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哐当”一声。
声音很大。
顺之一看,就看到一把匕首正好掉在了纪云舒的脚边。
男人赶紧弯腰将其捡了起来,匆匆收进衣袖中。
然后下了楼。
纪云舒不禁眉心一皱。
有些好奇。
那男子一身儒衫,戴着一顶学子帽,一看就是来参加会试的仕子。
但是明明一个书生,为何身上会带着一把短刀?
而且,一般学子握笔,茧都是在手指上,可刚才那人捡刀的时候,纪云舒发现他的茧都是在掌心上!
一看就像是个常年劳作的人的手。可男人腰间上的玉第佩价值连城,自然不是劳作之人。
第1295章 灯会前
除了劳作之外,便是常年握剑之人也会掌心起茧。
莫非此人是个武夫,然后弃武从文了?
不过,这点却跟纪云舒没有任何关系。
八竿子也打不到一起。
景容注意到她落在那个男人身上的视线,便问:“怎么了?”
她摇摇头。
便跟着客栈里的小二往楼上去了。
而方才这个书生在下楼之后,就转去了客栈后面的马厩。
马厩里,一个蓝衣男子正在拴马。
书生走到他身边,轻声问:“怎么样?”
蓝衣男子十分警惕的往周围看了一圈,确定没人注意之后,便道:“都安排好了。”
“可千万不要有什么差池。”
“放心吧!不过,你确定今晚他会来?”
“我都已经打听清楚了,绝对不会有误。”书生斩钉截铁道。
蓝衣男子拴好绳子,双拳紧握,眼神迸发出了一股杀气,说:“这一次,我们绝对不能失手,我也一定……要亲手杀了他。”
书生的眼神中也泛起了恨意:“我父亲的仇,我也要亲手报回来。”
……
南国候府。
这几天,南国侯哪里也没有去,一直待在祠堂里。
府上的小厮来过两回,说是有个景公子过来探消息。
他每次的回应都是“不见”。
连雀也来过,本想说些什么,可是话到嘴边,又赶紧咽了下去。
虽然,他不知道南国候究竟在等什么?
或者,到底在决定些什么?
但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
今日的风雪已经停了,连雀在庭院里,望着此时站在祠堂那些牌位前的南国候,心里充满了疑问。
没多久,一个男人从外而进,走到李连雀身边,说:“今天一早,她们打算出城了。”
连雀诧异:“然后呢?”
“好在官道上倒了几棵大树,山体也塌了,要等清理干净之后,马车才能出城。”
天意啊!
如果南国候再不说话,到时候,纪云舒等人就真的要走了!
那可怎么办?
就算南国候还能再等,连雀也等不了了。
他立刻进了祠堂,喊了一声:“侯爷。”
南国候没有回应。
依旧不动的站在那里。
“您如果再不将事情真相说出来,纪姑娘就要走了。”
还是没说话。
“侯爷!”
南国候十分平静,目光凝重的看着面前的牌位。
连雀心急,毕竟真相现在就摆在眼前。
正当他还打算说什么的时候——
外头有人来了。
冲着里面说:“侯爷,有人送来一个盒子。”
南国候终于有个动静。
他转身看去,就看到小厮手中捧着一个盒子。
“拿进来。”
“是。”
小厮将盒子递给了他,然后便下了。
南国候将盒子打开,里面是一只碗。
非常普通的一只碗!
连雀不明:“侯爷,这是?”
南国候把碗给他,说:“去院子里摔了。”
“摔了?”
“嗯。”
虽然不明白为什么,但连雀还是接了过去。
他走到庭院中,将碗往地上一摔。
“砰”的一声!
格外响亮。
而那些摔碎的碎片中,竟然露出了一张白色纸条。
是藏在瓷片里的!
他赶紧将其拿了起来,拍了几下,递到了南国候面前:“侯爷,有张纸条?”
南国候并不惊讶:“他果然送来了。”
他?
他是谁?
南国候将其打开,上面密密麻麻的写着一些字。
在看完这些之后,他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
眼眶也因此渐渐湿润了!
心底的痛处百感交集!
这究竟是一封怎样的信件?
又究竟是谁送来的?
为何要藏在碗里?
连雀心里充满了困惑。
……
纪云舒等人回到屋中安置好了一切,就等着官道清理好。
而这一天,高定城的晚上有一场灯会!
从早上开始,就陆陆续续有人在准备了。
整个城里热闹非凡。
可是到了晚上,官道上积水问题并没有处理好,景容派侍卫出去打听了一番,说是最快,也要等到明天晌午。
就只能继续等!
而这一整天,大伙都在讨论着今晚的灯会。
这是今年新年之前的最后一个喜庆的节目!
晚上,街道上已经挂满了各色各样的灯笼。
客栈一楼,几个男人围在一起。
“新年就快到了,这次的灯会是为了迎接财神,咱们也得出去热闹热闹。”
“是的,我家那婆娘,昨晚就在准备了,一早就去逛了。”
“那还等什么?你看这天色都黑了,咱们现在就去吧”
“走走走……”
一桌子的人吆喝着去了!
坐在旁边的琅泊和白音皆已听到。
白音只顾着喝酒,琅泊则撞了他一下:“要不,我们也去凑凑热闹?”
“要去你自己去。”
“反正现在也走不了,外面这么热闹,去看看也无妨啊。”
“不去。”
“你别那么扫兴。”琅泊埋汰一句。
白音不停的往嘴里灌酒,眯了他一眼:“我没那么心情,你要去,找你家王爷去。”
“那算了,我还是喝酒吧。”
琅泊也开始一杯接着一杯的往肚子里灌。
二楼,纪云舒正在屋子里画画。
她提着一支笔,面前铺着一张纸。
上面画着雪景下的高定城。
虽然只是画着一份线稿,但模子已经出来了,稍稍加一点颜色,便是一副栩栩如生的美景。
即将要离开高定,她便想着作一幅画当作是纪念。
这时,景容却敲开了她的门。
见她正在作画,便走过去一看。
微微一笑。
却没说什么。
然后走到窗前,将窗户打开。
外面喧哗的声音传来进来。
五颜六色的灯笼光线也从外面透了进来。
洒在了纪云舒的那副画上!
她停了笔,目光往窗外的方向看去。
问了句:“今晚是高定城的灯会。”
景容背对着她,目光遥望窗外:“嗯,很热闹。”
街道上人来人往,灯笼并列有序的挂着。
良久,景容转身问她:“打算一直待在屋中?”
……
一炷香后,景容和纪云舒便去了灯会。
而与此同时,宋止还在老宅中纠结。
纠结着到底要不要去参加文桥边上的灯会?景容和纪云舒已经走了之后,他总觉得心里空荡荡的,哪里还有什么心思去参加灯会?
第1296章 他要选择的“新人”,必须是聪明的
宋止坐在院子里,手中捧着一本书!
却无心去看。
目光看着不远处被烟火绽开璀璨星空。
心里摇摆不定。
去?
还是不去?
他忽然想到了一个办法。
将手中的书放下,然后掏出了一枚铜板。
放在掌心里。
心里想着,若是正面就去,若是反面就不去。
便将铜板往空气里一抛。
铜板落下。
他紧紧的抓在手心里。
心里一沉,摊开手掌一看。
竟然是正面。
结果是去!
宋止无奈,但到底还是接受了这所谓的“命运”的安排。
然后回屋换了一身稍微好一点的衣裳。
好让自己看上去不会那么的格格不入。
最后,他提着一盏灯笼便去了。
今日几乎大半个高定城中的百姓都来了。
街上一眼望去,根本望不见头。
宋止还从来没有见到这等场面。
“大城市”就是不一样!
人多,热闹。
举办起什么活动来,也十分喜庆。
他挤在人群里,去了文桥。
文桥边上有一条十分通畅的红色长廊,里面摆满了桌椅板凳,许多仕子们都已经到了,还有不少的文豪和贵家子弟也在。
长廊后面是一处宽敞的庭院,庭院里面摆着好几张长桌,上面放着笔墨纸砚,庭院上方和周围都挂满了灯笼,
庭院再往后,就是一条湖,湖边上有一个亭子。
亭子周围挂着轻纱!
看不见里面。
而坐在亭子里可以完全看清楚这边的情况。
宋止定在原地犹豫了一下。
拿着灯笼的手不由的紧了几分。
也不知道是谁忽然看到了他,冲着他喊了一声:“宋兄。”
他闻声看去,就看到一个打扮干净、长相爽朗的男子从长廊里走了过来。
嗯?
这人是谁?
宋止在脑中快速搜寻了一遍。
完全没有印象。
那人满脸热情的走了过来,搭上他肩膀,说:“你怎么来得这么晚啊?”
宋止到底还是开了口:“你是?”
“你不认识我,我认识你。”
“……啊?”
“我叫袁江,之前有个诗会,你对出了薛和的诗,还记得吗?”
哦!
宋止点头:“记得。”
那人说:“当时我也在,你可知道,当时在场的人,除了你,根本没人能对出来,你可真有才华。”
“承蒙夸奖,我……只是运气好罢了。”
“你就别谦虚了,走,赶紧进去,我给你腾了一个位置。”
“多谢。”
那人便拉着宋止进去了。
在他旁边的空位上坐了下来。
宋止随即也将手中的灯笼吹灭,放在自己的脚边。
一个灯笼也要好几个铜板,所以,这盏旧灯笼可不能丢了。
他心有紧张,不知与旁边的人该说些什么才好。
袁江便给他倒了一杯茶:“宋公子,你尝尝。”
宋止微微一笑,端起茶先是放在鼻尖上闻了闻,然后喝了一口。
茶香四溢。
入喉清甜。
他说:“是好茶。”
袁江又给他倒了一杯:“你喜欢就好,多喝几杯。”
很是热情。
而盛情难劝,宋止也连连喝了好几杯。
同桌的几个人也纷纷询问起宋止的家世背景来。
毕竟能被邀请到这里的人,都是有名望和地位的人。
可当听到宋止的背景时,众人诧异。
敢情是个穷小子。
便纷纷换了桌。
唯有袁江和另外两个与他要好的人留了下来。
宋止脸上挂着几分不好意思。
袁江却拍了拍他,说:“宋兄,你别介意,他们都是一些肤浅的人,你别与他们一般见识。”
宋止笑而不语。
而袁江的另外两个朋友则将他拉到了一边。
十分好奇的问:“你这是怎么了?为什么对一个穷书生这么热情?”
“你们懂什么啊!”
“你说说看。”袁江回头看了宋止,然后压低声音与二人说:“你们想想看,那个书生虽然穷,可是来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