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出闺阁记-第2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说着便淌下泪来,忙拿帕子按住,脸上才扑的新粉,被泪水冲出几道沟壑,越发显得老相。
  “如今我也不求别的,唯指望陛下开恩,让冲儿重新做回世子,则我这为母的一点念想,便也知足了,至于旁的……”她哽咽得厉害,几乎不能续下余言。
  这是她最愁之事,自郭冲被罢黜,几乎夜夜不成眠。
  长公主蹙起眉,眉心几乎拧作一团,涂着艳丽口脂的唇,不着痕迹地,向旁撇了撇。
  让郭冲重新做回世子?
  程氏这是拿元嘉帝的金口玉言当狗屁么?
  天子一言,重若九鼎,错也是对、对则更对,怎能出尔反尔?
  这岂非叫天下人耻笑?
  再者说,郭冲自己也恁地不争气,竟做下这等蠢事,真真愚不可及。
  长公主松开眉心,端起白瓷盏,浅浅啜了口茶,低垂的眼睛里,漾起一痕不屑。
  想她以长公主之尊,苦心孤诣为郭冲谋取前程,可他倒好,竟亲手弄死一个奴婢。
  这倒也就罢了。
  一个奴婢而已,便死上百十个又如何?
  可笑的是,弄死人之后,这位世子爷竟还把人沉了湖,简直毫无处事之智,把个简简单单的事弄得不可收拾,白废了她一手好棋。
  虽然说,蠢亦有蠢的好,若推之于高位,则掌控起来更容易,行事亦更方便。
  然说到底,郭冲还是太蠢。所谓烂泥扶不上墙,说的就是这等货色。
  “夫人莫要哭了,郁气伤身的。”柔声劝一句,长公主一手执盏,一手提起帕子拭面,神色淡然:“夫人此时前来,想也不是只想在我面前哭一场罢?有什么话,但说便是。”
  程氏闻言,哭声稍止,不由得心里恨一声。
  我呸!真真人丑事多!
  也不瞧瞧那张老脸,姿色比她这做婆母的都不如,偏要端着拿着,弄出一股子高雅作派来,委实叫人作呕。
  然而,到底长公主不比儿媳,由不得她拿出婆母的气势来,既是对方发了话,她亦不敢再哭,收泪强笑道:“罢了,我这也是关心则乱,倒将正事丢去了一旁。”


第445章 八字考语

  将身体向前倾了倾,程氏压低声音道:“我今日前来,便是想请殿下的示下,冲儿他……究竟可还能不能起复?”
  她神情焦切,双眸瞬也不瞬地盯视着长公主,而说出来的话,更似有深意:
  “殿下也知道,这个世子之位,冲儿得来实属不易。殿下当年助我母子成事,我自深感您的大恩。如今么,少不得还须厚着脸皮,求殿下帮个忙。”
  她作势掩泪,颤声道:“如今我能求着的,也只有殿下了,殿下那时候……”
  “笃”,一声重响,将将打断她的语声。
  她愕然抬头,却见长公主正自搁盏,见她看过来,淡然一笑:“夫人见谅,方才一时不妨。没料准轻重。”
  她本就高些,居高临下望过来,面上虽含笑,眸光却凉:“轻重这东西,最考校拿捏的力道,本宫方才就是没拿捏好力道。”
  虚虚地点个头,笑容愈淡:“您见谅。”
  程氏的面色变了变。
  先言轻重,再称本宫,何其疏离冷淡?二人之间的距离,竟是一瞬间便被拉远。
  “对了,夫人方才说什么来着?”长公主又闲闲问,一脸漫不经心:“本宫之前想着别的事儿,倒没听清夫人的话。不过依本宫想么,左右也不过就那些琐事,便听不着也没什么。夫人说是不是?”
  程氏登时双颊火辣,像被人煽了一巴掌。
  “哦,还有一件事儿,本宫一时着忙,倒忘了说了。”长公主望也不望她,犹自笑语:“母后才写了信来,信中道,陛下与她老人家长谈,其中有句话说的是‘边疆重地、怎付纨绔?’”
  她抛去凉瑟瑟一个眼风,似生怕对方不懂,嫣然道:“本宫愚笨,却不知这八字考语说的是何人。夫人自来聪明,想必一听即知。”
  程氏的面色陡然铁青,旋即又转作苍白。
  此八字指向何人,她岂会不懂?
  这竟是元嘉帝评价郭冲之语。
  有此八字,她的长子可还有什么前途可言?
  程氏越想越惊,顾不得细思语中讥嘲,急急问道:“殿下,这真是陛下说的?”
  “本宫骗你作甚?”长公主嗤笑一声,信手拣起块玫瑰饼,咬了两口,又翘起指尖儿,向程氏点了点:“夫人若是不信,自可递牌子见母后去,且听听她老人家怎么说?”
  程氏面色愈发苍白,忽觉腰背酸软,瘫坐椅上。
  “这可如何是好?”她喃喃自语,心都灰透了:“陛下这话一说,冲儿往后……怕是再无仕路可走了……”
  言至此,不由悲从中来,泪水直往下淌。
  这寥寥八字,恰如利刃,生生切断了郭冲的起复之路,教她她越想便越伤心。
  长公主望她片刻,终是缓下了面色。
  程氏其人,眼界手段都不缺,唯一不好的,便是太贪。
  举凡有利过眼,必伸手去拿,拿住了便再不松开,有时候,难免为了这一丁点的利,忘却自个儿的身份。
  是故,她这个做儿媳的,便要尽到提醒之责,以防这所谓的婆母忘乎所以,不知天高地厚。
  “夫人也莫要太伤心。”见程氏真伤了她,长公主便宽慰她,亲执玉壶,向她盏中注些热茶,殷勤劝道:
  “如今陛下还在气头上,此时碰上去,那就是找不自在,便是母后再去讨情,也只会教陛下越发着恼。若陛下再降一等责罚,岂非弄巧成拙?”
  程氏自知此理,只是,到底这是她亲生的儿子,又是长子,自幼承欢膝下,她如何舍得教儿子一生委屈?
  “殿下说得是,这道理我也懂,只冲儿委实是冤得很。”她垂泪道,拿帕子按一按眼角,语声突然怨毒起来:
  “不过就是弄死个贱婢么?这又是多大的事儿?不是我说,这京里但凡有脸面的人家,哪家没出过这样的事儿?怎么偏到了我们家,这就成了天大的罪?真真儿的叫人心里堵得慌。”
  此一言,终是触及长公主心事,她不免长长地叹了口气:“莫说夫人心中发堵,便是本宫,也觉得令郎冤枉。”
  郭冲之罪,不过是元嘉帝借以打压外戚的手段而已。
  细算来,他也是命中有此一劫,恰恰撞上刀口。如此现成的由头,元嘉帝自然要拿来好生用一用。
  念及此,长公主忍不住冷笑。
  她这位好皇弟,倒真耍得一手花枪。分明把人逼去绝境、分明忌讳她长公主势大,可偏偏出手无痕,每一下都打在点子上,竟叫人抓不住半点破绽。
  真真婢生子,天生下贱!
  长公主恨一恨,眉生厌怒,抬手将玫瑰饼掷进碟中,有心说几句狠话,到底没这个底气,只得强自抑下这一腔子恼恨。
  再深吸了几口气,她转过心绪,温颜看向程氏。
  “事情已然至此,与其硬去挽回,倒不如从旁的地方想些法子,亡羊补牢,也不算太晚不是?”她浅笑道,拿帕子揩手指。
  程氏一下子抬起头,含泪的眸子里,似有精光划过:“殿下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您膝下又不止一个儿子,何必只盯着长子不放呢?”长公主绽出笑来。涂着厚厚脂粉的脸上,现出几道清晰的纹路。
  程氏微怔,旋即眼前一亮。
  对啊,除了郭冲,她还育有次子郭冯呢。
  长公主这番话,委实醍醐灌顶,让她豁然开朗。
  郭冯今年也才二十一岁,前年方娶妻,虽读书不成、习武不就、庶务亦拿不起来,可他生性温吞,素日只喜听戏架鸟,倒不大会惹事儿。
  程氏的心思飞快活络开来。
  她此前确实钻了牛角尖儿,只想着郭冲,却忘了这个不起眼的次子,而长公主之语提醒了她。
  有两子傍身,她还有什么好怕的?兴济伯百年之后,袭爵之人,只会是她程氏的儿子。
  至于那位附马爷么……
  程氏的眼底,划过一丝阴冷。
  既娶了全大楚最尊贵的女子为妻,夫妻二人又是伉俪情深,那么,这位附马都尉,也就只能以一生报还了。


第446章 良人不归

  念头转至此处,程氏不免又思及郭冲,复觉忧心。
  爵位不旁落,她自是欢喜,可是,郭冲还是个大问题,总不能叫她的嫡长子,就这么一辈子养废在府中吧?
  她程氏的儿子,怎能活成废物?她绝不允许这样的事发生。
  “夫人若是不放心冲儿,我倒还有个主意。”长公主像是料准她所思,笑盈盈地道。
  程氏正自心乱如麻,一闻此言,下意识便问:“殿下有何高见?”
  长公主笑容温和,不紧不慢地道:“我听说,陛下近几日正拉着阁老们议事,似是想出了好些生钱的法子,要将国库大大充盈一番。若传言不虚,我猜着,用不上三、五年,陛下怕就要对北疆并西夷用兵了。”
  她顾住程氏,唇角勾一抹淡笑:“只要战事一起,武勋们便有了前程。如果我是夫人,我就会好生劝一劝伯爷,请他将那些风雅事先搁下,有空儿便联络联络当年部曲,叙叙旧、吃吃酒,总好过忙着学文效儒、白白浪费光阴。”
  程氏越往下听,那眼睛便越亮,到最后,目中竟似窜起火苗,也不理对方语中对兴济伯的讥嘲,只频频颔首,双颊竟泛起潮红。
  “我听明白了,我听懂了。”她整张脸都亮堂起来。
  长公主此法,果然高明!
  郭冲虽被黜了世子,可是,他少年习武,又时常与兴济伯在军营走动,若能立下军功,何愁无路登高?
  刹那间,程氏只觉眼前光明,心头敞亮。
  她不是那等无知妇人,不会舍不得叫儿子上战场。她比谁都清楚,富贵从来险中求。
  就如她自己,若无置之死地而后生之勇决,又如何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
  当年,为了自己的后代,她做下无数大事,如今机会就在眼前,死死抓牢才是唯一的选择。
  再者说,打仗也未必就一定要亲临险地。以兴济伯在军中多年的经营,再好生谋划一番,让郭冲轻轻松松领上一份儿军功,想亦不难。
  程氏越想越觉欢喜,花了妆的脸上,尽是笑意。
  “殿下果然高瞻远瞩,一语点醒梦中人!”她欢喜不禁,虽竭力抑住满腔情绪,却掩不住眸中亢奋。
  长公主心下极为得意,面上却是云淡风轻,摆手笑道:“我也不过这么一说,到底该怎么拿主意,夫人比我更清楚。”
  “殿下太谦了。”程氏一把拉住她的手,眼圈儿都红了:“我今儿真是来对了,若不是殿下指了条明路,我这时候还在家哭呢,殿下这是救了我的命哪。”
  语至末了,到底迸出两行泪来。
  这实是她肺腑之言,长公主所知所见,确实比她这后宅妇人高明,今日得此良策,可谓满载而归。
  长公主越发得意起来,笑容中也掺着几许张扬,然说出来的话,却仍旧谦和。
  “您这话可折煞我了。”她将帕子掩唇,捏得细细的眉,弯若弦月:“到底您才是长辈,在您的面前,我这个晚辈也不过班门斧罢了,您可别再夸我了,我受不起。”
  程氏闻言,口中又是一连串的恭维,暗地里却直撇嘴。
  长公主幸得是长公主,若是身份低些,怕在内宅里活不过半年,委实是城府太浅。
  可是,转念再想,程氏又有几分羡慕。
  到底是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