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甘媒婆听了,如获至宝,告辞了杜师爷,急急忙忙的去了。
到了南市,这次她不敢再大张旗鼓,悄悄寻了那几个平日相熟的帮闲,将事情交代下去。
这几个帮闲前儿才得了她分下来的彩礼,拿人手软,只得按她的吩咐去办事。
☆、第289章 织锦坊主簿
太子阴沉着脸,看着进来的杜师爷道:“这件事,可是真的?”
杜师爷点点头:“一早我着人去打听了,那安国公府出来采买的下人,都说是安国公夫人在旧年就认下的徐大小姐。”
“嘭!”地一声,太子猛然一拍,桌案上的笔墨纸砚应声跳起。
他怒道:“安国公,太不识抬举!我看得起他是他的荣幸,他三番五次推却,是想倒去曹皇后那边吗?”
杜师爷劝道:“依属下所见,安国公是胆子小。先帝爷在世时,安国公府便站在汝阳王那边,结果是当今皇上登基。想必这件事让他们心有余悸,才躲得远远的。”
“我乃正统储君,和当初的汝阳王怎么一样?”太子恼恨。
如今四大国公,定国公是曹皇后的娘家、忠国公只忠于皇上、平国公昏庸无能不放在他的眼里。只剩下安国公,却是个软硬不吃的胆小鬼。
这样细细一数,就算他是太子,背后却没有一家国公府支持。
太子扶额,自从迁阳王生死不知后,自己的银钱又断了来源,真是内外交困。眼下这困局,他想不到方法突破。
太子又如何?父皇春秋鼎盛,自己这个没有强硬后台支持、没有银钱来源的太子,只是个空壳子罢了。
就连父皇,当初若不是先帝做主,将定国公的嫡长女赐给他做太子妃,巩固势力,哪里能够顺利登基?哪怕他心中不愿意承认,也不能否认曹皇后对皇上登基的帮助。
……
嘉善坊中,徐宅。
徐文敏面上带着喜色,匆匆进了门,直奔父亲所在的院子。
“父亲!”
徐昌宗从账册上抬起头来,问道:“什么事这么急急忙忙?”
徐文敏笑道:“大喜事!”
说着从袖中掏出一纸公文,递给父亲道:“今儿坊正将这文书交给我,孩儿还不敢相信,此事竟然是真的!”
徐昌宗接过来一看,哈哈大笑:“我徐家也总算是否极泰来!”
那文书上写的清楚明白,任徐昌宗为洛阳官办织锦坊的主簿,专司管理丝织巧匠的织造、进贡的供进簿。简单来说,就是管理洛阳辖区内的丝织巧匠的户籍。
这个职位,是大理寺卿鞠立辉脑门都抓破了,才终于想出来的。
皇上让他对在皇嗣一案中,无辜被牵连入狱的人,拟一个补偿条陈。
甄家好办,入狱的不过是管事,本身又是皇商,赏赐一些金银以示皇恩就行。
这徐家入狱的却是当家男子,补偿轻了无法交代。宫中又传了正受宠的刘昭媛的话来,说要为早逝的皇子做超度,让他务必好好思虑。
但徐家只是商人,无论如何是不能给官职的。虚衔、散官,甚至勋爵他都考虑过了,就算是特例也不合适。
好不容易,他才想起徐家是江南道的丝绸大户,听说他们在江南的产业已被变卖一空。正好在京兆府旗下有官办的织锦坊,去那里做个主簿,既不是官,又和徐家的产业相关,想来不错。
果然,这个补偿条陈呈上去,皇上便朱笔御批了。
徐文敏乐的见牙不见眼,自己父子二人这趟牢狱之灾没有白受,笑呵呵道:“坊正说,此事是皇上亲自命令鞠大人拟的补偿条陈,就为了弥补我们无辜入狱的损失。”
徐昌宗激动的伏地连连磕头:“皇上圣明!皇上英明!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父亲都跪下了,做儿子的怎能例外,徐文敏连忙伏地三呼万岁。
这个主簿的职务,对徐家来说正是及时雨。
他们出狱之后,徐老夫人就将贺家交割的钱庄凭证交给了徐昌宗。这些日子,他虽然养着病,脑中却在想着徐家的未来。
江南道的产业已悉数变卖,以自家和贺家的交情和徐家一向的家风来说,自然不能渡过了难关,就将产业赎回。因此,只能另图他法。
有贺家的三百万两白银在手,只要选对了行当,以徐家多年积累起来的经验、口碑,经营起来相信不是什么难事。
徐婉真一手建起的绢花作坊不错,或许徐家可以走纺织制造这条路,绢花、绢扇、成衣、喜服定制等等。虽有“云裳”珠玉在前,但徐家在绢花、绢扇这些小玩意上,可以走精品路线;在成衣定制上,则走平民路线。
徐昌宗心中的计划大致如此。徐家经营多年丝绸布料,又有贺家这样好的搭档,在原料上有先天优势。难只难在,缺乏精于此道的能工巧匠。
这次的任命,岂不是正想瞌睡就有人送上了枕头?
如此一来,徐家中兴有望。父子二人焉能不激动?
……
江南道,苏州孙家。
孙智韬接到京城来信,心中悲喜相加。
自从徐家举家去京城后,他便默默的关注着京城的消息。
谋害皇嗣一案盖棺定论,虽然没有明发圣旨,但随着史婕妤被贬为庶人,随后难产而死,史家三族被流放三千里的消息传出,明眼人都知道那案子的真凶是史婕妤,皇上动了真怒。
在今日,他终于等到了徐家父子出狱的消息。
思前想后,他抓住信笺,往母亲的院中走去。
“什么?你要去京城?”孙夫人惊呼。
孙智韬点头:“母亲,儿子想去‘松溪书院’读书。”
“松溪书院。”孙夫人转眼便明白过来:“原来你对那徐家小姐,还未死心?”
孙夫人苦口婆心道:“徐家连产业都变卖干净,又有官司在身。儿哪,你将来要走仕途,娶徐家小姐于你有半分助益?”
孙智韬将手中信笺递给孙夫人,沉声道:“皇上圣明,明辨是非,徐家父子已然无罪开释出狱。儿子想得明白,此生若无她相伴,纵然高官得做骏马得骑,又有何意义?何况,‘松溪书院’的涂山长,就是她的曾外祖父。以涂山长在士林的人望,我若是得到一分半分,又怎能说她对我全无助益?”
他这一通分辨下来,有理有据。
孙夫人怔怔的望着他,叹道:“痴儿!你想的清楚,但退亲之事是孙家提出,徐家上下焉能重新接纳于你?”
☆、第290章 小满
闻言,孙智韬并不气馁,眼中燃起斗志:“只要阿娘同意,我在书院读书,自然会设法争取。”近水楼台先得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孙夫人见无法劝阻,只好道:“此事需得问过你阿爹的意见。”
“孩儿省得,这就给阿爹去信。”
出了房门,他心中默默盘算着,如果事情顺利,自己在七月末就可抵京。“松溪书院”一年两次的秋季考试就在九月,正好有一个月的时间可以准备。
……
两日后,小满节。
洛水两岸热闹非凡,盛景再现。京兆府的衙役编成各个小队,在此巡逻。
“安喜门”的城门刚开,安国公府的马车便飞驰而出,直奔涂家大宅。
徐婉真一早起来,用过药膳后,换上出门的衣裙。便去徐老夫人的房里请安,陪祖母闲聊。
片刻之后,青麦来报:“禀老夫人、小姐,安国公府的马车到了。”
徐老夫人又叮嘱一番,才放她去了。
桑梓扶着徐婉真上了马车,驾车的汉子笑道:“徐小姐,坐稳了!”扬起马鞭,往洛阳城中而去。
比起涂家马车的简朴,安国公府的马车宽敞舒适。车内暗格中备有茶水、糕点,许是想着徐婉真身子还未大好,还特意准备了丝褥、薄被,以便她能小憩。
桑梓笑道:“小姐,以后咱们自家的马车也要这样才好。”小姐身子弱,马车自然要越舒适越好。
徐婉真微微一笑:“行,等我们搬回嘉善坊,我就跟阿哥说。”
古代的马路不够平坦,马车虽然已经是大户人家才坐得起的交通工具,但在减震等舒适性上确实做得不好。坐一段时间人都会被抖散架,还得分出精力来保持平衡,等下了马车人人都会腰酸背痛。
哪里像现代的电视剧里面所演的,夫人小姐安安稳稳的坐在车内,还能烹茶看书?也不怕得散光。
徐婉真心中暗暗腹诽,想着回了嘉善坊,徐文宇每日进学都要坐马车。他年纪还小,这样来回奔波,交通工具还是舒适些的好。
马车外面已经开始人声鼎沸,桑梓偷偷将车帘子掀开一条缝,道:“小姐,快要到了。”
四大国公府的彩棚一水并排着,紧挨着高僧法会。此处位置最佳,是观景、听法会、放生的极佳位置。
当然,比国公府位置更好的,是太子府、齐王府、楚王妃和公主府的彩棚。同为皇子,就算私底下不睦,在这样的场合,也表现得相亲相爱起来。
只是太子府看着一水排开的三个彩棚,越发显得他孤孤单单。心中腹诽:“曹皇后别的本事没有,在生产上倒是不输人。明明父皇一个月才歇在她那里两天,加上她那个夭折的皇子,一共生了四个孩子,人丁兴旺的紧。”
国公府的彩棚,打头的是定国公府,依次是忠国公府、安国公府、平国公府。这个排位,显示了四大国公府目前在朝中的地位。
马车在安国公府的彩棚前停了,桑梓扶着徐婉真下了车。
清露从棚子里迎出来,笑着施了个礼,道:“徐大小姐到了,快请进。我家夫人已念叨多时。”
徐婉真随着她进了彩棚,先给安国公、庄氏行了礼:“见过义父义母。真儿来迟,劳义父义母久候。”
接着对安国公府的嫡长女石静玉、嫡次女石静芙施礼道:“见过大姐、二妹。”在牡丹花会上,她和二女打过照面。
石京泽看着她进来,看着她施礼,心下泛起一阵苦涩。这样美好的女子,从此就是自己的义妹。也罢,义妹就义妹吧,往后自己护住她便是。
徐婉真给他见了礼,在杏花林他伸出的援手她记在心头。没想到,他竟然成为了自己的义兄。
待她给众人一一见礼,庄氏将她拉到身前道:“你这孩子,忒多礼了。你眼下住在邙山脚下,马车过来也要半个时辰,这还不算入城的时间,自然来得晚些。”
转头道:“静玉、静芙,你们带真儿去拜见定国公、忠国公和平国公。”
今日让徐婉真来的主要目的,就是在这种场合上正式亮相,坐实她成为安国公府义女的身份。拜访其他国公府,这只是第一步。
在来之前,庄氏早已将任务交代给两个女儿。事关重大,哪怕今日是三姐妹第一次正式相见,也要做出亲密无间的举动来,已坐实“徐婉真早就是庄氏义女”的传言。
石静玉身姿修长,脖颈如天鹅般优美动人,举手投足间都流露出国公府大小姐的尊贵。
她微微一笑,上前挽起徐婉真的手,丝毫没有第一次见面的生****妹,大姐带你先去拜访长辈,回来再与母亲叙话。”
石静芙才十一岁,正是天真浪漫的年纪。她嘻嘻一笑,凑上前道:“原来你就是我们的义姐妹呀,走吧走吧。”
三人戴好帷帽,一道携手出了彩棚,各自的丫鬟跟在身后,彩棚外的人群的视线有意无意的扫过来。
前些日子石京泽和徐婉真的流言纷纷扬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