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放到一半时,太医进来了,拦住了她们,“且慢,下官正要看看颜小姐的舌苔。”
青禾先看了一眼马氏,见马氏点头,只得把帐子重新挂了起来,并扶着颜彦坐起来,马氏和阿容等人都让了开来,站在了一旁。
太医走到炕沿前,一只脚跪在炕沿上,另一只脚还在地上,身子往前倾,看了会颜彦的面相,“姑娘请张开嘴。”
颜彦听话地张开了嘴,对方看了一会,随后抽出了一根银针往颜彦的舌头压了压,颜彦很快露出了痛苦的表情,太医倒是很快把银针拿了回来,改翻了翻她的眼睑。
再之后,他收回身子侧坐着说要把脉,一旁的青禾忙取了个引枕放颜彦面前,颜彦把手腕放了上去。
“回定南侯夫人,颜姑娘的身子没有大碍,她不能开口说话只是因为嗓子被勒坏了,肿了,可能粘连了,下官给她开个方子,吃两天应该就没事了。”
“好,有劳了。”马氏说完命身边的当归领着太医去开药,而她自己则又坐在了炕沿前。
“彦儿,听见了没,你没事了,以后可不许再这么吓我们了,太后老人家发话了,说是陆家要退亲就由得他们退,你先去家庵里待个一两年,等这件事平息后,太后老人家会做主为你挑一个好夫婿,实在不行,我们就找一个寒门士子,顶不济多陪你点嫁妆,你放心,有太后和婶子在,不会让你吃苦的。这不,太后老人家不放心你,特地打发容姑姑来嘱咐你几句话。”马氏说完起身把地方让给了阿容。
阿容并没有坐下去,只是上前两步,“颜姑娘,虽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女孩家的名声尤其金贵,可姑娘已经是死过一回的人了,也算证明了自己的清白,如今阎王爷不收姑娘,正说明姑娘不该死,从此后,姑娘更应该好好活着,让那些嚼舌根子的小人们好好看,姑娘说是不是?”
颜彦点点头。
阿容笑了笑,“这就对了,不知姑娘接下来该如何打算?”
颜彦正要张嘴,只见当归进来说,孟家来人了,来的是永平侯夫人和武德将军夫人,也就是颜彦的大舅母和二舅母。
马氏一听忙迎了出去,这边颜彦也拉着阿容的手,对着她做了一个口型,“请太后放心,我会听话的。”
这话有点长,见对方一时没有领会,颜彦又张嘴,“放心,听话。”
这次阿容满意地点点头,往后退了两步,因为马氏陪着两位三十多岁的妇人进来了,颜彦很快认出来人正是她的大舅母田氏和二舅母王氏。
两位显然是听马氏说了阿容的到来,进门先对阿容打了个招呼,恭恭敬敬地问候了一下太后,这才走到颜彦面前,很快,田氏的眼泪滚了下来,“你这孩子,可真吓死我们了,幸好老天保佑。听舅母的,以后万不可再寻短见了,你外祖母说了,你若是不想在京城待了,先去你娘的庄子里住一阵子也行,等过段时间平息了,再做打算也不迟。”
“亲家嫂子,才刚我们也说到这,太后老人家的意思是先去庵里躲个一两年,等事件平息了,太后老人家会替我们彦儿做主的。”一旁的马氏说道。
田氏听了这话先是一愣,后又看了眼颜彦,这才陪笑道:“既是太后老人家的意思,我们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家庙的条件毕竟不如庄子,我们姑娘不管怎么说也是锦衣玉食堆里长大的孩子,未必能吃了这苦,还请定南侯夫人为我们姑娘多周旋周旋。”
马氏听了这话明显不喜,不过脸上却不显,依旧笑呵呵地回道:“容姑姑就在这,永平侯夫人若是觉得太后老人家的安排不妥,不如就让容姑姑给太后老人家带个话,问问太后的意思。”
“奴婢这就回去向太后回禀一声。”阿容恭敬地回道,看不出喜怒。
颜彦见此着急了,原本她就不想去庄子里,庄子里条件虽好,可以后想逃出去就难了,哪跟寺庙好,随便找个化缘的借口就能光明正大地离开,还不用惊动别人。
更别说,这会舅母为了这件事不但把婶娘得罪了还把太后老人家得罪了,这还行?
于是,她伸手扯了扯田氏的衣服,动了动嘴,见对方看不懂自己的唇语,她伸手在田氏的手上写了几个字,“听太后的,去庵里。”
“听太后的,去庵里?”田氏把这几个字念了出来。
“既是太后的意思,也是彦儿的意思,那就去庵里吧。”马氏附和道。
田氏正待再说什么,只见青雨进来了,“老爷回来了,说是要来看小姐,得知几位亲家夫人在,他在内书房候着呢。”
“既这样,我们就先告辞了,家母也正在家里候着呢,早起接到噩耗哭晕了过去,这会听到消息还不敢相信,忙打发了我们二人过来看看。”田氏见颜彦说不出话来,马氏又在一旁杵着,也没法留下来打听点什么内幕,只得提出告辞。
“老身也该回去回禀太后了。”阿容也提出告退。
青禾见颜彦掀了薄被要下床,忙要上前扶着她下地,田氏等人忙上前拦住了她,“孩子,不用这么客套,好好的养着,等好了来看看你外祖母和几位舅舅,大家且惦记着你呢。”
颜彦点点头,不过还是坚持要把人送到门口。
不管怎么说,至少田氏肯为了她去得罪太后,这份情她得领。
还有这位宫里来的容姑姑,她是太后跟前最得力的女官,代表的是太后的颜面,而太后是颜彦目前为止最大的靠山,这粗腿,一定得抱紧了。
因此,她又特地向阿容笑了笑,行了个万福礼,随后,也向田氏和王氏道了声谢。
这是她根据本尊身子留给她的记忆做出来的动作,也是她从电影电视剧里曾经看过的动作。
………………………………
第十三章、听谁的(二)
? 不知是颜彦脸上的笑容太过虚弱还是她行礼的动作太过柔若,进门后很少开口的二舅母王氏上前扶了她一把,笑着夸道:“这孩子,都这样了,还没忘了礼数。”
“彦儿可是我们老太太亲手带大亲手调教出来的,错不了,可惜,都怪我,那天要不是我想着这是彦儿在娘家的最后一个生日,又正值孩子笄年,我这才。。。”马氏说着说着眼圈红了。
“好了,孩子刚好,这些话以后再说。”田氏帮着打了个岔,这种话哪有当着孩子面直接说的?
再说了,事情都已经发生了,怪谁又能如何?
“定南侯夫人也不必过于自责,太后老人家也说了,这不是你的错,智者千虑也终有一失,何况咱们。”容姑姑见马氏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生怕田氏这边过心,帮着转圜了一下。
田氏和王氏一听太后都发话了,自然也不好去苛责颜家什么,倒是拉着颜彦的手拍了拍,“可不是这话,说起来这些年她叔叔婶婶为了我们姑娘没少操心劳力的,我们老太太在家也没少夸她叔叔婶婶仁义,可惜,奈何这就是我们姑娘的命。”
“好了,你方才是如何劝我的?这会你倒全忘了,好容易我不提这个话头你又扯了起来。”马氏也擦了擦眼泪,瞋了田氏一眼,说道。
颜彦听了二人的对答,总觉得似乎不太对劲,貌似二位舅母不太赞成自己去出家,可又拗不过太后的懿旨,不敢明着反对,只能话里有话地暗示了。
这到底是为何呢?
颜彦有心把人送出门好好询问一番,可一看有马氏和容姑姑在,她也不可能问出什么来,可巧田氏和王氏二位担心她身子虚弱,拦住了她,颜彦趁机立住了,目送着大家离开。
回到房里的颜彦还没来得及搞明白孟家的真正意图,叔叔颜芃进来了,不过他没进颜彦的闺房,而是就在厅堂里坐着,青苗见此忙极有眼色地上了茶。
而另一边,青禾也扶着颜彦出了闺房进了厅堂,颜芃见颜彦的气色比刚醒来时强多了,忙上前两步扶住了她,“孩子,这就对了,听叔叔一句话,天塌下来有叔叔顶着,你只管安心地养好你自己的身子,再不济,还有太后有皇上呢,咱们不怕。”
颜彦回了对方一个虚弱的笑,颜芃把她放在了椅子上,自己坐在了她邻座,随即,看了眼屋子里的丫鬟婆子,“我有话和小姐说,留下两个服侍的,其他人去院子里候着。”
青禾青雨自动留了下来,颜芃又命人去二门那给马氏传个话,让她送完客即刻回来。
见屋子里只剩下颜彦的两个贴身丫鬟,颜芃捋了捋自己的胡须,“孩子,我刚去见了皇上回来,在皇上那又碰上了陆家父子三人,陆家。。。”
后面的话颜芃没有直接往下说,而是先看了看颜彦的脸,见颜彦脸上并没有伤悲之色,他这才把在南书房发生的那场谈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颜彦。
“这是陆呦那小子写的保证,你看看。”颜芃说完从自己袖兜里掏出了一张纸递给颜彦,同时又命青苗去预备笔墨纸砚,因为他知道颜彦也不能发声了。
颜彦接过这张纸扫了一眼,随即又还了回去,然后接过了青苗摆好的笔墨纸砚,提笔写道:“我听太后的,先去庵里待一两年。”
还别说,这几个字写完她都有些惊讶了,没想到自己居然能写出这么好看的一手小楷来,这岂不是说,那个代替她在现代活着的古代颜彦能利用她在古代的学识在现代轻而易举地混个这个家那个家当当,说不定还能名利双收,连带着自己的父母也能过上好日子呢。
正天马行空地瞎思时,颜芃打断了她,“真不考虑陆家了?陆鸣也不想嫁了?”
颜彦摇头,忙敛了敛神,一心一意应对起来。
“好,我也是这个意思,凭什么陆家想让我们嫁谁我们就得嫁谁?大不了,叔叔养你一辈子。”颜芃也是觉得憋屈,好像颜家就非陆家不可似的。
“好了,老爷,我才劝得彦儿好些了,这半天人来人往的也把孩子闹得够呛,孩子从醒来到现在没闲着,有什么话,等过两天彦儿好了我们再说吧。”马氏进来了,正好听到了丈夫最后两句话,也听出了丈夫语气里的怒气,劝道。
“太后老人家是什么意思?”颜芃见妻子没等他就急急回来了,倒也猜到是太后有了什么旨意。
马氏先把太后的话学了一遍,后又把孟家来人的话学了一遍,“我的意思也是去庵里比较好,如此一来,外人也说不出什么话来,可庄子里就不同了,那些嚼舌根子的还会往彦儿身上泼脏水的,以为她不出家还想着嫁人呢。因此,太后的意思等过两年事情平息了,大家也淡忘了这件事,老人家再给彦儿找户人家往外聘,神不知鬼不觉的,既保存了彦儿的名声也给她寻了一条出路,岂不更好?”
颜芃听了再次捋了捋自己的胡须,斟酌了一会,点点头,“太后就是太后,这主意委实不错,先就这么着,等彦儿养好身子再把她送去庵里,找两个可靠的丫鬟婆子跟着。”
“老爷放心吧,这些事情妾身会安排好的。”马氏说完转身问青禾颜彦可有进食。
“进了半碗鸡丝面。”青禾说了实话。
马氏向外头喊了一声,“来人,去灶房传一声,这几天大小姐的饮**细些,先做两天粥品和面条,早晚单给加一盏燕窝粥。”
门外有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