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哇。”屋子里又响起一个婴孩洪亮的哭声。
“生了,又生了,还是个儿子!”马氏笑得嘴都合不拢,知道李山在外面等消息,朝着窗口大声道:“妹妹、妹夫,真是恭喜你们,这下又得了两个儿子。”
李山失声问道:“素梅,你还好吗?”
“有我们在,我娘好着呢。”李如意顾不上看小婴孩的容貌,再次利索的给小婴孩剪了脐带,把他交给五狗子,笑道:“看把你吓得,有我在,你怕什么?”
“是。”五狗子抱孩子还是很有经验的。赵氏不叫痛了,这下五狗子一点都不怕了。
李如意又飞快的给赵氏收拾了一下,把赵氏身上的血,简单的擦擦,而后出去让李山、李英华、李敏寒把木盆开水都端进来,还嘱咐道:“人太多,你们放下东西就走,等收拾好了,你们再进来。”
屋子里充满浓郁的血腥味。赵氏是顺产,且很顺利,可是再怎么样,女人生孩子都得流很多的血。
李山父子三人不放心,还是瞧了赵氏几眼才出去,等出去了才发现竟是忘记瞧两个小婴孩。
李如意指挥马氏、五狗子给两个小婴孩洗澡,嘱咐道:“千万别让水沾上我弟弟的脐带。”
“好。你放心。”马氏自是依言行事。
五狗子一脸敬佩,“如意,你懂得可真多。”
李如意亲自给赵氏清理,动作仍是十分轻柔,把赵氏感动的落泪。
李如意心里正佩服赵氏又生了两个孩子,见赵氏满脸是泪,柔声问道:“您生了两个小弟弟,欢喜的哭了?”
赵氏泣道:“如意,我前世积了大德,有你这么个好女儿。”
“是呢。谁能想到如意这么点大就能给你接生。如意真是极好的。”马氏又道:“我家五狗子也是好的。”
132产妇不易
两个小婴孩洗了澡穿上新衣服。李如意给他们垫了尿布,见他们不哭了,而是用大眼睛瞧瞧这个陌生的世界,笑道:“瞧什么瞧,你们现在这么点点大,视力不好,看不清楚。哦,你们是饿了吧,等拉出胎便才能吃奶。”
五狗子问道:“胎便是什么?”
李如意解释道:“婴孩从娘胎里带出来的粪便叫胎便。婴孩清了胎便,肠子干净了才能吃奶。”
马氏恍然大悟般道:“原来小婴孩刚生下来不能马上吃奶,得拉了胎便才能吃。”
赵氏声音带着浓浓的喜气,“我瞧瞧儿子。”
马氏夸赞道:“他们生得可好了,身上没痣没斑,干干净净。我看大的容貌随了妹妹,小的容貌像妹夫你。”
“好。”李山瞧着两个小儿子,声音里透着十足的喜气。
李如意凑过去仔细瞧看两个弟弟,刚出生的小婴孩皮肤皱皱巴巴,眉眼都没有长开,不过还是能看出美丑来,“姨说的对,六弟像娘,七弟像爹。”
马氏又道:“妹妹可是你们李家的大功臣。妹夫你可要好好对妹妹。”
“好。”李山欢喜的只会说好了。
十五年前,李山带着李石从村里逃难出来,只求能活下来,哪曾想过会有今日有妻有儿女家有几百两银子。
没有赵氏,就没有他的今天,他心里一直感激赵氏。如今赵氏又给他生了两个儿子,他有六个儿子,家丁兴旺,死后也不怕见李家祖宗。
赵氏先后抱起两个儿子,亲了亲儿子的小脸蛋,“小六就叫李飞跃,小七叫李腾高。”
李石按着李如意的要求在厨房里煮好了羊奶煮鸡蛋,李山端进卧房让已经换上干净衣服肚子饿扁的赵氏吃。
赵氏晚饭就没吃,生了两个孩子,简直要饿死了,一大碗羊奶外加四个鸡蛋,全部吃光,吃饱了就觉得特别疲惫,“我上次生下如意后,几个时辰过去都不觉得困,时隔九年我生下两个儿子不到半个时辰就困死了。年纪大了,真是不如年青的时候。”
马氏连忙道:“你快睡吧,两个小外甥有我带呢。”
赵氏一边打着大大的哈气,一边含糊不清的道:“不行,我还没喂奶呢,我要是今天不喂,怕明天下不了奶。”
李如意劝道:“娘,你先睡,一会儿弟弟拉了胎便我们再叫你。”
李山满脸喜气,一手一个抱着两个儿子,坐在赵氏床边,“素梅,你就听如意的赶紧睡,有我呢。”
赵氏缓缓道:“明个你还要磨豆腐。”
马氏再次道:“有我和五狗子呢。”
李如意感激道:“姨和五狗子受累了。”
马氏很自然的道:“我从来不觉得带孩子累。”带孩子哪有种地累,十里八乡的哪个妇人要是说带孩子累,得被人骂死。
接生婆终于赶来了,结果听李家人说赵氏已经顺产生下两个儿子,也不郁闷,连忙道喜,还想瞧瞧婴孩。
李山就把婴孩抱到大厅。
接生婆是个老婆子,穿着干净整洁,身体保养的好,快六十岁的人,一颗牙都没有掉。
她细细瞧了瞧两个婴孩,夸赞道:“又白又胖,都是好的。”又掂掂婴孩的分量,“两个娃娃重量都不轻,最少五斤。你媳妇怀他们的时候可真是辛苦。”
李山连连点头。
“可不是吗,我娘怀小弟弟时肚子特别大。”李福康抢着抱小弟弟。
接生婆是个很有心的人,在李山下午去找过她之后就立即向人打听了李家的情况,知道李家没有老人,怕赵氏的月子没有人照顾,特意跟李山道:“女人生娃不容易。你媳妇一次给你生两个男娃,你媳妇身体亏得很厉害,月子里可得吃好睡好,好好补补休息,你别让你媳妇累着。”
李山连声道谢。
“您说的是。”李如意也高看接生婆一眼。
李家自是不会让接生婆白跑一趟,给了五十个铜钱,还给了十个煮熟的红鸡蛋。
接生婆喜滋滋非常高兴,又给李山交待了几句妇人做月子的注意事项。
天太黑了,李家怕接生婆回去摔着,仍是由李健安、李福康送她回家。
接生婆走了没多久,两个婴孩先后拉出绿色的胎便。
马氏把赵氏叫醒,让她喂奶,她的奶子还没有通,奶水不多,好在李如意早有准备,直接让两个婴孩喝羊奶。
李石做了鸡蛋面条,赵氏吃了一碗接着睡。大家都累了,每人吃了一碗鸡蛋面条。
这下大人孩子都吃饱了,全部睡觉歇息。
马氏与赵氏睡在一个床,两个小婴孩睡摇篮。
五狗子与李如意睡一间房。李山兄弟睡一间房。
半夜,两个婴孩饿了大哭,赵氏的奶水仍是不够吃,马氏把羊奶热了热给他们吃,他们吃饱了立即睡着。
第一个晚上就这么平安祥和的渡过了。
清晨,赵氏、两个婴孩还在睡觉,李山兄弟都起来磨豆腐了,李健安、李福康也起来做全家人的早饭及赵氏的月子饭。
月子饭的食谱是李如意早就定好的,今个的早饭是红枣小米粥、鸡蛋饼。
李如意是被两个婴孩的哭闹声吵醒的,一睁眼,天都大亮了,旁边的五狗子不见了,也不知五狗子何时起床走的。
李如意想到两个婴孩,心里就一片柔软,前世她没有孩子,今生赵氏给她生了两个小弟弟,她很喜欢非常高兴。
努力赚钱让哥哥读书,现在又多一条,努力赚钱让两个小弟弟过上好日子。
人生有了目标,平淡的生活就不那么乏味无趣。
她觉得今天心情特别好,不行,为了让大家都沾沾喜,要做一件事。
没错,她去杂房把鞭炮拿出来,跟赵氏打了声招呼,就在门前放了两挂鞭炮。
鞭炮声响彻天地,全村人都听到了,这才知道李家昨晚添了两个小男丁,纷纷过来道喜。
李山、李石在磨豆腐,李家四兄弟与李如意招待道喜的客人。
“哥,你们去学堂。家里有我就行了。”李如意不用带小弟弟,接待客人又不累。
一上午来道喜的人络绎不绝,李家异常热闹,李山磨完豆腐过来接待客人,忙得脚不沾地,却不觉得累,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到了下午,一个奴仆打扮的中年男子提着一篮子礼物来到了李家。
133风险很大
中年男子态度不卑不亢,“我家主子昨个到达金鸡镇,今个得知贵府喜得两子,派我带着薄礼前来道喜。这里面有两块绸布是我家姑奶奶送的礼物。”
此人名叫张元,是马松的管家。
马松就是张秀才妻子马氏的哥哥,三次从李家进豆腐卖到北地的城府,赚了一些银子。
这不昨个晚上马松在金鸡镇张秀才家里歇脚,打算今早来李家买豆腐,结果今早从李家四兄弟嘴里得知李家喜添两个男丁的事,想着李家很忙,怕没有功夫做豆腐卖给他,就派管家来问问,顺便把贺礼送上。
张秀才、马氏得了李家许多东西,也是觉得李家四兄弟日后会有出息,这回就送了两块绸布当贺礼,让张元一并送来。
李山、李如意都认识张元,收了贺礼,让他带话谢谢马松、张秀才夫妻。
张元坐着吃了半杯茶,步入正题,问道:“李掌柜,我家主子三日后去北地,这回想跟你家买三千斤豆腐,不知行不行?”
李山望了李如意一眼,见她面色不变,便答道:“行。肯定行的。”家里添了两个男丁,开销增加了,豆腐买卖能多做就多做。
张元大喜,“那太好了。”
李如意问道:“豆腐买卖在北地城府很红火?”
张元面露笑容,点点头,目光坦诚,“实不相瞒,豆腐在北地城府一斤已卖到十二个铜钱。我家主子说这回还得提价。”
李山惊愕无比,“能卖这么多银钱!”他家的豆腐卖给马松一斤才三个半铜钱,马松十二个铜钱卖出去,一斤能挣八个半铜钱。他清楚的记得上回马松从他家进了两千六百斤,这一趟就赚了几十两白银。
李如意却道“北地城府天气寒冷,豆腐到了那边都成了冻豆腐,每斤至少减轻二两份量,再加上路途遥远,车马人工费用,一斤卖十二个铜钱不贵。”
前世物流非常发达的情况下,到了冬天,超市的青菜仍卖的很贵。今生豆腐只有李家会做,只能靠马车驴车在官道上运输,冬天北地没有别的青菜,豆腐能卖成猪肉价也是正常。
“李小姐所言极是。天寒地冻,官路的地面都结了冰,我们家把豆腐运到北地城府成本不低,要是卖得便宜,可就亏本了。”张元见李如意十分淡定,心里暗暗称奇,他跟着马松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还没见过像李如意这般聪慧大气的女孩子。
李如意问道:“你们家主卖的是茶叶、绸缎,我看卖豆腐就是顺带吧?”
对于李家来说,一趟买卖赚个二十几两就算多了,可对于马松这样的中等游商就入不了眼。
她心里猜测马松卖豆腐是为了积攒人气打名号。
卖茶叶、绸缎的商人多着呢,可是卖豆腐只有礼村李家,马松把豆腐拉到北地城府卖,只有他一个商人卖,达官贵人想要买只能跟他打交道,一来二往的认识人了,茶叶、绸缎的销量也跟着上去了。
“以前是顺带,现在可不是了。我家的商队只要一抵达北地的城府,主顾就来买豆腐。”张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