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玩转八零年代-第1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护卫并不知道赵文倩此行的真实目的,因此他默默地观察了一会儿眼前的这两名女子,便依旧低头默默无语地吃饭。

    见赵文倩有点心不在焉,也只是填饱肚子的意思,叶秋桐便也不多言,只是介绍一些好吃的特产,果然还哄得赵文倩多吃了半碗饭。

    这让护卫很惊讶,因为赵文倩这些天都没有好好吃过饭,这一次,竟然多吃了半碗。

    他又默默地看了一眼举手投足间和赵文倩有几分相似的叶秋桐,觉得这名女子和夫人还是很投契的,可惜,不在夫人身边,不然师长也不用愁夫人吃不下饭的事了。

    吃完饭,赵文倩都觉得自已身体的虚弱感都消失了许多,她向叶秋桐道了谢。

    叶秋桐觉得实是自已欠她更多,但是又不想让弟弟知道上回发生的事,免得家里人担心,便只好委婉地道:

    “赵阿姨太客气了,我要谢你的更多。”

    赵文倩不在意地一笑,道:

    “若是有到省城,就到阿姨家里坐坐。凯亮和你爱人是同事,我女儿方芳你也认识,都是年轻人,谈得来。”

    说完,赵文倩还拿出自已的名片,递给了方芳。

    名片上有她的姓名和家庭地址,叶秋桐这才知道赵文倩的全名,并且发现她是住在省军区的大院里。

    护卫觉得夫人和叶秋桐挺投缘的,夫人住的地方,等闲人是进不去的,而夫人却把名片给了叶秋桐,说明夫人请她到家里坐坐这话是有诚意的。

    叶秋桐不知道其中的弯弯绕绕,倒是坦然地接过名片,放进包里,表示有机会会去拜访。

    护卫在边上,听到叶秋桐的话,脸不由地抽了下。

    如果是别人,看到夫人主动递名片邀请,决不会说“有机会”这样的话,说不定,明天就巴巴地跑到省城去拜访夫人了。

    叶秋桐送别赵文倩,心里莫名有些怅然若失。

    如果不是方芳,叶秋桐没准还会去看看赵文倩,她对那个腼腆的男孩方世勋也挺有好感的。难得见到世家子弟不骄横的,方世勋比方芳强上一百倍。

    若是有去省城,凑巧的话再去看看赵阿姨吧。她总觉得,两次遇到赵文倩,她都一脸心事的样子。

    原来,豪门世家也不尽都是快乐,他们的生活里烦恼也不少,叶秋桐这么想着,便和叶秋生乘摩托回家了。

正文 第二百四十章花好月圆和天长地久

    在家里过了一夜,叶秋桐便和两家辞行回向阳。

    叶秋桐已经联系好了货车司机,人家同样到村头接她,家里人见她有“专车”接送,倒也十分放心。

    当然,因为有专车,所以叶秋桐回程的收获亦是满满,即有吴月桂地里种的菜、红薯、木薯粉,也有钱秀花杀的的两只鸡两只鸭,还有鸡蛋和鸭蛋各五十只。

    到了向阳,叶秋桐光是搬这些吃的就搬了两趟,冰箱里也被鸡鸭塞满了。

    迟生没有回来,叶秋桐舍不得把家里养的营养上好的鸡鸭先吃了,所以只好剁成块放进速冻格里。

    还好有冰箱,不然迟生就没口福了。

    都收拾完了,叶秋桐看到婆婆种的红薯不错,一个个拳头大小,标准漂亮,一时嘴馋,洗净上锅蒸了几块。

    现在的红薯不值钱,但是放到后世,红薯突然变成首推的健康食品,价格还挺高的,要在超市里买到正宗的非转基因红薯还得仔细挑选。

    不一会儿,锅里便冒出煮红薯的香味,叶秋桐忽然想到,如果于云龙现在有在家里,闻到香气早就跑来讨吃的了。

    这小子别看是北方人,但是叶秋桐做的南方菜,他却喜欢吃。

    叶秋桐不由地感概,竟然会在他稚嫩期遇到他,若是再往后推十几年,于云龙怕就没有这么无邪好接触了。

    不过,此时叶秋桐对于云龙也没有其它想法,因为就象迟生日后能不能登顶至前世的荣耀顶峰她不能确定一样,于云龙的来历比较神秘,目前他也处于一个不太稳定的状态,到底是什么触发了于云龙,让他成为那个凛然在上、身居高位的男子?

    叶秋桐觉得,既然未来的一切她不能尽皆完全把握,那就顺着现在的生活河流漂流吧!

    随心所欲,率性而为,为人处世,着相了反而不美。

    蒸好红薯,叶秋桐并不马上剥了就吃,而是把红薯出锅,辗压成泥,然后再掺入薯粉,一起搅和均匀,用小石臼舂成充满弹性的粉团,然后其中一部分放入紫菜、韭菜、肉末为馅,另一部分则放花生末和白糖,各自捏成了饺子状,最后都下锅油炸。

    随着薯饺在油锅里翻滚,不一会儿,味道香脆、馅料可口的薯饺就全部做好了。

    叶秋桐放凉了会,捏了一个薯饺,果然咸的鲜香可口、甜的滋味香甜好吃。

    叶秋桐便把这些薯饺捡了一个大碗,拿到四楼,敲开吕桂琴的门,送给她尝鲜。

    “哟,秋桐,你的手可真巧,这油饺和我往常吃的都不同,脆脆的又有嚼头。”

    吕桂琴看到叶秋桐送菜上来,当即很给脸的尝了一个,吃过之后,大为赞叹。

    “嫂子过奖了,这是我们家乡的做法,这外面的馅皮都是以红薯为原材料,所以和用面皮的口感不一样。”

    吕桂琴边吃,边和叶秋桐又八卦起来,道:

    “你听说了吗?赵营长,不,赵卫国听说调到省里去了,那柳婷婷也跟了去。两个人据说现在和好了,有人在省城的大院里看到他们,夫妻俩手牵手的在路上散步,还挺和美的。

    你说这样多好,当初闹成那样,何必呢!”

    “是啊,和和美美就好。赵卫国升官了?”

    叶秋桐倒是十分意外,看来,赵卫国也不是没有能力的,那么快,在犯过错后就能升职,看来,他在这里的时候,是被柳婷婷给败了,拖了后腿。

    “赵卫国的功劳都是在前线立的,听说他敢打敢拼,深入敌后,咱们部队最危险的前峰、抓‘舌头’的任务,都交给他做,他也抢着做,所以很快就积累了功劳。他的前程,是用命换回来的。”

    叶秋桐一听,也不由地佩服起赵卫国来。

    想来,赵卫国被贬辞,主动申请到前线时,何尝不是带着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心态,没想到,就是这样,硬是让他闯出了一条路。

    人家实实在在用命拼来了前程,叶秋桐并不妒嫉,反而觉得他至少在这件事上,还象条血性汉子,由此,对赵卫国有意无意害惨了迟生产生的不满,也淡化了许多。

    吕桂琴这里果然是八卦加油站,叶秋桐才到这坐了不到半个小时,就听到吕桂琴说了一大堆有的没有的八卦消息。

    如果不是吕桂琴的上班时间到了,她还会拉着叶秋桐继续讲下去。

    叶秋桐回到家,吃了几个薯饺,把剩下的打包,带到厂里。

    王娟看到厂长回来了,还给她带了好吃的,特别开心,正是年轻有活力的时候,整天在厂子内外奔波,王娟属于吃不胖的类型,所以逮着薯饺就吃了起来。

    新聘来的会计小顾是个胖乎乎的小伙子,亦是中专毕业,是王娟的师弟,本来家里是想给他安排个国企工作的,但是被王娟花颜巧语的以高薪为诱惑忽悠了过来。

    胖子果然都是敦厚善良的,要不然,他们也不会心地无私吃得这么胖了。

    小顾到厂里上手也很快,把会计工作做得井井有条。

    看到有好吃的,小顾也扔下工作,凑到了吃货的队伍里来啦。

    “哎,我以前不能吃红薯,胃不好,一吃就胃酸。”

    叶秋桐突然深有感概地道。

    前世她混到三十多岁时,由于常年在外面奔波辗转,饥一顿饱一顿的,胃被弄坏了,一吃地瓜这样的食物,就会烧心泛酸水。

    当然,现在她的胃可好了,没有这个毛病,红薯想吃多少就多少,一点障碍也没有。

    这愈发让叶秋桐觉得,人不作死就不会死这句话颇有道理,上辈子,她不就被自已作死的吗?

    “啊,厂长,如果你胃不好,还是少吃点。”

    胖乎乎的小顾体贴地道,然后手下又抓过一个红薯。

    “呵呵,那是以前,现在没事,我的胃可好了,想吃什么都能吃。”

    叶秋桐满不在乎地又抓起了一个红薯。

    “哟,我还吃到了甜的。不是都是咸的吗?”

    王娟意外地道。

    “甜的我们叫花好月圆,咸的我们叫天长地久,怎么样,这名字够浪漫吧?”

    叶秋桐笑道。

    “没想到炸红薯丸子也有这么好听的名字。佩服。”

    小顾又要往嘴里填一个,却被王娟一把抢下来了:

    “别吃了,再吃就胖死你了。”

正文 第二百四十一章探亲

    就在他们说笑间,李嘉明从门外进来,看到他们正聊得开心,便敲了敲门。

    “李总!”

    小顾和王娟一看是李嘉明,赶紧打了声招呼,知道他找叶秋桐肯定有事,便各自回到岗位上。

    “吃什么啊?吃得这么开心?”

    李嘉明看着叶秋桐打包来的盒饭里黄澄澄的薯饺,闻到香甜扑鼻的味道,不禁动了食欲。

    “喏,试试,是我自已做的。”

    叶秋桐递过一双干净的筷子给李嘉明。

    李嘉明也不在意,接过筷子还真的挟了个薯饺吃了起来。

    “唔,有弹性但又不粘牙,味道好极。里面竟然还有馅料?”

    李嘉明是第一次吃薯饺,不禁觉得津津有味。

    “这是用地瓜做的,也就是红薯。”

    叶秋桐介绍道,看着这位身家上亿的老板如此投入,叶秋桐不禁抿嘴一笑。

    “竟然是红薯这种食材做的?我奶奶以前最爱吃红薯了,我小时候不理解,奶奶说,以前在老家时很穷,没有什么地,种的粮食不够吃,还好有红薯掺合着,全家人才不会饿死。

    她吃是怀旧,我父亲不吃,他说小时候吃怕了,吃得胃老冒酸水,我是比较少吃,但是吃到红薯,就会想到奶奶,想到童年时和她度过的时光。”

    李嘉明在叶秋桐面前越来越放松,甚至会和她讲这些小时候的故事。

    如果被八卦记者逮到这些话题,足以写出一部豪门生活秘辛来,强烈刺激看客的眼球。

    李嘉明自是知道叶秋桐不会做这样的事,才会在她面前放松下来,放飞自我。

    叶秋桐也听得津津有味,她最喜欢听人讲故事了,而且是这些成功企业家的亲身经历。

    三人行,必有我师。

    认真聆听这些成功人士的过往,必能有所受益。

    李嘉明看着叶秋桐认真倾听的样子,顿时产生了倾诉的欲望,于是,从他的童年谈起,再聊至自已的求学经历,还有在哈佛商学院刻苦攻读的感受,让叶秋桐象看一部成功人士电视剧一般,一脸悠然向往。

    “原来,在哈佛读书那么苦,一直要读到凌晨?”

    叶秋桐吃惊地道,在她想来,上了大学应该会相对轻松一些。

    “功课非常多,每周教授都会布置一大堆作业,而且都是开放式的,没有唯一标准的答案,你必须自已搜集资料,自已解析,最后得出答案,搜集的资料还必须成为支持这个答案的合理基础。”

    李嘉明话题一拉开,就是滔滔不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