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对对。”
“其实小琴是好,不过年龄太小,跟小钱不配,要我说,咱村里任何一个女娃都比小琴更适合呀。”
几个老娘们你一句我一句,巴不得钱有为娶了自家闺女,但嘴上没好得点明,反正钱有为娶李小琴就是不行。
李小琴对此并不清楚,她凑近家附近,再停下来小心翼翼地往四下张望,见没有人在附近便麻利地转入路旁的一处稻草堆里。
昨天跟王红霞上山捡核桃,拿去县城卖了还钱,又买了一些东西,但因为出了大哥被关烂牛棚的事给耽搁了,现在去翻稻草堆,好在两个背篓都没有被人拿走,包括背篓里买的酿酒酒坛,糯米,和驱蛇用的药水都完好无缺。
藏的时候两只背篓就是重叠的,这会李小琴拿出来背背后,再麻利地回到路面,直到家里都没有人看到。
她把背篓放在里屋,酒坛,糯米,拿出来摆好,驱蛇药物就不需要放入抽屉里了,她等会就用到。
第一百四十一章 可以出门了
养在后院的五只小猪仔饿的前胸贴后背,听到主人的开门声,各个嘴里哇哇叫,用鼻子拱围起来的木头栏杆,大有一种再不给吃的就跳出去的意思。
李小琴忙跑去后院的自留地,蹲下来,两只手麻利地扯沙药藤。
四五分钟的功夫,就割满了一箩筐,她抱起来呲溜扔进猪圈里。
小猪仔们立马围上去吭呲吭呲嚼上了,吃得那个美,双支耳朵扑闪扑闪着。
昨天晚上都没来得急给小猪仔喂食就跑县城了,小家伙们饿得厉害,三下五除二就吃的精光。
李小琴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跑自留地又蹲下来,双手麻利地扯沙药藤。
沙药藤也就是红薯叶,西南地区农村一般用来喂养牲畜,但沿海城市则用来炒了吃。
掐沙药叶顶端的嫩叶,剥去梗子上表面的皮,切成段,热锅下蒜茸和辣椒圈煸香,再倒入洗干净的沙药叶,大火快速翻炒,出锅时撒点盐巴即可。
这道菜新鲜味美,让人爱不释手。
沙药叶具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丰富的营养成分,还有很多保健功能,如能提高免疫力、止血、降糖等作用。
前两天就给大哥炒过一盘沙药叶,大哥吃得连盘子都刮干净,李小琴想着,王红霞和大哥在医院里天天吃包子和八宝粥也不成,今天她得做点米饭,再炒两个肉菜,配上大哥爱吃的清炒沙药叶子,给来人带去。
沙药藤是个好玩意,瞧瞧,圈里的小猪仔们,也就七八天的时间就长了不少,毛皮光滑红润,四肢健壮,猪蹄光泽度,嗯,精神状态好极了!
小猪仔最肯长了,吃点好食长得最快了!
李小琴琢磨着,等拿到朱寡妇等人的赔偿款,除去该买的砖头和大铁门还有大哥的永久牌自行车,余下的,抽一部分买点猪饲料。
到时把沙药藤剁碎和猪饲料搅拌喂养,小猪仔长得比现在更快。
又一把沙药藤扔进猪圈里,这次小猪仔们吃得半饱,就没有先前的疯抢。
李小琴拍拍手,掐腰杆喘口气。
等缓过来了,便朝土墙走去,取下依靠在墙边上铁锹。
想要小猪仔健健康康成长,还得保证猪圈的卫生干净。
瞧瞧,这一晚上的功夫,小家伙们拉了不少粪便,得铲走。
另外,也得要定期杀毒灭菌,防止各种疾病的发生,要做到有备无患。
不过喷剂消毒她暂时没有买回来,心里琢磨着,今天上县城得去一趟共消费买个三四个喷剂。
小猪仔的粪便仍旧铲了扔到自留地。
这玩意闻着臭,实际是最好的肥料。
等发酵后,能直接做农家肥,可以预防土壤板结和病害。
其丰富的营养还可以保证沙药藤的快速成长!
李小琴全都利用起来,是一点都不带浪费的。
搞完这些已是上午九点钟。
李小琴收拾收拾,把手洗干净,搬一把椅子坐下来喘口气。
但不能歇太久了,因为接下来还有好多事等着处理。
这不,昨天上山里捡核桃的时候,有掐了七八斤的金桂花吗,得酿了。
一年前盖房子的时候,爹把院里的桂花树砍了两棵,新鲜的桂花香气扑鼻,爹觉得可惜了,便用来做桂花酿。
制作的过程李小琴是参与的,现在闭着眼睛,当时酿制的过程还能清晰地在眼前播映。
首先,得把糯米洗干净,浸泡二十四小时。
再把糯米放在甑子里,蒸熟。
再把蒸好的糯米,添加桂花,酒曲,放入坛子中。
接下来就等它慢慢发酵成水即可,过程可以说是非常简单的。
李小琴上厨屋拿一个瓷盆,一个筲箕,把糯米倒入瓷盆里,舀水用手轻轻搅拌几下,倒去淘米水,再用手轻柔的揉洗糯米。
大概三遍左右,水就变得清澈,这时候可以直接把米倒入筲箕里控水。
确定滴水仅有滴水的时候,再倒入瓷盆里,舀干净水浸泡。
算算时间,明天的这个时间,她回家里就能直接做桂花酿了。
李小琴把瓷盆搬进里屋,筲箕拿回厨屋归置好,家里的事情差不多忙完了,她拿白瓷杯倒水,热水是昨天就烧了放保温壶的,这会还有余温,能喝。
李小琴站在院子里,抬头朝山里看。
此时上午十点左右,整个山头都被冬日的暖阳铺上金辉光芒。
太阳一出来,意味山里的露水蒸发散去。
李小琴咕噜咕噜把温水全喝下肚,觉得自己可以出门了。
刚一出门就差点撞上前来的嫪猴荪家婆娘,魏腊梅。
四十出头的魏腊梅穿老式偏襟衣服,长脸,眼角留下深深的鱼尾印迹,本来就显老的人,这一夜的功夫看着比之前更老。
魏腊梅走到李家门口,没想到和李小琴碰了个正着,她嘴巴一撇,扭着大屁股赶紧走了。
嗨,这人。
李小琴只觉得莫名其妙的。
她家离李家远着咧,从家门口经过,见到自己还一副气鼓鼓的撇嘴,这是干啥?
李小琴有些好奇,等魏腊梅走得远了些,才悄悄地追上去。
魏腊梅走到李家不远的周家门口时,停下来琢磨会,接着扭大屁股走进院里。
李小琴就在外面等,没会儿,就听到周家院里传来一声声的骂,紧跟着,魏腊梅就被撵出来了。
“呸!谁稀罕你家!”魏腊梅往周家院门口恶狠狠地吐了口口水,才气呼呼地继续往前走。
李小琴正犹豫着要不要继续尾随,余光一瞥,周家老人撑拐杖颤巍巍地从院子里出来了。
一抬头看见李小琴,客客气气地喊,“小琴,回来了?你大哥咋样了?”
对自己没有恶意的村人,李小琴也不会拿清冷面孔对人家的,这会笑呵呵地道:“好多了,周奶,你身体可好?”
“好,好着咧。”周家老人也笑着应。
李小琴朝魏腊梅的背影望了一眼,朝她问,“对了,周奶,刚才嫪猴荪家婆娘跟你吵嘴了?有这回事?我路过听到了,还想进去看看咋回事呢,一个年轻婆娘跟你一个老太太吵,怕您吃亏。”
第一百四十二章 这叫窝里乱
这话说得听的人倍感亲切,周家老人心里乐呵,就一五一十地说来,“她啊,来跟我借钱咧。”
“她家没钱?”
“有,都被她儿子挥霍了。”
“她家出啥事了吗,要借钱。”李小琴疑惑地问。
周家老人看着她说:“你忘了,昨天知青队麦地的事,要借钱还给你咧。”
李小琴这才想起来。
周家老人继续说道:“他儿子前两天上市区卖小吃,嘴上是这么说,实际拿钱买粮票倒卖,这叫啥来着,投机倒把还是啥,反正被逮着了,给关在监狱里了。这不,昨天又欠你家钱,没有还的,只好挨家挨户的借。”
难怪,她就说嘛,嫪猴荪家挨着李家远得很,压根就走不到一条路,原来魏腊梅从自家门口经过是跑借钱来着。
家里钱被儿子败光,没钱还账,所以见着自己才撇嘴巴,气鼓鼓地。
可哪个叫她昨天信誓旦旦地跟自己打赌呢,本想着讹钱,没想被讹了。
李小琴听后,连连点头,又问,“那她借着没?”
周家老人听她这么问,连忙朝四下张望,然后小声地说道:“借着才怪咧!她昨天晚上就把半个村子跑遍了,没得哪个肯借钱给她。再说了,这年头哪家不是穷得叮当响?哪有什么闲钱借钱。就算有,也不借给她。这家人不是啥好东西,昨天联合朱寡妇泼你脏水,大家都看着咧,都不屑理会她。”
周家老人缓口气,又往下说:“借不着,她就跑村委会跟领导干部哭丧,说没有钱,干部们说,让她把松树苗给卖了。她不肯。估摸心里气不过,今天早上跑朱寡妇家里叉腰骂架,俩婆娘打得可凶咧。”
噗呲一声,李小琴没忍住笑出来,这叫不叫窝里乱?
原本统一战线敌对自己的俩家人,居然干起来了!
“这还不止咧,当时,孙大娘见朱寡妇被打了,拿拐杖也扑上来打,魏腊梅嗷嗷叫啊,跟嫪猴孙家关系好的人就跑去通报,嫪猴孙一家晓得后,都扛着锄头到朱寡妇家帮架。诶哟,场面混乱啊。后来郝村长他们来了,把俩家人骂了一顿。听说朱寡妇家也没有钱还账,当场就跟郝村长他们恳求,希望把赔偿金额压一压。”
“郝村长他们怎么说?”
“郝村长说了,这都是他们自个造的孽。”
“那是。”李小琴应着。
周家老人站得累了,就在旁边一根木头坐下来,说道:“村干部把他们骂了个狗血淋头,还逼迫他们这两天就还账,魏腊梅哭得鼻涕眼泪,朱寡妇也后悔得不得了。后面村干部走了,俩婆娘又干架了。”
听得李小琴好生高兴,使劲干吧,干伤干残最好。
就在这时候周家小孙子一蹦一跳地从外面回来,喊着,“老祖,老祖,你看我捡了两颗弹珠。”
见到李小琴也在场,五岁多的小家伙家教蛮好,乖巧地喊,“小琴姐姐好。”
“诶,真有礼貌。”李小琴笑着应。
小家伙扑进周家老人的怀抱里,翻口袋找捡的弹珠让看。
李小琴笑着说:“周奶,那我就不打扰你了,再见。”
“小琴,得空了上家里坐。”周家老人招呼道。
以前小丫头闷声不吭的,见人低着头赶紧跑,怕生得很,虎崖事件发生后,小丫头嘴巴变甜了,说的话让人倍感亲切,老人家就最爱跟这号嘴巴甜的聊天了。
“诶,谢谢周奶。”李小琴应着。
这会快十一点,得尽快上山。
李小琴一路上避着人走,脚步放很快,这个时候村里人都干公分了,留在家的只有老年人和小孩子,平常都是躲在家里烤火取暖,今天日头好估摸都坐院子里嗮,她一路并没有遇到什么人。
到达山里后,李小琴手拿砍柴刀,一边开路一边巡视。
眼下是冬季,是山里很多野果成熟的季节,像救命粮,早在饥荒年代村子里人找不着吃的,便爬山里来到处寻找这种野果子吃,这种果实在芭蕉村遍山都是,产量高,一棵树能摘十几斤,但吃过了会感觉嘴巴酸涩,饥荒年代,村里人都是拿来炒熟,去掉涩味才吃。
还有芭蕉果,芭蕉村这名字就是因满山偏野都是叶子大而宽的芭蕉树,因而取名的,成熟之后的芭蕉果味道非常甜,吃起来就像蜂蜜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