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嘉明话题一拉开,就是滔滔不绝,叶秋桐不时为他续茶。
有茶有佳人在侧,李嘉明不知不觉,还把他未来对世界的经济走热和格局的看法也倾囊而出。
叶秋桐听了,暗暗心惊,觉得,做人果然是学无止境,李嘉明没有她重生一世的优势,但是却依据着自已所学和人脉资源,把未来的经济走势力判断得八九不离十。
虽然他无法看透局部细节的发展,但是整个世界经济的大势他还是掌握得很透彻。
这就是学识,这就是眼光,这就是底蕴。
叶秋桐在心里惊呼。
叶秋桐再次对参加高考,上大学完善自已的知识体系,产生了强烈的想法。
一周后,叶秋桐却意外地接到家里一个电话,说吴月桂和迟丽要到部队来探亲。打电话的是秋生,他说是奉吴月桂交待打的。
叶秋桐有点奇怪,因为她不久前才回家,吴月桂好象也没提要来探亲的事。
本来如果是吴月桂自已打电话的话,叶秋桐可以告诉她迟生出任务不在,让她等迟生回来再来,免得她白走一趟。
叶秋桐当然晓得,吴月桂最想探望的是自已的儿子。
这点,叶秋桐倒不会吃味,儿子在婆婆心里的重要性自是超过儿媳妇的。
问清楚吴月桂的乘车时间,叶秋桐下午两点多便到长途车站接她们。
还好,两点半时,长途班车准时进站,吴月桂和迟丽从车里下来,抬眼便看到叶秋桐在车站外面等她们,吴月桂出远门时提着的一颗心,看到熟悉的家人后,才放了下来。
吴月桂这次来,又拎了很多土产,什么花生、米、冬笋之类的,还好叶秋桐让小徐开了车帮忙来接,不然这么多东西还真带不动。
迟丽是第一次来部队,她早就想来了,只是之前哥哥还没成家立业,不太方便,现在哥哥安排了家属房,有地方住了,还有嫂子在,迟丽便吵着硬要跟过来。
正好寒假到了,吴月桂被她缠得紧,无奈,只好答应了,也算是带她来长长世面。
迟丽一下车,就有吉普车来接,登时心中大受震撼。
原来,嫂子在这里的生活这么好,进出都有车。
当然,这是她想象的,叶秋桐只不过今天要来接她们,所以便让小徐帮了下忙。
小徐热情地帮她们把行李放到车后厢,又请她们上车,才开着吉普车一溜烟地回大院了。
迟丽一看到大院门口站岗的士兵,再看看大院里修剪得整整齐齐的小花园,绿树环抱的院子,登时就喜欢上了这里。
她心想,要是能一直住在这里多好啊!
等到了大哥家的房子里,迟丽看到一拧就来的自来水,打开里面装满了好吃东西的电冰箱、时髦的沙发,不由地瞪大了眼睛,胸口受到了一万点冲击。
真是太震撼了,大哥家里,比她们在县城里最有钱的同学家置办得还整齐。
“妈,咱们家要是有台冰箱多好啊,你看,东西放在里面都不会坏,夏天还能做冰棍,喝冰水呢。”
迟丽一脸羡慕地摸着冰箱,对吴月桂道。
“傻丫头,给咱冰箱也没有用啊,村里的电续时断的,有东西放在里面早坏了。”
吴月桂见迟丽不懂事,乱说话,有点尴尬,怕叶秋桐多想,赶紧打断迟丽的妄想。
“妈,要不咱们搬到这来住吧?有自来水,还有热水器,哎呀,还有吹风机,哥哥家真是时髦。”
迟丽不断发现新的惊喜。哥哥家里这些大件小件,随便拿出手一件,在村里都是让人眼热的东西。
吴月桂看到叶秋桐没说什么,便拍了下迟丽的手道:
“别乱说话,这是部队,哪里是你想来就能来的?”
正文 第二百四十二章天下最好的嫂子
被吴月桂训,迟丽撅着嘴,一脸不高兴。
但是很快,当她在屋里发现一样新奇好玩的东西时,就又会兴奋起来。
叶秋桐为了恶补英语听力,买了一台双卡录音机,迟丽看到了,发觉这不是县城里时髦小青年喜欢拿在手里,放着最大音量流行乐招摇过市时用的双卡录音机嘛?
迟丽兴奋不已,一番倒鼓,把流行乐磁带插进卡槽后,竟然让她播出来了。
不过播出来也好,迟丽坐在沙发上,听得如醉如痴,一脸享受,似乎世界上没有比这更让她愉快的事了。
叶秋桐看得又是好气又是好笑,见她有了歌听就老实下来,索性也不说她,让她听去。
倒是吴月桂在陌生的屋里,有点束手束脚的感觉,见迟丽瞬间投入,她不安地对叶秋桐致歉道:
“秋桐,这孩子不懂事,没见过这些新鲜的东西,才会乱动。”
“没关系,这录音机我是买来学英语的,迟丽要是喜欢,索性让她带回去好了,我再买一台。”
叶秋桐十分大方地道。
“好啊,嫂子,你太好了。你是天下第一好的嫂子。”
迟丽万万想不到,叶秋桐会把录音机送给她,顿时发出一声尖锐的惊叫,那声音就象被掐着脖子的鸭子一般,把叶秋桐还吓了一跳。
倒是吴月桂赶紧摆手道:
“秋桐,这么贵重的东西,别惯着她,你自已也要用,留着吧!”
“妈,大嫂都说送给我了,你怎么可以这样说?”
迟丽撒娇了。
吴月桂无奈地看着她。
叶秋桐赶紧打圆场道:
“没事,我再买一台,四狮那里,还有一些型号更小的录音机,我让那的朋友帮我邮一台给迟瑞,你们都能用上。”
“啊?太破费了!”
吴月桂听出叶秋桐说的真心诚意,心里不由泛起一阵感动。
象这样为家里着想的儿媳妇真是不多见,村里的儿媳妇没有一个象秋桐这么大方。
叶秋桐两世为人,心性通透,已经认准一个道理,赚钱就是为了花,只是花着开心、花着有用,而且她也能花得起,她就不会小气,便觉得花得值得。
“不破费,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是我之前没考虑周全。现在英语越来越重要了,以后不管是和外国人打交道做生意,还是自已出国旅游,有一口流利的英语十分重要。
这台双卡录音机还带收音机的功能,迟丽可以收听一些中央广播电台每天固定时段的英语教学节目,对提高你的听力大有益处。
只是不要把时间都荒废在听音乐上,否则,这台收录机我就要收回了,这是唯一的条件,怎么样?”
叶秋桐趁机给迟丽下了限制。
看迟丽迷恋流行乐的样子,叶秋桐怕收录机被她带回去后,反而让她不思上进,荒废了学业。
“没问题,大嫂,你让妈监督我。我一定好好学习,把英语学好。”
迟丽一听就这条件,立即大包大揽的答应了。
或许是迟家的学霸基因好,迟丽虽然不象两个哥哥的学习成绩那么眩目,但是也排在年段中上游,在三十名左右。
其实她如果努力一把还是可以往前走一走,只是她整天胡七八想的时间太多,并没有把精力都放在学习上,所以成绩一直提不上去。
吴月桂见姑嫂两个已经把事情谈妥,也只能领受了叶秋桐这份美意。
吴月桂此行就是故意杀一个意外的,因为上回叶秋桐回去,她听到叶秋桐说去香港商务考察的事情,不由地暗暗心惊,生怕叶秋桐触碰到了政策的忌讳,所以便来部队看一看,打探一下实际的情况。
就在这时,门外有人敲门,叶秋桐在厨房炒菜,吴月桂便赶紧去开门。
门外,吕桂琴看到开门的是一个中年妇女,虽然不认识,但眉目间依稀有几分迟生的影子,正在猜度间,叶秋桐菜炒好走出来,看到吕桂琴,便热情地请她进来坐,说婆婆今天来探望她。
吕桂琴是听到叶秋桐这边屋里有动静,便想来找她闲扯八卦,没想到是迟生的母亲来部队,吕桂琴便进屋,和吴月桂热情地聊起天来。
吴月桂一听吕桂琴是儿子上司的老婆,也恭敬地和她聊起天来。
吕桂琴也来自农村,一看吴月桂拘谨,便让她不要顾虑,有什么话随便说,反正都是私下聊天,她和秋桐也经常说长道短,是好朋友。
一听吕桂琴这么说,吴月桂才松了口气,慢慢地和吕桂琴聊起家长里短来。
叶秋桐看吕桂琴挺实在的,有什么稀罕东西也经常送一些给吕桂琴,上回去香港,也送了她糖果饼干,还有一些白花油、跌打风湿膏什么的进口货,让吕桂琴对叶秋桐的好感爆棚。
所以,吕桂琴在吴月桂面前,大大夸奖了叶秋桐的一番。
当然,迟副营长年轻有前途这样的好话也是不绝于耳,吴月桂听得津津有味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她本来就是来部队了解情况的,正愁不知道上哪打听,吕桂琴正是嗑睡送来了枕头,投中了她的所好。
见叶秋桐在儿子上司家属那里印象这么好,吴月桂原本在家里悬着的心就放下来了,兴致勃勃地和吕桂琴话起了家常。
叶秋桐还有两个肉菜没炒,看到吕桂琴还没走,便两个菜都多炒了一些,然后拨了两个盘子装了,让吕桂琴带回去给小童吃。
小童是吕桂琴的女儿,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挺聪明优秀的,是吕桂琴夫妻俩的命根子。
吕桂琴稍客气了下,就接过菜道辞回去了,说有空再来和吴月桂闲坐聊天。
送走吕桂琴,迟丽听完一盘磁带,又换了一盘,这一次是谭咏麟的《爱在深秋》,虽是粤语,她也听得一脸入迷,也不知道听懂里面的意思了没有。
叶秋桐看得好笑,但是现在沿海这一带,香港那边过来的东西慢慢多起来,不管是电影明星也好,还是服装鞋帽也罢,这边的人都深受影响,以至于连粤语也跟着莫名流行起来,年轻人都喜欢嘴上挂几句粤语,显示自已的洋气。
正文 第二百四十三章商场受气
吴月桂倒是生气了,板着脸上前喝斥迟丽,让她把音乐关了,专心吃饭。
迟丽还不服气,叶秋桐才说:
“这是在部队,咱们放歌小声点听没事,但是如果放得太大声了,怕是会被人说是老放靡靡之音,影响你哥的形象。”
听叶秋桐这么说,迟丽才老实了,赶紧把收录机关了。然后心想,反正这台收录机大嫂也说送给她了,她回家再慢慢听,慢慢享受就是了。
到时候,她在村里爱放多大声就多大声,也不怕被人说。
这么一想,迟丽倒是觉得在部队里住多有限制,不如在家里自由,于是也不再向吴月桂提说要到部队住的话。
不过,坐到饭桌前,迟丽又忘了要听歌的事,因为叶秋桐除了炒一个鱼香肉丝、一个鱿鱼须外,还做了红烧螃蟹。
迟丽继续吃得把脑袋埋在碗里。
吃完饭,叶秋桐把另一间当书房的空房子整理出来,原本那间房就放了一张床,为的就是以后家里有人来探亲或者有朋友往来可以住。
不过因为都没人住,所以原来床上只放了一张夏天的凉席。
叶秋桐便张罗了铺盖,然后让吴月桂母女稍事休息,说等她们睡了午觉起来,再带她们去向阳市里逛逛。
迟丽是从来没有到过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