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门风华-第3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说别的,陆家闹到如此分崩离析的地步,绝对和朱氏脱不了干系,保不齐老太太心里也藏着恨呢。

    可这种事情没有实证,颜彦也不敢妄言,她比较好奇的是,颜彧若是见到了陆鸣,陆鸣会做何种选择,还有,朱氏为何会这么迫不及待地把颜彧踹出去。

    三天后,颜彦带着师傅们新作的一个带固定底座的喷筒玩具进宫去见李琮了。

    颜彦当着李琮的面演示了一遍喷筒是如何射中目标的,她这个喷筒喷出的是沙粒,能打中一丈左右的目标,喷筒和地面成45°角,准星是设置在离喷筒出口三分之一处。

    当然了,颜彦也清楚火炮的结构和她的喷筒是有区别的,具体该怎么定位她也说不好,只是原理大致是一样的。

    “就这么简单?”李琮得知颜彦是从弓箭射击中悟出的道理,有点不太相信。

    要知道这些师傅们哪个不会拉弓射箭,谁不清楚是靠眼睛、箭头和目标三个点来确定方位的,而且他们在使用火炮时依据的也是眼睛、炮口和目标三点成一线,可每次都会产生很大的偏差。

    “回皇上,这个还有一个角度问题。”颜彦说道。

    火炮的射程远,炮弹射出去是以抛物线的形式,而弓箭则是直线,因而,火炮的角度不一样,出来的抛物线图形肯定也不一样,颜彦虽不太明白其中原理,但她印象中上一世电视里看到的火炮基本是靠角度来调节射程的,因而颜彦简单向李琮解释了一遍。

    为了增加说服力,颜彦还搬出了两本书,书中有关于投石机的介绍,投石机投掷的石头也是按照抛物线的理论瞄准的,只不过书上没有详细的理论介绍,只有实际的操作经验,而投石机投掷目标的距离也比火炮要近多了,因而目测起来就不会产生太大的偏差。

    李琮自是听不太明白,为此他打发人去找工部的几位师傅过来,想让他们来听听颜彦的结论可行与否。

    等待的空当中,颜彦问起了颜陆两家的那桩无头公案,她想知道皇城司的人究竟查到了什么。

    “我还以为你对这事不关心呢,隔了这么长时间才来问我。”李琮笑了笑。

    “哪能呢,这不是忙着正事么。自然是先可正事要紧。”颜彦陪笑道。

    李琮也不着急回答,反而先卖了个关子,问颜彦对颜彧和朱氏的看法,也问她对陆鸣的了解多少,问她心目中的真相应该是什么。


………………………………

第六百零五章、上眼药

    颜彦见皇上卖起了关子,腹诽了几句,倒是老老实实地把自己对这三个人的看法各自说了一遍。

    简单点说,朱氏是自私、恶毒,心机很深,颜彧是单蠢,也自私,心机却比朱氏差多了,陆鸣是自命不凡也风流,对女人没有长性。

    “我个人觉得颜彧动手的可能不大。可若说是朱氏做的吧,我也想不通她为何要这么急着把颜彧逼走,毕竟以目前的条件下,陆鸣再娶是很难娶到比颜彧更好的人选,因而也不排除是颜彧因怀恨在心而一时冲动做出什么蠢事来,这样一来,朱氏断无留她在陆家的可能。”颜彦说道。

    至于别的,没有证据,她实在不好妄言。

    “哼,还真让你说中了,可不就是一时冲动做出的蠢事。”李琮冷笑一声,说道。

    尽管她猜中了,可这个答案却有点在颜彦预料之外,琢磨了一会,颜彦开口问:“若果真如此的话,颜彧为何要去寻陆鸣主持公道?”

    “不死心呗,还能为何?陆家的下人看到她动朱氏的药包,最关键的是,皇城司的人查出来她的药包里并没有那两味药材了,而她身边的人对这件事又没法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支支吾吾的。”

    “即便这样,也不能断定就是颜彧做的吧?我印象中她并不懂医术,怎么偏偏这么巧就知道那两味药正是和朱氏的病体相克呢?”颜彦问出了自己的怀疑。

    “哼,这点你们姐妹两个倒是像,颜彧也是这么为自己辩解的。”李琮的脸明显不好看了。

    因为朱氏身边的丫鬟说颜彧那些日子一直在朱氏身边侍疾,大夫问诊把脉时颜彧也一旁,而大夫又特地交代了些注意事项,因而颜彧这个说辞被朱氏驳回了。

    尽管如此,可李琮还是利用这一点为颜彧脱罪了,说是仅凭一个丫鬟的说辞不足以取信,况且大夫看病,一般只会交代些饮食上需要注意的,不会交代什么相克的药物,且颜彧也是拒不承认她懂这些,一个连药材都不会辨认的人怎么可能会选这种方式去害人?

    “彦儿,你跟我说实话,彧儿她是真不懂这些?还有那次的海物发病事件?你真觉得她是无辜的?”李琮问。

    事实上,他选择帮颜彧脱罪并不是相信颜彧真的无罪,而是看在太后的面上,也看在颜家的面上,毕竟颜芃颜艾两个如今还在西夏人僵持呢。

    “无辜不无辜的我不好说,但从她小小年纪就知道拿着我的诗作画作去勾引陆鸣来说,她也不是什么纯善之人。还有后来,就我出事刚醒来那会,没等我身子完全复原呢,她居然迫不及待地让我去帮她画扇面,且还好意思未经我同意便盗用我的诗词去争那个在晒衣节魁首的虚名,这样的人我是决计不会原谅她的。至于别的,我不清楚事实真相,不好妄说,但我清楚一点,朱氏也不是什么好人,那个冲撞的主意就是她出的,为了达到逼我退亲的目的,她甚至还有后手,万一陆呦不成,让我二婶把我诳去寺庙再找个人把我名声毁了,这样的长辈,我只能是呵呵了。亏她们一个是看着我长大的亲人,一个说是我母亲的手帕交。”颜彦借机给这两人上了点眼药,机会难得。

    “对了,话说到这,我再问问你,你二叔二婶这些年对你如何?”李琮的语气中带了几分自责。

    他是自责当初他居然跟着陆端一起逼颜彦嫁给陆呦,幸好,这小子本性还算纯良,也幸好颜彦早早从陆家分出来了,否则,他就是把颜彦推入火坑的帮凶。

    “二叔还好,二婶也挑不出什么错来,所以我才更痛心,人性居然如此不堪一击,不过就是一个男人,一个两个的居然都要把我往死里逼,可见老天还是开眼的。”颜彦摇摇头,苦笑了一下。

    “是啊,我也没想到,这小子居然是一个如此没有担当的男人,枉我之前还如此看重他。对了,你有没有想过要。。。”后面的话李琮没有说完,因为太监在外面通报,工部的人来了。

    几位师傅进门后,李琮先是向他们介绍了一遍颜彦,这些人大多和陆呦共过事,也不止一次听说颜彦这个名字,因而见到她本人,大家并没有丝毫的轻视之心,相反,一个个都很恭敬。

    尤其是见到颜彦拿出的那几张图纸,图纸上有颜彦画出的几条抛物线,根据物体的距离和抛物线的形状来确定大致的角度。

    几位师傅倒是一下就听懂了,不过具体能不能应用到火炮上他们也没有把握,只有试过之后才知。

    而具体的研发过程就不关颜彦的事情了,把自己知道的这些交代清楚后,见皇上和工部的人还有话要说,她先一步退了出来。

    接下来的火药研究颜彦真的是一窍不通,只能让周海生去找了几个做火药的高手练习着。

    好在一个月后,李稷专程打发人来告诉颜彦,工部的师傅们解决了瞄准的这个难题,还有一个好消息就是火药的爆炸节点他们也基本掌握,也就是说,火炮的研究暂时告一个段落,可以投入生产了。

    颜彦接到这个消息时正好碰上陈滢来串门,从陈滢嘴里,颜彦得知颜彧见到陆鸣,暂时留在了陆鸣身边,说是等战事结束后再和陆鸣一起回来。

    “你说说,这孩子可真是着魔了,就这样,她还不肯离开陆鸣,那以后的日子还有她难过的。”陈滢恨恨说道。

    原来,马氏给颜芃去信商量了,颜芃的意思也赞成合离,本来当初他就不赞成颜彧嫁给陆鸣,那会他就不看好陆鸣的人品,可马氏搬出了朱氏,说是朱氏看中了颜彧,陆鸣是唯一的嫡子,颜彧嫁过去有婆母撑腰,再加上颜彧和陆鸣自小又熟识,怎么不比嫁给外人强,这么着才说动了颜芃。

    哪知这么快就被打脸了,两家扯破了颜面,陆鸣又靠不住,因而颜芃二话没说就同意合离。


………………………………

第六百零六章、强人所难

    事实上,颜芃之所以答应合离还有一个想法。

    他和颜艾商量了一番,颜彧这样子留在京城肯定是不好再嫁,可颜彧还这么年轻,颜芃的意思是等这件事平息一段一段时间后,可以从军中找一个条件相当的军官什么的把颜彧嫁过去,至少这辈子她不会孤单终老。

    马氏自然也是愿意女儿走这么一条路,虽说合离再嫁名声到底有点不雅,可终究女儿后半辈子的依靠更重要,哪知

    颜彧偏一心吊在了陆鸣这棵树上,马氏想管也是鞭长莫及,她担心的是,万一颜彧和陆鸣在一起又有了身孕,岂不还得回到陆家?

    可如今颜陆两家已经彻底撕破脸了,陆鸣是世子,是不可能有机会分家单过的,这种情形下马氏是绝对不放心女儿和朱氏在一个屋檐下生活的,不定什么时候对方再给颜彧下个套,只怕到时女儿怎么没的他们都查不出来。

    “可怜天下父母心。”颜彦唏嘘了一句,继而,颜彦又怀疑起那个真正的始作俑者,若果真是颜彧做下的,她会有勇气跑去找陆鸣,会想着继续再留在陆家?

    她也不傻吧,两家都闹成这样,朱氏怎么可能还有这么大的雅量接受她,除非她有证据能证明自己的清白。

    可即便如此,颜彦也觉得这个结不是这么好解的。

    “可不是这话。”陈滢也跟着长吁短叹起来。

    见陈滢发愁,颜彦略一琢磨,忽地想到颜彩也笄年了,该说亲了,只是如今颜家的名声这么臭,这门亲事着实有些为难,电光闪念间,颜彦倒是想到了一个人,李穑。

    李穑虽是皇子,可因为皇家有令,不娶世家女,不娶三品以上大员之女,因而,颜艾的四品将军身份倒是正相符。

    可就是有一点,颜艾是庶出的,颜彦不知太后和皇上会不会介意,还有一点,颜彩不是京城长大的,颜彦不知她是否能适应皇家的生活。

    本朝虽也有皇子成亲后封王封地的惯例,可因着太祖皇帝常年征战,很少和儿女团聚,故安定下来念及骨肉亲情,并没有让儿子们封王后即刻离开京城,而是留在身边共享天伦之乐,直至他大行归去太宗皇帝即位后这些兄弟们才一个个的前往自己的封地。

    自此,后来的太宗皇帝干脆定了一条规矩,皇子成年封王后可以暂居京城,待皇帝大行归去三年孝期结束后再离开京城前往封地。

    因此,颜彦担心颜彩未必能适应宫中的生活,再则,这只是颜彦单方面的一个想法,所以她没有说出来,想见过太后和皇后之后再说。

    送走陈滢之后,没两天就到了冬至,颜彦虽从陆家分出来了,可冬至祭祖还是得参加的。

    于是,这天一早,颜彦带着青玉和青釉两个去了陆家祠堂,彼时还有些早,祠堂里人不多,朱氏和周婉在摆放供品,陆老太太和其他还有几位老人坐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