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返1977[港娱]-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痕迹。
  …
  7月17日。
  杜风刚刚和周氏院线的人缠斗完毕,或许是看着杜风像个冤大头,周氏那边一开始开价极高,要价惊人。但是杜风给出了自己的杀手锏。
  陈敏娇给了他一个很好的情报,周氏想发展电视业,而杜风这边,刚好有门路拿下了港英政府颁发的电视台牌照。周氏想要发展子台建立品牌和扩大影响,却苦于政府无人,现在杜风送上门,一来二去,双方握手言和。
  周氏旗下的十家影院全部转让给天娇,其余五家股份共享,天娇吃大头,周氏啃鱼尾巴。由于电视牌照是用杜家的名义的拿下,杜家占有了零星的股份,杜风意思意思让周氏花了一港币转走了牌照的所有权。
  接下来几天,杜风要做的就是按照陈敏娇给出的规划去改变影院。找到合适的排片人,对每一部递交上来申请放映的片子进行审核,合理规划他们的放映时间,并且从中抽取票房提成。
  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天娇院线需要一部能够打响名号的电影,吸引所有独立制片人来到他们的院线投放电影。
  而这部电影,必然就是陈敏娇一手创造出的《捉鬼靓女》。
  陈敏娇坐在杜风的办公室,就等着他进来,进门的第一话就是冲着他笑盈盈地说,拿钱。
  杜风没好气地问她,要多少。
  两个人都心知肚明,这钱是电影的预算。
  陈敏娇算得上是《捉鬼靓女》的制片人,因而也是她自己做的成本预算表。她把手里的小表单交给杜风。
  “58万?”杜风吃惊地看着表单上的数字。
  他又看向陈敏娇,这个女孩正捧茶品茗,闲淡镇定。听到了他的声音,倒是有了些表情,调侃道:“怎么,嫌多?”
  哪里是嫌多。58万,对于杜风来说不过是零头未到。这分明太少。
  “陈敏娇。”杜风义正言辞地看着她,“你是不是对我有什么误解?”
  他很有钱的,真不用这么省的。
  陈敏娇当然读出了他的潜台词,无奈地笑笑。
  “想什么呢?只是这电影也就需要这点成本而已。”
  器材租赁,人员工薪,场地费用,加之杂七杂八的东西。
  “我没算自己的片酬。”陈敏娇把茶放下,骨瓷与玻璃亲吻发出脆响,“后期营销和宣传也暂时没算入。”
  呼。杜风松了口气。
  “周氏那边怎么样?”陈敏娇好奇杜风的进度。
  杜风将进展交代清楚,又主动提出一件事:“我想把天娇的股份多分你一点。”
  陈敏娇有些诧异,“为什么?”
  她和杜风的赌约都还没有完成,这个人怎么就急着给她送钱了。
  “因为你值得。”杜风敛去了平时的嘻嘻哈哈和流里流气,认真地说。
  他从陈敏娇的策划中就看出来了,这个女人,有能够与野心相匹敌的实力。为了能够将这样一个人才牢牢地攥紧在手里,适当地放出利益,是应该的。天娇影业,不,应该说是天娇集团。如果没有陈敏娇,就算他手上有再多的钱,都不可能有更好的发展。
  一个点子,能够价值千金。
  杜风早就把合同准备好了,现在就等着陈敏娇一个点头。
  原本陈敏娇只是想给自己一个安稳,求一个乱世中的平静。然而现在,摆在她面前的,却是撼动乱世的未来权力。
  人往往不会提前预知到自己的道路。
  就像陈敏娇,本来打算去麦当劳打小时工的她,现在,手握了40%天娇集团的股份。她和杜风,四六开。
  前期的收入陈敏娇一概不要。她只要《捉鬼靓女》上映以后的一切分成。这是她的骄傲,也是她领取自己劳动成果的权利。
  股份的事情解决,杜风想起另一个问题来。
  “《电影杂刊》,你觉得如何?”杜风企图寻求陈敏娇的意见,“我打算按照你的规划,尽快建立一本属于香港人民的自己的电影杂志。”
  陈敏娇思索片刻,问:“那报纸呢?不如再开个《每日港影》,提供香港电影的资讯。面向普通群众。而《电影杂刊》则半月一期,汇杂两岸三地的专业影视信息。”
  在港澳未回归之前,还没有海峡两岸的说法。为了让杜风理解,陈敏娇采取了旧说法。
  杜风有些不赞同:“两岸三地,台湾我理解,但是内地,有必要吗?更何况,现在的内地,根本无法深入去获得采访资源。”
  内地像是一座封闭的城,从没有像香港和台湾,打开过自己的门。
  “要有长远目光。”陈敏娇不退让,坚持自己的想法,“迟早会打开的。如果到时候才做准备,有可能会错失先机。你想过吗?内地的电影市场一旦打开,那将是一座宝藏。”
  改革开放,已经不远了。
  杜风退步,在电影方面,他的确不如陈敏娇有想法。他是个纯粹的牟利商人,而陈敏娇却是个在意电影行业发展的影人。
  他只好说好。


第22章 
  二十二
  “神秘新戏开拍,或再成烂片。”
  “成为港姐后她却做了这一行……”
  “从花瓶到电影制片与主演; 她到底在想什么?”
  7月23日; 香港的小报充满了这样的报道。
  然而这样的报道的出现绝不是巧合; 是陈敏娇一手策划的营销手段。由于前期筹备时间的骤然缩短; 《捉鬼》剧组7月22日就正式开机了。
  开机仪式很简练,但是也足够的尊重。港人重风水和拜神,这样的开机风俗是无可避免的。36mm的摄影器材被红布遮盖着; 录音设备由于带杆而只是用红条捆上了蝴蝶结。砍了一半的乳猪头被搁置在桌子的正中央; 香火缭绕着; 水果有规律地摆放在一边。
  导演说开机,摄影掀开机器的红布,其余主创一同持刀切猪。
  完毕后会点鞭炮; 寓意“一炮而红”; 大卖更是被惊喜包装后放在桌子边; 暗示“票房大卖”。
  整个组人员精简,总共算下来,也不过三十几人。
  王惠玲和陈敏娇算得上是最为喊得出名号的存在了。
  本来王惠玲的老豆一开始还不让自家女儿出来拍戏; 但是一听陈敏娇劝说了几分,就顺从地答应了。王惠玲要饰演的角色是陈敏娇为她量身打造的; 几乎没有任何演技要求; 只需要本色出演。一个有些小心思也有些傻楞的大妞。
  郭飞敬本来也没有对俩位港姐的演技有多少期待; 想着到时候自己上场教戏调/教。
  哪知道他从摄影机的监视器中看到的东西,完全地出乎了他的意料。其实这监视器也就是取景器,和后世拍摄中使用的小监是一个道理。至于大监; 还没有诞生。
  他们现在拍摄的一场戏是陈敏娇饰演的少女初次继承家婆的事业后,第一次捉鬼,偶遇王惠玲所饰演的同学发生的情景。
  化妆师是陈敏娇自己,由于灯光和胶片会吃妆,她可以画浓了些许。
  其实演这种少女对于陈敏娇来说是有难度的,她现在早就过了那个心理年龄。但她在拍摄之前已经像过去当编剧时段所要做的人物小传一样,将这个角色的形象建立在了自己的心里,然后想象着这个形象的演绎规律,再通过自己的行动表演将之外化,把人物形象模范出来,细致地拿捏分寸和有逻辑地进行设计。
  简单来说,如果按照未来的三大表演流派来分,现在的陈敏娇使用的正是“表现派”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从布莱希特的戏剧表演体系里分裂出来的,其实也算是是影评人们划分出的标准。
  布莱希特的表演体系强调“间离”和“陌生”,要求演员与角色有所距离。和表现派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摄影开。”梁建平按下摄影机的开机键。
  “录音开。”被郭飞敬委托而来的同期录音老师也如是说到。
  “第八场第一镜。”拿着老式场记版的人报出本场戏的次号与镜号,然后敲合场记板,现场发出一声巨大的“砰”音。
  郭飞敬环顾四周,确认全场静音后,扯了一嗓子:“A!”
  其实他是第一次采用这样的拍片模式,是陈敏娇提出来的。一开始郭飞敬还心有顾虑,但是奈何对方是给钱的,话不得不听,但是几场下来,郭飞敬瞬间就习惯并且对这种拍片模式感到有好感了。
  在此前,没有任何一部香港电影会在拍摄前明确地提出“分镜表”这个概念。郭飞敬也是第一次听说,在陈敏娇的要求之下,他被迫和摄影梁建平商量了些许日子完成了分镜表的绘制和编写。
  以往他们拍片,都是走到哪儿拍来。虽然说发挥空间极大,但是也造成了很多的失误。比如后期剪辑阶段素材的缺失会导致整个影片的故事叙述不明,或者多拍很多无用的镜头导致胶卷的浪费和冲洗成本的增加。
  现在利用陈敏娇的办法,既可以毫无遗漏地按计划拍摄,也可以适当地有所调整和发挥,灵活而高效。
  郭飞敬已经迫不及待想要把这种办法推广出去了。
  但现在,他的注意力已经全部被陈敏娇的表演所吸引了。
  换上了一身香港中学的英式校服,陈敏娇整个人便透露出一股子同往日不同的青春风范来,配上恰当的妆发,就好似那香港街道路口刚刚走出来的中学生,花样年华,稚嫩而朝气蓬勃,却又犹疑地试探在成熟的边缘。淡蓝色的裙摆在跑动时分飞扬,笑靥如花。
  第一次对上“鬼”时,陈敏娇便显现出了少女的倔强和坚持。隐忍着恐惧,颤抖着双手,想要从兜里掏出镇魂符来,却闹了笑话。
  这是一部灵异轻喜剧,笑料便是从细节中诞生。
  作为编剧的陈敏娇,更是在剧本写作阶段,就将这种笑料融于其中了。她把握住了所谓的“港式幽默”的命脉,着眼于本地原生态的生活场景,利用对自我的轻嘲达到“苦中作乐”的效果。
  伶牙俐齿,抖包袱也抖得连贯而轻松。
  她演的游刃有余,衔接流畅,就连台词都完美合格。
  郭飞敬喊卡。
  陈敏娇立刻从角色中走出,看向导演,等待着下一步的指示。
  “我们再拍一条吧,这条保。”郭飞敬说。
  陈敏娇略微皱眉,询问:“导演,是哪里不对?”
  郭飞敬看着她,摆了摆手:“别担心,不是你的问题。”
  “那个鬼!”郭飞敬生得跟个猴儿似的,但是发起脾气来却像个恐龙,嘴巴嗷嗷大张,好似马上就有口水要喷射而出。拿着扩音器,那滋味,无法言喻。整个剧组都被这种恐慌所支配。
  郭飞敬眉毛拧成一团,训那个鬼的扮演人:“你是鬼,你是鬼。到底要我敲打你多少遍?不要看女角看到两眼痴呆,ok?”这下好了,急得英语都蹦跶出来了,“不该你作色相的时候,你就千万别给我搞癔症。”
  扮鬼男汗颜,他的确失误了。现在听着导演的训话,也只好忍着守受着。
  等看向陈敏娇的时候,郭飞敬就换了语气,温和了许多,他说:“阿娇啊,这条还是要再来一次。”
  陈敏娇颔首接受,笑着说:“没问题的导演。”
  郭飞敬把一切看在眼底。
  他拍片这么些年,还是第一次见到对自己要求比导演要求都还要严格的演员。是的,演员。在此之前郭飞敬可以给陈敏娇许多定位,比如港姐,比如世人说的花瓶,比如商人,或者优秀的电影从业者。但是一旦当她出现在画面里时,她那股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