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即也跟了过去。
走进了人群里。
方同找到了也在围观的姜文,用胳膊撞了撞他,然后用目光点了点那个身着紫色绸缎的男子,轻声问,“你怎么不说他也在这?”
姜文压低声音,说,“我忘记告诉你了。”
“你……”
“没事的,咱们都六年不见了,以前的事谁还提啊!”
方同脸色难看,又问:“所以……他今年也来参见会试?”
“是啊!你说奇怪吧?”
确实奇怪!
于是——方同陷入了沉默。
第1158章 入耳如尘趁相识
关于那个紫衣男人,他究竟是谁?
为何方同和姜文会有这番对话?
宋止完全没有注意到他们刚才的对话,也完全没有看到方同的脸色。
他默默站在一旁,目光落在了写在纸上的那句诗。
那行字,很工整。
下笔也很有力!
这样的字,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写出来的。
宋止也看清楚了上面的诗!
写着——一言以似思别离。
一言以似思别离!
美!
这是宋止看到那句诗的时候,冒出来的第一个字。
他本就是写诗出身的,还出过诗集,想当年,多少名门世子都要跟他结交,就是看中他会写诗。
说得夸张一些,他若写诗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可当看到这句诗时,他却心生佩服。
真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他觉得能作出这首诗的人,必定是个文墨了得的。
故而,便抬起眸子,打量起那个紫衣男人。
男人一身华服,浑身都散发着一身贵气。
但眉目间也多了几分傲气。
这人是谁?
“他是谁?”宋止不由的问了出来。
声音很小!
但——
旁边不知是谁却听到了,那人凑到他身边,跟他说,“他,你都不知道?”
宋止摇头。
不知道!
“他叫薛和,是今科仕子中最有才华的一个,写文章可是一流,现在朝中不少大人都很欣赏他。”
是吗?
那人刚说完,又有人出声打岔,“我听说他六年前就参加过一次会试,可是不知道为什么,竟然没中!后来就没有再考了,今年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又来考了,唉,咱们又多个竞争对手。”
“据说,他背后有人撑腰,那人是个厉害的角色,今年若是不出意外,他必定能中三甲。”
“是吗?他背后撑腰的人是谁啊?该不会是礼部哪个官员吧?”
“比礼部尚书还厉害,可究竟是谁就不知道了。”
“那咱们可要跟他多多结交才行。”
“没错。”
那两个围观的仕子达成了共识,想着如何去拍马屁。
完全没有再顾及到旁边的宋止。
宋止倒没想这么多。
他只是在想,能写出那样诗句的人,若是将来殿试中了三甲也是应该的。
此刻,薛和将笔放下,拿起旁边的二十两银子,在手中掂量了一下。
目光环视众人。
又问了一遍,“怎么?当真没人能对出我这句诗?”
没人说话!
薛和:“总之,这二十两就放在这里,今天一晚的时间,谁能对出来,银子就是他的,”
说完,就将银子放在那首诗的旁边。
随即,大伙窃窃私语,都想得到那笔银子。
可是——
却想不出佳句去对。
宋止虽然不爱出风头,也不喜欢当拔尖的那个人,可是,那是二十两银子,如果能得到,他手头大概也能宽裕一些,也不用再继续顶着寒风去书局看书,可以将书买回去。
所以,心头越发动摇。
也在挣扎中。
到底要不要去对那句诗?
左右摆动了很久之后,他手一紧,咬咬牙,然后站了出来。
朝薛和拱了拱手。
“我来试试。”
就在他站出来的那一刻。
众人哗然!
纷纷将目光盯着他。
“这人是谁?”
“没见过!”
“他能对出来吗?”
“不知道!”
议论纷纷。
方同和姜文同时愣住了。
“他……”
完全没有注意到宋止竟然站了出来。
他们也来不及去拉!
薛和看到有人出来,勾唇一笑。
打量着他,然后笑着说,“谁都可以试,你也可以,请。”
宋止往前又走了几步,看着那首诗,念叨,“一言以似思别离。”
琢磨着。
人人都在等他出诗去对!
过了一会。
他说,“入耳如尘趁相识。”
一言以似思别离。
入耳如尘趁相识!
此诗一出,所有人都安静了。
震惊不已!
随即——
“哇!”众人惊叹。
薛和也十分吃惊:“好诗!真是好诗。你是第一个能对出我这句诗的人。”
宋止谦和一笑:“过奖了。”
“不知兄台是?”
“在下宋止。”
“我叫薛和!”
宋止朝他拱了拱手。
薛和再次打量他,问:“你也是来参加会试的?”
“是!”
“看来今年的文人才子多不胜数啊!”
宋止笑了笑。
于是,薛和拿出那笔银子,递给他:“这银子是你的了。”
宋止看着银子,却迟迟没有伸手去接。
“拿着吧,这是你的了。”
直接塞进了他的手中。
宋止捧着沉甸甸的银子,心里却很平静。
薛和拍了拍他的肩膀,朝他靠近,在他耳边说了句:“会试见!”
说完——
他便转身上了二楼。
众人的沉默,直到薛和的身影消失在二楼走廊尽头的时候才终于被打破。
人群纷纷涌向宋止。
一个劲的跟他讨教学问,或是问他的家世背景。
宋止却一字不答,只是谦和的笑着。
直到方同和姜文将他拉出人群。
才缓过来。
方同惊叹:“宋兄,没想到你这么有学问。”
宋止笑笑。
“可是……”
宋止:“可是什么?”
方同该没说话,姜文就朝二楼看了一眼,说:“那个叫薛和的人,他最不喜欢的,就是有人比他厉害,你现在公然对出了他的诗,就是打他的脸,还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
还有这种?
宋止一头雾水,搅不明白,“我……”
方同赶紧说:“好了,其实也没事!不说这个了,我们先过去那边取几本书,你在这里等等我们,待会一起走。”
“嗯。”
两人过去后,宋止独自坐着。
突然有个人走了过来。
阴沉沉的!
低着头。
宋止看不见他的相貌。
那人坐在宋止对面后,重新拿起一个倒扣着的干净的杯子,提着茶壶倒了一杯水。
却只是放在面前。
并没有喝。
宋止没说话!
盯着他看。
觉得十分奇怪!
那人静静的坐着。
忽然问出一句:“你跟方同还有姜文……是怎么认识的?”
声音低沉!
像是从深渊中传来一般。
宋止:“你是?”
“你最好……别跟他们一起。”
“什么意思?”
那人就沉默!然后起身,走了!
第1159章 门生?
那人拖着缓慢的步子起身离开。
浑身忧忧郁郁的。
像一副没有骨头的肉身。
宋的止本想追上去问个究竟。
可刚站起来,方同和姜文就已经抱着取来的书走了过来。
将他拦住。
“宋兄,咱们走吧。”
吆喝一声!
但宋止的目光却越过眼前的两个“障碍物”,跟随着那个神秘人的身影移动。
直到那人的身影消失在人群中!
不见!
“宋兄?”
“……”
没有应答。
方同和姜文对视了一眼,双双心生困惑,便顺着宋止的目光看去。
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之处。
也不知道他究竟在看什么?
于是,方同用胳膊撞了撞他:“宋兄,你到底怎么了?”
宋止回过神来,眼神晃动了几下。
“嗯?”
“你这是怎么了?”
“我……没事!”
“还以为你怎么了呢,看时候也不早了,我们走吧。”
“嗯。”
走之前,宋止在人群再寻了一遍方才那人的身影。
完全找不到了!
仿佛刚才那个人根本就没有出现过似的。
三人出了通榆阁,天色已经乌压压黑成了一片。
这条街有些偏,加上路面上有积雪,夜晚冷风嗖嗖,所以基本上没什么人经过,与通榆阁的热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方同问:“宋兄,我们现在要回文舍,你住哪个方向?看看咱们同不同路。”
“那边!”他指了一个方向。
“那就不同路了,我们往那边。”
“那要就此别过了。”
“今日相遇也是缘分,我们就住在文舍里,你随时都可以过来找我们。”
宋止点头:“好!”
“告辞。”
方同和姜文抱着那一叠从通榆阁领到的书,道别走了!
宋止站在原地,盯着他们的背影看了许久。
若有所思……
那个神秘人的话此刻还萦绕在他耳边。
久久不散!
“你最好……别跟他们一起。”
那声音,尤其阴沉。
让人心底泛寒。
为什么那个人会跟自己说这个?
他猜测不来,也不再另做他想。
现在已经很晚了,若是再晚点,或许景容他们就该担心自己了。
当然,他们或许根本就没注意到自己没回去。
想到这里,他又不禁笑了一下。
这才离开。
而此时,就在通榆阁二楼尽头的一间屋子里。
桌边坐着两个人!
一个侍卫站在一侧。
薛和面带笑容,为对面的人倒了一杯茶,甚是奉承的样子。
一边说:“其实此次诗会交给我就行,二王爷不必亲自走一趟。”
语气相比之前在下面时明显弱了很多。
而坐在他对面的人,则是二王子那延!
这次的诗会,也是由他在背后组织!
那延没有回应他的话,而是端起面前的茶杯,轻轻晃了几下,目光犀利的盯着杯中的茶水。
良久——
问:“刚才那人是谁?”
“刚才?”
“那个对出你诗句的人。”
薛和恍然,立刻恭敬的回道:“那人叫宋止。”
“宋止?这个名字听上去倒是不错。”那延略有欣赏的意思,“能对出你那句诗的人,可见是个才学渊博之人。”
薛和问:“王爷是要收纳他?”
“收纳?本王倒没这样说。”
薛和心头一颤。
扯着嘴角微微笑了笑。
不语!
因为他很清楚,二王爷非常厌恶别人揣测他的心意。
所以,他立刻收住!那延将杯中的茶水饮下后,盯着薛和,说:”一年前,你姑父帮过我,如今我看在他的面子上才会提拔你一二,所以会试的事情,你完全不用担心,只需安全准备殿试就好。但是你要记住一点,要想高中三
甲,还得靠你自己的本事!因为,本王看中的人,不能是个废物!“
本王看中的人,不能是个废物!
薛和面色一正,认真的说:“王爷说的我都记住了,也多谢王爷赏识,我一定努力,定会在殿试中高中状元,将来,定会一心一意的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