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商户嫡女奋斗史-第2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了徐乐安回禀,徐婉真倒抽一口凉气,没想到竟然真的爆发时疫。
  这不是一州一府之地,这是天子脚下人口密集的洛阳城。她闭了闭眼,不敢想象时疫会蔓延成什么样子。
  仅一处医馆,就已经有了二十余名病患。他们患了病,期间还接触了多少人?照顾他们的亲眷,为他们看病的大夫,抓药的伙计。
  更别提病毒潜伏时,他们可能接触到的那些人。也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病,病毒的潜伏期有多长,靠什么传播?这些统统不得而知。
  唉!她深深叹了一口气,在前世自己要是医生就好了,学什么音乐?此时一点忙都帮不上。她对传染病仅有的一些了解,就来自于电视的新闻报道中,还有网络中流传的一些防治措施。
  她迅速理清了情绪,睁开眼,“你且别走,等我写好了信,赶紧去送。”
  走到书案前,桑梓忙帮她研磨墨汁。
  不等墨汁磨得顺滑,她拿出鹅毛笔,蘸取墨汁开始奋笔疾书,将日常防治疫情的注意事项一一写清。
  一口气写了好几封信,她交给徐乐安:“信封上有名字,分别送往安国公府、和丰号、松溪书院、昭阳公主府、国子监、贺家钱庄。另外,去锦绣记请大哥回来。”
  徐家刚到京不久,有交情来往的人家并不多。
  涂家是亲滴滴的血亲,还关系着松溪书院这么多学生。此时大舅公应该在国子监当值,便单独送一封。钱家、贺家都于徐家有恩,且和丰号知道了,武正翔也就能知晓。庄夫人那里更不必说,既是她的义母,也连接着勋贵人家。
  至于昭阳公主府,总是有过一段交情。听说她明年就要和亲了,疫情一起,也不知道宫中是否忙的过来,还是先送去一份的好。

  ☆、第495章 庆隆帝的决断

  赵院使回到宫中,太医院也顾不得回,着人去传了胡太医出来,两人匆匆在御道上碰了面。
  “赵大人,出了何事?”胡太医拱手问道。
  赵院使脚步不停,“城中爆发时疫,眼下已经有数十人在医馆中等着救治。那些未发现的,或者发现后无钱就医的还不知有多少。叫你来,只因你和我们一起探讨过防疫方略,这是大事,面圣时若皇上问起,你实话实说就是。”
  闻言,胡太医只觉得两腿发颤,原地愣了片刻,忙拔腿追上赵院使。
  御书房中,庆隆帝刚用罢午膳,正要去里间歇息。
  “皇上,太医院赵院使和胡太医在门外,有要事求见。”
  庆隆帝顿下脚步,坐回龙案后面:“宣。”
  赵院使走得一头一脸的汗,未免御前失仪,在廊下掏出浸过药汁的手帕,抹了把脸,又整理了衣冠。
  听到宣他进去,忙在头脑中将事情又过了一遍,原原本本的禀报给庆隆帝,又呈上他让胡太医带来的防疫方略。
  “微臣以为,疫情突然在洛阳爆发,病情紧急,需立即控制。眼下有三件最要紧的事情要做:
  一、找出患病的原因,分析源头对症下药;
  二、建立迁病坊,将城中患病之人,和他们接触过的家眷都迁入其中,实施隔离治疗;
  三、全面推行防疫方略,控制疫情扩散。”
  这套方略庆隆帝本就看过,只是未加以关注,让肖太后自行处置罢了。没想到,疫情竟然会在京城发生?赵院使是太医院中最了解疫情之人,能让他如此信赖的方略,必然有他的道理。
  庆隆帝手指轻轻敲击书案,陷入了沉思。
  片刻之后,他下了决断,“好!就依爱卿所言。”
  “着人将此方略抄录成数十份,分发到受灾的黄河沿线州府、洛水下游地区。皇后那里也送一份,宫中的防疫就请母后主持。”
  略想了想,庆隆帝又道:“你陪赵院使去一趟京兆府,让京兆府建立迁病坊,遣人配合寻找病人、源头。人手若是不够,着唐柏才找北衙军求助。”
  “另外,张贴出安民告示,写明防疫办法,让坊正挨家挨户去通报,务必让每个人都能看到。”
  “宫中立刻熬制防疫的草药,确保每个宫人都要服用,每日熏燎更不可轻忽。勋贵、四品以上大臣家中,都赏一份汤药。”
  既然已经决定,庆隆帝雷厉风行,下达了一条条命令。
  高芒王朝这个庞大的帝国机器,以极快的效率,高速运转了起来。
  ……
  徐婉真带着采丝,身后跟着几个内院管事媳妇,仔仔细细地将家里检查了一遍,确保没有任何遗漏。
  自从流民越来越多,她就着人在家中开始熏燎。但事情未到眼前,就怕下人婆子们不经心。确认了疫情爆发,她亲自带着人走一遍,以免疏忽了。
  “这边的太湖石,也不能遗漏了。围墙的外侧,也要好好熏燎,你们住在后巷中,人流来往复杂,更是前后都要熏燎到位,不可大意。”
  吩咐完毕,徐婉真去荣晖堂向徐老夫人禀报,徐文敏这时也回来了。
  将刚刚徐乐安送回来的消息讲了,徐婉真道:“祖母,您看这段时日是不是将宇儿接回来住?他每日往来松溪书院,万一在路上沾染上不干净的,孙女实在是越想越担心。”
  徐老夫人点点头:“去信告个假,等疫情平复了再回去。他才七岁,在眼皮子底下看着才好。”
  徐文敏道:“这方略妹子多抄几份给我。我让铺子里的掌柜、伙计也都遵照执行。”
  徐婉真早有准备,吩咐采丝去将她房中抄录好的方略拿来。
  “还有一事。这些防疫所用的草药,不是常用药物,京中医馆里想必备得不多。这套方略一旦被皇上采用施行,恐怕几日就会被哄抢一空。”徐婉真担忧道:“我已着人提前采买了许多,但恐怕不够京中百姓每日使用。”
  这套方略要见效,消毒灭菌是关键。将病菌扼杀到幼苗之中,彻底掐灭传播的可能性。但消毒的工作,要每天都做,停了一天都不可。京中这么多人,这样大的用量,就医馆的那些库存哪里够?
  徐文敏问问沉吟:“我立即去一趟和丰号见钱老爷。上月父亲约了钱老爷喝酒,听他说起,如今他们和丰号的镖队已经组建好了,足足有十余支。眼下航路被封,只有陆上可走,镖队行走迅速,不护送贵重物品的话,直赴岭南道采买草药,十余日就能打个来回。”
  “这个法子好。”徐老夫人道:“也去见见贺家的敖掌柜。他们的商队行走多年,看看其他药材商人处有没有囤积这些草药,先采买回京。”
  徐文敏应承下来,匆匆去了。
  这场时疫来势汹汹,千头万绪的事都需要应对。陪徐老夫人用完晚饭,徐婉真回到后罩房,将众人都召集过来:“你们若有亲眷的,都写信回去,让他们按方略防治疫情。需要方略的,来找采丝抄录。”
  待众人都退下了,郑嬷嬷瞧她神情疲累,她再能干,也只是闺阁少女。奔忙了一天,又耗费心神,岂能不累?
  “小姐,您已经尽力,余下的事也帮不上忙。不如先安心歇息,您要是累坏了,再有什么事也帮不上忙不是?”
  徐婉真想想也有道理,只是一颗心安定不下来。在现代有过一场著名的时疫——非典,那个时候她还在巴黎求学,但国内情况紧急,连一向只知道工作的妈妈也打电话给她,让她那段时间不要回国。
  现代科技昌明,医学发达,对付非典也手忙脚乱。在这个古代,交通落后,信息如此不畅,不知道要付出多少条人命的代价,才能将这场时疫控制下来。
  郑嬷嬷瞧她虽然听了,却仍然担忧,塞了一本她常看的游记在她手中道:“小姐您先看会书,老身去熬制草药。好好沐浴了,方可安睡。”
  用草药沐浴,也是预防的手段之一。徐婉真无奈,接过游记看了起来。
  青麦抿嘴一笑,关键时刻,还是郑嬷嬷能制住小姐。

  ☆、第496章 千头万绪

  徐文宇已从书院回来,先去给徐老夫人请安,听说了为他告假的事,忙跑到后罩房来找徐婉真。
  “阿姐!祖母说打明儿不能去书院读书了?疫情是什么,有这么严重吗?”
  读书人讲究每日攻读不缀,无论寒暑。他年纪虽小,哪怕是蒙童也是读书人,就算生病了也不敢耽搁功课。这次竟然要停课?
  对着他,徐婉真总是有十二万分的耐心。
  放下手中书本,道:“很严重。宇儿还小,这些事情,你慢慢长大就知道了。”徐文宇才刚刚满七岁,她不想说出实情,怕给他童稚的心中留下什么阴影。
  郑嬷嬷走了进来,瞧见徐文宇,笑道:“小少爷下学啦?嬷嬷刚刚熬好了药汤,先去洗浴一番?”有徐文宇在,徐婉真也不方便沐浴,不如让他先洗过了,回头再熬便是。
  徐文宇就拿眼望着徐婉真,见她含笑点头,便随着郑嬷嬷去了。
  沐浴回来,徐文宇笑着蹦进来。
  徐婉真坐在软榻上,将一个香囊收了针,递给他:“瞧瞧可喜欢么?拿去每日佩戴了。”
  她让桑梓将防疫的草药细细拣了一些叶片完整的出来,都装在香囊之中。家中每人都会有一个,随身佩戴了,或许也能有些杀菌的效果。
  徐文宇接过去闻了闻,香囊散发出阵阵药香,上面绣了两只憨态可掬的小鸡,高兴的笑道:“多谢阿姐,宇儿很喜欢。”
  他身后的弄墨将香囊接过去,仔细的为他拴在腰间。
  明日不用去书院,功课也就不急着完成。徐文宇难得的放松下来,爬上软榻,挨着徐婉真跟她一起看着游记。
  从他身上传来草药的清香味,刚沐浴过的身子清爽的很。徐婉真将他揽过来,感受到他软软小小的身子,一颗心也逐渐平静下来。
  是啊,这场疫情她确实也尽力了。如果没有她提前进宫求见肖太后,眼下的反应必不会如此迅速。应当会少死一些人吧,自己将家人牢牢护好便是,其余的事情,她也使不上劲。
  一天的功课下来,徐文宇有些累了,在阿姐温柔的怀抱中,他打了一个哈欠,闭上眼睛舒服的睡去。
  徐婉真不仅失笑,低头轻轻吻了一下他的额头,为他调整了一个舒服的睡姿,就这样抱着他看书。
  弄墨轻声道:“小少爷睡了,婢子这就将他抱回去。”
  “不必,今儿就让他跟我睡吧。”自从徐文宇开始进学,姐弟两人也许久没有亲近过了。
  弄墨点点头,告退回去,拿来徐文宇惯用的小枕头和被褥,在床榻上铺好。
  等徐文宇睡得更熟了一些,徐婉真才让弄墨将他抱到床上睡好,自己则去净房用草药沐浴。
  ……
  这几日,京兆府尹唐柏才忙得焦头烂额,已经连接几日都歇在衙门,未曾着家。
  先是洛水泛滥,紧接着流民入城,眼下又爆发疫情!他眼下一个头有两个大,这些事,怎么就堆在一起了呢?一个处置不好,他这个官位也做到头了。
  夜虽然深了,衙门里却灯火通明,不断有衙役进进出出。钱粮师爷陶维进来禀道:“唐大人,通仓派人来说,仓中的米粮已经用去了一半。”
  唐柏才点点头,喝了口茶水润了下干渴的喉咙。事情实在太多,这只是其中之一。
  “你去拟个折子,说明下情况,请皇上允许,请调河东道的粮食应急。”
  陶维应了,劝道:“夜已深了,大人先去歇息,明儿一早的事情会更多。有我们几个师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