听到赵高的大名,他瞬间一个激灵,还没等李斯发话呢,麻溜地就钻进了后头的帘子里,还十分体贴地朝李斯摆了摆手,示意他们聊自己的,完全不用管他们。
李斯看着毕夏那瞬间窜入帘后的麻利身手沉默了,转身还是请了赵高进门。
毕夏屏息躲在帘子后,瞧瞧他听见了什么重磅消息——赵高竟然在关心秦始皇陵园问题!而且还再次策反李斯!
可是听到最后他就觉得有些不对劲了,赵高说他之前就派人到了上郡,如今已经收到了消息……这话是什么意思?他收到了什么消息?
毕夏有些艰难地将自己的猜测说出来,“老师的意思是,我的兄长扶苏……”
“公子不是很清楚了吗?”李斯慢悠悠地给毕夏倒了一杯茶,然后推至毕夏面前,“公子请用茶。”
看着那毫无一丝热气的茶水,毕夏嘴角不禁抽了抽,他才刚默默夸过李斯会用热茶招待客人了,因着赵高的突然到来他还没喝上,再出来结果就剩下凉了的茶水了!偌大个丞相府是没个上茶的下人吗?
李斯注意到毕夏的目光紧紧地扣住了那茶水,他微微一愣,转而才反应过来,“实在抱歉,下臣喜凉……”他扬扬手打算让下人将茶水替换,毕夏摇摇头接过茶水一饮而尽。
这点小事他也就在心里随便念叨下,而且李斯也不是故意的,说来大热天的喝杯凉水也挺好的。毕夏放下茶杯,看着李斯犹豫许久,还是将心中的疑问说了出来。
“丞相……是真遗诏送去的时间迟了吗?”
李斯正轻抿一口茶水,闻言立时顿住了。他缓缓地放下茶杯,仿佛在努力回想着什么,许久后才眨了眨眼,说出了差点没让毕夏吐血的话,“……啊,我忘了。”
毕夏:……
他从一开始就不应该选择相信李斯!
他那可怜的大哥扶苏啊!
虽然毕夏老是喜欢说扶苏愚忠,但实际上他内心里对这位是充满了同情的。想想吧,秦始皇奉行的是法家的治国政策,信奉绝对的强权和严苛的刑律,但扶苏却是个典型的儒家学子。
当年方士卢生和侯生奉皇命寻长生不老药未果,回来后就鼓动儒生非议秦政,最后却自个儿逃亡而去了,这直接导致了秦始皇愤而坑杀涉案儒生四百六十三人。对此扶苏自然看不过去,屡次劝说他老爹要施行仁政,结果惹得始皇帝一个烦躁就将他派到了上郡,而且光给了个监军名头,也没给他太子正名啥的。
毕夏寻思着,扶苏那时候肯定心灰意冷啊。秦始皇也没交代清楚,扶苏肯定以为自己被他老爹厌弃了,毕竟发配边疆这种事,不是所有人都能自我安慰说这是为了磨练他成才的。冷落了数年,直接来一封诏书把人骂了一通后再来个赐死,分分钟会让人直接心生残念干脆自绝的啊!
他理解扶苏会干脆听命自杀的做法,所以才希望李斯尽早将准确的信息传达给他,让他知道其实秦始皇是对他抱有极大的期盼,而不是厌弃他的啊!
但看看李斯这干的什么人事啊!
他握紧了茶杯狠狠地往桌上一摔,“丞相,我敬您素有贤名高才,月前与您商讨此事,您信誓旦旦承诺了此事,如今却告诉我,您将此事忘了?”
李斯拈着茶杯,轻咳两声,“人岁数大了,记性着实不大好使……”
“丞相,现在可不是说笑的时候。”毕夏一张脸都快崩成开弦了,顶着他的男神脸也好意思说自己老,真是白瞎那张脸了!
李斯放下了茶杯,眼神对上了毕夏,脸上的散漫终于收回,话中也带上了郑重,“公子,您当真不想登上那至尊之位?”
毕夏脸色立即黑得快要滴出水来了,他握紧拳,告诉自己一定要忍住,忍住——
忍个鬼啦!他终于控制不住他的小宇宙,起身一拳直接轰上了对方的脸。
时间定格在那一瞬间,李斯似乎是完全没想到毕夏竟然直接动手了,完全没反应过来,硬生生挨下了那一拳,猝不及防之下还连连退了好几步才稳住了。
他完全收不住脸上的讶异,捂着被打中的脸颊满脸不可置信的表情看向毕夏。
毕夏摊了摊手,“真是抱歉,这人吧岁数小,年轻就是容易冲动了点。”
李斯:……
终于直接动手了,毕夏感觉瞬间身心舒畅。这会儿他的语气简直称得上轻快,“丞相大人,既然您不相信我没有觊觎帝位的意思,那您又打算如何呢?”
看到对方那发红的脸颊,他觉得心情更好了呢,至于为什么感觉自己的手背隐隐作痛,他也没多在意。
李斯被人打了一拳,脸上却没有流露出丝毫不快,只是皱了皱眉就放下了捂脸的手,坦然地将有些微微发肿的脸颊暴露在对方面前,让对方更直观地享受观看自己暴力成果的快感。
“公子,若臣告诉您,臣近日一切举动,只为了能让您更好地登上帝位,您如何想?”
毕夏咬牙,感情之前在赵高面前挑拨离间是为了让他更好地登基?“真是感激不尽啊!”
这李斯不会是突然发现他真有可能上位后来自己面前刷好感吧,这手段也太拙劣了吧!毕夏看着他,实在搞不清对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