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商户嫡女奋斗史-第2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齐王赞同道:“对,如果是我们的友军,不会这样出手。”
  “那么,只能是太子结下的仇家了。”昭阳公主沉吟道:“太子行事自律,这些年我们都抓不到他的关键把柄。这个仇,看来结的极为隐蔽,只能慢慢查访此人了。”
  “务必要找到此人。”齐王坚定道:“如果能说服他成为盟友,我们成事的把握将增加两成。”
  昭阳公主点点头,行事周密、能影响父皇,说两成都是保守估计。
  “暂且不管此人如何,他目前的行事对我们没有坏处。接下来,我们安排的后子,可以开始动了。”
  ……
  御书房中,庆隆帝疲惫的揉了揉眉心。太子方才的表现,伤透了他的心。
  以堂堂太子之尊,怎么就会扯到这样的丑事中去?还是亵玩朝廷命官之子。他虽然下令封锁消息,但他也知道,宫中的消息能封锁住,当时有那么多双眼睛看着,怎么会不流传出去?总不能因为这个,将所有见到的人都杀了吧。他又不是暴君。
  其实,在他心中是不信的。
  他看着太子长大,曾手把手的教他习武识字,对太子的秉性再了解不过。
  一个对女色都拒之门外之人,怎么会突然好男风?这未免太说不过去。但这事实摆在眼前,太子又无法证明其清白,让庆隆帝的心中升起一丝疑虑。
  但更让他伤心的不是此事,是太子对齐王的态度。
  这是第一次,太子在他面前明确表现出对齐王的厌恶。
  他是偏爱太子,但齐王也是自己的骨肉,这逼得他不得不认真考虑起来,假如太子继承了大位,齐王、楚王还有活路吗?
  暂且禁足三个月,以观后效吧。
  武正翔出现在御书房外,他是应召而来。
  待小太监通禀之后,他迈入御书房:“末将见过皇上!”这里是庆隆帝办公的地方,他自然是以云麾将军的身份相见。
  庆隆帝抬起头,道:“起来吧!”
  接着看了一眼伺立在侧的吴光启。吴光启会意,带着其他伺候的小太监、宫女都退了下去,自己在门口守着。
  “这件事,你是什么发现的?”庆隆帝发问。
  武正翔起身,拱手道:“回皇上,雨组见到太子去了玉生馆,昨夜将消息送到影风手上。但这属于太子私事,并未呈报给属下。”
  庆隆帝点点头,影卫监视着朝中百官、皇亲贵胄,每天的消息都是成百上千条。只要判断对朝廷无害的,就属于无效的、需要过滤掉的消息,只在影卫中存档备用。
  太子不管是去玉生馆也好,去凝香楼也罢,都属于他的私事,影卫也不会往上呈报。但像之前,他在凝香楼宴请京畿大营的统领,那就属于公事,不仅是要上报到武正翔,庆隆帝也是知道的。
  “但是,当今日一早,秦右丞去大理寺,让大理寺出动捕快,全城寻找秦夙希之时,影风就嗅出了其中的不妥。因为秦夙希昨夜,也在玉生馆。”
  武正翔缓缓道来:“我让风组人手出动,果然,在修文坊里的院子里,找到了二人踪迹。属下接到回报,大吃一惊,忙让人去叫醒太子。虽不明所以,但这种事自然能避则避,只需皇上知晓便可。”
  庆隆帝点点头,他这样的处置没错,不管事实如何,避免将事情闹大,足以说明影卫忠心耿耿。
  武正翔顿了一顿,接着道:“哪里知道,我的命令还未传到。顾廷尉就已经带着秦右丞,和众多捕快寻到了太子殿下。属下无奈,只好让雨六迅速将此事告知圣上。”
  他这番话,不偏不倚,只陈述他所见到的事情。对太子的行为,并不加以评述。
  而且,这个过程,也确实是昨夜到今晨之间,影卫的动向。影卫中的每一个人,他的每一条命令,都有据可查。
  只不过,在这其中,他隐去了一些事实而已。

  ☆、第442章 此太子非彼太子(为白熊芳金猪加更)

  比如,他早就让武锐严密监视着太子府,太子从府中出来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眼皮子底下。
  再比如,他知道是齐王的人手,将太子击晕后放到别院。
  还有,楚王和秦夙希二人是真的中了太子的迷烟,只不过,在太子离开后,便有人将他们二人救醒,秦夙希又掩人耳目的去到别院。
  整件事的来龙去脉,武正翔看得清清楚楚,分明是太子设局在先,齐王将计就计引他入毂。或者说,这个局,从头到尾就是齐王铺设,太子不过自以为得计罢了。
  这其中只有一个关窍,他没想明白。秦夙希是这局中的关键人物,若无他一心一意的配合齐王这方,太子也没这么容易上当。而看秦右丞的反应,显然不知道自己儿子为了帮助齐王,竟然做出如此大的牺牲。
  不过,这等细枝末节,于大局无碍,武正翔并不想深究。眼下只要知道,秦夙希是齐王的人手便是。
  听完武正翔禀报,庆隆帝面色微沉,果然不出他的预料,太子是遭了有心人的算计。心念转过,庆隆帝在心中已经有了计较,最希望看到太子倒霉的,自然是曹皇后一脉。只是这件事,不知究竟是谁出手。
  “这件事,你着手彻查,无论是谁在后面捣鬼,都务必给朕揪出来!”说到后面,庆隆帝的脸上隐隐动怒。
  那些维持在表面的兄友弟恭、母慈子孝,犹如一层薄纱,在他面前被狠狠捅破。让他再也不能闭上双眼,再也无法假装看不见。
  武正翔只觉得,雄坐在上方的庆隆帝,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岁一般。正是春秋鼎盛的皇上,此刻连身形都佝偻起来。
  “皇上,昨夜在玉生馆的,还有楚王。”略作迟疑,武正翔禀道。
  听到这句话,庆隆帝并不如何惊愕,只意态阑珊的点了点头。
  呵呵一笑,他语带嘲讽道:“好啊,好得很!区区一个小倌馆,昨天夜里就有我两个儿子前往。朕老了,看不懂他们想要做什么了。”
  听到他语气萧瑟,武正翔心中一恸。眼前这名男子,哪里还是自己八年前第一次见到他时,那样豪迈壮阔的样子?
  时间的无情流逝、长年埋首政务的劳累、朝堂的争端,这些只是给他留下了岁月的痕迹。但来自血脉至亲的伤害,却深深的伤害了他的心。
  都说庆隆帝最是无情,但和他相伴多年,武正翔却知道,在他内心深处埋藏着一份深情。只是这份情,藏得如此之深,旁人无从得知。
  这一刻,武正翔对太子和齐王两人,都生出深深的厌恶来。
  御书房里沉默半晌,庆隆帝缓缓开口道:“罢了,这件事不用再查。”
  什么是真相?谁陷害谁?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来来去去都是自己的儿子,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待查出来又如何?
  在前些年,庆隆帝只一心念着废太子妃,眼里就只得太子和迁阳王两个儿子。但今年迁阳王谋反,背后竟然隐隐有着她的影子,他的心便冰冷了几分。
  他冷眼看着,自迁阳王之事后,太子便有些自乱阵脚,行事急躁起来。
  他能理解太子的心思,但却无法赞同他的所作所为。想当年,他虽为太子,先帝却一心宠爱着长子汝阳王。
  他足足当了三十五年的太子,一直谨小慎微。名为太子,却除了东宫六率府外,不敢插手任何朝政,不敢和朝中大臣往来,就是生怕引起先帝疑心,找个借口将他废黜。
  这样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日子,占了他大半人生。还是在肖太后的掩护下,才一点一滴的经营起自己的势力,终于等到先帝大行的那一天。
  那时的他,不止一次的嫉恨长兄,甚至有一次去问肖太后:“为何汝阳王就能活得意气风发,肆意人生,甚至公然结党营私,父皇都能默许?”
  记得那时的母后涩然一笑,幽幽道:“皇儿你要记住了,这父母的心天然就是偏的。偏了这个,自然就装不下那一个。你想要那个位置,只有靠自己去争。”
  自那以后,他便明白一个道理,只有自己争来的,才是属于自己的。于是越发隐忍起来,不声不响的控制了宫闱。因此,哪怕到了先帝大行之日,影卫统领童华池叛乱,他都能从容应对。
  庆隆帝摇摇头,怎么又想起多年前的往事?难道自己果然是老了吗?
  思绪回到如今的太子身上,他冒进有余、沉稳不足,更是蠢到中计,毫无兄友弟恭之心。和当年的自己,真是一丝一毫都不相像。
  头一次,他心头升起疑虑,这个江山能放心交到他手中吗?
  他沉默了多久,武正翔便陪着他多久。直到墙角的九龙熏炉里的龙涎香已燃尽,庆隆帝才回过神来。
  看到屋中仍恭敬站着的武正翔,他眼里有着一丝暖意。这个小家伙,眼看已经长成可依靠的栋梁了。这世事也真是玄妙,明明和自己无任何血缘关系,他却可以在武正翔的面前,没有任何担忧的尽情放飞思绪。
  这一点,连在自己的血脉至亲面前,都无法做到。
  “你下去吧。盯着他们,只要不太出格,便不用再报给我知晓。”庆隆帝道。
  “末将遵命!”武正翔倒退着出了御书房。
  武正翔出了房门,吴光启躬身进来,后面跟着小泉子端着紫檀木托盘,走到书案旁,他放柔了声音道:“皇上,皇后娘娘送了消夏汤和伏苓膏来。”
  知道庆隆帝此刻心情不佳,见他并没表示反对,便一样一样的从托盘上拿下来,放置在书案上道:“政务繁忙,皇上也要爱惜身子。”
  庆隆帝眉毛轻挑,问道:“皇后呢?”
  “娘娘送了汤来,便回转了。老奴请娘娘在偏殿歇着,娘娘却说前朝本不是她踏足之处,送汤来只是担心皇上身子,但已是僭越,留下托盘便走了。”
  庆隆帝点点头,曹皇后挺身相护那一幕,还历历在目。此后,她也一直谨守本分,并未有居功自傲之举。
  手执银匙喝了一口汤,只觉清爽适口,一上午的烦闷略略缓解了些。

  ☆、第443章 禁忌之爱

  出了皇宫,武正翔来到城中一所废弃荒院中,武锐正在此相候。
  见到他孤身前来,武锐沉默着上前施礼。
  武正翔面带笑意的微微点头,问道:“都处理好了?”
  武锐沉声道:“回主子,属下已经将所有痕迹消除,不会留下任何蛛丝马迹。”
  武正翔眯了眯眼,掩住星眸中的危险气息。在得知太子想要徐婉真的性命之日起,他便立志不会让他登上大位。这件事,只是刚刚开始。
  太子和齐王,他原本没有立场。只是这件事,对齐王颇有好处。那么,眼下的自己,应该算是齐王党了?想着这个,武正翔觉得事情变得有趣起来。
  ……
  这样大的丑事,随着庆隆帝的强势态度,宫中无人敢提起,几乎就要消弭于无形。
  但流言却不可抑止的,在京中传扬开来。
  什么“太子**夙希公子”,什么“夙希公子早就被太子包养在别院”,甚至还有“秦右丞为了升官,将儿子献给太子”这样离谱的传言。
  这等等版本,在市井之中流传开来。洛阳城的百姓,对这样的权贵密事最感兴趣。
  何况这其中的两个人,一位是高高在上尊贵无比的太子殿下,一位是名满京城的夙希公子,看上去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人竟然搅和在一起。
  这样的桃色绯闻,不知道从哪里先传出来。人们在窃窃私语时,都带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