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适合咱们家。”
“也没什么不好呀,只要有个当家主母管事儿就成。”方子元到是不以为然,他本来就是在大院子里生长的,习惯了。
不过最近觉得这种小院子也不错,很热闹,而且就跟小七儿玩也很开心了。他居然在这里住习惯了,都不想回家去。
“可以先买一座小院子,咱们先住着,以后想买大院子再买。”方子湛又开了口。
他并不热衷大院子,但他知道小七儿喜欢文先生的竹轩,便想着要是有自己的小院子,就可以弄成她喜欢的模样了。
方小福没有立刻说话,而是在思考着买什么样的房子最适合他们。
之前想到县城买房是因为两个原因,兄弟们进县学读书,住家里方便一点。再一个是她想住县城,生活方便一点。但农村也有农村的好,她住了这么久也习惯了。
可是现在因为方子湛的渴望,还有她对家里某两个人的失望,她决定尽快搬去县城。
买大院子是因为她很快就发财了,买得起。住大房子当然也舒适,就像电视里那些豪宅。
但她忽略了他们到底是农家孩子,而且年纪都小,一帮小弟妹跟着,住得太分散确实不好,他们会害怕、会寂寞,也不安全。
别没事在家里丢了个人都不知道。
“好,先买小院子,有咱们老方家这么大就够了,后院里养些鸡、种菜、前院里晾衣、养花、种几棵竹,要是面积再大些,再种几棵四季果树。”
这么想着,她心里豁然开朗,抬头笑道。
☆、217。第217章 蒸蛋
兄弟们一听却都露出了笑容。怎么感觉是把老方家给搬进县城了呢?
不过他们喜欢,自然赞同。于是大家都对未来的院子充满了憧憬。
第二天,方小福很早就进了厨房,不过老太太更早,已经在忙碌了。她打了招呼就去洗漱。
洗漱回来见老太太已经煮了一锅玉米粥,正在蒸馒头,便去库房拿豆子磨了小盆豆浆,再拿了鸡蛋回厨房。
等蒸笼空出来后,做了一大海碗豆浆蒸蛋,旁边还有几只小碗围着摆了一圈儿。因为蒸笼不能同时放两只大海碗,好在还能围几只小碗进去。
趁着做蒸蛋的空档,她又生小泥炉,将中药拿了一副先在药罐里加水泡着。等炉子生起来,开始煎药。
彩霞和小秋、小满几人进厨房洗漱。她们见小七儿姐竟然已经在忙了,都觉得汗颜,纷纷加快速度。
彩霞过来煎药,方小福打了水端去方子湛屋里,正好子维开门出来,省了她敲门的功夫。方子湛已经起来,正在自己穿衣裳。
在她的帮助下小心地洗了手脸,还刷了牙,便出了屋子在院子里走动一下,他现在的情况也不宜活动筋骨,只能呼吸新鲜空气吧。
方小福倒了水,回厨房把小碗蒸蛋都拿出来,混着豆浆原味的蛋香瞬间溢满厨房,让随后进来的几个兄弟立刻围了过来。
“我还蒸了一大碗,早餐给你们配馒头。”方小福笑吟吟地解释。大家一听都有得吃,便涌去洗漱了。
方小福拿出一小碗搁在灶头,再将其它几小碗放在托盘里搁着,小姐妹们过来拿碗筷,她又拿了一只空碗倒了些酱醋、麻油,拌了拌。
再拿了抹布将蒸笼里那一大海碗蒸蛋拿出来,将调好的酱醋麻油汁倒在蒸蛋上,又洒了一掇早就切好的葱花。
然后,她示意小姐妹将两种口味的蒸蛋端到堂屋去,让他们用勺子舀着吃便是。这是配菜,不是主食。
她则将彩霞倒好的药碗和灶头那碗蒸蛋端去给方子湛。方子湛喝完药又用茶漱了口,再一尝蒸蛋,顿时眼睛一亮,说和昨天的味道不同。
方小福开心地告诉他,怕他吃同一种口味会腻,今天特地加了豆浆进去,明天兴许又会改变。
方子湛目光温柔地看着她,嘴角的笑意怎么也抹不去。
方小福被他盯得有些脸红,便说去给他拿个馒头,扭头就跑出屋子去了。
堂屋里,子鸿和子胜也到了,正在争夺最后一小碗蒸蛋,即使没有加调味汁,他们也想吃,两人嘴角还沾着酱汁,显然是刚吃过加了调味汁蒸蛋的。
“你们两个不要争了,平分就好了嘛。”方小福走过去劝他们,然后瞪了旁边正端着一只小碗吃不停的大哥和二哥。
子维手里也端了一只小碗,坐得远远地。
看来是当哥哥的先出招,独占了小碗之一,两小只才有样学样也想拿小碗,但是数量不够,因此只能内部争斗起来。
小姐妹便就可怜了,没人敢抢,只能从大海碗里舀两勺到自己的粥碗里。不过她们也吃得很欢乐,容易满足啊。
大人过来晚一点,也能分到几勺。然后方小福发现还有一小碗搁在一边,正诧异时,听见方子健解释:“那是留给你的。”
方小福莞尔,这帮家伙还是有良心,抢得再欢,也会给她留着。于是也坐下来吃。
老实说,她不喜欢加了调味汁的蒸蛋,觉得伤了口感,蛋要吃清淡、清香。不过作为配粥配馒头的配菜,加了调味汁则更爽口一些。
看大家各自喜好吧。
吃完早餐,子鸿和子胜便去上学,方子健和方子元去县城。方小福拿了一大盒蛋糕让他们带去给文先生吃。
两人便提着走了。今儿他们不送货、也不带货回来,主要是去解决一些问题,因此也没提前定王胜大叔的驴车,直接去村口等他了。
“小七儿。”方小福正要回屋子,就见到爹站在院子里喊她,手里还杵着一把锄头。
“有事吗?”方小福扭头看着他,感觉才一天时间,他就憔悴了不少,神情很是愁苦的样子。不过她并不想心软。
一个正直老实的人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如果你轻易原谅,他会以为他是对的,下回还会有各种理由这么做的。
“小七儿,爹已经知错了,原谅爹好不好?”方志诚没想到一向温顺贤惠的小七儿竟然有这么冷漠对自己的时候,一时心里很不是滋味儿。
可是他也无法忍受被儿子和媳妇一起无视,想要祈求谅解。
“原谅?”方小福淡淡一笑,朝他走近几步,压低了声音,似乎担心被方子湛在屋里听见,“三哥差点死了,你叫我们怎么原谅你?”
“……”方志诚无言以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小七儿走进三郎的屋子,头也没回。
老爷子在屋角看着一脸悲苦却无所适从的儿子,不由叹息。如今他和这个儿子在家里可是饱受冷眼,被孩子们无视得很彻底。
他当初到底是抽的哪门子疯,为何会想到要让三郎纳妾呢?如果当初提的是大郎或是二郎,都不会是这样情况了。
三郎已经娶了小七儿,他竟然还想着给他再找一个,当时真是猪油蒙了心、脑袋被猪踹了,才会说出这么不负责任的话来。
尽管当时他说要和三郎征询意见才能拿捏主意,可到底是起了这样的念头哪。
当时想得太简单了,却没想过,小七儿有这赚钱的能耐,又岂会任由自己的夫君纳妾?就算三郎愿意,她也不会同意的。
依据律法,男子纳妾除了家里长辈大人同意,也要正妻同意的,否则都不合规矩,名不正、言不顺。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能建立在婚姻双方都同意的情况下,否则就不成立了。
可是他却以为,三郎和小七儿都是孝顺又懂事的孩子,又有担当,应该会同意的。毕竟这是方迎春惹事才造成的悔婚哪。
可他却是想错了……
☆、218。第218章 姑婆来了
快晌午时,连夜回家送银子的梦萱四姐妹回来了,同来的还有姑婆方文绢。
老爷子下地干活去了,老太太去村里找人家买鸡还没回来,方杨氏和方刘氏也在外面干活儿还没回屋做手袋。
因此方小福在方子湛屋里听见动静,连忙走了出来,就见到一个长得高瘦,脸上挂着淡淡笑容的老太太,不由一愣。
“姑婆?”方小福仓促之间不太记得姑婆的模样,但很快从她的长相辨认出来,又有四姐妹在身边,自然能猜测出来。
连忙迎了上去,朝方文绢福身一礼,两人寒暄了几句,方小福又看了一眼门口牵着小毛驴正走进院子的少年。
等那少年走近,蓦然想起来,这不就是玉玲的未婚夫吗?比大哥小半岁,比二哥大几个月。她连忙又行礼打招呼:“奕祥表哥。”
方文绢有六个孙子,吉、瑞、祥、和、安、顺,石奕吉已经二十来岁,两年前就当了爹,小的和子胜差不多大。
而这石奕祥是大房次子,也是去年的童生。石家要供几个孙子上学,家境比老方家还差一些,不过一家人团结和气,到也安宁。
“姑婆快请屋里坐。”方小福连忙招呼方文绢进屋,又扭头喊道,“子维,快来招呼奕祥表哥,彩霞、小秋,快来奉茶。”
梦萱姐妹是住二爷家的,因此和自家奶打了招呼后,就往二爷家去了,媛儿姐妹则是住在这边的,也回了自己的屋子,小姐妹们听见声音连忙出了屋子。
子维从自己的屋里出来见了礼,连忙去帮石奕祥牵驴,栓在了厨房外屋角的空地上,那儿有棵桐花树,可以系绳子。
“不着急,我先去看看子湛。”方文绢笑着说道,便朝西厢望过去,她记得二房是住在这边的。结果就看见方子湛正开门出屋。
“姑婆来了,子湛有礼。”方子湛朝院子走了几步,恭敬地作了一个大揖。
“子湛你别多礼,快起身。”方文绢连忙喊道。
方子湛起身时,却因晕眩忽然往前踉跄了两步。
“小心!”方小福飞快跑过去搀住了他,待他抬头时,脸上已经一片通红。
“哎哟三郎,你没事吧?”方文绢也走了过来搀住,一脸担忧,“快回屋躺着去。”
“让姑婆忧心了。”方子湛尴尬地笑了笑,“子湛陪姑婆说说话吧。”
“好,就去你屋里吧,你歪在炕头就是,别跟姑婆讲那虚礼了。”方文绢便搀了方子湛回他屋,根本不给他反对的机会。
看着这么利索又霸气的老太太,方小福莞尔。
难怪听说石家被姑婆管理得井井有条,媳妇子几个,如今孙媳妇都有两个了,第三个也在半年后进门,但当家主母依然是她。
方小福便让彩霞将茶奉进方子湛屋里,又送了两块蛋糕过来,然后退出来,让方子湛自己陪姑婆说会儿话。
方子湛之前也是这么说的,相信他也估摸到了姑婆此来的意思。一个是看望他,一个怕是想劝和。
昨晚老爷子去了石家,很晚了才回来,如果只是吃饭,不用这么久,肯定还说了事儿。
方子湛回来后,老爷子还没找他谈过,怕是知道如今关系僵,便找了老姐姐过来当和事佬。因为兄弟也有怨言,自是不敢去找的。
这个意思,方小福猜到了,不好阻拦,只能交给方子湛自己处理,毕竟是他亲姑婆,打小儿也很疼他的。
而且她心里也想着,方子湛心里的怨气如果不发泄一下,憋久了怕也对病不好。如果能和姑婆诉说委屈,也是好事。
石奕祥从驴背上卸下来的竹篓里有六只鸡、一袋面粉、五十只鸡蛋、还有两条鱼、一条后腿猪肉、四坛酒。
不过他没进屋,就拿了两只鸡、两坛酒,说去二舅爷家里一趟。
方小福给招待了姑婆,将空间留给祖孙两个后,出来就让小秋和小满去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