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逆袭:寒门最强商女-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赶紧去北屋睡觉!”顾爸爸把顾老七撵走,又搀着老太太上炕,“娘,老七喝多了,他说话你别往心里去。”

    “老二啊,你大哥腿有毛病,当初订媳妇就费劲。你大哥当年当兵心气多高,自打残废了就窝窝囊囊起来。现在军儿的手指头又没了一个,谁心里能好受?长子长孙,那是顾家顶门旺户的人物,咱们顾家这是犯什么啊。”顾老太太掉着眼泪说,“这样下去不行,我看得找风水先生看看坟茔地,不会是有什么说吧?老爷子,赶明你问问老王,他们不是才挪完坟吗?”

    顾老爷子一向听老太太的话,连忙点点头,“是得看看,坟茔地风水好才能子孙平安。这事早就该办,原来不是差钱吗?现在好了,咱们家请最好的风水先生,一定要找块风水宝地。祖宗睡得安稳,才能保佑子孙后代。”

    什么叫现在好了?顾盼听得想要冷笑,顾家经济条件好的只有自己家,看样子是又让他们出钱的节奏。家族有事可以出钱,二一添作五是公平公正,多掏一些是看在亲情的份上。可这种被人惦记上,当成冤大头一样的感觉真是不好,自己小家辛辛苦苦赚的钱怎么就归爷爷奶奶支配了?这是看自己爸妈掏钱容易,得寸进尺了!

    顾盼没言语,瞥了自己爸爸一眼。

    顾爸爸眉头一皱,随即舒展开,“封建迷信我不赞成,但是也不反对。反正我们家没儿子,挪不挪祖坟跟我们二房也没多大关系。”

    “你这话说得就不对劲了。”顾老太太看见二儿子似乎不想管,马上说着,“军儿以后要给你们两口子顶脚,怎么跟你们没关系?”

    “娘,等军儿病好了出院再说吧。其实人死了就什么都没了,躺在哪里又能怎么样?”顾爸爸不在意的说着,“今天是大年三十,是高兴的日子,先不说这个了。”

    这个年三十过得并不高兴,没到十二点顾妈妈他们就回自己家了。顾培累得早就睡着,顾爸爸把她背了回去。

    第二天年初一,大伙又聚在一块,小辈都给老一辈拜年。别看顾家是寒门,可规矩却不少。顾老爷子打开箱子,从最下面小心翼翼的拿出一张画像来,端端正正的挂在墙上。

    “这是咱们的老祖宗!”他让老太太把垫子铺在地上,自己跪在头里,后面是儿子,最后面是孙子,“给老祖宗磕头!”

    这一轮完事,接下来是老太太带着儿媳妇和孙女。

    两轮完事,顾老爷子这才叹口气说:“社会不一样了,可不能忘了老祖宗。这是放到现在,要是在大清朝,咱们顾家可是正经的正白旗瓜尔佳氏的后裔。瓜尔佳氏出过皇贵妃,出过太傅,是正经八百的名门望族。可惜啊。。。。。。八国联军进京,义和团又作乱,紧接着大清朝灭亡大总统继任,然后开始闹革命打日本,一番折腾下来,咱们那些老祖宗留下的东西被抢的抢,偷得偷,砸得砸,什么都没留下。

    就连那些古玩字画,闹文化大革命那些年也被红卫兵烧了。咱们家成了贫民还挨批斗,胆战心惊熬过了那些年。祖宗的东西就剩下这一张画,逢年过节才敢拿出来拜一拜。唉!”

    这套话顾盼从记事起就开始听,都已经背下来了。其他人也都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他们谁都没亲眼看见那些日子,听着觉得不真实。

    唯有杨慧兰是新进门的媳妇,她倒是非常好奇,“爹,这么说咱们家是有身份的人家?”

    “那当然!”听见这话顾老爷子来了精神,“我刚记事那会,每天早上都要跟着额娘去给祖母请安,额娘要侍候祖母洗漱吃饭,规矩多得不得了。祖母的大烟袋杆是翡翠的,绿得那叫一个通透。吃完饭祖母总要抽上一袋,都是几个儿媳妇服侍。。。。。。”

    “爹,祖宗那么多好物件,就没留下一件半件的?”杨慧兰忍不住打断了公公的话。

 第九十六章 拜年

    听见老爷子又开始痛说家世,老太太打断了他的话。

    “赶紧往下进行,明个儿两个闺女和姑爷子要回来,还得准备准备呢。”

    顾老爷子只好停住话茬,“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咱们瓜尔佳氏落魄到这步田地,真是给老祖宗丢脸啊!好了,给老祖宗磕完头开始拜年。”

    先是儿子、媳妇,然后是孙子、孙女,每个人都得到了一个红包。杨慧兰偷偷跑到茅房打开,看见里面只包了一毛钱,忍不住呸了一口。

    给老辈拜完年,孙子辈给长辈拜年,也都有红包拿。今年顾爸爸和顾妈妈的红包最鼓溜,里面是十元钱的票子。

    “军儿的那份呢?”顾老太太是真惦记大孙子。

    顾爸爸掏出一份,“留着呢,不能少。”

    顾老太太见了这才点点头,抢过去替大孙子留着了。拜完年,顾老太太带着儿子、媳妇做豆腐。他们还是沿袭满族的风俗习惯,初一吃素,初二开斋。

    顾老七是做豆腐的,家伙什齐全。豆子是昨天晚上泡好的,快到晌午的时候热腾腾软颤颤的豆腐就做好了。

    在锅里放一勺油,猪肉剁碎了放进去炒香,然后加各种调料。先盛出一大碗,再加剁碎的辣椒,两种口味的卤随便选择。小孩子都不喜欢吃辣,顾盼例外。

    她先盛了小半碗水豆腐,然后在上面加了一大勺的辣椒肉卤,吃了一口感觉不够味又加了两勺。

    “小孩子少吃些辣椒,看把肠胃吃坏了。”顾妈妈见状阻拦着。

    顾盼笑着说:“这点辣算什么?你是没见过四川和重庆人吃辣,火锅上面铺着厚厚一层辣椒和麻椒,那才叫够劲。”

    “说得好像你亲眼看见似的,电视上演得能全都当真?那么吃还不得把胃烧坏了?”顾妈妈不赞同的摇摇头。

    顾盼笑而不语,开自助烧烤店这几个月,她发现辣椒消耗得特别多,大多数客人还是挺喜欢吃辣的。尤其是她推出的酸菜鱼,这道菜要加麻椒味道才正宗,简直是供不应求。她正琢磨着要不要弄个专门的火锅店,还在计划当中。

    顾妈妈最喜欢吃水豆腐,尤其是自己家做的刚出锅,就着热乎劲吃。而且她喜欢把葱花剁碎放进酱油中,比肉卤吃着更香!

    “二嫂,以后你想吃水豆腐就言语一声。咱们家是干这个的,我给你做,送到镇上去!”杨慧兰瞧出苗头来了,只要抱紧二嫂这条大腿,以后的日子就会好过很多。

    顾妈妈怎么好意思随便使唤她,赶忙回着:“什么时候我想吃就过来,我就得意热乎的!”

    “二嫂你跟我还这么客气,咱们可是一家人!老七平常总念叨你和二哥,说小时候就跟在二哥屁股后头转悠。前天跟着二哥去了趟市里的百货商店,回来之后三句话离不开二哥了。在他心里,二哥是顶天立地的英雄,旁人都排不上号。”杨慧兰倒是会说话,而且听着非常的真诚。

    尤其是这话说顾老七的心坎上,“二哥可是个能人,不声不响就开了那么大的饭店,走到哪里都有人尊敬。用现在时髦的话说,二哥是老板,大老板!关键是二哥还挺低调,穿得用得都看不出有钱来。你们瞧瞧那个杨宝得瑟的,一年也就挣万把块钱牛哄哄的快上天了。平常看见咱们都是鼻孔朝天,也就村支书能入他的眼。昨个他瞧见我,破天荒笑嘻嘻的递烟过来,跟我打听二哥饭店的事情。听他的语气,看他的模样,是想要借光发财的意思。”

    “你没跟他胡说什么吧?”杨慧兰听了赶忙问着。

    顾老七摇摇头,“他精得像褪了毛的猴子,有钱的时候瞧不起人,现在看见二哥发财又想要巴结,我不是傻子怎么能理睬他?”

    “没理睬就好,咱们自家人还没借光发财,怎么都轮不到他一个外人!”杨慧兰说着。

    顾盼听了有些哭笑不得,眼下自家成了一块肥肉,亲戚外人都想要咬下一大口!奶奶和大伯母是暗中使小动作,七婶倒坦诚些,明着就想要得些好处,那些看见自家发财眼红的人也想搭顺风车。

    其实顾家的亲戚不是没得着实惠,饭店需要的青菜都是顾盼的二姑秀娟婆家大棚里出的,豆腐自然都是顾老七做的。饭店每天至少需要十板豆腐,有了这么个大的固定客户,顾老七两口子的生意好了不少。只是她们签订了合同,都是先供货,月底结算一次。第一个月结算下来,足足有一千多块钱,去掉本钱还能挣四百多。

    可老爷子摔伤了腿,一家出了二百块,眼瞅着刚见到钱就往出掏杨慧兰心疼得要命。

    打那开始,她就跟顾爸爸说好了,每个月把数目算出来,钱等年底一起结算。过年前几天她偷偷去了一趟镇上,一下就结算出四千块钱。她还了各家各户佘的豆子钱,剩下三千多全都存在信用社里。这事她可没敢张扬,生怕被婆婆和大嫂知道算计这些钱!

    年初二,顾家两个出阁的闺女带着女婿上门了。老大秀英和女婿先进屋,她们住在昌茂村下面的下马屯,只有两里地的距离。大女婿叫张玉,个子不高,是典型的庄稼人。他拎着两瓶酒,秀英拎着两盒子点心,进屋先给老爷子老太太拜年,同样得了一毛钱的红包。

    顾老太太把东西收好,让闺女、姑爷子上炕上坐。姑爷子是贵客,农村有句俗话,姑爷子上门小鸡没魂。她开始张罗儿媳妇们做饭,烧了一大锅开水准备杀鸡。

    秀英两口子屁股还没坐热乎,老二秀娟两口子进院了。姑爷子赵树春长得又高又壮,有手艺,是十里八村有名的木匠。他拎着用纸壳箱包装的好酒,两包茶叶,两条上好的香烟,秀娟拿着两盒果匣,另外又给顾老太太买了一件棉衣服。顾老太太看见这些东西笑得抬头纹都开了,让二姑爷子坐炕头,端了瓜子水果热情的招待。又害怕二姑爷子冷,拿了小被让他盖在脚上。

 第九十七章 姑爷子上门

    大姑爷子看见一担挑进来,老丈母娘的态度热情地不得了。相比之下,自己这个姑爷子哪里有半点贵客的样子?他心里不舒坦,脸也沉下来了。秀英知道自己丈夫心眼小,而且对娘家早就有些意见,赶忙喊起来。

    “娘,有酸冻梨吗?二玉最得意这口!”

    “有,在窗根底下的小缸里。里面还有冻饽饽,顺手捡出几个来。你二哥最爱吃家里做的饽饽,一会儿你用锅蒸出来再用油煎煎,比镇上卖的油炸糕好吃。”顾老太太使唤大闺女干活,又让二闺女两口子吃瓜子。

    “你们骑车子过来的?今个这天可冷,能把人下巴冻掉了。李屯离这有二十多里地,最少要骑半个小时。今年木匠活怎么样?你爹娘身子骨还成?”顾老太太一连串的问着。

    二姑爷子一一回着:“我骑车子倒不觉得冷,骑到最后都出汗了。爹娘的身子骨都挺好,临来的时候还让我带好过来。今年的木匠活不多,正好家里大棚活多,二哥店里要货我就去送。每年我都是开年就出去,年根底下才能回家。要是碰到坏心眼的老板,拿不回多少钱的时候也有。家门口谁家盖房子工钱倒还稳妥,可活太少了。现在有二哥照应,我不用辛辛苦苦背井离乡出去找活干了,而且钱还准当。我正打算包几亩地再盖个大棚,专门培育草莓、西瓜这样反季的水果。”

    “你这个想法不错。”顾爸爸听了眼睛一亮,自从他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