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门金凤:冷面夫君童养媳-第6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花花!花花!”
    “小宝贝,那不是花花,那是桔子!是果子!”方小福立刻纠正他。
    “果果!果果!”
    面对小家伙的激动,方小福无奈地笑了起来,却不敢将他放下地,免得他自己往前跑了。这桔树、枣树都是有很多毛毛虫的。
    正在不怕苦、不怕累地搬运着桔子的唐思看见他们来了,立刻跑过来送了一只桔子给她:“姨姨!桔子甜甜的!你吃!”
    “谢谢,思儿辛苦了!”方小福笑着接过桔子,唐思和林森都过去帮忙,将掉落到地上的桔子拣起来放到篮子里。
    方小福则抱了唐铭走得远一些,开始剥桔子吃。这时候的桔子成熟了,确实很甜,前些天还运了几车到食府供应客人果盘。
    不过他们家的果树林虽然种了不少果树,春夏天有吃、秋天也有吃,但每个品种的数量都不算多。就像枣子,只有两棵大枣树,真正是种着自家吃的。
    半个时辰后,他们就摘了几背篓下来。
    唐思和林森早就提不动篮子了,方子湛将半篮桔子交给他们俩抬着走,原本有些沮丧的两人立刻又高兴起来,劲头十足地在前面走着。
    方小福也提了一篮子枣子,另一手牵着唐铭,跟着大家回家去。
    方子健则是用扁担挑了一担箩筐,里面装着枣子。方子元和方子湛则每人背了一只大背篓,手里各提了两只小背篓,装的都是桔子。
    这也是他们这一年来练习武功才有这样的力气轻松行走,若是一年前,是不会有这余力拿这么多东西的。
    回到家,他们迅速将桔子和枣子按小篓分配出来,方子健带了两篓去石家坡,再将做活儿的人手代表接去五子丘。
    方子湛则带上六篓,赶着马车带着方小福他们去大刘村,先给外婆家放两篓,再去北季村给老外婆家两篓、给季琛家两篓,再把季琛家做活儿的代表接回五子丘。
    方子元也没闲着,同样赶着马车带着小姐妹去五子丘,则她们集中教学。方山村这边,有林、祝两家的妇人便可,何况昨天方小福已经教了不少人出来。
    这一天,他们都在五子丘呆着,由三兄弟带着唐思、唐铭和林森玩耍,再加上刘泽华、刘泽夕,很是热闹。
    而方小福也加入了教学队伍,这样能提高不少效率。他们一直在五子丘忙到傍晚才在二祖爷爷家吃晚饭。
    二祖爷爷还请了族长和耆老们过来喝酒,大家三杯酒下肚,要感慨就多了起来,说能与三个举人同席,他们这辈子也值了。
    方小福立刻笑了起来,说大刘村这次也出了几个举人呢,除了两个外姓人,剩下的可都是刘氏家族的。
    被她一说,二祖爷爷和族长祖爷爷都红光满面地笑了起来,刘氏家族如今日子好了,读书人也多了,不但出了不少秀才,还出了举人,这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在知道方子健和方子元过两天要进京后,二祖爷爷立刻喊长子去拿银票,说去年他们家的小子去了京城,大家都定下了小睿手头的宅子,他们家的小子却没有银子……
    “这个就劳你们帮忙先买下了,明年让他们中举的没中举的都去京城里读书,也见识一下天子脚下的大世面,将来不管去哪里为官,也不至于只有农家架式。”
    二祖爷爷将一万五千两银票递给方子健,一脸感慨地说完又道:“买了宅子,还要养护、要安排人手看管着,这个你们直接拿主意。”
    方子健连忙推辞,说反正大家明年要进京的,到时一起买就好,现在其他人也没掏钱,宅子还在小睿手里的。
    “既然决定要买那就早点付钱吧,老放在人家手里还得担着养护的费用呢,也不知道一年要多少银钱……”这时族长祖爷爷也开口说了起来。
    “是呀,买过来这费用就由咱们自家担起来了。听小子们说小睿仗义,这宅子是亏着本儿卖给咱们的,可不能再让他掏钱了啊。”
    二祖爷爷坚持要早些给钱。
    “那就收着吧,再给找些人搬进去看宅子,有人看宅子就花不了多少养护钱了。”方小福见状便说道。
    “等明年过完年,就一起进京吧,那时进京会试的举子多了,也能见识一下、感受一下,也学习一下别人的优秀之处。”
    “虽说没中举上不了太学,但文先生住得不远,长乐先生也会时常过来逛逛,到时请他们指点一二也是可以的。”
    听了方小福一翻话,二祖爷爷有些激动地连连点头,笑道:“那敢情好,明年春天可不正是让他们见识大世面的好机会么!”
    今年是新增恩科,会试时间是三月下旬,但正常的会试时间却要提前一个月的,因此要进京赶考,过完年就要出发了,若相隔太远,年前就要出发的。
    这时代里交通不便,很多人在路上耽搁而失去考试机会,也有人病倒在半路,能活着回家就算不错了。
    因此,读书人参加科举,可不只是去考试这么简单,这一路的盘缠、投宿、落脚地都很重要,甚至到京城里结识了谁、结交了谁,也都很重要。
    刘家拿出一万五千两银子在京城里买宅子,可不是为了充阔气的,而是为了长远打算,为了刘氏家族这些读书子弟打算。
    在文家集镇,刘氏家族还有一席之地,远近闻名、无人能欺,但在京城,可什么也不是,因此,和方家、石家一起结伴才是安全的。
    又有文先生照应着,他们当长辈的才能真正安心。仕途之路能走多远固然值得期待,小子们能好好地健康地生活,才是他们更在乎的。
    大家又谈了一下京城的事情,吃了饭、喝了茶,三兄弟就带着方小福他们告辞回家了。

  ☆、1242。第1242章 逐步取出所有存款

回到方山村,他们直接去大杂院停放马车,方小福也顺便看看那边的进度,明天她就不会再过问了。
    结果走路回到家没多久,留在县城里读书的那帮小子们竟然都回来了。
    看着兴冲冲跑进院子高喊着“我回来啦!我回来啦!”的小兄弟们,大家都是诧异地出了屋,又有一种哭笑不得的复杂情绪。
    他们居然摸黑回了家,看来是下午提前放了学,立刻就出发往家赶了。
    不等大家询问,子胜就一脸兴奋地主动解释起来,果真如大家猜测,是请先生提早半个多时辰放的学,大家中午就商量好的,放学就立刻出发了。
    石家兄弟是石奕昭赶的马车,已经直接回石家坡去了,刘家兄弟是子维赶的马车,他们到的时候,方小福他们已经进了村,路上并未遇到。
    他们的马车是子拓赶的,林宏钰赶的马车载着自家那些少年们,唐默是骑的马。
    大家在院子里正说着话,唐默就进来了。
    唐思眼尖,立刻欢叫着“小叔!”就跑了过去,唐默弯腰将他抱起,然后走过来又将晚一脚也跑过去的唐铭给一手搂了起来。
    看着叔侄三个的亲热样子,方小福露出了笑容。
    已经满了十四岁的少年又长高了不少,打小练武的身板子虽然瘦却很结实,目光里的忧伤已经淡去许多,不过仍是不够阳光,沉稳内敛的气息更多。
    因为家里已经吃了饭,方小福就让子鸿、子胜他们去大杂院吃,反正林宏钰他们也要吃的,不如一起,再把子拓兄弟几个叫上。
    小兄弟便答应着走了。唐默就要带走唐思和唐铭,结果小兄弟却摇头不肯去,说他们要跟姨姨睡了,天晚了。
    看着唐思小大人似地一本正经拒绝着小叔,而他家小叔还一脸很受伤的表情,方小福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最后还是方小福说反正明天下午要回县城的,到时候还不是叔侄一起了嘛,就把唐默给赶走了。
    他们今天没有洗澡,明天晚上回别苑里再洗,因此夜里洗漱之后泡了脚,便在炕上玩起了游戏。方小福也没干活,陪他们俩玩了好一会儿。
    等把小家伙都哄睡了,她才回到桌前开始继续完善方子。
    给哥哥的三个开铺策划,第一个五味快餐楼已经开起来了,青阳县已有两家,一家就开在县学附近,可抢了福缘食楼不少生意了。
    另两个,为了保持低调,不像大丰钱庄那样招风,她提议是不再挂五味楼的招牌,另外取了名字,连幕后老板都安排了新的人手,不让人联想到一块儿去。
    但若有善于经商的人还是容易从最近吃食风格上顺藤摸瓜总结出各家铺面共同特色的。
    因此,她也提议不要急于求成,虽说老板有钱,这开铺子还是要慢慢来,先巩固已有的生意。另外两家,一个到过年前开起来便可,一个到明年夏天再开。
    东方宇还要揪出凶手报仇,还要和福王派系战斗,还有朝廷安排的公务,就算手下能人异士众多,也还是很忙的,因此便听了方小福的提议。
    但这几个月来,方小福完结了画册之后,就将主要精力放在这些策划和方子上,同时培养着合唱团和舞台剧、小品那些。
    之后才抽空完成了十个饼干方子,练习做衣裳,也开始琢磨新的画册。
    因为方子湛已是举人,之后读书只是兴趣,不再为科举发奋,因此框架起来的书稿大纲就交给他了。
    虽说他去年参加征文比赛自己起了个代名,但与公子羽相比自是低了一大截,为了更快提升自己的名气,方小福让他这次直接用公子羽的代名。
    这次的书会按二十册分配情节段,但不用急着上市售卖,方小福让他先写着,至少前面五册写完都要先给她看。
    除了笔法和文字风格会有不同,故事风格是完全的承袭了公子羽上一本特色的,因此,只要她再把把关,还是稳当的。
    当然,为了更像一些,也要求方子湛有意识地模仿着试写,这种文风体裁本来就是方小福先写出来的,方子湛也是一路的踏实粉丝。
    后面他自己提笔写,也有这方面的意识,因此当要有意去模仿的时候,也不算太难的。写着写着就会习惯了。
    公子羽的新书,等明年给文浩天看过之后觉得风格没有问题,才会安排上市,今年主要是攒稿。
    也因此,在过去一年习惯了忙碌的方小福,这阵子还是有不少空闲的。
    第二天吃了早餐,方小福就让三兄弟去镇上大丰钱庄取银子,他们手头还有一块梅花玉佩,按照契约,三兄弟任何一人持玉佩都能取出存款的一半。
    而存款目前总数已有二百二十万两银子,方小福要取出来的恰是一百万两银。
    虽说这是符合规矩的,但一年前他们去开户时还只有六十万两呢,如今一次就取一百万两,想必那位大掌柜也会吓着吧?
    但逐步取出所有存款然后消户,是方小福早就计划的,和钱庄打交道,也是如今的兄弟必须学会的,因此她让三兄弟都去了。
    其他人就去摘桔子和枣子。既然他们回来了,当然是要指挥他们干活了,下午带回县城还能吃好一阵儿了。
    方志忠原本早两天就要再出门去巡视田庄的,但方子健和方子元马上要去京城了,他就留了下来,和兄弟几个多探讨交流出门在外的经验。
    只是方志义还没有回来,他知道食楼一下开了这么多,就算不担心资金周转的问题,也要担心是否赚钱的问题。
    因此,他四处奔波、谨慎地拓展着新铺子,然后培养着得力的管事人手。没人好人手,铺子开得再多也没有前途。
    今年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