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门金凤:冷面夫君童养媳-第1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有村长大伯这么想,小七儿也放心了。”方小福冷静下来,再次开口。
    “这样吧,人数和食宿都确定下来了,接下来就有劳村长和几位耆老在村里筛选人数了,一定要控制在七十人以下,宁缺勿滥。”
    “这是自然,你的顾虑咱们都醒得。”村长连忙点头,忽又问道,“这七十人以下,是包括咱们自家闺女还是不包括的?”
    “包括的。你们自家的闺女你们自己约束,和村里闺女一样,都交给你们管理,如果出了问题,方家不承担责任。”
    方小福立刻严肃地表明立场:“方家以后每隔五日收一次货,收钱回来当晚便可把酬劳支付给大家,不以任何理由拖欠。但方家只认货,不管人。”
    她最讨厌的就是事情多、麻烦多,最后钱没赚到郁闷气却赚到了。既然村长和耆老们是为村子谋福利,这些事儿就是他们应该承担的责任了。

  ☆、215。第215章 抛出更多橄榄枝

村长连忙点头,理解方小福的立场。毕竟现在是方山村要跟着她赚钱,求人的是方山村哪,何况她的要求也无可厚非。
    本来人就不住老方家,老方家也管不了这么多。
    “小七儿放心,这几****和耆老们会仔细筛选合适的人选,然后和对方家里的大人谈清楚,他们愿意就签个保证书,不愿意咱们也不勉强。”
    村长正色道:“方山村几百户人家,年纪合适的小闺女怕有一两百多人,根本不愁没人来做。因此不用担心那些人家拿乔。”
    不拿乔,自然要接受他们的要求,本份做人,认真做事。最后赚头还不是他们自家的,村长和耆老又没要他们的钱。
    十两银也是收的食宿费用,家里多了人吃饭,做家事的人肯定会辛苦些,赚些小钱理所当然。
    方小福点点头,心里也暗暗吃惊,没想到方山村符合她要求的小姑娘竟然有一两百人,那不符合年纪的又得多少?
    一个家里也不可能全是小闺女,肯定还有儿子。像方家这样的多子多女家庭,又有多少?一大家子人住在一起的又有多少?
    天爷,方山村不愧是个有几百户人家的大村。按现代规律来算,几百户人家根本没多少人口,一个小区就够了。可是在这里,竟然如此庞大。
    她再也不敢小看了。
    “村长大伯,小七儿知道你和耆老们都是为了方山村,小七儿和哥哥们商量过,也愿意为村子多出一份力,这里有两个想法,你们听听看可妥?”
    “小七儿请说。”村长一听眼睛亮了亮。这小七儿能带方家赚大钱,又让出福利给方山村,可不是普通的小闺女,她说要多出一份力,肯定是好事。
    “嗯,一个是小七儿手头还会做一些小玩意儿,以前也让家里人做过,只是赚头小,只有几百文钱的利益,后面就没做了,如果……”
    她有些不好意思,好像没让更多人赚大钱是她的错似地。
    “如果村里符合条件又没选上做手袋的人家,或者家境不太好想多赚些钱的人家,也不限定是小闺女,媳妇子也可以的。都可以来做做,多少赚些。”
    “是这个理儿。小七儿,你可真是方山村的大福星。”这次激动夸赞的是方耆老。
    方小福后来才知道,方耆老也有两个兄弟,家里孙女儿条件都不符合要求,但是媳妇子还是有几个人的。几百文也是钱,一个月总要做些活儿,帮衬一下家里也好啊。
    “不过这个布料成本,小七儿就不承担的,不过可以代为采购,或者我出布料,剪了布样子,按十文、二十文、三十文不等的价钱卖给她们。”
    “她们做好后,交给我去送货,或者我去看看如意斋是否上门收货,这样更方便。你们看如何?”
    还能如何?村长和六大耆老只有点头的份儿了,就连方志忠都很高兴,便开了口。
    “小七儿,做活儿的人多了,光送货就累着人。不如你去和周掌柜谈谈,要是每隔五到十日,让他派人过来取货,在村里付钱,就最好了。”
    “嗯,大伯说得是。而且这次的事情还是咱们在村里自己说,人家如意斋要不要这些货,要不要这么多货,还不清楚,明儿我就给周掌柜去信问问,等有了确切消息,再具体实施,可好?”
    现在还只是内部意向,要等外部市场联系好,才能真正具体实施的,否则货物流通不了,一切白谈。
    大家又只有点头的份儿了,心里不禁有些紧张。这可是大笔银子哪,要是谈不成……村长很想问方小福,谈得成的吧?但他终是没有问。
    “还有另外一件事,就是想改善一下村里读书人的境况。”方小福自然知道周掌柜肯定会收的,也不着急,便说到另一件事情上了。
    也就是之前散步时听哥哥们谈话而想到的。
    这次竟然答应村长给村里让出福利,那她就让到底,抛出更多橄榄枝。
    “我家赚了钱,也不会忘本。因此决定在年底前捐一百套笔墨纸砚给村塾,另外再捐竹纸一千刀、中毫笔五百支、小毫笔五百支。”
    “村塾可根据学子的成绩和表现,还有家境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和资助。如果方家不倒,小七儿保证以后十年皆可照此捐赠。”
    她给不了什么助学金,因为那不能根本上解决贫穷的问题。但她可以提供学习用品,暂时缓解一部分条件有限的学生,同时还激励了学生好学的积极性。
    就像当初他们家这些兄弟,学习用品都是靠自己想办法赚到的,不够用就只能省着用,连子鸿和子胜都要出去赚笔墨钱。
    而他们老方家在村里还是条件不错的人家,尚且是这样,那些环境差些的又是什么情况?村里多是耕读世家,但多止步于童生,是不愿意读书?没时间读书?还是没钱读书?
    听说读书最好的家里,都很少出几个秀才,最多供出一、两个,而且是全家老小来供。
    “好!”这次村长也激动了,“小七儿,你不但能干,而且贤良,如今还有此善举,你不但是咱们方山村的福星,还是救星哪。”
    方山村虽不是穷村,却也只是一个村子,村里那么多读书人家,又多是地里刨食,这学习用品和书籍就是一个家里最大的开支了。
    村塾里大小学子就有两百多人,这些捐助短期内其实能帮大忙了,如果以后每年都有,就是长期大帮助,帮到很多向学的穷孩子。
    “这不是小七儿一个人的主意,而是之前哥哥们的心愿,经小七儿之口说出来罢了。”方小福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了一下之前散步时的话题。
    确实是几兄弟在一起感慨,有了钱不能忘本,当初他们为了学习用品过得有多苦,而今他们不愁了,还有很多寒窗学子在愁。
    所以方小福便提了她的想法,几兄弟都觉得好,便讨论了一下具体的捐赠内容。

  ☆、216。第216章 大院子

村长等人自又是将方家兄弟大大地夸赞了一阵,都很高兴。老方家率先赚了钱,却舍得拿出来为村子作贡献,为学子尽心意,自然让人敬佩。
    “另外,我们也会尽量捐助一些书籍,帮助村塾在十年之内,建立一座面向村人开放的图书社,让村里读书人都可借阅,而不必自己买书,大家还可以分享读书心得,形成更好的读书风气。”
    有人说,喝水不忘挖井人、乘凉不忘栽树人。而现在,方小福想要做的善事,不是给谁捐几两银,而是想用有数的银两,帮助更多的人实现梦想,走上成功之路。
    她本来还想说,如果谁考了功名无学费、无赶考盘缠,她都可以慷慨解囊,但最后还是没有说出来。
    她是可以尽自己所能帮助有需要的人。但是看在别人眼里的她,又将是什么模样?大善人?有钱人?傻子?好骗好坑的冤大头?
    财不露白,即便到了这个地步,她也坚持这个道理,不想因一时热心,招来更多麻烦。
    财富要一点一点累积,富贵也不能一步登天。而她穿越过来才多久?已经赚了不少钱,也带领家人赚了不少钱,现在还要带领村人奔小康。
    她的责任重大,名声也会越来越大,到时候再不看紧荷包,得意忘形,兴许就会搞出祸事来了。
    而现在她提捐助,一方面是真心想帮助人,一方面也是想散财。
    散财消灾。
    而她今晚许诺的事情,已经很多。最后,双方达成初步协议后,村长和耆老们便离开了。
    将一行人送出院外后,方小福便往方子湛的屋里走,去看他,也将刚才的事情告诉他和子维。
    方子健和方子元也跟了去,方志忠知道他们还有事情讨论,一直以来都是他们兄弟妹们在自己拿主意,因此他也不掺合,忙自己的去了。
    方子湛没有睡,正听着子维念书。
    方小福一进去就看见这样的景象,方子湛靠坐在炕上,子维坐在书桌前手中拿着一本书,不过不是他平日安静的模样,而是在静静地读着。
    没想到他们竟然用了这样的方法,方子湛不用看书也能读书了。他们兄弟本是同科童生,读的书本是一样的,这样也不错,两不相误,尤其不用相对无言。
    方子湛不能多说话,方子维不爱多说话,两人呆在屋里确实会很闷的。
    方小福调侃了他们之后,便在炕沿坐下,然后将刚才在堂屋里和村长他们达成的协议说了一遍,然后接着说出她的计划。
    “虽然我相信周掌柜不会拒绝咱们增加送货,但为了掏个底,咱们还是要去探探口风。只是我觉得写信太慢,不如明天大哥和二哥,你们去一趟县城。”
    “好,顺路也去趟天一书局,和文先生谈谈你允诺的那些笔墨纸砚、毛笔、竹纸,书籍的事儿最好也先和文先生说说,让他有个数。”
    方子元点头说道。
    方小福含笑看着他,发现他总是很轻易便说中她心中所想,如果她做生意,他会是很好用的合作伙伴。
    “还有布料,如意斋若是同意咱们多送货,咱们就需要更多布料,也要提前和胖婶儿打好招呼,咱们常买的那些布料,要多进一些货留给咱们。”
    方子健也说道。
    “还有房子。”方子湛突然嘀咕了一句,提醒着什么。
    “嗯,虽然今儿已寄了信给文先生,但明天你们去找他时,还是再提一次吧,咱们要不要铺头没所谓,院子要大,屋子要多,适合咱们住的。”
    “我不要住大院子。”方子维静静地听了半天,突然蹦出一句。
    “怎么?有大院子不好吗?可以让你继续做安静美少年呀。”方小福忍不住又调侃他,家里有个这样乖巧呆萌的弟弟,总是想让人捏了捏。
    “住大院子隔得远,就见不着面了,说话也不方便。”方子维低声解释,便红了脸,转开目光,有些别扭。
    “……”方小福错愕地看着他,他竟然说见不着面?说话不方便?他本来一天就说不了几句话好吧。
    “子维说得有道理,咱们兄弟妹自小住在一个院子里,对面住着、隔壁住着,出门就看得见,说话听得见,要是进了县城大院子又分成了几个小院子,反而冷清了。”
    方子湛理解地看了弟弟一眼,又看向方小福。
    “而且院子大了,咱们就是一大家人住进去,也很宽敞,兴许还要婢女、小厮,甚至管家呢,虽然像个大户人家了,可是人多事儿多,不适合咱们家。”
    “也没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