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1章 吓喷了
一等爵岳国公杜准年逾七旬,一生戎马,三个嫡子却都是以科举入仕。大老爷杜子涛身为世子,眼下又已是工部左侍郎,官居三品;二老爷杜子浩是河间知府,正四品;三老爷杜子汶榜眼出身,诗词文章甚得帝心,三十五岁便已是国子监祭酒。
大成非战功不可封爵,勋贵之家多是行伍出身,儿孙们也大多都是练武之人,这便少不了惹事生非,靠着祖荫渡日的二世祖,如岳国公这般,三个儿子个个是人中龙凤国之栋梁的,在京城勋贵之中也只有杜家一门。
虽说德高望重,可朝中那些御史言官着实令人生厌,他是武将,眼下太平盛世没有仗打,武将们去上朝也就是当木头桩子,装聋作哑,无话可说。因此,杜老爷子已有一阵子没有去上朝了。
昨日有宫里太监来国公府传庆文帝口谕,说是让岳国公明日务必上朝。
既然小皇帝开了金口,杜老爷子不敢不去,当木头桩子虽然别扭,可也不能不给小皇帝面子。
杜老爷子眼中的小皇帝庆文帝年仅十八岁,他十岁登基,到如今已亲政三年。
杜老爷子对庆文帝没啥意见,说起来还有从龙之功。先帝三十岁便病入膏荒,身边五位皇子,却并未册立太子。自知时日无多,先帝便急着立下东宫之主。
皇后无子,这五位皇子都非皇后所出。当时朝中一大帮人都力主已十五岁的大皇子承继大统,只有岳国公杜准和一群武将拥戴皇五子为帝。不为别的,只因这五皇子的生母高贵妃出身将门,也是位练家子。这样的母亲生下的孩子定然也能身强力壮,不会像他爹那么体弱多病,年纪轻轻就挂掉。
杜老爷子便是把这个单纯得不能再单纯的理由,讲给病榻之上的先帝听的。先帝刚刚听完那些文臣们引证拒典的立储奏折,头晕脑胀之下,又听到杜老爷子的一番大实话,他霍然开朗。或许真如岳国公所言,大成目前急需的是一位不会短命的皇帝。
大皇子那副弱不禁风的小身板的确不如老五壮实,先帝没有犹豫,不顾那些文臣撞柱子死谏,立五皇子为太子,也就是现在的庆文帝。
庆文帝十岁登基,十五岁亲政,从这以后,杜老爷子便不怎么再去朝堂了。偶尔去一次,也是当木头桩子装聋作哑。
别以为武将出身就都是大老粗,杜准老爷子能在大成朝风光几十年,自然有他的一套为官之道。
他不去上朝,不仅是讨厌那些文官酸言酸语,更是不想让人认为他拥帝有功,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嫌,所以他在看到庆文帝亲政之后,但让自己半退休了。
这也是他的聪明之处,也正因此,他不但没有因为立储之事树敌,还令庆文帝快要忘了他。
别以为让皇帝忘了就是坏事,这总比让皇帝整日记得你是他的大恩人更安全。
没有我老人家,你小子能当皇帝吗?
有这种想法的人,脑子没有进水也是让驴给踢了。岳国公杜准人老了,但脑子清醒着呢,所以他选择做个闲人。
今日早朝,杜老爷子又是做了一早上的木头桩子,好不容易熬到退朝,老人家便想开溜,皇帝身边的小太监张德海叫住了他。
“岳国公先别走,万岁爷让您到御书房候着。”
张德海说话的声音挺大,前后左右正在下朝的大官中官们全都听到了,个个拔着脖子竖起耳朵。杜老爷子挺不好意思的,你们都看到了,不是我老人家想去的,是皇上硬让我去的。
事实证明,岳国公有眼光,先帝亦有眼光。庆文帝得尽外家遗传,他若是不穿龙袍,就是天桥上卖艺的傻大个……
别看他长得五大三粗,可却是个粗中有细的性子,否则也不会十五岁便甩脱那帮顾命大臣,顺利亲政。
看到岳国公,庆文帝表现出以前没有过的热枕。看着他那活力四射的脸,岳国公挺担心的,万一小皇帝脑子抽筋,向自己请教治国大事怎么办?
对了,别看杜老爷子贵为一等爵,可是说起治国兴天下,他一窍不通。
他的爵位是拿无数个敌将人头换来的,关治国啥事?木事!
好在庆文帝没和他客套,省去废话,更接切入主题。
“杜爱卿,朕的府军前卫目前指挥使之位空缺,朕有心让令孙担任,但他却不肯,朕想让杜爱卿劝劝他。”
此话一出,杜老爷子足足呆愣了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他摸摸耳朵,该不会是耳力不济听错了?
大成仿前朝之制,设亲军二十六卫,其中又以上十二卫居长,府军前卫便是上十二卫之一。与其他二十五卫不同,府军前卫全部都是从小培养的带刀护卫。而小皇帝口中的府军前卫指挥使则是正三品!
虽说就算是同一品级,武官也会比文官差了那么一点点,但对于堂堂上十二卫指挥使来说,这个位置决不能轻视,虽说比不上同是正三品的五寺寺卿,但比起六部侍郎丝毫不差!
岳国公最能干的长子杜子涛也不过就是正三品的工部左侍郎!
身为皇帝身边的带刀护卫统领,那自是前途一片光明,杜老爷子不禁心头大喜,老子的孙子就是能干,小皇帝上赶着把三品官放到面前,他都不答应,还要让他这个当祖父的出面劝说。
杜老爷子先是木愣,继而窃喜,窃喜之后又糊涂了。
既是要提拔三品指挥使,那自是从四品或五品武官中选拔。大成不论高低,武官均为世袭。可偏偏岳国公的子孙之中,却没有一个是带军籍的!
杜老爷子当了一辈子木头桩子,当然不想让自己的子孙也这样,所以整个岳国公府,除了他自己,其他人全部是科举入仕。
“万岁,老臣家中没有带军籍的啊?”
看到杜老头满头雾水,庆文帝微微一笑,让他先用茶。
“杜爱卿说得没错,朕所说之人正是白身。”
噗!杜老爷子一口热茶含在嘴里,差点喷出来!
没听错吧,白身?没有军籍也无功名?
“万岁,您说的是老臣哪个孙儿啊?”
看到杜老头吓得不轻,庆文帝和言悦色:“朕说的是杜爱卿的长房嫡孙杜天行啊,难道杜爱卿膝下还有比他更出色的孙儿吗?”
杜……天行?
杜老爷子最终还是把一口茶喷了出来!
身为被清流们既看不起又惹不起的武勋,他这辈子在御前失仪也不是第一次了,可加在一起也没有这次离谱。
岳国公老当益壮,气势如虹,这口茶竟然越过几步之遥,喷到庆文帝的书案之上!
第12章 帝王之友
若问京城哪里的饭菜最是可口?那一定就是醉红楼。
若问京城哪里的姑娘最是可人?那一定也是醉红楼。
醉红楼的老板是个有商业头脑的,把酒楼和勾栏院完美结合,成为大成帝京贵而不俗,美而不淫的一朵奇葩。
所以你明白了吧,醉红楼的姑娘只能看不能摸,更不能睡,总之,就是让人打从心里痒起来的那种调调。
醉红楼的一楼大厅里,搭着圆形舞台,几位高鼻雪肤的异域舞娘正在翩翩起舞,她们长裙拖地,却又裸了半截腰身,手腕上戴着串串金铃,乐声靡醉,铃人悦耳,伴随着不停扭动的曼妙身姿,把楼上楼下的眼珠子全都吸引到她们身上。
整个醉红楼看歌舞最好的房间便是二楼的雅韵阁,透过雕花牙窗,整个舞台尽收眼底。
此刻,就在雅韵阁内临窗的桌子前,坐了两个少年。两人都是十七八岁年纪,却是不同的气质。一个人高马大,壮壮实实,一身半新不旧的青灰直裰,面色黧黑,长得虽然不丑,却也不美,就是掉到人堆里看不到的那种人;另一个却是面如冠玉,剑眉斜飞,双目宛若水气笼罩的寒潭,深不见底,明明长了一双桃花眼,却又透出一股冷意。
“咦,今日花雕姑娘没有来。”粗壮少年问道,语气中带着丝调侃。
花雕是醉红楼的当红舞伎,舞姿精妙,又生得妩媚动人。醉红楼虽是勾栏,却非青楼,不过却也会有姑娘来给客人们敬敬酒,但整个醉红楼的人都知道,花雕姑娘在此三年,也只给客人敬过三次酒!
这三次都是在雅韵阁。能令花雕姑娘如此看重的人,当然就是岳国公府的五公子杜天行了。自从杜五公子第一次出现在醉红楼,花雕姑娘的眼里便再也看不到别人了。
杜天行是醉红楼的常客,以前和他一起来的,都是城里的惨绿少年,而最近经常同他一起出入醉红楼的人,常常以风帽遮头,外人看不到他的样貌,但是到雅韵阁上菜的伙计说,那只是个普通人,看上去不像是个有钱的。
庆文帝喜欢微服出宫,且,他还为此准备了一驾马车,一驾破得四处透风的马车!
庆文帝真的不是有钱人,因为他的钱都在国库,每次从宫里溜出来,他都是身无分文,有一次还差点出丑,也就是在那次,他认识了杜天行。
听到庆文帝的调侃,杜天行蹙起好看的眉头,岔开了话题:“您真想让我进府军卫?”
庆文帝发出一声和年龄不太相符的叹息,以杜天行对朝政的见解和眼光,让他只做个三品武官实是屈才,可庆文帝虽是一国之君,官员任免却要通过内阁和六部,杜天行先前并无功名,若给他高位,那些阁老们定是不会同意。
亲军二十六卫,除了上十二卫,其他十四卫近年已由兵部管辖,也只有这上十二卫,才是他堂堂庆文帝能随意任免的。
先前他曾向杜天行提及此事,杜天行婉拒了。无奈之下,庆文帝只好找来岳国公,让他来劝说杜天行入府军卫,担任指挥使。
此时看到杜天行的神情,庆文帝知道杜老爷子是在背后使力了。
前世的杜天行落魄颓废,直到二十七岁才得到机会,进了金吾卫混了个小小官职,之后一次偶然机会,庆文帝出宫遇袭,他拼了性命救驾,这才受到提拔,之后青云直上。
与前世不同,重生而来的杜天行知道哪些人可用,哪些人不能用,他也知道在哪里能够遇到庆文帝,他更知道庆文帝的喜好。
他很快就找到了一批人,并想方设法让他们为他所用,这些人都是前世他的左膀右臂,赵凤池便是其中之一。
前世他入内阁,位极人臣,对朝堂和治国之道自有一番见解,但他在庆文帝面前是内敛的,因为眼前的庆文帝还只有十八岁青涩少年,并非前世那个沉稳睿智的君主,讲得太多太深,他无法认同。
但只是这般的藏而不发,就已令庆文帝对他另眼相看,为了把他留在身边,为朝堂所用,庆文帝可谓费尽心思,这才给他安排了府军前卫指挥史的职位。
亲军十二卫中,府军前卫位列第三,但却是除了锦衣卫以外最特殊的,这些从小培养的卫士大多做过太子和皇子的习技幼军,庆文帝自幼习武,尚未亲政前,便常在习技幼军中挑选身手好的陪他练武比试。而当年陪他打闹练武的习技幼军们,如今都已成为正式的府军卫士。因此,在满朝文武看来,这府军前卫使挥使虽是三品大员,无非就是皇帝给自己找的玩伴而已,就连内阁阁老们也不会放在心上。
让杜天行坐上这个位置,都会认为是靠的祖荫,勋贵后人给皇帝做玩伴,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但在庆文帝眼中,这又是个前途无量的位置,只要日后他稍做提点,便能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