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冷酷总裁高调爱:求婚101次-第2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921。第921章 内心的想法

徐紫蕙见大家不是很相信小可的话,也站出来说:“现在,乡村游是一种发展趋势,大家看腻了城市的公园,那些著名的旅游景点对游客也没有新鲜感,而具有特色的乡村游,却越来越得到游客的认可。”
    “可是,如果在我们村高旅游景点,能看什么呢?”
    “春天看茶园,近距离看现场炒茶。比如,长生带几个徒弟,穿上统一的服装,游客在看完茶园后,欣赏现场炒茶表演,炒出来的茶叶当场销售。又比如,到了秋天,来看山坡上金黄的银杏叶。对了,白龙镇有没有一些比较古老的祠堂和房子。”
    “有啊!有个村子,比较偏僻,只能去摩托车,村子里的祠堂建得十分漂亮。就是华夏每次搞大型运动,都没有破话那个祠堂的建筑。”
    “为什么啊?”
    “一是那个村子实在是偏僻,那些想搞破坏的人,也很难去到那里。第二呢,是那个村子的村民人缘非常好,本地造反的人,也不忍心去破坏他们的祠堂。”
    “是啊!徐总,在我们农村来说,以前祠堂是很神圣的地方,如果外人胆敢来破坏,村里人救算拼命也要保住祠堂。”
    ……
    听着大家的议论,徐紫蕙心里的想法渐渐明朗起来。她早就有这样的思路,完全靠单一的茶叶也许可以致富,但只能带动部分村民,比如说有茶园的村民致富。村里其他人,只能靠做工赚钱。
    如果打工也能赚打钱,那华夏现在遍地都是百万富翁!有很多人,打了几十年工,还是在工厂做生产工人,不少人甚至因为打工常年接触有毒物质,患上严重的职业病,比如肺痨。
    徐紫蕙的打算是在条件成熟时,在白龙镇建起农业旅游项目,旅游可是一个大市场,一旦启动,如果成功,将惠及方圆几十公里的人们。
    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络绎不绝的游客过来,交通、住宿、餐饮、当地土特产……等等,哪个不用花钱?
    不过,这个项目实在是太大了一些,在餐桌上无法三言两语说清楚,徐紫蕙现在也让胡小可来管理南丰这边的公司,徐紫蕙不想也没有这么多精力过来管理这里的事情。
    “我们先把茶叶公司办好,接下来,如果条件成熟,我们会开发其他项目。请大家相信我们,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让白龙的每一户老乡都富起来。”
    徐紫蕙铿锵有力的声音,马上博得大家的一阵喝彩。吃饭时间,本来大家就是随便聊聊,也不是正式的谈项目,可这随便的聊,徐紫蕙便有表态,看来,徐紫蕙还真是白龙镇的贵人。
    “徐总,有你这句话,把我馋的,现在就算是把我调去做县长我都不想去,还是留在白龙镇干得比较过瘾。”
    “邓书讠已,如果提拔你去做县长,你可要快点去哦!你做了县长,也管着白龙嘛!况且,你不提拔,镇里的其他班子成员想提拔也没位置啊!”

  ☆、922。第922章 用知识改变命运

“哈哈,徐总就是会说话。那我借你吉言,如果到时真的提拔了,我第一个向你道喜。”
    邓一武的这个诺言,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他最后竟然实现了,只是,当他要向徐紫蕙道喜时,他却无法联系上徐紫蕙,那时的徐紫蕙,正缠上一宗让他无比烦恼的官司。
    当然,那是后话,暂且不表。
    村里人看似淳朴,做事似乎一板一眼,有时甚至慢腾腾的,但在租赁废弃小学这件事上,却是神速。一年的租金不多,只有几万块。但这几万块对于原本一分钱经济收入没有的村委会来说,这是一笔巨款。
    有钱进账,村委会的干部当然办事神速。当大家听说是那个办茶叶公司的老板要租废弃的校舍时,村里的几个理事和村委会的干部几乎只是碰了个头,喝了几瓶酒,就把这件事定了下来。
    “茶厂设在我们村里,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茶叶厂要请员工,还不是请我们村里的人。”村民的算盘都打得挺好的。
    “牛牯,听说茶厂要聘请你做厂长,是不是啊?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你可要去山上修整一下你家的祖坟,肯定是你家的老祖先保佑你,我估计你家的祖坟现在都冒青烟呢!”
    “咳,我也是和那个孩子投缘,她觉得我办事比较牢靠,所以嘛,她是有这个想法。”
    “什么办事比较牢靠啊,你不就是用拖拉机拉了一下他们吗!”
    “那也是我的幸运啊,谁叫你家没拖拉机?”
    ……
    家族理事会和村干部商量,租赁学校收的那些钱,一定要管理好,如果管理不好,免得到时村民有意见,好心办坏事,不但自己惹一身骚,还连累人家茶叶公司。
    在牛牯的提议下,租金收到后,这笔巨款还是用到孩子的学习身上。凡是村里的娃娃考上大学,都可以奖励一笔奖学金,考的大学越好,奖学金越多,最高的可以拿到五千元。其他则按录取线来发放,最低的也可以领到一千元奖学金。
    “考个大学有五千元奖学金,对孩子们来说,也是一种鼓励。”
    “话虽这么说,现在的孩子,能认真读书的有多少个?我听村里在城里教书的老师说,现在很多高中的孩子吸烟谈恋爱攀比什么的,认真读书的就是没有几个。”
    “你这绝对是一棍子打死一大片,你说的这个情况,我不否认会存在,但那应该只是一些学风不好的学校出现的现象。”
    “是啊,我听说村里老丁家的孩子在一中读书,成绩可是在全校数一数二的,那孩子还代表全县去省里参加什么比赛,拿了个一等奖回来呢!”
    “就是,我也在电视上看到过,是教育局局长亲自给他颁奖呢!”
    ……
    村里的干部和耆老们议论了一番当前的教育问题,在他们看来,能读书的孩子现在是越来越少,如果能有一定的物质激励,或许,会有更多的孩子努力读书,用知识改变命运。

  ☆、923。第923章 村干部的尴尬

如果要说“****”,恐怕村委会是最“****”的地方,小学出租和租金使用这么大的事,只是十几个耆老和村干部就商量搞定。
    其实,现在很多村民在外面打工或做生意,他们对于村里的事几乎是漠不关心,只要不是不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他们是问也不会问一下。
    就是三年一次换届选举村委会干部这种在村里最大的ZZ生活,很多人也是不回来投票。甚至不少人觉得,投票只是形式,不管你投哪个人,最后当选的,还不是上面看中的那个人。
    特别是在南丰县,除了县城街道的几个村委会有一定的经济收入外,全县一两百个村委会都没有任何经济收入,做村干部一个月才一千左右的收入,很多人也不屑去做。
    在这种情况下,不少村干部一做就是一二十年,大家都觉得,反正他想做就让他去做,又没什么油水,大不了就是因为招待镇干部多吃几顿肉,多喝几次酒。
    这些年,因为言论宽松,大家对于村干部的种种不作为,都已经变成顺口溜,什么“南丰没有那么好,山高水少官乱搞。国家扶贫政策好,全是富人拿低保。”“农村建设像哄鬼,国家出钱乱受贿。一条公路稀巴烂,还说花了几百万。”“农民朋友不怕难,就怕干部乱收费。今天喊叫医疗费,明天喊交养老钱。”
    不得不说,农民的智慧是无穷的。他们在社会最底层,对社会种种不公的现象也最有体会。因为他们无所畏惧,所以就连编起顺口溜来,也是非常大胆。
    前一二十年,村干部常常带着镇干部来村里搞计划生育工作,在超生户家里扒米牵牛,甚至揭屋顶上的瓦。还有就是进村催公粮,弄得整个村子鸡飞狗跳。
    现在虽然说计划生育工作没有那么夸张,也不用交公粮。但村里的低保户,往往都是村干部的三亲六戚占了指标,很多人住着簇新的楼房,却领着低保。甚至有人说,国家每年下拨不少各种救助款,都被镇里和村里的干部瓜分了。
    因此,在农村,镇村干部很多时候就是妖魔化的象征,不少村民对镇村干部抱着惹不起还躲不起的态度敬而远之,对他们不冷不热。
    牛牯大叔因为有拖拉机搞运输,家境比较殷实,也无意做村干部。后来,因为村里修祠堂,要成立理事会,通过理事会去筹款,大家才把牛牯抬出来,一定要他去做理事会会长。
    这个理事会会长可不好做,不但没有工资,还因为要经常联系族人筹款,花不少电话费和油费、路费,但牛牯也不在乎这点钱,主要是大家对他的尊重,他觉得很受用。
    为此,牛牯在村里的威望,比一些村干部的威望还高,甚至比支书的威望还高。这次出租小学校舍是他牵头,大家也算是看他的面子,讨论只是一个形式。
    第二天,牛牯大叔去到县城,找到徐紫蕙和胡小可汇报去了。

  ☆、924。第924章 要保护你们

徐紫蕙和胡小可听完牛牯大叔的情况说明,心里总是觉得,他们十个八个人坐下,喝几瓶酒就把小学校舍出租的事情搞定,多少有点不合情理。
    牛牯大叔觉得徐紫蕙和胡小可也不是外人,便把村干部在村里不受村民信任的事说了,所以大凡村里的大事,只要理事会和村委会两班人马讨论通过,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大家都会认可。
    虽则如此,但徐紫蕙想到以后小可要在南丰开展这么多工作,还是想为她把道路铺得更加平整一些。于是,徐紫蕙教牛牯大叔怎么去完善一些程序和手续方面的事。
    听说要完善手续,牛牯大叔脖子粗脸红起来,他有点不高兴:“姑娘,你是不是不相信大叔,这么一点事,我还能骗你们吗?”
    见牛牯大叔的性子这么急,徐紫蕙笑着对他说:“大叔,不是我们不相信你和大家,反而,就是因为相信你们,而且要保护你们,才要做足工作。”
    “那你觉得我们还要怎么做呢?”
    “你别急,我们会引导你们把这些事情都理顺,然后公明正大地公榜,还留下档案。这样的话,就算以后有人提出质疑,你也能拿出证据。”
    “证据?”
    “对!比如过来五年,有人看到你做茶叶厂的厂长发财,在城里买房,还买了小轿车。大家就说你在租小学校舍这件事上贪污了,要不你怎么有那么多钱来买房买车。”
    “哪个短命鬼敢说我,我绝对不会放过他。而且,我们是集体讨论决定才出租小学的。”
    “可谁为你作证呢?当年一起开会的人,有的也许跟着子女去了外地,有的也许离开了这个世界,还有的可能年老,说记不得事。这样,你就是有一百张口,也难以说清楚。”
    牛牯大叔细细一想,似乎还真是那么一回事。在农村,大家做什么事情大都靠口口相传,如果真有人眼红自己,看到自己发财,说自己贪污,恐怕自己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经徐紫蕙这么一指点,这事还真的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一大把年纪的牛牯大叔也知道,人心隔肚皮,别人心里怎么想,自己可能永远也无法猜得到。
    在村里,很多人为了一点小事,反目成仇。有的甚至是亲兄弟,也因为一点利益上的事情,断了来往,兄弟间的情分,还不如一般村民之间走得近。
    特别是一些心态不好的村民,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