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商户嫡女奋斗史-第1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洛阳城的人们纷纷仰头,观看这一年一度的盛景。
  烟火盛放之下,一名小太监匆匆走向庆隆帝,禀报了史歆美的死讯,庆隆帝只点了点头,示意知道了。
  同样的讯息,也传到了肖太后和曹皇后的耳中。宫中的生生死死,这两人早已看过太多,史歆美的死,未能激起一丝波澜。
  刘昭媛仰头,一滴清泪从她眼角滴落,孩儿你可安息了吧!母亲终于为你报了仇。

  ☆、第238章 温情

  京城北郊,涂家。
  文翰居中,涂曼珍爬在一把架在女墙的梯子上,神情兴奋的朝着远处的洛阳城张望。
  雨燕紧张的扶住梯子,仰头道:“二小姐,婢子求您了!您赶紧下来吧,夫人见着了又要挨训了。”
  涂曼珍两眼亮晶晶的,一瞬不瞬的望着远处天空中闪耀的五彩焰火,心早就飞了,哪里还听得进去。
  皇上圣寿是一年一度的大日子,在往年,她早就和母亲、姐姐一道出游,在洛水两岸放河灯。只要一想到岸边那些精致的灯笼、新奇有趣的小玩意、风流倜傥的士子,她便打心眼觉得懊恼。
  她本来就是个喜欢热闹的性子,今年却生生被拘在家里,如何让她耐的住性子?
  李氏带着邱嬷嬷往女儿住的小院中走来。
  牡丹花会之后,她知晓涂曼珍惹恼了那平国公世子刘祺然,将她狠狠的训斥了一顿,罚她跪了半日祠堂,又禁足一月,务必要好好拘一下她的性子。
  但念着女儿喜欢热闹,涂曼芬又约了安平候府的嫡小姐程慧心一道出游,怕她觉得冷清,便想着过来瞧瞧。
  哪知道刚进院子,便瞧见女儿爬在梯子上,遥遥望着远处传来的烟火。
  李氏顿时又好气又好笑,这个女儿眼看都要开始议亲了,还成日贪玩。从公主府上回来那日,也知道自己惹了祸,被责罚也乖乖的不犟嘴。
  还当她经此一事,总算是开窍醒悟了,眼下又是这么一出。
  李氏沉声喝道:“还不将二小姐扶下来!你们这些丫鬟,就是这样伺候主子的吗?”
  涂曼珍看得正是过瘾,猛然听得李氏的声音,吓得抖了一抖,手上一松,差点从梯子上滑下。
  雨燕吓得出了一脑门子汗,叫道:“小心!”周围立着的小丫鬟们忙扑上去。
  涂曼珍爬下梯子,瞧母亲面沉如水立在院中,规规矩矩的上前施了个礼,呐呐喊道:“母亲。”
  李氏恨铁不成钢的看着她,怒道:“我看你这是好了伤疤忘了痛!早知如此,婉真和雨燕就不应该护着你!让你尝尝皮肉之苦,才知道什么叫怕。”
  涂曼珍偷偷瞧了一眼母亲,刚想说话,见她正在气头上,忙又闭上了嘴。
  “你说说你,那平国公府上的事还不知道怎样才能了结,你又不安分!你是大姑娘了,除了玩,该要长长心了。你看人家婉真,比你还小几个月,都能担起一个家了。”李氏继续数落她。
  听母亲提起徐婉真,这要放在之前,涂曼珍非炸毛不可。但经过刘祺然一事,她也明白是徐婉真死死护住她,才没让她伤着半根毫毛。徐婉真性子虽冷清,话也不多,在关键时刻却是极靠得住的人。
  涂曼珍当下嬉皮笑脸的凑上前,撒娇地摇着李氏的手道:“母亲,我跟徐表姐怎么相同?我有父亲母亲护着,她只能靠她自己。”
  这句话说得李氏感慨万分,叹道:“难得你能说对一次。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懂事早的孩子通常都吃尽了苦头。若不是万般无奈,有哪个爹娘忍心?”
  “母亲对我最好了,我才能如此任性。”涂曼珍瞧着渡过一劫,嘻嘻笑道。
  瞧着女儿如花的面容,李氏心一软,就让她再松快松快吧!做姑娘的日子最是无忧无虑,等出了阁到了婆家,成为别家的媳妇,就再也不能如此事事顺心了。
  见李氏神情放松,涂曼珍问道:“母亲,不知雨燕的伤如何了?她护着女儿一回,我想再去瞧瞧她。”
  前有姐姐用孙家血案一事教训,后有雨燕忠心护主,涂曼珍对待下人奴婢的态度,在不知不觉间发生了变化。
  “你能想着她,倒是有长进了。”李氏夸了她一句:“刘世子那一抓深可见骨,好在处理及时,楚王妃赠送的伤药又是上好的。请苏家三爷看过伤了,说是只要小心看护便不碍事。但伤口实在太深,只是后背上恐怕要留疤了。”
  “啊!”涂曼珍轻呼出声,女儿家的身子是何等金贵,这要是落了疤。她现在才后怕起来,幸好雨燕及时替她挡下,否则真抓到自己身上,还怎么嫁人?
  她的心中升起一种愧疚之感,想要为雨燕做点什么。
  她面上浮起的愧疚之色,被李氏瞧了个正着。自己女儿的性子,她还不了解吗?外人夸什么天真活泼,其实就是冲动不懂事。自小众星捧月的长大,幼时被自己宠溺太过,等到发现时,已经养成了不把奴婢当人看的性子。
  为了这个,她伤透了脑筋,特意让宁先生讲前朝的孙家血案作例,希望她能警醒。
  但这个女儿的性子不知道像谁,听的时候怕得不得了,听完就忘记。这时她能对雨燕感到歉疚,倒是十分难得。看来果然是要亲身经历了,才会有所感触。
  然而,李氏一想到雨燕转述的,当时那平国公世子刘祺然的恶形恶状,对女儿的肆意辱骂,和涂曼珍面临的凶险,便揪心不已。
  作为母亲,心情总是患得患失。又想要儿女历经考验,又怕他们在外受到伤害。
  好在这件事,过程虽然不愿再多想,但结果总是好的。女儿眼下瞧起来,虽仍然贪玩,但明白了许多事理,已是大有长进。
  这正是教导女儿的好时机,李氏携了女儿的手,道:“你能这样为雨燕着想,母亲很是欣慰。我们一道去看看她,忠心护主的奴婢,万不可教她寒了心。”
  母女两人轻声细语,不时有涂曼珍银铃般的笑声传出,将这文翰居渲染上了一层温情。
  青竹苑内,徐文宇趴在阿姐的床头,摇头晃脑的给徐婉真读着话本子。
  徐婉真这场病,风寒缠绵入骨,这才过了短短两日,只觉身子绵软难以起身。
  徐文宇怕她在床上寂寞,一下学便到阿姐这里来,陪她说话解闷,还将在同学间流行的话本子拿进来,为阿姐读来解闷。
  这话本子比课堂上的文章经义有趣许多,都是些极直白的故事,讲一些惩恶扬善、锄强扶弱的民间传说。
  徐婉真自上京以来,无不殚精竭虑,还难得有如此闲暇的时光。

  ☆、第239章 帝后无双

  眼下的形势并不乐观,徐婉真在心底叹了一口气。
  经过“牡丹花会”,以她的敏锐,如何不明白昭阳公主已经将她作为了一枚棋子?
  在那“漱雨轩”品诗时,昭阳公主放任唐元瑶对自己发难,再推波助澜,把自己架到了火上来烤。虽不明白她的最终目的,但想来绝不是什么好事。
  汪妙言对涂曼珍下药,也不知道目的为何。当时自己碰见的是平国公世子刘祺然,难道她的目的,是顺水推舟,让刘祺然借着怒火,污了涂曼珍清白?但这对她又有什么好处?或者说对她身后的楚王妃有何好处?
  一名刚刚抵京不久的商家女子,汪妙言敢在公主府上举行的宴会上出手,恐怕不是她的本意。那背后的推手,应是楚王妃。
  欲要再想深一层,头上却传来阵阵抽痛。徐婉真“嘶”地倒抽一口凉气,伸手扶住额头。
  徐文宇放下手中的话本子,不满的嘟起小嘴,道:“阿姐!小舅舅说过了,不让你再想事情的。你到底有没有专心听我念?”
  瞧着他一张小脸皱成一团,徐婉真不禁莞尔。
  也罢,那些事情暂且放一放,调理身体要紧。自己七步成诗,纵然是踏上了风口浪尖,但也让人认识到昭阳公主对自己的重视,不会再轻慢自己。
  小舅舅特意嘱咐了,在养病期间不宜思虑过多。连家务都让祖母给收了回去,就为了让自己能安心养病,自己可不能让她操心。
  有这么贴心的弟弟,徐婉真心情极好,捏了捏他的小胖脸,微笑道:“阿姐只是走了走神,对不起呀!”
  徐文宇朗朗的童音重新在室内响起,一室温馨。
  ……
  皇城端门宽阔的广场前,人头攒动。
  人们经过侍卫把守的天津桥,涌入平日难得进入的禁地。平日里,皇城前洛水上的天津桥,是百官上朝的必经之路,守卫森严。
  上桥时,必须由侍卫一一验过官符,才能通过。哪怕是一品大员,此时也得规规矩矩排队等候验证,哪里是平头老百姓能踏足之所?
  整整一年,也只有在皇上圣寿这个大日子,才允许普通百姓通过。庆隆帝会在亥时出现在端门的城楼之上,享受万民瞻仰,与万民同乐。
  武胜端坐于马上,耳听六路眼观八方。麾下将士提起十二分精神,分布在广场的各个角落,侍卫编成几队维护着秩序。
  只听得一阵欢呼:“皇上出来了!”百姓们纷纷争先恐后,抬头仰望。只要能远远的望到皇上一眼,回去便有了吹牛的谈资。
  庆隆帝身着明黄衮冕九爪金龙礼服、头戴通天冠出现在城楼,高大的身形流露出天子威仪。在他身侧后半步,是头戴凤冠、梳着三博髻,着织金纹领绣金凤朱裳袆衣礼服的曹皇后。
  帝后双双露面,人声鼎沸的广场为之一静。
  庆隆帝微微侧身,对曹皇后伸出半个手掌。曹皇后仪态优雅的微微颔首,将玉手交到他手中,轻移莲步上前,与庆隆帝并肩。
  两人并肩而立,庆隆帝气度俨然,散发出唯我独尊的霸气;曹皇后端庄高贵,英气面庞上的神情柔和美丽,母仪天下。
  这一站,举手投足间,流露出高芒王朝举日中天的盛世气象,使万民臣服。
  被两人气场所慑,广场上的人潮齐刷刷的矮了半截,人们情不自禁的跪伏下地,口中山呼万岁。
  吴光启在城楼上扬声贺道:“祝皇上万寿无疆,圣体康泰!天佑我高芒国运昌隆!”
  底下的众人被这气氛这感染,齐声贺道:“祝皇上万寿无疆,圣体康泰!天佑高芒!天佑吾皇!”
  万人同呼,人们心中情绪激荡。随着一声声喊,他们对皇上的崇拜也达到了顶峰。
  将士们握紧了手中的枪,半蹲着跪下,心中热血澎拜。为了这大好盛世,恨不得抛头颅洒热血。
  望着广场上虔诚的子民,庆隆帝胸中满是骄傲。自己用事实证明了,先帝将这江山交到自己手中,是无比英明的决策。
  感受着手上传来的温暖触感,他对曹皇后的表现极为满意。虽然他从来没有对她倾注过半分真情,但该一个皇后所做的,她都做得让他满意无比,如同这次,从未让他失望过。
  太子在身后,看着帝后交握的双手,眼中射出怨毒的目光。若目光可以杀人,曹皇后身上早已千疮百孔。
  纵然他知道这只是在做戏,但站在这里、享受万民瞻仰、与父皇一起分享荣耀的,明明应该是自己的母亲!可是,母亲却在太庙里清苦度日,是曹华英,抢走了父皇、抢走了属于母亲的地位和荣光。
  太子的目光是如此专注,专注到曹皇后如芒刺在背。她在万民面前保持着高贵的仪态,后背却起了一层白毛汗。皇上正春秋鼎盛,太子之位也愈加牢固。眼下这局,她只有按下性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