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洪三爷、洪四爷、洪彬的媳妇、洪三爷的嫡长子、洪四爷的嫡二子、洪家大总管洪大鼻子战死。
从洪家军的传来消息给燕王府蒙上了一层阴霾。
正在接见母族亲人的秦太妃在说起这场内战,忍不住连连落泪。
秦家人安慰道:“我们在洛城见了县主,她怀有身孕,一切安好。您不要担忧县主。”
秦太妃长叹一声,“琼蕊倔强脾气,不肯回娘家,非要留在战火纷飞的洛城。”这时候觉得把孙女教导的太好也见得不是好事,不过,若换成是她,也无法抛下婆家人转身离开,再次叹气道:“唉,眼瞅着生产的日子要到了,不知她情况如何?”
秦家人道:“您放心就是,琼蕊是有大福气的人,生产定会母子平安。”
这次,秦家的族长、少族长及成年的男子都没来,他们要留守国都,要亲眼见证历史,来的是一群妇孺。
秦太妃本想着把秦家人安排在王府外的几座大宅子,住个几年甚至把地契送给他们都行,后来见来的是妇孺,为了安全期间,就不安排到外面住,直接住进王府。
妇孺二十几个人,再加上下人,不到一百人。偌大的王府自是安排的了。
过了几日,洛城传来消息,周珞蕊生下一男婴,五斤六两,母子平安。
燕王府上下欢喜,秦太妃、燕王夫妻的脸上终于有了笑容。
添丁是大喜事,特别是对于战争时期的洪家军,简直太鼓舞士气。
楚军遭到了洪家军更加顽强的抵抗,在几场小的战役过后,失去两个儿子及十几位猛将的楚王终于发现,再这么耗下去,根本到不了国都,然而已经走到这一步,若是退军,朝廷定会派军围剿。
在进退两难之时,世子周景晨派亲信送来的两封八百里加急军报到了楚王的手上。
大周国南边的边界百里外发现敌国军队,估测至少八万人!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楚军精锐部队全部被楚王带走,楚地剩下的楚军都是普通部队,不到一万人,再加上战斗力不强的地方军队三万多人,合起来不到五万人。
四万多人不能全部去边防,必须留一万人守护十几座城府,不然土匪会趁机进城奸淫掳掠祸害百姓。
那么只有三万多人,要面对至少八万人的敌军!
周景晨在信里强烈请求楚王派楚军增援边防。
楚王心情低落到极点,失声道:“增援?本王还想着有人来增援本王!”
周景晨的嫡弟看完两封信之后,看似无害的恨声道:“敌国的军队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平素不操练,天天种地养鸡,眼下春耕,竟是不耕地种田来打我们大周国,真是吃了雄心豹子胆!”
周景晨的一个庶弟附和道:“不错,眼下正值春耕,敌国军队不种粮食吃什么?”
“楚地是本王的根本,不得失掉一亩一分!”楚王虽是这般说,但是心里对敌国来侵的事起了疑心,是不是周景晨把敌军的人数夸大了。他目光闪烁,召集众位幕僚及心腹商议是否增援一事。
“王爷,楚地不能丢,必须增援。”
“王爷,洛城久攻不下,楚地边防又有敌国大军出现,我军不如回楚地?”
“不可,我军若回楚地,狗皇帝必会下旨令军队追杀我军。”
“我军已在洛城两战死伤十万人,损失近一半的兵力,不是末将贪生怕死,而是事实胜于雄辩,我军不能再消耗下去!”
众人各抒己见,多数人直接请求楚王退兵回楚地。
楚王没想到众将已萌发退回楚地的心思,楚军士气如此低沉,这样如何能打下洛城,更别说直捣国都把皇帝从龙椅上拉下。
可是楚军若退兵,皇帝必会秋后算账,最直接的就是派大军追剿!
洪家军对楚军恨之入骨。洪家军肯定会大举派兵追杀楚军,那时,若地方军队再跑出来拦截,说不定楚军都无法返回楚地。
真是进退两难。
经过一夜静思,楚王给周景晨回信:大军远在千里之外,鞭长莫及,楚地一切事务你全权处置,不得留失一亩一分地。
说直白点,就是我无兵增援你,你还得给我把边防守好了,不能丢掉一亩一分。
回信盖有楚王府的章印,由信使火速送往楚地。
楚王的两个幕僚在他的默许之下,离开军营去了国都,秘密见了皇室宗亲的几个老王爷,请他们出面从中说和,只要皇帝下旨不追究楚王谋反之罪,楚王便退军回楚地,不然敌国攻打边防,南地失守。
就在楚王等待皇帝的回复时,洛城百里之外的洛河南码头,人满为患,成千上万的百姓将此处挤得水泄不通。
富人、穷人想要远离战火、纷乱,只有渡过洛河,去洛河以北的地方。
可是码头的渡船只有十几条,每条只能渡十几人,并且黑心的船夫趁火打劫,渡船费收的极贵,一个大人二两银子、小孩一两银子。
为何没有大船,那是因为大船不是官船就是有钱人的船,富贵人家早在年前封县之战结束后就渡河了。
如今在河上渡人的是河道上几个帮派的船。他们为了谋取暴利,按照帮派实力大小派小船,实力大的多派船,反之少派船。
非战乱时,渡船每个成人收十个铜钱,小孩五个铜钱,如今翻了几十倍,费用收的极贵。
“他娘的,你没有银子渡船,还去什么北地?滚!”
“不行,必须二两银子,少一个铜钱都不行!”
“整个洛河一共就十七条船,统统这个价。你家五个成人一个孩子,十一两银子!”
渡船的船夫都是帮派的水手,一个个凶神恶煞,眼神像杀人,对着要渡船却没有足够银子的难民咆哮。
在这些难民当中有一对夫妻,穿着破烂的衣服,一脸穷苦之相,很不起眼。
丈夫左脚跛了有残疾,走路一跛一跛。
若是李如意在的话,能认出这对夫妻的身份。
594命比纸薄
邓银花紧紧抓住二狗子的胳膊,生怕一不小心,就被人冲散了。
二狗子穿着单薄的衣裤,蓬头垢面,像个要饭的。他是个跛子,比普通难民还不如。
现在,他的注意力一直放在渡口的十几条船上。
“没有银子,我们怎么过河?”
“成年人二两银子,小孩子一两银子。这哪里是渡河,这是渡命。我们一家从南地逃到这里已经用掉所有的银子,哪里再有银子渡河?”
“我从南地躲过那么多次土匪,以为能够活下来,没想到被一条河拦住了生路!老天爷,你是要我死在河边吗?”
“老天爷,你快打下天雷把这些黑心肠的船夫劈死!”
“天杀的老天爷,小老儿一辈子行善,以为到老能善终,没料到遇到内战,举家逃离,如今要丧命在异乡的河水。”
无数的难民因为拿不出银子无法渡河,在渡口哽咽或是放声痛哭,更有人悲愤之极、失去活的信心跳河自尽。
邓银花看到一个丈夫抛妻弃女独自过河,那个妻子抱着不到两岁的女儿亲眼目睹丈夫坐着船离开受不了打击疯了。她的内心无比的恐慌,生怕二狗子抛弃她。
此时的二狗子满心的懊悔。
去年今日,二狗子与邓银花在礼村,每天二人只干不多的活,就能有吃有喝,还有一点零用钱。家里的大事不用操心,爹娘看重,弟弟妹妹尊敬,村里人也给面子,最重要的是平安稳定。
哪像现在……
唉,他与邓银花从去年初秋大分家离开礼村之后就厄运不断。
他们在去南方的途中遇到人贩子。那是一个团伙,十几个人联合起来弄了一个黑饭馆,专门骗官道上的路人。
夫妻俩被人贩子用迷药迷了,差点男的被卖挖矿,女的被卖去青楼,万幸的是还没等人贩子行动,督查司的官员与当地衙门联手办案把这个团伙破了,将他们放掉。
当时因为有督查司的官员督查,当地衙门不敢贪污,把人贩子从夫妻俩身上搜到钱财全部返还,但是夫妻俩受了很大的惊吓,等过了洛河来到洛城远郊的村子,加上水土不服,导致双双生病。
这一病就把银子花的差不多。好不容易病好了,已到了冬天。
夫妻用剩下的银子租了房子买了石磨,刚卖了几天豆腐,就听说洪家军军营的厨子会做豆腐,再过了几天,就听说楚军打过来。
洛城里的好多富贵及中等人家逃去北地,剩下的人大多是普通老百姓,战乱哪有银子买豆腐,也没有心思吃新鲜吃食。
豆腐买卖一天比一天差,二狗子急的不行,为了赚钱上学堂读书,竟是带着邓银花去国都卖豆腐。
谁知,刚走出洛城不到百里,就被一群土匪抓住,要不是二狗子说自己会做豆腐,当时就被土匪杀头。
邓银花落到土匪手里哪会有好,当天身子就被玷污,生不如死……
二狗子要给几百个土匪磨豆腐做饭,每天累得要死,如果偷懒,被发现就是一顿毒打。
他逃跑了一次,那次被土匪把他的左脚打残。
他变成跛子。朝廷规定,残疾人不能参加科考。
这真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从那时起,他再也不敢做卖豆腐上学堂的美梦,每天向所有的神仙祈祷能够活着回到礼村。
没过多久,封县大战、洛岭大战,血流成河,伏尸遍野,土匪怕被波及,弃了山寨跑了。二狗子、邓银花这才得见天日。
土匪把山寨值钱的东西都带走了。夫妻俩还是像狗一样从犄角旮旯里找到几百个铜钱和一些吃食。
从山寨下山逃到官道的途中,夫妻俩又碰上了一头饥饿的野狼,差点被野狼吃了。
最后经过十几天的奔走,于今日上午来到洛河南码口。
此时此刻,夫妻俩没有银子渡河,再次绝望。
这时,前面一片骚动,一个中年男子的叫喊声传了出来,“卖祖传采蜜密方,只要十两银子!”
许多人嘲笑道:“一个采蜜的方子就要十两银子,怎么不去抢钱?”
“十两银子够渡五个人过洛河,那可是五条人命,你这采蜜的方子岂能救这么多人的命?”
有个驼背的矮瘦老头猴子一样从人群里钻出来,叫道:“小老儿也会采蜜。卖采蜜密方,只要八两银子!我家四个人,渡河要八两银子,不然不会这么贱卖。”
“蜂蜜可贵了,只要学会采蜜的法子,在北地除了冬季,其余季节都能山里采到蜂蜜,养活一家人没问题。只是这年头能够拿出十两、八两银子的都是有钱人,怎会花这么多银子买方子?”
“这两个人卖采蜜真是疯了,竟是卖能够传家的密方?”
没想到,还真有人跟矮瘦老头协商,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那人用四两银子买走采蜜方子。
矮瘦老头就让儿子与孙子拿着银子渡河。他接着再卖方子赚渡河银子。
最开始要卖采蜜方子的中年男子气得直跺脚,只能降价,最后同样卖了四两银子。
邓银花哭着央求道:“二狗子,我们把豆腐方子卖了过河。不然我们会死在这里。”
天色渐暗,寒冷的黑夜是最难熬的,特别是在洛河河边,冰凉的河水吸走了大量的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