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茶青好,制茶师的手艺也高,但是气候不好,正好碰上连绵的阴雨天,或者早晚温差不大,那也一切免谈,做不出好茶来。
所以,黛色的百分百一级品茶率的确很惊人,要嘛就是今年老天开眼,给了好天气,要嘛就是他们造假了。
“各位,其实黛色也是我母亲的实验基地,她依托这里,在写一篇重要的论文,现在看来,黛色今年的茶叶品质成果斐然,正验证了她的实验理论。”
赵文倩还没领悟出众人疑惑眼神的内涵,叶秋桐已经先行解释上了。
叶秋桐一解释,大家便有点回过神来,赵文倩是堂堂一介茶叶教授,做点论文实验什么的,太正常不过了。可是,到底是什么样的论文,让茶叶的优良品率一下子提升了这么多?
众人才转明的表情又转暗了……
“这是我论文的初稿,大家有兴趣可以先看看。当然,这个实验我研究了很长时间,但是这几年以黛色为基地,才真正总结出一些有用的数据来,不过,这些数据因为地域的限制,只对黛色茶庄有效。
但是大家也不必失望,别的茶叶产区,实验的过程是可以依照我的程序模板进行的,只要耐心观察三、四年,得出有用的实验数据,套上公式,就能得出本地茶叶制茶时需要的温度、湿度等重要指标,然后可以通过人工的方式来营造成品茶需要的制成环境。这就是我们黛色茶能达到百分百一级品茶的秘密。”
赵文倩也不藏私,把自己的论文公开出来,递给在场的茶商们看。
这场的茶商们虽然并不是个个都是知识份子,但也在业内摸爬滚打那么多年,一些基本的实验数据还是看得懂的。
“气温和湿度你们用空调来调节吗?真是太聪明了。”孙总赞叹道。
“没错,但是相对于自然好天气做出来的成茶来讲,空调茶品质会稍逊,但是依然会达到一级茶的标准。”赵文倩道。
“原来如此,果然用科学的方法做茶就是不一样。”
众人看过数据后,都对赵文倩深表敬佩,孙总当场拍板,希望赵文倩的黛色茶庄能成为他们的长期供庆商,每年至少提供五十担的一级茶。
一担茶就是一百斤,五十担就是五千斤,一个正常的普通家庭,一年消费茶叶大约五到十斤左右,这也是老室茶楼,要不然一般茶楼也消化不了这么多茶。
但是因为黛色的品质确实好,跟随而来的茶叶也你十担我五担的订个不亦乐乎,并表示都要和黛色签订长期合作协议。
因为这些茶商除了开茶楼的,大部份是做茶叶销售的,能跳过中间商,直接到一线茶农这里购茶,意味着他们的利润又增加了两成不止。
一斤一级茶的价格,赵文倩开出来的是八十元,大家也没有还价,几杯茶之间,纷纷订货,一下子就订了两百多担出去。
还有不到一百担的茶,赵文倩也不担心,零星销售到各个茶庄基本上就去库存了。
所以如果要算账,黛色现在的账面销售额已经达到了接近两百万元。
这个数字,若是放在别人身上,早就喜不自胜了。
但是对于赵家的两个女人来说,也就是练练手的钱罢了,让她们高兴的是,走出了这样一条产供销结合的经营之道,当地的群众脱贫致富有望了。
“赵总,我们订了那么多茶,你能不能把特级茶拿些让我们尝尝啊?现在特别掂记着特级茶呢!”
孙总提要求了。
嗯,不说都忘了,还有特级茶的未来销售还没有算进去呢,以上辈子叶秋桐看到的铁观音王拍卖时的疯狂,哪怕是串标的,一斤特级铁观音能炒到三万元的标准,她们随便卖一斤三、四千元,获得的利润比一等品的茶都要惊人。
赵文倩笑道:“各位都是黛色的大客户,我当然不能小气,不光让大家现场品赏,我还会每人送一斤给你们喝。今年春茶要打造茶王品牌,这特等茶就暂不出售,待秋茶时,大家就可以前来订购了。”
正文 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沉迷不能自拔
本来喝了一等品的茶,大家就唇齿留情,喜欢得不得了,现在一听赵文倩说,要送大家特级茶,顿时大家心情大好。
之前因为说了特级茶不对外销售,要留着斗茶王赛之用,大家还挺遗憾的,觉得一等品的茶都这样了,别说特级茶了。作为茶人,明明好茶就在眼前却喝不到,真是如猫爪挠心,坐立不安啊。
赵文倩满足了大家的心愿,他们脸上都露出了高兴的笑容。
也就喝了几巡茶,但是大家的心情起起伏伏,不知道在茶香中被揉捏了多少把,黛色肯定是深深留在记忆中了。
果然,特级茶就是特级茶,茶米颗颗紧实如蚵干,放入茶杯中一泡,便舒展释放出浓烈的茶香来。
“沉迷不能自拔。”孙总喝了第一口,闭上眼睛,久久回味,半晌才道,“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味为甘露胜醍醐,服之顿觉沉疴苏。”没想到,丁晓生这个纨绔也会吟诗,太难得了。
叶秋桐听了这几位茶商们随口占出的诗句,都要感动得流泪了,主要还是高兴的,看来母亲这几年在黛色没有白折腾,这次真出成效了。
赵文倩还是不动声色,但是叶秋桐从她愈发轻快的动作,还有眼角微微舒展开的细纹,都知道,母亲心底此时比喝了特级茶还舒爽。
“赵教授,你们的茶王赛什么时候办啊?我到时候一定来捧场。”孙总真是个明白人,立即晓得,如果要购入此等好茶,茶王赛后是个好时机。
八成一级茶是三百多担,那还有二成茶特级茶,怎么也得好几十担吧?到时候不要多,他能分一担就可以了,这一担茶,他想送的人也够送了,而且包管这些人个个喝了都会上瘾,来年还得找他。
人脉就是这样你来我往中建立的嘛!
这和谈恋爱的小青年一样,借书有借有还,一来二回就成了。
有这等好茶做敲门砖,孙总甚至有信心打进那尊“大佛”心里,那是他一直久攻不下的一条重要人脉。
所以,不论茶王赛后这些特级茶叫到多贵,他也一定要买成。
“茶季过后我们就着手茶王赛了,应该会在六月三号左右,地点就在黛色,你们大家有兴趣参加的可以留下地址和联系方式,到时候我让秘书给你们各位寄请贴。”赵文倩道。
办茶王赛的目的就是为了打造黛色的知名度,同时提供一个茶农与茶商交流的场所,促进茶叶销售,所以来的茶商当然是越多人越好。
“各位都是黛色的贵宾,到时候如果来观看茶王赛,购茶时可以给大家九折优惠。其它茶商就没有这个优惠条件了。”叶秋桐补充道。
打折这手段,用得好能抓住人心。
比如一件衣服,原本是卖一千元,打九折后似乎可以卖九百,亏了点,但是如果在打折前就叫到一千一百元,然后再说打九折,拿到折扣的人还充满了感激。
在座的茶商谁不知道这个道道,但是叶秋桐这么说,分明给了大家一个面子。
在社会上混,最重要的就是要有面子,也要有人给面子,叶秋桐这么做,无疑让他们超脱于一般茶商,顿时大家脸上又露出了笑意。
“叶总够意思,以后去京城,让丁总招呼一声,来我们茶楼喝茶。”有人便热情地道。
吹着习习山风喝着茶,边说边聊,时间过得很快,赵文倩便邀请大家到茶园走走,实地感受一些黛色的茶园品质。
一到茶园,连这些见多识广的茶商都赞叹不已,因为他们没想到,这整片连绵不绝的茶园,都运用了最先进的喷灌和滴灌技术,无惧干旱天气的影响。
而且,茶园一看就是上足了农家肥,油黑发亮,土质松软有活性,这样的土不种出好茶才怪了。
走走停停,有茶商不解地问:“郭教授,为什么茶园里还种了桂花树?”
“我们走的是生态茶园的路线,套种桂花树,是为了保持茶园的土壤,不然开荒种茶,破坏了这片山林的植被,我们这又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天台风频频,一旦遇到连绵阴雨和台风季,就容易发生塌方、山体滑坡的现象。套种桂花树等树种,能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赵教授考虑得真远,不过你一说,我觉得这么做颇有先见之明,我走过南方其它省份的茶产区,有些茶产区的确如你所说,存在着水土地流失的问题。”有茶商道。
生态茶园的理念,还是叶秋桐提出来的。
这是经过前人几十年实践提出来的经验,叶秋桐总不能放着现成的成熟经验不用,去找一条先破坏再治理的路吧?
于是在黛色扩张茶园时,叶秋桐便和母亲讨论过这个理念,赵文倩欣然接受,便有了今天黛色茶庄山顶戴帽,山腰系带、山脚穿鞋的美景。
山顶戴帽是指山顶上要有固定水土的树林;山腰系带指分水岭及坡度不大的山坡中间要有环山带;山脚穿鞋指设有森林护坡防沟,利用乔木灌木护住水土。总体来说是防止水土流失的种植树林的方针。
前世叶秋桐看到本地的茶乡,没有按照这套方案来开垦种茶,导致了水土流失严重,有些茶村在台风来临时,甚至整村被泥石流淹没,酿成了悲剧。
所以,她在开发黛色时就已经有了清醒的头脑。
而这些茶商也不愧是眼光犀利之人,一下子看出黛色茶庄与其它茶园的不同。
“赵教授,招呼客人们吃晚饭啦!”看山场的邱伯站在山上登高遥呼。
“今晚就请大家吃农家特色的晚餐,请大家不要嫌弃。”赵文倩向山上挥了挥手,表示知道了,然后对一众客商道。
茶好,不知不觉喝了一肚子,消化也快多了,又爬上爬下的,这些城里人此时被邱伯一喊,也觉得肚子饿了,发出了“咕噜”的声响。
一听是农家特色晚餐,又充满了期待,大家都奋力往山上走去。
正文 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肉痛
远处山岚之中,绿树黑瓦中若隐若现的红砖墙,夜色中,传来的除了茶场正在制茶的茶香,还有夹杂其间的饭菜香味。
对于“仙风道骨”的孙总来说,这样雅致的山居环境里,突然出现的饭菜香却也不违和,因为他现在还没有练到辟谷,可以不食人间烟火的境界。
孙总肚子“咕噜”叫了一声,在山间除了鸟鸣还有“索索”的脚步声中,这样的声音特别明显,大家不由都笑了。
孙总尴尬地道:“等我练到辟谷的境界,不入轮回了,我就不必食人间烟火了。”
众人皆肃然,好象看到了一个世外高人。
叶秋桐不以为然,吃饭的时候,特意给孙总安排了一个最靠近红烧肉的位置,果然孙总大块朵颐,吃得不亦乐乎。
叶秋桐偷笑,气功热不可阻挡,她也无意螳臂挡车,这只是时代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现象,过后,终究还会回归本原。再往后,问那些九零后、零零后,根本没有人了解这场几乎席卷全民的运动。
作为叶秋桐本人,前世差不多这个时候,她也曾经常在餐馆打工的同伴抓到一个千人的大会场里,进去后才知道,原来这是一个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