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银子有数吗?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学会记帐哦。
姐妹们听了都笑了起来,嘻嘻哈哈地拿出自己的小帐本纷纷递给方小福看。方小福知道她们竟然都有准备,怕都是一样的记帐方式,学她的。
因此她也只是抽了几本检查了一下,又把她们夸奖了一翻。
她见梦蕾、梦菱、慧儿、棋儿在一旁看热闹,不由笑了笑,说道:“你们过几天也要交活儿了,先学着记帐吧。”
四人连忙点头,最小的棋儿却笑嘻嘻地拿出一只小小的空帐本:“今儿学了。”
姐妹们一听哄堂大笑起来。
然后方小福便说起这次在县城里看宅子的事情,主要是那座风景秀丽优雅的园子,大家夏天就住那边,凉快。
大家听了自是兴致勃勃,都围着她问东问西。场面热闹得让她头晕眼花。
而她主要讲了一下她的安排,要等那座新建的轩阁落成,她们才可以搬。而且屋子里要用到的家俱,也要赶着打制。
☆、260。第260章 还是人多好,热闹!
老爷子和方志诚从地里回来了,只是他们听见堂屋里的热闹声音,很想进去看看,又怕小七儿甩冷脸子,只得忍了,父子俩站在屋檐下叹气。
玉珑听了一阵,心生向往,急着回家和姐妹们分享这个消息,便跑着回家去了。
晚饭的时候,方子湛没有在自己屋子吃,而是和大家坐在一起。见他脸色好了些,方小福也放心了。
如今他的伤势好得差不多了,主要是精气神要慢慢补,如果消耗太多,就需要休息。
汪先生说过还要疗养半个月,看来这半个月,他们还不宜搬家。正好,那边还要新建一座轩阁,也不能马上入住。
方志忠没回来吃饭,方子健解释了一下,便没多的话了。席间,老爷子和方志诚都很沉默地吃着饭,看在一些人眼里很是无奈。
最后还是老太太问起大家的县城之行,于是方小福又把之前和姐妹们说的事儿再说了一遍。听得所有人眼睛都亮晶晶的。
“哎哟,这可是大户人家的宅子哪,老婆子我住过最好的,也就是镇上老三的家了。”老太太忍不住感慨着。
方志义的家是方徐氏的嫁妆,那座院子在镇上算不错了,但和县城里的宅子一比,还是普通了些。
不过方志义的家是带三个大铺头的,又在临街,因此价钱比方小福那座别苑不会便宜。不过别苑是人家急着抛售,又是文浩天出面谈价,价钱上自然是占了不少便宜的。
“奶,您啥时候想去住都成啊,宅子都大着呢。就说那座园子吧,今儿我们走了半天也没走到边儿。最后决定住在一起,免得把自己给弄丢了。”
方小福笑着打趣,姐妹们听了先就咯咯地笑了起来。
“真的有这么大呀?”方刘氏有些羡慕了,“小七儿,娘啥时候也想去住一住,过一下城里人的生活,不知道够不够地方哪?”
“要是连娘都没地方住,那还是大宅子嘛。”方小福哈哈一笑,“吃完饭给你们看画,你们就知道那两座宅子长啥样子了。”
“等咱们的活儿稳定下来后,咱们一大家子都搬城里去。那座园子本来是想租出去的,今儿见着后,我舍不得了,还是留着咱们自己住吧。”
方小福霸气地说着。她心里确实有了这样的想法,因为那两座宅子确实太大,人不多不热闹,太冷清了住着怪孤单的。
可能是一直就生活在热闹的、拥挤的环境里,不管是现代的,还是穿越到这农家,都是出门就见人。以后整个院子都空荡荡的,她还怕不习惯呢。
还是人多好,热闹!不过……
她看了方子湛一眼,桌下握住他的手,浅笑道:“只是如今咱们要把手袋活儿做好,需要不少时间,怕要过一阵子了。”
“小七儿,这活儿如今做的人多了,如意斋那边……”大伯娘到是有些担忧。
如今他们家是赚了些银子,可也买了大宅子,还要搬去县城,这一大家子吃喝可是要一大笔银子的哪。
只有后路铺好,才无后顾之忧。可是小七儿这钱来得快、花得也快,她还是没有积蓄哪。
“大伯娘放心,如意斋现在还没有全部上货呢,听周掌柜说,才二十家大铺头上了货,总铺那边销量很好,恐怕咱们今天送去的货,都会送到总铺去呢。”
“而且我琢磨着,下个月等咱们姐妹搬去县城后,在村里再挑些人选住到咱们家和二爷家,娘和大伯娘、堂婶娘可以就近带她们。”
“货送得多,咱们抽成就多,就算以后不做手袋了,咱们在县城里也有本钱做别的。”方小福老神在在的说着,顿时安抚了方杨氏的担忧。
饭后,方小福把那两座宅子的图纸拿到堂屋给大人们看,也没特别排斥老爷子和方志诚,这让他们差点激动得要落泪了。
小七儿冷落了他们好久啊,虽然现在态度还是淡淡的,但至少没有赶他们走开啊。
见他们这般激动,方小福忍不住撇嘴,再一次想到那句话:不作不死。
这时候方志忠也在石家吃了晚饭回来了,说道:“你二表叔那边没有问题,他们一家子明儿一早就进县城去。”
二表叔石勇全有两儿两女,如今两女都住在方家了,次子石奕安已八岁,留在家里也能照顾自己,何况家里还有爷奶、叔伯,根本无需担心。
而长子石奕瑞今年二十岁,娶亲不久,还未有子嗣,因此他们家确实是最方便安排到县城去的。能做事、无拖累,也不需分心。
“至于多的人手,你姑婆说可以安排你大姑家过来,只是你大姑刚怀上,不能跟着去县城里,如果你急要人手,可以让你大姑父先去帮忙。”
“另外慧儿的爹是个石匠,也可以过去帮你修房子。你同意的话,派人去石家说一声便是。”
方志忠说完,接过小儿子端来的茶水,喝了一口,抬手摸了摸他的头,一脸慈爱。
子胜却红着一张小脸跑开了。今天他的头比他受欢迎啊。
“既然是这样,那咱们先放一放,过阵子再说吧。”方小福一听果然如他们之前猜测的。姑婆家难以抽调人手,但要帮忙,还是会有人过来。
姑爷爷有兄弟三人,姑婆身为大嫂,不但掌着自己的家,对二房、三房的事儿也仍然能做些主,有主母的威望。
姑婆生了三个儿子,二房则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三房只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
而大姑石方氏,嫁的就是二房次子石勇明,已有两女一子,现在又有了身孕。就算石家有心来帮他们,但大姑有孕,怎好让她夫君远行?
因此,这事儿只能先放一放了。
方志忠就着那图纸讲述他们今天看了宅子后的装修计划,需要打制的家俱等物件。
一听要在家里打家俱,方志诚的眼睛就亮了起来。他终于派得上用场了啊,这可是将功赎罪的好机会。
方小福见了也只是撇了撇嘴,拉着方子湛去散步。
☆、261。第261章 送客的好办法
不过,他们还没走多远,按既定散步的路线才走到一半,就因为家里来了很多客人,而不得不赶紧折返。
不过那些人都是做手袋赚到钱的人家,提了些小礼物过来拜谢方小福的。因此只有方小福和方子湛返回,其他人继续散步。
“小七儿,你这些日子总这么忙,也要给自己安排一些休息时间哪。”附近路上只有他们两个人时,方子湛突然低叹一声,有些惆怅。
“嗯,过几天就好了,现在都是琐事儿。”方小福和他牵着手,感受着他掌心传来的温暖,不由弯了弯唇,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你的书稿和画册,也别忘记了,别让你义兄那边陷入没得卖的窘境。”方子湛又叮嘱道。
“知道了。”方小福莞尔,应了一声。
“也别忘了,你还答应过我一个约定,本来应该是等我县试之后,结果一直到现在还在忙……”
“你是想带我出去玩儿?去县城之前还是去县城之后呢?”方小福歪头看他,却见他也正歪头看过去,四目相对,一起笑了起来。
“都好,等你忙完,咱们就去。”
“嗯。三哥……你是不是因为晚饭时我说了要一大家子搬去县城的话,有了担心是不是?”方小福突然问道。
“……”方子湛沉默了。
“三哥。”方小福顿住了脚步,也拉住了方子湛,抬头看着他,一脸正色道,“虽然我们可以离开老方家,也可以去很远的地方,但是……”
“我不希望你将这事儿当成心结,在心里折磨自己。我不想看到你难过,我想让你知道,不管多难,我都在你身边,陪着你一起面对。”
“嗯,我知道。”方子湛深深看着她,露出温柔的笑容,忽然将她搂入怀中,低喃道,“就在我最绝望无助的时候,我听见了你的声音,我就知道。”
他说的,是他昏迷的时候,灵魂陷入一片黑暗中的时候,小七儿的声音就像天际一抹亮光,穿过黑暗找到了他,将他唤醒。
方小福伸出双手圈住方子湛的腰,将脸偎在他胸前,心里却在想,我这是穿越时空遇见你,相爱相惜。
两人在路上耽搁了一小会儿,便手拉手快步走回家去,免得那些客人等急了。他们没有回头,没有发现大哥和二哥幽深的目光远远望过来。
跑来老方家找方小福的客人,都是村子里那五十个小闺女的家长。
今晚收到了银子,虽然不多,那也是小闺女做的活儿不多,但银子兑现,说话算数,而且送货回家就发银子,这种诚意,还是让这些家长感动了一把。
堂屋里坐满了人,还有一些没凳子坐只能站着,反正都快人满为患了。方小福和方子湛一进去,顿时被眼前的阵仗吓到。
两人连忙朝大家行礼,打起招呼,很是有礼貌。听到大家纷纷说起自己的来意,方小福连忙摆手:“不敢当,各位长辈千万不要多礼。”
“小七儿,大家也是一翻心意,毕竟这个赚钱的机会是你给的哪。”村长大伯在一旁笑呵呵地开了口。
“还有今儿你将捐助村塾的物品也交给我带回来了,村塾里的先生都说要领着学生们来感谢你呢,不过让吴先生劝住了。”
“……”方小福一阵无语,在内心呐喊,神啊,让我先擦一把冷汗吧。
“请村长大伯转告村塾里的先生,老方家是耕读人家,知道读书人的艰辛,捐助是在能力范围之内,尽一些绵薄之力,不必介怀。”
方小福的谦虚态度,立刻获得大家的一片称赞。
先前他们还担心老方家因为给了自家赚钱活儿,态度多少会有些傲慢。就像之前方刘氏教训林小媛,愣是逼得人家小闺女跳河一事,也在他们心里存在疙瘩。
但今日来看,这种担心根本就是多余的。老方家都在按照当初签下的约定行事,并没有以任何理由发生改变。
方小福和村长就捐助村塾学习用品一事表态之后,便微笑着看向屋子里的人,丝毫也不怯场。
“各位长辈的心意小七儿领了,以后赚钱的路还长着,就让我们一起努力,愉快地合作吧。若有什么疑惑的问题,找村长和耆老,他们会为你们解惑。”
她以后是要住到县城里去的,因此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和大家沟通。而且,根据约定,村长和耆老们是有义务承担这个沟通任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