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出闺阁记-第3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就那么怕他的女儿受伤?
  那他又知不知道,他的妻子,其实也受了伤?
  肩膀、头脸、手脚,她身上处处皆伤,那掌心被石块刺破的伤口,至今仍血流不止。
  可她的夫君,扶着她坐下、陪在她身边,却对此毫无所觉。
  他们,真的是夫妻么?
  喉底像吞了黄莲,一阵又一阵的苦涩漫上来,长公主只觉耳中嗡鸣不断,眼前的一切都变得模糊。
  她想,她大约是站起来了。
  她并不能弄得很清楚,那种眩晕之感太过于强烈,以至于她对周遭发生的、以及自己所做的,尽皆不知。
  她只感觉到,她被一只熟悉的、略带着几分力道的手,重又扶坐回了椅中。
  “殿下还是坐着说罢。”熟悉的温润语声,与熟悉的温热吐息,近在咫尺。
  却又,隔了她万丈深渊。
  “郭孺子,方才还不曾请教,您又是如何到得此处的?”郭准此时又道。
  与其说他在发问,倒不如说,他是怕那种过度的安静,会引发些什么。
  说话时,他朝郭婉的方向看了一眼。
  将及而未及的眸光,轻轻一触,便飞快掠远。
  郭婉弯唇一笑。
  无动于衷,亦无所用心的一笑。
  多么有趣。
  她想道。唇角向斜上方倾了倾。
  多么有趣的一件事,不是么?
  她又倾了倾唇角。
  眼前这个男子,是她的父亲,他们已经有十……十几年来着?
  郭婉一下子笑出了声。
  瞧,这便是最有趣之处。
  她连他们分开多少年都记不清,而这个她记不清分开多少年的男人,便是她的父亲。
  她身体中一半儿的血脉,源自于他。
  “父亲。”郭婉忽地张口,轻唤了一声。
  很突兀的一声低唤,却带来一种震荡,连烛火似亦跟着晃动起来。
  郭准他保持着视线的角度,以及站立的姿态,没有动。
  然而,他的五官却渐渐开始扭曲,身体似也以一种奇怪的角度,微微地扭曲着。
  他的嘴角蠕动了一下,好似下一息便会应答出声。
  然而,并没有。
  他迟疑着、犹豫着,像个不知所措的少年,可偏偏地,他的眸光却苍凉,如行将就木的老者。
  长公主向他望一望,又去看郭婉,眉压得极低,两眼阴鸷,冰冷的气息自她身上散发出来。
  只是,这往常总能吓得满屋子人都跪下的神情,在这破败的殿宇中,在这幽深的夜色里,失去了作用。
  没有人看她。
  屋中二人,连一个眼风都不曾投给她。
  “父亲。”郭婉笑着又唤。
  随后,她唇边笑意加深,渐至浓烈,很快发出了第三声呼唤:“父亲。”
  长公主面色铁青,郭准僵立不动。
  幽静的房间里,这声音好似利刃,破开死寂、撕裂沉闷,将所有一切斫成碎片。
  郭婉发出了一阵轻笑。
  父亲。
  她终于又能够这样呼唤了。
  在她已经不需要的时候。
  在她设下的棋局里。
  她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叫上一声“父亲”。
  对着一个看起来很可怜、很软弱、很无助的男人。
  郭婉终于大笑起来,笑得直不起腰,笑得流下了眼泪。
  夜风轻拂,将这笑声拨散、聚拢、吹开。
  烛焰晃动几下,忽地爆起一个灯花。
  “啪”,一声轻响。
  笑声,戛然而止。
  “父亲既然问了,女儿当然要回答。”郭婉说道,抬袖掠了掠发鬓,神清气宁,仿似方才大笑的那个人,根本不是她,甚至就连笑出来的眼泪,也从不曾存在。
  “女儿之所以被带到此处,听说是因为香云斋出了事儿。”她理完了发鬓,又理衣襟,微垂着头,如若自语:“至于更详细的情形,女儿就不知道了。女儿是歇午的时候被人强带过来的,就方才的那点儿消息,也是女儿拿一袋子金珠换的。”
  她拍拍衣袖,微笑了一下:“喏,现在女儿身无余财,连头上的钗子都……”
  她忽然像是发现了什么,伸颈向郭准身后看了看,摆手低笑:“罢了,罢了,我也无甚好伤心的,长公主连个戒子都没留下,何况我?”
  她摇头,重又支颐而坐,痴望着案旁烛火,慵懒到极致,美艳到极致,也冷淡到极致。
  “嗬嗬嗬。”一声低笑忽地传来,仿似鬼哭。
  郭准僵直的身体,终于有了动作。
  他慢慢地、慢慢地回过头,目之所及,是一双赤红的眼睛。
  那是长公主的眼睛。
  此刻,这双眼睛正直勾勾地盯着郭婉,瞬也不瞬。
  郭准面色一变。
  可是,还没等他做出反应,那双布满血丝的眸子里,便浮起一点冰冷的笑意。
  “附马爷又在怕些什么呢?”长公主睨他,冰冷的笑自眸底弥散,很快便将她全身浸没:“怕本宫杀了郭孺子?”
  她口中又发出“嗬嗬”之声,像是在笑,又像在哭,涂满脂粉的脸黑一道、白一道,瞧来竟有三分像人、七分像鬼。
  “放心罢,附马爷,本宫没那么闲。”她慢悠悠地道,将身子向椅背一靠,再不复方才剑拔弩张的模样,悠闲而又自在:“一个妾罢了,不过是个下贱玩意儿,腌臜得很,谁耐烦多管?”
  她挑眉扫了扫郭婉,“嗤”地一笑:“不是本宫夸口,就这等货色,本宫见过的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委实都看腻了,也看烦了,就算有那个心,也下不去手,一是不值当,二么……”
  她弹了弹指甲,眉眼间浮起一丝鄙弃,口脂脱落的唇轻轻开启,吐出两个字:“太脏。”
  语罢,转望窗外,再不发一言。


第631章 自甘下贱

  郭准看着长公主。
  笔直两道视线,似携着夜的浓与黑,再一点一点,变得冰冷。
  事实上,不止是眼神,他整张脸、整个人,都在起着变化。
  那变化难以形容,却又明显得肉眼可见。就像一面布满灰尘的镜,慢慢地被擦亮、洗净,于是,眉眼、额角、唇畔,四肢、腰背、身躯,每一根汗毛、每一丝脉络,都由过去的模糊,变为如今的清晰。
  清晰而又分明。
  他定定地望着长公主,好似在看一个陌生人。
  也或许,这十余年来,他们根本就从不曾熟悉过。
  “殿下冰清玉洁,令人敬佩。只我却有一事不明,以殿下这般高洁的品性,当初又为何自甘下贱,与我无媒苟和?”他问。
  很低的声音,温和清澈,青葱如少年的眼神,像带着对这尘世最初的好奇,发出他心底深处最不能解的那一问。
  “郭孺子是我的女儿,如果殿下认为她不够高贵,则身为她父亲的我,便也是贱的、脏的、腌臜的,是不是?”他又道,浅浅一笑。
  那笑容轻松写意、俊美无匹,似是终于将背负许久、积压许久的沉荷放下,于是肆意、于是风流、于是,洒然不羁。
  那一刹,他迸发出的美是如此夺目,比方才郭婉绽放出的美艳,还要耀眼。
  若有外人在此,便一定能够发现,此时的他,与方才大笑着的郭婉,竟相似到了十分,叫人一眼便能看出,他们是有着极近的血缘关系的亲人。
  长公主转头望他,苍白的脸上,血色正飞速褪去,最后,唯余一片惨白。
  她永远也不曾想到,这个从来只敢在无人处舞剑、对着那仅容转身的角落空刺、连呼喝声都不敢发出的男人,有朝一日,会为了他的女儿,将口舌为刀,言语作剑,一下又一下,将她刺得体无完肤。
  她的嘴唇颤抖着,渐渐地,那颤抖漫及全身,灯影之下,连发丝都在轻颤。
  郭准拂了拂衣袖,微微抬首,望向那烛晕之外的混沌,清澈的眸子里,流转着温柔的笑意:
  “当年殿下浓妆艳抹、下药勾引,趁着我药性发作与我同床共枕、成就丑事。事后,殿下又拿着腹中骨肉相逼、拿着我长女的性命要挟,要死要活地迫我尚主。那么,一心要与卑贱、肮脏、腌臜的我成亲的殿下,想必比我、比我的孩子,更要低贱百倍、千倍、万倍,是不是?”
  他笑着,芝兰玉树般的容颜、朗月清风般的气韵,说出来的话却刻薄阴损得如内宅毒妇,每一个字,都正正戳中那最不堪、最丑陋过往。
  长公主已经没办法再维持坐姿了。
  她全身的力气,她赖以生存的一切支撑,在这一刻,轰然崩塌。
  她想哭,又想要笑,旋即又觉得,或许疯狂地嘶吼才更合适。
  可是,虚脱感却于此拥住了她,她连移动一根手指的力量都没有,更遑论做出表情。
  她只能僵坐于椅中,将颤抖的、不敢置信的视线,投向她的枕边人。
  一片死寂。
  烛火摇曳,纱帷上映出淡淡的身影。
  各有各的扭曲、各有各的诡异。
  又或者,各有各的哀凉。
  不知何时,月亮升了上来。
  清寂如水的月华,朗朗浩浩,铺满尘世,似要将一切黑暗与污垢,尽皆洗净。
  如此良夜、如此佳时,有那心急过中秋的,便邀上三五好友,或把盏言欢、或高阁宴饮,更有那些风雅的,或一诗、或一画,或联句作乐,不是中秋却胜似中秋。
  到次日,果然又是天清气朗,至晚时,一轮圆月耀天心,直叫满城百姓热闹了个遍,赏月吃酒的不知凡几,红尘烟火几能漫上青空。
  兴济伯府的中秋宴,直闹到月上中庭,方才散去。
  兴济伯今儿个是真高兴,酒量都比往常大了几分。
  任是哪个男人一连得着三个美姬,且最大的才十九,小的那个更只盈盈十五,又皆是美貌妖娆、能歌善舞的极品,你说说,他能不开怀?
  更重要的是,这三位美人儿,皆为长公主亲赐,推不得、拒不掉,只得“咬牙笑纳”,任谁也挑不出他半分错儿,更不能说他好色。你说,他能不乐呵?
  于是,筵席罢,兴济伯便飞快地遁了,其遁走的方向,便是那最小的美姬的住处。
  看起来,伯爷这是打算以身为笔,将那“一树梨花压海棠”的典故,身体力行一番。
  “真真是个老不修。”程氏半卧于拔步床上,满头青丝只挽了个纂儿,素面朝天,若那眉间不曾抑满戾气的话,这样一张脸,也还是好看的。
  邢多宝家的与崔嬷嬷皆在旁服侍,崔嬷嬷便劝:“夫人且忍一忍,这时候儿正新鲜着,又是那边儿才赐下来的,总不好立时发作,到底这也是长公主的意思。”
  “这我自是明白,我这个儿媳妇是气不过,给我添堵呢。”程氏恨恨道,目中怨毒几乎溢出来:“只我这心里委实憋得慌。这世上哪儿来的这种儿媳妇?竟想着往公公屋里拉人?这是那蛮夷才干得出来的事儿,她怎么就能想得起来?”
  邢多宝家的盯着脚尖儿,一言不发,崔嬷嬷倒是不管那许多,柔声劝道:“夫人息怒。您想想,那不可就是蛮夷么?寒门小户儿的,不过就那样儿,夫人何必与她们一般见识?”
  这话竟是连萧太后也一块儿指摘了。
  程氏心下舒服了些,看了邢多宝家的一眼,忽问:“西院儿又是怎么说的?”
  刘姨娘——亦即明心——如今便住在西院。
  邢多宝家的心头一凛,忙躬了躬腰,语声极轻地道:“回夫人,还差最后一味药引子,府里就得办白事儿了。”
  此言极是隐晦,然屋中三人却皆了然。
  崔嬷嬷便略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