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如意缓缓道:“你们上午肩挑百斤柴去集市走了近十里路已经很累,可是现在天气太热,这十碗炒肥肠放不得,麻烦你们辛苦一趟,这就把肥肠拿到县城城门外面去卖。”

    她凭着原主的记忆知道每天傍晚县城城门外面有个小集市,那里不收税,不过集市的时间很短,只有半个时辰。

    肥肠是白得来的,就是用了一点点的盐、黄酒,一家人已经美美的吃了一顿,剩下的十碗炒肥肠,只要能卖出去,那就是纯利润。

    至于人工,这里的生产力极其低下,可以忽略。

    炒肥肠基本上是无本买卖。

 6买九送一

    李健安、李福康相视对望,目光里面均是带着深深的期盼,先后点点了头。

    李英华望向大哥、二哥的目光充满羡慕。

    李如意就知道大哥、二哥会同意,微笑道:“咱们家的炒肥肠,每碗卖两个铜钱。”

    李健安望着一碗碗的肥肠,虽然刚吃过,仍然很想再吃,问道:“两个铜钱会有人买吗?”

    李英华忍不住问道:“就算有人买,也没办法拿回家去,难不成把咱们家的碗也带走?”

    李福康提醒道:“妹妹,一个碗就值一个铜钱。”

    李如意缓缓道:“村外的野池塘有荷叶,摘了荷叶盛肥肠。”

    李福康想了想,道:“池塘里的荷叶太大了,用来包肥肠,就显得肥肠的量小。”

    李健安蹙眉道:“不行,那池塘是村里共有的,我们家要是摘走荷叶,会被人瞧不起。”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李如意倒没有被难着,反而冷静下来,反正今个是一定要把肥肠卖掉。这一步骤没有想好,那就先干别的步骤。

    她就让李健安、李福康去沐浴换身干净衣服,又让李英华去把张屠夫用来遮猪下水的那块黑麻布及大竹篮洗干净放在太阳下晒干。

    李敏寒见三个哥哥都有活干,自己没有活干也想不出主意,便问道:“妹妹,你看看我能干什么?”

    李如意深知四个哥哥都很勤快,也自愧不如,便道:“你拿烧红的柴棍燎猪蹄上的毛,今个我要把猪蹄也做出来。”

    “太好了。我这就去。”李敏寒一脸欢喜的去了厨房。

    等李健安、李福康收拾干净出来之后,李如意的主意也想好了,便道:“我们摘一些大的桑树叶子,洗干净用来盛肥肠。”

    村里村外有不少无主的桑树,每年桑树还结桑椹,不过桑椹还没有熟就被村里的人摘掉吃了。

    现在是夏季,桑叶想摘多少摘多少。

    两个少年都觉得这个方法好,不过大的桑叶能盛的肥肠数量也有限,肯定没有小碗盛的多。

    李如意接着道:“一个铜钱买九个肥肠赠一个肥肠。大的桑叶能盛十个肥肠,正好是一个铜钱的量。”当时她为了能让肥肠入味,特意切成小段。

    李健安心里一琢磨,问道:“太贵了吧?”

    李福康摇了摇头,“这么贵,不会有人买。”

    李如意耐心的解释道:“咱们家的肥肠味道好吃。你们可以让他们试吃一个再买。”她原本想着一个铜钱五个肥肠,可是这里的物价很低,怕卖不掉,就变成买九送一。

    李敏寒端着一个木盆,里面装着刚燎完猪毛黑呼呼的四个猪蹄,让李如意过目之后,眉头微蹙,“大哥、二哥,县城离咱们村二十里路,你们别多想了赶紧摘了桑叶赶路。”

    李英华提着晒干的大竹篮、黑麻布走进堂屋,故意高声道:“妹妹,你干脆让我与你四哥去。”

    李福康急了,叫道:“不行。妹妹让我与大哥去。”

    “你去过几次县城,有我熟悉吗?”李健安没好气,瞟了李英华一眼,拉着李福康去摘桑叶。

    李英华朝李如意眨眨眼睛,放下东西也跟着去摘桑叶。

    李如意微笑,立刻去厨房改用平时洗菜的木盆盛炒肥肠,又准备了两双筷子。

    她把一木盆肥肠装进了大竹篮里面,而后用黑麻布盖上,这样看着干净。

    做吃食买卖的就得干净。

    一会儿,李健安、李福康就提着大竹篮出发了。

    这竹篮里面装着香喷喷的肉食,引得村人养的狗猛摇尾巴乞要。

    村人都知道李家没有亲戚,好奇两个少年去什么地方,纷纷打听,还有人问张屠夫来李家干什么。

    “我们去镇里买些东西。”

    “我妹妹救了张屠夫的爹,张屠夫提了猪下水、猪蹄来谢恩,还磕了一个头。”

    李如意救张爷爷的事镇里的人都知道,没有必要对村里人的说谎话。

    至于去县城卖炒肥肠就不能实话实说了。

    两个少年一心想着赚银钱,快步赶路,一口气走到了长平县。

    夕阳西下,天气燥热,长平县城门外人声鼎沸,附近的几十个村民在官道两边摆着摊子,县城里的几百个县民提着篮子布袋出来购买,形成了一个临时的小集市。

    两个少年找了一块平整的大石头,把竹篮放在石头上面,掀开黑布的一角,露出一部分炒肥肠,这就开始叫卖。

    李健安红着脸不好意思,叫的声音比较低,“炒肥肠,一个铜板九块送一块。”

    李福康学着李如意教的话高声叫道:“瞧一瞧,看一看,刚出炉的炒肥肠,味道好油很大,九块肥肠才卖一个铜板。”

    他们俩去的晚,站的位置在集市的最后面不起眼,不过有了李福康的吆喝,很快就有人走过去瞧看。

    一个穿着蓝色棉布长裙头戴梅花银钗胖胖的妇人,见两个少年容貌周正眼睛明亮穿着干净,又见肥肠油淋淋配有蒜瓣青葱看着很好吃,问道:“肥肠收拾干净了吗?”

    旁边的几个人心里也在想着这个问题。

    李福康连忙答道:“大婶,你放心,我家的肥肠收拾的很干净。”

    “给我来一个铜钱的。”胖妇人左手戴着亮闪闪的镶有福字的银镯子,从腰里的香包摸出一个铜钱,却是没有交给李福康,问道:“我没戴碗拿啥装?”

    “我们用桑叶给你装。买九送一。一个铜钱是十块。”李福康这就从大竹篮里面取出一片大桑叶,用筷子飞快的夹了十块肥肠放在桑叶上,而后交给胖妇人。

    胖妇人嗅着肉香,也不想那么多了,直接把铜钱交给了向她伸出手来李健安,而后站在原地手抓肥肠开吃,这一吃就没停下嘴。

    旁边的几个人着急的问道:“味道如何?”

    “有没有臭味?”

    “你倒是给个话。”

    “再来一个铜钱的。”胖妇人吃的满嘴是油,兴奋的用实际行动说明了炒肥肠的有多么美味。

    她一口气吃了三个铜钱的,又买了两个铜钱的带走,就这么一手托着一桑叶肥肠,一路走一路喊,“我手里有吃食,别碰着我。”

    有人认识胖妇人,瞟到她手里的东西,好奇的问道:“胖大嫂,你手里捧着什么东西?”

    胖妇人激动的嚷嚷道:“炒肥肠,味道极好,我从未吃过这么好吃的炒肥肠。一个铜钱九块还送一块。”

    那人惊诧道:“肥肠想做的好吃可不容易。”

    看文容易,码字不易,亲们记得收藏评论给好评哦。谢谢!

 7孕妇的妒忌

    胖妇人高声道:“可不是吗,要把肥肠洗干净,得用好多的盐、玉米面。这家的肥肠弄得很干净,价钱还便宜。可惜没有戴碗,不然买上一斤带回家给我相公孩子吃。”

    “炒肥肠在那里卖的?”

    胖妇人好心的答道:“就在集市的最外面,卖主是两个少年。”

    李健安、李福康没想到一个顾客就买了五个铜钱的,特别欢喜,接下来,围观的几个人都买了,没有胖妇人那么阔绰一下子就买了五个铜钱,每人就买了一个铜钱的尝尝。

    胖妇人的邻居来了,也是个有钱的主,一口气在原地吃了三个铜钱的,倒是不好意思手托着肥肠走回家,正好看到不远处有农民在卖碗,直接花了一个铜钱买了一个碗,让李健安用桑叶在碗里铺了一层,买了十个铜钱的带走了。

    李健安激动的不害羞了,吆喝声大了,与李福康你一句我一句的喊起来。

    他们卖的炒肥肠在集市里独一份,与别人家没有竞争,生意红火也不会引人妒忌。

    旁边卖茄子、豆角的长脸中年农民还有些担忧的问道:“你们家收拾肥肠用了许多盐、玉米面吧?”

    李健安兄弟出来之前都得了李如意的嘱咐,自是不会把用草灰洗肥肠的法子说出来,均点点头道:“是。”

    长脸农民摇了摇头道:“那成本可就高了,赚得很少。”

    李福康假装轻叹一声,“没法子。天气热,家里今个刚得了一幅猪下水,不收拾出来卖掉就得坏了。”

    一个瘦老头吃的好了,激动的叫道:“小娃娃,给我再来一个铜钱的。”

    长脸农民见李健安兄弟来得比他晚,卖得比他快,生意特别火红,也放下脸来吆喝,“茄子、豆角,一堆一个铜钱。”

    集市里十个有九个是卖菜的,他卖的菜别人也卖,价钱非常的便宜,两三斤才一个铜钱。

    不过他这么一喊,还真把人吸引过来了,一下子卖出两堆。

    他心里欢喜,扭头一看,两个少年已经提着大篮子走了,从他们来到现在,这才一会儿功夫就都卖光了。

    他琢磨家里要不要也做炒肥肠卖?

    赵氏一觉醒来,得知长子、二子去县城卖炒肥肠,有些惊诧,现在阻止也来不及,索性不说。

    李如意连忙送上马屁,“娘比爹开明多了。”

    “你啊,你爹这才走了一天,你就开始折腾你哥哥。”赵氏右手食指轻轻戳了戳宝贝女儿的额头。

    “不折腾哪来的肉吃。娘,你等着晚上吃我做的炖猪蹄。”

    “这都已经吃过两顿饭了,还吃第三顿干什么?”

    “天气太热,不吃掉就坏了。”

    “那就等着你大哥、二哥回来一起吃。”

    “那是。”李如意见赵氏又要绣花,忙劝她去屋前屋后散步活动一下。

    赵氏性子不倔强也不固执,听宝贝女儿说的有道理,就在院子前后走走。

    李如意去了厨房,见李英华、李敏寒并排坐在灶前脑袋枕着肩膀互相依偎竟是睡着了,体贴的没有把他们叫醒,走出厨房陪着赵氏散步。

    李家是外来户,建在山脚下,离村口大约百丈,东西两旁的邻居也都是外来户。

    东边的是刘家,西边的是章家。

    刘家、章家的人口比李家多,家里比李家还要穷。

    李家到了冬天好歹儿女都有棉衣棉裤穿,刘家、章家都是两人共穿,大儿子穿着出门干活,二儿子没得穿就得在家里呆着。

    越穷就越生。

    李家五个儿女,赵氏肚子里还有一个。

    刘家夫妻有四个儿子两个女儿,大儿子都已经十七岁,刘家媳妇张氏又怀孕了。

    章家的老夫妻有三个儿子。三个儿子娶妻生了儿女。第三代现在已有十人。三个儿媳妇又都怀了身孕。

    赵氏站在自家后院的菜地,由李如意陪着说话,比较悠闲。

    不远处,章家老二的媳妇王花大着肚子在后院剁柴。

    王花干活干的心里有气,眼尖一下子看到赵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