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冷酷总裁高调爱:求婚101次-第2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说要“开会”,牛牯大叔和长生便往门口退,想离去。胡小可连忙把两人叫住:“大叔,长生大哥,你们怎么走呢?我们开会,可离不开你们两人呢?”
    “我们,也一起开会?”
    “当然啊!你们是我们茶叶公司的骨干呢!我们通过充分酝酿,决定聘请长生大哥为公司的首席茶艺师,聘请牛牯大叔为茶厂的厂长。”
    “首席茶艺师?”
    “厂长?”
    “对,我们马上要在镇里开办茶叶厂,把长生哥挑选过后的茶青,用机器进行炒制,茶叶的炒制,就由牛牯大叔负责。”
    “这样好啊!我一直觉得挺可惜的,这么多茶青,我能选上的有限,还有很多茶青如果不炒,确实浪费。”
    “是的,长生炒的茶叶,我们在市场上叫‘华夏一号’,以后机器炒的茶叶,就叫‘华夏二号’。只有高档茶叶和中档茶叶一起发展,我们的公司才可以越做越大。”
    大家觉得胡小可说的很有道理,如果仅仅是做高端市场,万一市场有变化,对于茶叶公司来说,那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届时,茶叶公司又开重新开发市场。
    可是,工厂设在哪里呢?总不可能在镇政府里面炒茶叶吧?虽然茶叶公司能给镇政府带来经济收益,但要在镇政府大院炒茶叶,总归是不好的。
    就在大家思考这个问题时,胡小可笑着对牛牯大叔说:“大叔,我去年来仙姐岩玩的时候,我发现,村里有个废弃小学,里面有一栋楼房,还有几排红砖房。这些房子,不知村里可不看出租给我们公司呢?”
    胡小可的话,还真的让大家豁然开朗。是啊!怎么大家就没想到那些停办的小学校园呢!
    自从华夏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小学的建设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大部分的乡村小学都已建楼房。有的是政府出资建的,有的是热心人士捐钱建的。可是,随着打工大潮的涌现,村里不少人要不在外地居住,要不去本县的城镇居住,真正住在村里的人,并不多。
    很多村民为了孩子在镇上读书,甚至在镇上租房子陪着孩子读书。大家都觉得,城镇小学的教学质量比村里的肯定要更好。

  ☆、918。第918章 租校舍

镇上中心小学的校风和教学质量,和村里的小学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现在大家的明白知识的重要性,反正在哪里都是免费读书,为什么不去镇上读?
    随着大家蜂拥而至到城镇的学校读书,乡村小学往往只剩下十几个学生,虽然上面不会强迫撤销,但学生数量的锐减,学习氛围荡然无存,甚至老师也无心教学。时间一长,大家也都送孩子去镇上的学校读书。
    “胡姑娘的这个提议很好啊!每当看着我们村里学校在那里空着,长满野草,我的心里也像长满草,塞得慌。”
    “牛牯大叔,你不是村里家族理事会的会长吗?你召集一下大家,把空着的学校给茶叶公司不就行了?”
    “长生,你说的很对,这两天我就去找那几个理事谋划谋划,把学校这个地方用起来。”
    ……
    牛牯大叔和长生主动提出去协商租用学校做厂房,让徐紫蕙和胡小可很感动,两人的眼眶蒙上一层雾气,不知说什么好。
    一边的邓一武,倒是因为胡小可的提议,找到一条盘活村委会资产的路子。按照权责来说,村里的小学,所有权是属于村委会的。可是,随着大家送孩子到镇上读书,那些荒废的小学,大部分都是空置在那里。
    有一些村委会考虑到学校一直空着不好,村委会办公条件差的就把村委会搬到校园里,算是充分利用。但大部分还是空在那里。
    也有个别村委会把校舍租个一些养殖户养鸡养猪,虽然能有点收入,但因为养鸡养猪污染大,臭气熏天,还破坏学校周围的环境,村民意见很大。
    如果以后各村空置的校舍都能像这样,租给别人办厂,污染小,收益也不错,这是一条可行的路子。
    “胡总,你真是有眼光,把工厂设在空置的村小里,盘活了村委会资产,还可以在村民中招收工人,这是互利共赢的大好事。如果我们镇里其他村的小学校舍也能这样做,该多好啊!”
    “邓书讠已,这也是我们经过思考得出的决定,具体能不能行,还要村里的人讨论呢!”
    “我觉得肯定可以的,我也和村里的支书打个电话说一下。等茶叶公司办成这件事后,我还要组织其他村委会去参观学习,把各自村里空置的学校也都盘活。”
    “谢谢邓书讠已的肯定。我是这么想的,租金我们肯定要给村里。除了资金之外,我们还想每个月拿出一笔钱来,做点公益。”
    “做公益?”
    “是的。我以前去仙姐岩的时候,发现很多农村的老人生活比较艰苦,有些老人家虽然有钱,但舍不得吃,天天吃青菜,我看他们的脸都呈菜色。我就一直在琢磨,怎么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
    “不知胡总有什么想法呢?”
    听胡小可说想改善村里老人的生活,邓一武很感兴趣。他也听村干部说过,有些老人除了逢年过年孩子回来,平时几乎不吃肉,因为他们节俭惯了。

  ☆、919。第919章 不要报道

这个公益计划,也是胡小可和徐紫蕙商量好的,计划从下个月开始执行。这个公益计划的执行,也需要当地政府和村委会的支持,因此,胡小可向邓一武介绍道:
    “邓书讠已,我们这个公益行动,主题是尊敬老人,回馈乡亲。简单地说,就是仙姐岩村凡是上了六十岁的老人,不管他们是否独居,只要还是在村里居住的,茶叶公司每个月送给他们两斤猪肉。”
    “每个月都送?”
    “是的,在第一个月,我们会组织一些志愿者亲自把猪肉送到老人家里,除了送猪肉,还会送水果、饼干等食品。第二个月开始,我们会规定日子,让他们去茶叶厂领取。”
    “一次发两斤?”
    “不是,考虑到不少老人处于独居状态,我们每次给老人只发一斤猪肉,每月领取两次。这样就能保证他们每个月最少吃两次以上的肉。”
    听过胡小可的介绍,邓一武感觉到,城里来的人,思想就是不同啊!每个月给村里六十岁以上的老人送两斤猪肉,花的钱不多,但意义却非比寻常。要想想,那些老人家可是很知道感恩的,有这等好事,他们还不到处传播。
    如此一来,茶叶公司就会在当地迅速树立起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这是用多少钱多无法买到的好名声啊!
    这样,茶叶公司既做了公益,又宣传了企业,真是一举两得。
    胡小可见邓一武在沉思,便笑吟吟地说:“这事,还请邓书讠已和村里的干部说一下呢,让他们统计好本村六十岁以上居住在本村的老人名单,我们从下个月开始就送猪肉。”
    “胡总请放心,这是小事一桩,我们一定办好。到时,我还请电视台的记者过来采访一下,大力褒扬这种尊老之风。”
    “采访?”
    “是啊,我希望通过这件事,在我们白龙镇大力倡导尊老之风,弘扬华夏美德。胡总难道觉得有什么不妥吗?”
    “我想邓书讠已是误会了,他们做这件事情,完全是看到老人们生活的艰苦。而且,这也只是我们茶叶公司敬老行动的一小部分。我想,报道暂时就不要了吧!区区小事,何足挂齿。如果真的因为这么一件小事就来报道,这也不是我们做公益的初衷。”
    胡小可委婉地拒绝邓一武让电视台来报道的提议,让邓一武有点摸不着头脑,茶叶公司这么做,不就是企业宣传的一个策略吗?难道,自己想错了?
    见邓一武困惑的样子,胡小可继续说:“也许,大家觉得这种事情比较奇特,感觉很好奇,但我们确实只是想做一点实事和好事,不想张扬。如果以后我们的计划全部实施,我会再和邓书讠已说,请电视台来采访。”
    “也好,那我尊重胡总的决定。”
    如果说,邓一武一开始还觉得送猪肉事件是一件商业行为的话,那么,现在他已经完全明白,这确实是茶叶公司在做公益,他们居然连电视台报道这么好的事都推了。

  ☆、920。第920章 商机无限

在胡小可的心里,她确实只是把送猪肉当作公益来做,没有列到企业宣传这块去。茶叶公司生产的茶叶,也很少会在当地销售,胡小可犯不着在当地大张旗鼓地宣传企业。
    徐小可早就和徐紫蕙商量好了,茶叶公司设在白龙镇,就一定要做对当地有责任有担当的企业。他们计划在茶叶公司走上正轨后,公司将举办大型的敬老宴,在每年的重阳节期间,请白龙镇全镇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吃饭。
    凡是来吃饭的老人,将派送一份礼品。上了七十岁的老人,还送金牌,上了八十岁的老人,送金项链,上了九十岁的老人,送金寿桃……到时,几百桌敬老宴,那是何等的规模!
    如果能办成全镇的敬老宴,请电视台的记者再来采访也不迟。
    “今天,邓书讠已和赖镇长在,牛牯大叔和长生大哥也在,我在这里表个态,我们茶叶公司,以后每年会拿出百分之五的利润,在当地做公益,一是尊老,二是助学,三是解困,大家可以记住我今天这句话,如果我做不到,请大家监督我。”
    胡小可的话,在场的人谁也没放在心上,大家对于茶叶公司茶叶的销售价格和利润很是模糊,根本不会想到,这个利润的百分之五,会是一个多么恐怖的数字。就算是白龙镇现在一年的财政收入,也没有茶叶公司百分之五的利润多。
    当然,让邓一武、赖明和牛牯大叔、长生大哥他们惊讶的事情,那是一年后的事啦!
    “我看今天上午大家在这里聊得这么起兴,是不是肚子都不饿,我堂客都打电话过来,让我们过去吃饭啦!”
    牛牯大叔一句话,才让大家马上意识到,时间已近十二点,是到吃饭的时候了。大家也就不客气,一起上车,直奔仙姐岩村。就是邓一武和赖明,也一起随着徐紫蕙他们过去。
    午餐的美味,自然没得说。老鸭白果汤,更是让徐紫蕙和胡小可对白龙镇的白果,有了一个更新、更深的认识。
    还有一道菜,是乡村鱼,也让大家赞不绝口。鱼是村口池塘里捞起来的,有鲩鱼、鲢鱼,牛牯大叔的堂客放在一起,和油豆腐、辣椒一起煮,那浓郁的香味,简直可以绕梁三日。
    “牛牯大叔,我觉得仙姐岩真的商机无限,除了茶叶,还有可以开发的项目呢!以后,小可在这里可有得忙了。”
    “紫蕙姑娘,我们这里就是一个山旮旯,除了茶叶拿得出手,还有什么可以开发的啊?”
    “大叔,这你就不懂了,今天我们在镇政府的时候,不是说仙姐岩有很多几百年的白果树吗?白果树每到秋天,是不是满树金黄的叶子。”
    “这有什么奇怪的,很多树叶到了秋天都是黄色的。”
    “如果白果树成片成林,有是百年老树,那就有观赏价值。大叔,你不知道,在华夏很多地方的白果树,到了秋天,都是城里人喜欢去看的呢!”
    “有这等事?”

  ☆、921。第921章 内心的想法

徐紫蕙见大家不是很相信小可的话,也站出来说:“现在,乡村游是一种发展趋势,大家看腻了城市的公园,那些著名的旅游景点对游客也没有新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