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第1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豆腐房的活很繁重,李石从来没有叫苦。李如意安排他干活,他总是尽全力去干。

    这样的李石比许多心智正常的人都能干可靠,就算饭量很大,那也不是缺点。

    赵氏跟李山笑道:“石头还帮我带孩子。”

    李山夸赞道:“石头做的好。”

    李如意夹了一大鸡腿放在李石的碗里,“二叔快吃吧。”

    “如意,你真好。”李石的注意力立刻放在香喷喷的鸡腿上。

    他一个人能吃两只风鸡加八大碗米饭。

    李如意说狐狸爱吃鸡,他觉得自己最爱吃的就是鸡,他应该是聪明狡猾狐狸不应该是憨傻愚笨的石头。

    李腾高激动的指着盆里的鸡肉,叫道:“吃。”

    赵氏惊喜道:“腾高,你会说吃了。”

    李如意忙道:“娘,你别给他吃太多的鸡肉。只能给他吃一点点鸡丝。”

    李飞跃则是指着盘里的鱼肉,自从吃了红烧鱼,就喜欢上这个味道,“鱼!”

    赵氏又惊喜道:“飞跃,你都会说鱼了。”

    李山笑呵呵跟儿女道:“你们两个弟弟明年就两岁能够满地跑。”

    李福康趁着李山高兴,问道“爹,我们能不能喝点酒?”

    “爹,我给你们准备了桂花米酒,酒劲不大,哥哥可以喝,娘、嫂子、我都可以喝一点。”李如意一挥手,曲三春将一尺高的一坛米酒端上桌。

    米酒是李如意自己酿制,里面还放了一点点桂花,存放在地窖,专门等着过年喝。

    坛子打开,桂花、酒香扑鼻,好酒配好菜,李山心情更加愉悦,高声道:“来,我们全家喝酒吃菜!”

    年夜饭后,李家奴仆开始包饺子,李家人则坐在大厅说话守岁。

    两个小婴孩可没这么大的精神头,一个时辰后就去睡觉。

    李山体贴的道:“素梅,你也去歇息,我与孩子守着就行。”

    李如意问道:“我们去看江哥哥?”又跟李健安道:“大哥,你别去,好好在家里陪着嫂子。”

    李福康笑道:“嫂子第一次在我们家过年。大哥陪嫂子。”

    李敏寒向李福康挤眉弄眼,“二哥,你是不是想去金鸡镇陪二嫂?”

    李福康红着脸瞪眼道:“老四,你是不是又皮痒了?”

    李健安道:“四弟是想定亲了。今年过年肯定有人上门给他提亲事,我看爹娘就给他定了,不然他一天到晚胡思乱想。”

    李敏寒瞪了大哥、二哥一眼,高声道:“妹妹,我们走。别理他们两个!”

    李福康自信满满的道:“你看妹妹会不会等我?”

    李如意笑道:“好了,你们动作快点。”

    四兄妹穿着新买的斗篷、披风坐着驴车去了江家。

    乌云遮月,今晚的月亮仿佛失踪了,北风也停了,天空酝酿着要下场大雪。

    此时的江家一片寂静,没有丝毫年气,唯一的主子江青云如同往日在书房里看书。

    几天前燕王府的秦太妃、燕王夫妻就派人请江青云一起过年,被江青云婉拒。

    江青云守孝,不想给别人带来晦气,再者燕王府过年人多事多,不想让秦太妃、燕王夫妻再分出精力来照顾他。

    去年过年也是这样,一本书陪伴他渡过除夕。

    江府很大,最近的村子在两里路外,夜晚这么安静空旷,只有零星的鞭炮声传至,不影响江青云的情绪。

    只是毕竟是年三十,大周国家家户户团圆的重要日子,即将十七岁的江青云眼睛看着书,脑海里却浮现昔日在家族与亲人团聚过年的一幅幅热闹温馨的画面。

    不知何时,情不自禁,泪流满面,心情悲痛。

    福伯惊喜的声音在门外响起,“老爷,小神医与她三个哥哥过来了,已至大厅。”

    “她们来了。”江青云慌乱中抹掉眼泪,声音有些沙哑,“让她们稍等片刻。”

    福伯担忧的问道:“老爷,您嗓子怎么有些哑?”

    江青云谎称,“我刚才睡着做了个梦。”

    李如意看到泪痕未干的江青云,这跟她心里想的一样,每逢佳节倍思亲,江青云只是个少年,在这样的日子,肯定会想念逝世的亲人。

    她就是不想让江青云孤苦悲痛的渡过除夕,这才带着哥哥一起来陪陪他。

    江青云目光闪躲,竟然有些怕面对李家兄妹。

    李福康正要说话,李英华生怕他问江青云为什么落泪,抢着道:“江哥哥,过年好。今晚我们兄妹给你拜年,明早我们还来,你可别嫌我们烦。”

    李敏寒见大厅里的果盘满满的水果,干果盘也是满满的,没有人吃,道:“江哥哥,你家还是挺暖和的。”

    李福康到嘴的话咽进肚子里,问道:“江哥哥今晚守岁吗?”

    江青云没有吭声。

    李如意柔声道:“江哥哥,我们过来瞧瞧你,这是给你带的生的素饺子,你要是饿了可以让厨房煮着吃。”

    江青云答道:“好。”

    “你家的梅花开得很好,可以带我们去瞧瞧吗?”

    江青云点头,“可以。”

    福伯一听江青云愿意走动,心里暗喜,高声道:“小神医,老奴叫人去提灯笼。”

    四个护卫每人提着两个惨白的灯笼,后面跟着江青云、福伯、李家兄妹。

    李福康俯在李英华耳边低声道:“大黑夜,月亮都没有,妹妹要去看梅花,江哥哥还同意了?”

    “二哥,你真笨啊,天黑就看不到脸。”

    “啊,看不到脸,也看不到梅花。”

    “那不是有灯笼吗。”

    “为什么要看不到脸?”

    “你没看见江哥哥哭了吗?”

    “哦。原来妹妹不想让江哥哥尴尬。”

    “是。”

    李如意扭头问道:“二哥、三哥,你们说什么呢?”

    李英华干笑两声,“我们在说天有点黑。”

    李敏寒感觉鼻尖微凉,伸手一摸是水珠,道:“下雪了!”

 353每个人的快乐

    “看天气要下大雪,这回不知下多久。”李福康抬头望了望天,黑呼呼的看不到星星,又道:“千万别下久了,不然会引起雪灾。”

    李敏寒声音有些颤抖,“雪灾好可怕。我还记得那年雪灾,张村有户人家全死了。”

    李英华缓缓道“那户人家是被房子砸死,没什么痛苦,比冻死饿死强。”

    李家少年长这么大,见过的自然灾害是旱灾、雪灾。

    旱灾几年一次。雪灾却是年年都有。每次自然灾害就要死许多人。

    记忆最深刻的就是雪灾,有一年,雪下的特别大,一夜之间大雪把房屋压塌,里面的人都在睡觉,全部被砸死。

    李家少年去出事人家瞧过,全家七口人,最小的才几个月,那叫一个惨。

    江青云突然间开口道:“去年没有雪灾,希望今年也别有。”

    福伯感慨道:“天灾人祸躲不过。老天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降灾于人间。这世间人是最苦的。”

    李如意道:“人也是最快乐的。”

    江青云问道:“何以见得?”

    李如意道:“就拿你来说,你一个人住这么大的宅子,一年四季的衣服穿不过来,一日三餐的美食吃不过来,书房里读不完的书,写不完的宣纸,还有福伯、周伯、刘婆和一群人侍候你,衣食无忧,还掌握着别人的命运,这不快乐吗?”

    “听你这么一说,我的日子过的好像不错。”

    “何止不错,简直就是很好。”

    “那你说说福伯呢,他有什么快乐的事?”

    “像福伯这个年龄的人,在礼村有好几位,春耕秋收都要参与,平时要带孙子孙女要做饭,还要操心儿女,最怕的是生病,久病床前无孝子,而福伯呢,有个好身子骨,不用下地不用做饭,不用操心儿孙,这不是快乐的事吗?”

    福伯忍不住笑道:“老爷,老奴听小神医这么一说,觉得自己快乐的事很多。”

    江青云问道:“护卫呢?”

    四个提着灯笼的护卫都竖起耳朵听着。

    李如意高声道“他们会武功,每月有月银拿,一年四季每季两身新衣一双鞋,包吃喝包住宿,要是娶妻,你还要赏赐他们,他们靠着月银养家也足够,这么好的人生,外面多少人羡慕他们!”

    福伯笑道:“小神医说的极是。这一年有不少人来问过我,招不招护卫,还有人想把女儿、孙女嫁给护卫。”

    要是在白天,江青云扭头就能看到四个护卫笑得合不拢的嘴。

    他想想李如意的话,每个人都有快乐的事,原来生活有这么多美好的事,心情不由得好些。

    李英华不忘记拍马屁,大声道:“江哥哥,我有很多快乐的事,今年最快乐的事就是遇到亦师亦友的你。”

    李福康跟着道:“对。我也是。”

    李敏寒立刻拆台,“二哥,你今年最快乐的事不是这件,是你跟二嫂定亲事。”

    “老四!”李福康推了李敏寒肩膀一下。这个家伙在书院就开他的玩笑,到了江府还开,真是欠揍。

    下雪导致路滑,李敏寒差点摔一跤,叫道:“二哥在燕城酒楼看漂亮小姑娘,我要告二嫂。”

    李福康气道:“你哪知眼睛看到我看漂亮小姑娘?”

    “我看到,三哥也看到了,三哥,你说是不是?”

    李英华嘻嘻笑道:“哦,你说那个两岁的小女娃,我觉得她没有妹妹小时候好看。”拍完江青云的马屁,又拍李如意的马屁。

    江青云笑道:“原来是两岁的小女娃。”

    李敏寒坏笑道:“对啊。我刚才说漂亮小女娃,小女娃就是小姑娘,看把我二哥心虚的,是不是真偷偷看漂亮姑娘?”

    李福康反问道:“谁看了?明明是你自己看。”

    李敏寒道:“我又没有定亲事,看了就看了。”

    李如意干咳两声,“四哥别逗二哥。”

    四个哥哥最能闹的就是平时不吭声的李敏寒。

    二哥李福康性子急,很容易中了李敏寒的“圈套”,好在李英华比较“厚道”。

    李家兄妹一来,江府立刻热闹起来,这一路走来,欢声笑语,江青云都跟着笑了两回。

    到了梅林,李如意提议四个少年以梅为题各做一首诗。

    李敏寒嘀咕道:“早知道做诗,我就把大哥拉上了。”

    李如意问道:“大哥陪嫂子挺好的,你拉大哥来干什么?”

    李福康语气蔑视,“他总觉得大哥做诗不如他。哼,大哥要来了,做的诗肯定比他做的强。”

    李敏寒不服气的道:“二哥,难道你做的诗就好?上次夫子说谁的诗没有意境来着?”

    李福康叫道:“你!”

    江青云慢悠悠问道:“你们怕做诗?”

    三个少年不约而同的道:“怕。”

    江青云便道:“做学问越是怕越是要迎难而上。今晚,你们每人做两首。”

    “啊。”三人均是哀怨。

    李福康又推了李敏寒肩膀一下,低声道:“老四,都怪你。”

    李敏寒道:“我也要做两首诗好吗?”

    李英华轻叹一声,“有这功夫,还不如想想怎么做诗。”

    李如意跟江青云小声道:“你以前给他们讲课,他们也这样?”四个哥哥以前做小买卖时,不是这样,怎么读书就变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