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门风华-第4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解决百姓的温饱上来,毕竟这些年大周因为战乱把家底都掏空了,百姓们的日子还很难,国库也同样空虚。

    中间派的人则提出一个折衷方案,认为再打下去把女真和蒙古拿下委实有点费劲,不若让他们和辽国、西夏一样称臣,做大周的附属国,每年向大周岁贡。

    还有一部分人则保持沉默,既不主战也不主和,两不得罪。

    朝堂上没有争执出一个结果来,下朝后,李琮又把三位丞相和兵部尚书以及户部尚书叫进了南书房,他想听听这几位文官之首的意见。

    因为方才在朝堂上,这几人也都不统一,兵部尚书赵平是主战,户部尚书石存裕则直接列举了户部的库存和每年的进账,随后又拿西南那边说事,因着朱韬的缘故,苗人那边很多部落联合起来闹独立,这一年平乱就花费了大周不少兵力和财力,主要是那边都是山林地区,又是湿气又是瘴气不说,交通还很不便利,因此,白白损失了不少兵力。

    而南诏、吐蕃还有南越等地知道苗人叛乱闹独立,也跟着挑事,时不时地捣捣乱,因此,石存裕委实不赞成对女真和蒙古用兵,毕竟正式开战的话,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八年都未必能完全拿下,他认为大周的百姓们已经苦了这么多年了,也该让大家过几年安稳日子了。

    王实修也不赞成打,他考虑的倒不是大周的国力能不能撑起这场战事,也不是大周的百姓日子苦不苦,他考虑的是那些蛮荒之地就算并入大周的版图也未必能给大周带来多大的好处,一是这些游牧民族本就桀骜,就算做了大周的子民多半也不服管,多半也会三天两头闹事闹独立,他们已经有了苗人这个前车之鉴,这教训还不够?二是那些地方本就贫穷落后,农业、手工业都不发达,他们养活自己尚且费劲,别说给朝廷贡献税赋,只怕朝廷每年还得拿出一大笔税赋来填补他们,因为并入大周版图就是大周的子民,朝廷没有道理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挨饿不管。

    因此,这门生意不合算。

    当然了,王实修还有一点私心,他不希望打仗是盼着自己儿子能早点回来,他也一年年岁数大了,也想含饴弄孙共享天伦。

    徐良兴是主战的,他儿子目前正跟着陆呦、吴哲几个在辽国,虽说没有大的战功,但小功劳还是有的,最重要的是,徐钰对陆呦特别信服,说他仿佛是个天才的将帅,总能想到出其不意的点子,跟着他能学到不少东西,立功也是早晚的事。

    可问题是时间这么短,他儿子的战功不足以封爵封地,所以他主战是希望再打几年,真要把女真或蒙古并入大周的版图,这功劳绝对不亚于收回燕云十六州,到那时,皇上肯定也会论功行赏的,不能封一个世袭罔替的侯爵,封一个伯爵或子爵也成啊。

    温文山这次依旧是不偏不向,他的主张是逼女真签下岁贡条约成为大周的附属国,只是他的主张很快遭到石存裕的反对。

    石存裕的话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每年这些蛮夷小国来岁贡多半是哭穷的居多,经常大周给他们的回礼比岁贡还多,且一旦遇到战事,大周还得出兵保护他们。

    就好比辽国,辽国新近成了大周的附属国,可辽国除了给大周几万匹战马别的什么也没有,大周还得把自己的火炮火药卖给他们,还得出兵帮他们赶走女真人,还得送他们粮草支撑他们这场战事,因此,大周哪是找了个附属国,简直就是找了个麻烦。

    李琮见众人意见又不统一,挥了挥手,让大家散了,说是让大家回去再好好思考思考,明日朝会继续讨论此事。

    随后,李琮命人把颜彦接进了宫。

    他想起了颜彦那些超前的言论和发明,因而,他想听听颜彦的想法。

    说真的,作为一代帝王,谁不想开疆拓土,谁不想流芳百世,谁不想让自己的子民过上好日子,可这些都是要付出代价的,他怕的是万一付出的代价和收取的回报不对等,他会把大周带进一个万劫不复的境地,进而成为大周的罪人。

    可这件事颜彦也帮不上他。

    不过她认为,以大周目前的国力并不能支撑得起这场战事,毕竟侵略和反侵略的意义大不一样,还有一点,若是牵扯到灭国灭族,女真和蒙古绝对不会这么轻易屈服的,只怕辽国、西夏也一样,若是他们反手联合起来对抗大周,大周腹背受敌,胜负就很难说了。

    可若干年后,若是大周各方面的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升,那个时候想要收服他们未必就是一件难事了。

    李琮听进了颜彦的劝,因而,次日的朝会上,经过多轮探讨协商,总算拿出了一个章程,其中有一点就是归还朱晋,以及问明朱晋在女真被俘期间究竟做了什么。

    这个公道李琮必须要替颜彦讨回来,为此,他特地委派了李穑和陆呦作为大周的钦差前往边境谈判,这一轮谈判参加的人员有女真、大周、西夏和辽国,没有蒙古。

    也就是说,蒙古没有和谈的意向,不过他们暂时也安分了不少,主动退到了边境线内十里之处。


………………………………

第八百零六章、胜利在望

    可能是女真提的条件有些苛刻,他们答应归还朱晋,也答应做大周的附属国,还答应每年给大周一定的岁贡,条件是大周这边必须交出陆呦,说是陆呦行刺的三王爷,金国皇帝不能不为自己亲弟弟讨回这个公道。

    不过女真也提出了一个替代条件,若是不想交出陆呦,就以二百门火炮和二百杆火枪替代。

    这两个条件李琮哪个也不答应。

    事实上,虽说那次行刺陆呦也参与了,但陆呦并没有亲自开枪,他是组织者也是策划者和领导者,独独不是行动者,无他,他连怎么开枪都没有学会。

    因此,李琮不承认陆呦是凶手,倒是也想过把那名开枪的士兵交出去,可别说陆呦不答应,他也过不了自己这一关,更无法面对战场上的那些将士们。

    因为这会寒了那些将士们的心,以后谁还会在战场上替他卖命?

    至于陆呦就更不必说了,文能治国武能安邦,闲时还能改进点各种兵器,这样的人才是可遇不可求的,更别说,陆呦的背后还有颜彦这个百年难遇的奇女子。

    因此,第一个条件肯定不行。

    可送二百门火炮和二百杆枪李琮也不愿意,当初之所以答应卖给辽国二百门火炮,那是因为辽国和女真开战,是为了让辽国阻止女真南下的脚步。

    可女真和辽国的情形显然不太一样,女真的野心这么大,这二百门火炮和二百杆火枪到了他们手里,谁敢保证不会拿来对准大周?

    谈判僵住了,陆呦也不敢轻易动地方,不能打又不能撤,于是,闲着无事时,他没少带着颜彰、颜彬几个去打猎和挖野山参,当然了,这是副业,主业是摸清附近的地形地貌,想做出一副沙盘图来,以备战争之需。

    冬天的第一场雪下来的时候,颜彦收到了陆呦让人捎来的一箱动物毛皮和几支山参灵芝,有几十年的也有上百年的,最好的一支是五百年左右的山参,此外,还有半车的各种风干肉。

    颜彦一看,估计是不能回来过年了,便给陆呦去了一封信,她并不赞成他深入山林,毕竟已经和女真交过数次手,也坐在一起谈判议事过,对方肯定能认出他来。再则,既然女真那边放话说是三王爷死在他手里,说不定也会来一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事实也是如此,颜彦接到陆呦这封信的同时,陆呦正好遭遇到女真人的伏击,肩上中了一箭,幸好他们带了手雷,借着手雷的威力躲过了对方的偷袭。

    可因着此时正是雪季,只要人一行走地上就有脚印,所以陆呦他们也没法轻易摆脱对方,好在对方来的人不是很多,陆呦这边除了弓箭还有手雷和火枪,因此,周旋了三四天后,总算把对方的人马干掉了。

    不过此举也激怒了陆呦,回到驻地后,他给女真那边送去了一封挑战书,说是由于女真单方面破坏停战协议,因此,他拒绝谈判,将直捣对方的都城。

    陆呦说打就打,其实,在得知女真人提出的谈判条件后,他就在为下一次开战做准备,因为他明镜似的,女真也不是真心议和,多半是在拖延时间。

    一开始他还不太明白女真拖延时间究竟是想做什么,直到有一天重读颜彦给他的信件忽然想通了,女真多半又想在背后搞什么鬼,目标有可能是他,也有可能是颜彦或别的有分量的人。

    想到这一点后,他故意带人在山里转悠,且还故意命人把消息“瞒住”,因而,待女真那边好容易“费尽心思”打探到这个消息时,已是一个月后了。

    打探到这个消息,还得派人跟踪查实,查实后还得布置行刺方案,这一套操作下来,又半个月过去了。

    而另一边,陆呦早就派人暗中把兵力重新部署了,所以他这一受伤回来,直接向对方挑明了开战,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而且这次陆呦也改了战术,不再打丛林战和游击战,直奔对方的城池,先打城池外的护城士兵,直接用火炮对准对方的帐篷轰,把这些护城士兵解决后,他把火炮再对准对方的城池,守城的士兵没有外援支应,压根没法应对这些装备精良的大周兵。

    为此,新年来临之际,大周的火炮已经推进到了对方的都城下,这一次,女真皇帝是真的吓到了,再次提出和谈,只不过这一次的条件就由不得他们提了。

    颜彦接到这个消息时,已是正月之后了,也是李琮打发人把她接到南书房,也是直接把陆呦的奏折递到她面前。

    这一次,朝堂上主战的人多了些,三个月时间陆呦就把大周的火炮对准了女真的都城,这不眼看着就胜利在望了么?还犹豫什么,完全可以一举把女真拿下。

    更重要的是,蒙古这一次也表明了立场,主动退兵,主动归还辽国和西夏的土地。

    因此,大部分群臣认为可以一举拿下女真,把女真的版图并入到大周。

    但也有提反对意见的,因为女真不跟大周交界,中间还隔着一个辽国,这版图怎么并?

    老话说的好,天高皇帝远,这些女真人怎么管理?

    所以李琮想听听颜彦的想法。

    颜彦也没想到陆呦能这么快兵临女真的都城,可越到关键时候她越是不敢妄言,因为完全没有参照物,有了火炮、火枪和火药的大周完全不是上一世的北宋可以比拟的,而且在颜彦的闯入下,大周也没有和女真结盟灭辽,反倒和辽联合灭金,因此,她没法判断局势的走向了。

    但有一点她很肯定,通过这次灭金,大周绝对成为让邻国侧目的强国,至少五十年甚至于一百年内,他们是不敢轻易来挑衅。

    至于这版图如何并,颜彦倒是提出了一个建议,可以和辽国交换些土地,把辽国的南京道,也就是滦州、平州、榆关一带换过来,关外兼并的那些女真土地可以给辽国。


………………………………

第八百零七章、恩赐

    颜彦之所以提出这个建议,是基于两个考虑,一是想效仿后世的明朝在榆关修建关隘和长城,也就是著名的山海关;二是这一片土地紧邻燕云十六州,原住民汉人居多,即便不是汉人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