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门风华-第2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帖子都送上门了,颜彦也不能不去,为此,她让青苗青釉给她梳洗妆扮了一下,随后,她扶着青釉青苗上了马车。


………………………………

第三百九十章、大长公主

    约摸一刻钟多后,颜彦的马车停了下来,大湖上前去递了拜帖,透过薄薄的车帘,颜彦看到了大门上三个黑漆鎏金的篆体,“晋阳府”。

    虽同是面阔五间的大门,但公主府的台阶比郡主府多了一层,且大门的宽度和高度也要大些,还有门上的门钉、门当等也比郡主府多一些,因而也明显气派些,此外,守门的小厮就有七八个,排场大多了。

    颜彦正暗自比较时,大门打开了,颜彦的马车驶进了大门,也是一条长长的甬道,甬道两边是高大的树木,约摸三五分钟后,马车停了下来。

    颜彦坐着没动,青釉青苗先下了马车,待随行的大湖大海退避之后,四个刚留头的小厮抬着一顶简易的青绸轿子来了,很快,这四人也退下去了,上来几位婆子,领头的是一位管事妈妈,说是晋阳长公主身边的,姓杨,待颜彦下了马车上了轿子之后,亲自替颜彦放下轿帘,随后拍了拍手。

    很快轿子被人抬起来了,颜彦听见这位杨妈妈叮嘱几个抬轿的小心,随后,这位杨妈妈扶轿随行,也就七八分钟吧,轿子又停了下来。

    几个抬轿的小厮退下后,杨妈妈掀起了轿帘,颜彦正搭着她手下轿时,一堆丫鬟婆子拥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妙龄女子过来了,女子上前对着颜彦屈膝行了个礼,“陈宸奉祖母命前来迎接百惠郡主。”

    “原来是陈宸妹妹,多年没见,陈妹妹可好?”颜彦认出了对方,上前扶起了对方。

    小时候原主和她在慈宁宫见过几次面,两人年龄相仿,没少在一起玩,约摸八九岁时,陈宸和她父亲一起去了北地任上,什么时候回京的颜彦倒没有听说。

    颜彦看对方穿的是件桃红色的齐胸襦裙,手臂上挽了一条长长的同色披帛,头发也是梳的丱发,应该还未成亲。

    正暗自疑惑时,陈宸笑了笑,反手扶住了颜彦,“多年没见,百惠郡主的变化不小,若是在别处遇上,怕是不敢相认的。”

    颜彦摸了摸自己的脸,“是胖了很多,想必也老了很多,还是陈妹妹好,依旧这么年轻漂亮。”

    这话还真不是客套,要依颜彦自己的本意是不想这么早成亲的,可抗争了几个月,最后仍是被逼的上了花轿,好在陆呦没让她失望。

    不知是不是颜彦孩子气的动作令陈宸放松了很多,揶揄道:“彦儿姐姐放心,你白嫩着呢,气色比我还好,说真的,我就没见过孕妇像你这么漂亮的。”

    “可能我怀的是女儿吧?都说生女儿母亲才会漂亮。”颜彦再次摸了摸自己的脸,她脸上确实没有任何蝴蝶斑。

    “女儿也不错啊,姐姐这么聪明能干,您的女儿还能差了,将来的福分说不定比姐姐还要大呢。”陈宸恭维了一句。

    颜彦一听,对方显然是打听过她的事情,所以才会这么说话,因而问她什么时候回来的,这次回来是长住还是暂居等。

    说话间,两人到了一座大门前,门上也是黑漆鎏金的三个大字,“晋阳殿”,一看就是府里的上房大殿,也是老太太会见重要客人的地方。

    果然,进了大门,两边是抄手游廊,中间是一条一米来宽十米来长的汉白玉甬道,甬道的尽头是一座重檐庑殿顶式的大殿,雕梁画栋的,门口站了四个刚留头的丫鬟,见到颜彦和陈宸进门,很快就有人进去通传了。

    颜彦和陈宸走到甬道中间时,一位三十七八岁的妇人领着几个婆子出来了,颜彦正猜测对方的身份时,陈宸介绍说是她的母亲。

    颜彦印象中陈宸的父亲没有爵位,好像是通过科考出仕的,地位应该在她之下,正琢磨自己该不该先向对方行礼时,对方屈膝先向颜彦行了个礼,“见过百惠郡主。”

    “陈夫人客套了,您是长辈,理应晚辈向您见礼的。”颜彦屈膝回了对方一礼,对方侧着身子躲开了。

    随即,陈夫人稍稍打量了眼颜彦,也夸了句颜彦气色不错,问她月份多大、预计几月生产等,上台阶时还细心地扶了颜彦一把。

    进了大殿,颜彦见前面的主位上端坐着一个年龄和太后相仿的老太太,头发也半白,不过脸上的褶子不多,气色也还好,只是脸上的表情未免严肃了些,不用问,这就是晋阳大长公主了。

    “百惠见过晋阳大长公主,给晋阳大长公主请安。”颜彦规规矩矩地要跪下去行磕头礼,只是她月份太大,动作未免慢了些。

    “罢了,连太后和皇上都免了你行礼,宸儿,快替祖母把百惠郡主扶起来。”老太太发话了。

    没等陈宸上前,一旁的青釉忙过来扶着颜彦,颜彦趁势搭着她的手跪下去了,“多谢晋阳大长公主的体谅。只是今日乃正式初次登门拜会,礼不可废。”

    果然,颜彦这一拜,老太太的脸上才有了几分笑意,“难怪太后和皇上没少夸你,确实是个聪明懂事的,不骄不躁,有礼有制,坐吧。”

    “谢大长公主,这是晚辈的一点心意。”颜彦淡淡一笑,从青苗手里接过礼单递给了陈宸,陈宸接过礼单送到了老太太面前。

    老太太略过了一眼,“这藕粉想必又是你自己的新东西了?”

    “回长公主,是,《神农本草经》上称莲藕为‘灵根’,经常食用能补五脏和脾胃,还益气补血,只是莲藕性寒,不可多吃,可如若不多吃,又起不到补五脏和脾胃以及益气补血之功效,故而晚辈想了个法子,做成了藕粉晒干,用滚开的水冲泡,变成了味甘性温之物,此外,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功效,可以安神助眠,太后老人家试过,她如今几乎每晚都要吃上一小盏。”颜彦恭敬地说道。

    “难为你有这个心。”老太太说完见颜彦还立着,忙瞋了陈宸一眼,“宸儿,还不快把百惠郡主扶去入座。”

    颜彦一听,屈膝告了个罪,坐到西边第一个位置,陈宸挨着她坐下了。


………………………………

第三百九十一章、托大

    令颜彦意外的是,陈夫人并没有坐到东边第一个位置,而是挨着陈宸坐了下来。

    颜彦看了她一眼,闪过一丝疑窦,不过什么也没问,而是转过身子,陪着大长公主说起藕粉的几种吃法来。

    老太太倒是很给面子,当即就叫青釉去冲几碗来尝尝,等待的过程中,老太太看着颜彦问:“都说你是个聪明绝顶的人,今日我倒是要考考你,你知我为何叫你来?”

    “回大长公主,请恕晚辈愚钝,还请大长公主赐教。”颜彦欠身回道。

    毕竟周禄只是她的一个猜测,再则,倘若她承认她明知对方是因为周禄喊她来过府一叙,而她也急巴巴地来了,岂不是给对方一个错觉,以为她很想见到周禄,或是她对周禄很有兴趣?

    传了出去,她成什么了?

    “赐教说不上,不过就是闲聊几句,听说你这次赐封是因为什么山薯和棉花,我一直很好奇,你好好一个闺阁小姐怎么会对农事感兴趣?”老太太随口问道。

    “回大长公主,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旧年我在净莲庵修行时和师傅们下过地种菜,知道稼穑之艰难,还有一个原因是皇上和我提过一句,说是粮食产量低,很多人还在饿肚子。大长公主想必也清楚,皇上对我有再造之恩,我想回报他这份恩,想替他分忧。于是,我找了些农书来读,想从书上看看有没有什么值得借鉴的东西。”

    颜彦已经知晓朝堂上的那场争论,也就清楚该怎么回答外界的那些质疑了。

    “还是彦儿姐姐厉害,农书也能看得进去?”陈宸插了一句嘴。

    “其实,农书很有趣的,看过之后,我才明白,原来世间万物生长都有其自然规律,我们只能在它的规律范围内做点小改动,若是超出了这个规律范围,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费的。这就好比是做人,做人也是需要讲究规矩礼仪的,若是跳出了我们日常认定的范畴,就会授人以笑柄,严重的可能还会受到老天的惩罚。”颜彦暗着点了一句。

    陈宸没听懂颜彦的暗示,但晋阳大长公主和陈夫人显然是听懂了,两人对视了一眼,晋阳拉长脸开口驳道:“任何规矩礼仪都是人定的,人是活的,规矩礼仪自然也是活的,换句话说,任何事情都有特例,就好比你自己,若论你的出身,怎么可能被赐封为郡主?可皇上不但封了,还因着你怀孕,特地免了你的跪拜之礼,你说,这是不是特例?”

    这话堵的颜彦哑口无言,事实就是如此。

    “是晚辈愚钝了,多谢大长公主赐教。”颜彦硬着头皮认错。

    见颜彦认错,老太太倒也没十分为难她,只是她也没有和颜彦说话的兴致了。

    “知错就好。罢了,我也不跟你兜圈子了,这么说吧,有人对你种出来的什么山薯和棉花有兴趣,想求一点种子和种植方法,你看你能匀出多少来?”

    晋阳之所以如此托大,一来是她皇上的亲姑姑,连皇上和太后都对她礼让两分,二来,她很是看不上颜彦的出身,倒不是嫌弃颜家,而是嫌弃她命硬,克父克母,好好的一门亲事也没成,所以才会想着搞点哗众取宠的东西来吸引大家的注意,三来,晋阳自己的子女还没有一个有赐封的,颜彦一个外三路的什么表侄女居然被封了一个郡主,因而,她心里也堵着一口气,对李琮不是没有微辞,以致于迁怒到颜彦身上了。

    所以她才会故意在明知颜彦月份这么大的情形下还把她找来,并直接提出自己的要求。

    还有一个原因,在她看来,要点种子只是一件小事,颜彦的种子不就是找那几个传教士要的么?既然颜彦能找别人要,别人怎么就不能找她要?

    尽管老太太没有说这种子是为谁要的,但颜彦也猜到幕后之人多半是周禄,只是在没有确认周禄的身份之前,她不想把自己的劳动成果拱手相让。

    因而,略一斟酌,颜彦再次欠身回道:“回长公主,山薯和棉花的种子很少,晚辈手里是有一些,可因着今年是第一次试种,虽有点收成,也不敢说种植成功了,还需看今年留的种子明年能否发出芽来。因此,请大长公主放心,等过了明年,若是确定晚辈的留种方式无误,晚辈一定给府上送一点种子来,求不求的不敢当,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皇上巴不得能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呢。”

    “这样啊。”老太太显然没想到这点要求会被拒,当即有点恼了,只是颜彦的理由很正当,且言辞甚恭,她一时也不好怎么发作,于是,她看了儿媳一眼。

    陈夫人接到示意,把身子往前倾了倾,笑着对颜彦说道:“回百惠郡主,其实,我们也是受人之托把你找来,对方是我们的一位世交,他对你名下的几桩生意都有兴趣,想和你合作,只是对方是一个男儿身,上门见你不方便,因而才把这件事转托给我们,不知百惠郡主可有意向把生意做到北地去?”

    “宸儿她娘,你也是个急性子,哪有连合作对象都不说清楚就问人家可有意向合作?”老太太提点了儿媳一句,因为她看出来,颜彦的心机太深,不好糊弄,若是不拿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