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古代卖内衣-第2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题外话------
  四更送完,明天见。


第365章 护夫(一更)
  还未到晌午饭时,酒楼里已分外热闹。
  芸娘进了酒楼时,恰遇一场书生举办的诗会。
  喧闹声令彩霞蹙了眉,询问着芸娘的意见:“书生们吱哇乱叫,只怕雅间里也呆不安生。要不要换一家酒楼?”
  她将将话毕,便见芸娘抬头已往书生堆里看了过去。
  在她目光的尽头,是一身素服的左家姑爷,苏陌白。
  苏陌白已瞧见芸娘,同左右之人告了罪,几步行来,看了看芸娘的脸色,关心道:“今日面色还好。是在府里待的烦闷,出来散心吗?”
  芸娘点点头,问道:“你已考过,怎地还来会诗?”
  苏陌白回头看一看书生们,认真向芸娘解释道:“今儿休沐,有几位师弟便拉我过来,要我帮着指点诗句。”
  他向芸娘一笑,续道:“既然芸妹妹来了,我便寻他们说上一声,现下便送你回府。”
  芸娘见他明显在兴头上,不欲打断他,道:“我去楼上雅间里坐一坐,你自去忙你的事。待我要离开时,再来寻你。”
  苏陌白便点一点头,陪着她上了楼,进了雅间,将两扇窗户都掩上。等小二送来了热茶,这才转身去了大堂。
  芸娘捧着热茶坐了一坐,心中仿徨想着未来。
  转年进了二月便要成亲,据闻左夫人已派人去了苏宅量尺寸,好按着尺寸打家具。
  她成亲的宅子依然在苏宅,后宅里一排厢房,东厢住着苏夫人,西厢要住一对新人,再往边上,是李阿婆的房。
  左府倒是在陪嫁里添上了一处宅子,然而苏陌白却不好大大方方的搬进去。
  他私下里同芸娘耐心解释过,等成亲过个两三年,等有了孩子,苏宅住不下,再搬进陪嫁宅子里。
  芸娘明白苏陌白的顾虑。
  左右她自己也是吃苦长大的人,倒谈不上对苏宅嫌不嫌弃。
  只是如今离成亲之日越近,她反而没了当初想迫切成亲的心思。
  自八月里她病倒,那些躲不开的红艳艳的绣活便被李氏这位方外人士接了手。
  李氏心疼芸娘,摸惯了佛经和佛珠的手十分争气,几日便寻回来当年替芸娘当绣娘的感觉。只一个多月,便替芸娘将所有的女红都缝制个干净。
  最绝的是红盖头上的一对鸳鸯,活泼灿烂的仿佛脱胎换骨成了一双凤凰,引得人人夸赞不止。
  左屹得知李氏深切参与红尘之事,只以为这是李氏要还俗的先兆,日日寻了各种借口往祠堂里跑。
  然而等李氏做完绣活,又安安静静回去念自己的经,礼自己的佛,这才再次断了左屹的念想。
  左屹经此打击,这几日的身子骨,也不见得比芸娘壮实到哪里去。
  因着左屹这一闹腾,芸娘对亲事的担忧,便主要聚焦在两位李氏身上。
  按苏陌白的计划,芸娘成亲当日,李阿婆便要跟着去苏宅,自此同自家孙子住在一起,颐养天年。
  苏陌白自然也想将真正的丈母娘李氏接走。
  然而大晏没有妾室跟着出嫁女儿的道理。
  从本质上来说,李氏还是左屹的私产。
  芸娘拐走了李氏,那算是强抢财产。
  可将李氏留在左家,芸娘却万般不放心。
  有她护着,阿娘尚且被逼出家,住去了祠堂。
  没有她护着,阿娘不知会有什么样的遭遇。
  如若她直接去找左屹要人,以她对左屹的了解,左屹是九成九不会放人。
  她叹了口气,不知该如何解决这棘手的问题。
  外间书生们的动静越来越大,仿佛不是在会诗,反而像是要起事夺权一般。
  彩霞出去瞧过,没多久却急急返回,慌张道:“主子,他们……他们在围攻姑爷!”
  芸娘蓦地起身,四处一打量,将房后笤帚一提,当先冲了出去。
  一楼大堂上,彩霞所说的“围攻”和芸娘以为的并不同。
  但见书生堆里,苏陌白同几人站在最中间,面目愤慨争辩着什么。
  他们的四周堵满了其他书生,面上却或多或少带着些讥诮,一会看看苏陌白,一会看看相吵的几人,不错过丁点儿热闹。
  待芸娘再往楼梯下走近一些,方听有人道:“……苏师兄应考时受了女人恩惠,成亲入赘,又有岳家依仗,仕途扶摇而直上……我们哪里说的不对?请指教!”
  苏陌白先前不知争辩了多少,此时只剩下语塞,指着那人,说不出话来。
  一旁便有人跟着道:“苏师兄好福气,能寻到靠山。像我们这些寒窗苦读之人,万事只有凭自己了。”
  芸娘扶着栏杆站在阶梯上,忖着手中笤帚杀伤力太小,立刻对彩霞道:“泼水。”
  彩霞忙忙跑去后厨,片刻再出来时,手中已多了一大桶馊水。
  不等芸娘再吩咐,她已高快步上前,口中“呜啦啦”一声高喝,但见馊水如瀑,连带着菜叶、油花往书生群里飞扬而去。
  她到底是学武之人,准头不在话下,一滴馊水都未浪费,然淋在了那一堆出言不逊的书生头上。
  酸臭味轰然而起,几息间便充斥了整个大堂,大堂另一头的零散客人立时捂着鼻子窜出了酒楼,连茶饭钱都未结。
  与酸臭味同时而起的,是书生们沸反盈天的痛斥声:“谁?哪位无耻小人躲在暗处偷袭,真真无耻败类!”
  此时芸娘抬脚下阶,终于吸引了书生们的目光。
  她到了近前,往前倾了身子,鼻翼翕动,长久的嗅了一嗅,做出满足的模样,道:“怪说不得,方才进酒楼时,我瞧着各位书生,哪里都觉着不对劲。如今配上这个酸臭气,才觉着精神一振。”
  她扭头同彩霞道:“你觉着呢?”
  彩霞立时配合道:“书生们捻酸喝醋,与此味道真乃天作之合。”
  芸娘探手,将混在人堆里的苏陌白拽到身边来,佯怒道:“书生起事,直接报了刑部,拉起来关了便好。何必同他们费口舌?”
  一桶馊水泼下来,书生们只觉着有损斯文,没了脸面。
  然造反的大帽子扣下来,可不是“脸面”二字所能承的下的。
  立时有位三旬书生上前,怒喝道:“这位姑娘竟敢诬陷国之栋梁,我等与你势不两立!”
  芸娘将此人上下打量几眼,微微一笑:“公子……不,阿叔,今年贵庚?可考上了举人?”
  那书生立时涨红了脸,被哽的说不出话来,半晌方反驳道:“闻道有先后,与年龄何干?”


第366章 旧人
  芸娘了然的点点头,道:“确然,像苏陌白,可是在娘胎里就闻了道的。如若这般算起来,只怕这位阿叔得唤他一声‘师公’才对。”
  她转头再看向一位贫寒书生,冷冷一笑,道:“方才是你说苏陌白是靠的岳家之力?”
  她好整以暇往边上椅子一坐,道:“公子面上胎记占了半脸,不知如此长相,可也能引得一二品官眷芳心暗许?”
  她再点着另一位衣袍空空荡荡的书生道:“你,身无二两肉。不知可懂骑射?”
  她一时说了好些话,有些气虚,只停下来喘了半晌,方同苏陌白道:“苏大人如今既已入仕,又何必想着提携旁人?大人觉着,这些人对朝廷可有大用?最怕小人得志,大人莫做那助纣为虐之事。”
  苏陌白原本冷肃的面色略略和缓,只低声道:“芸妹妹说的是,是我想多了。”
  芸娘从椅上起身,同彩霞道:“你过目不忘,便将这些书生的模样记下,回头请了画师,一丝不能走样的将其肖像画下来,传到官眷内宅去,让他们日后选婿,千万要避开这些清高、面丑、高龄的酸臭书生。”
  彩霞得令,果然瞪大了双眼盯在各书生的面上。
  书生们再来不及同芸娘辩驳,只忙忙抬袖遮脸,唯恐真的因此事而断了日后的好姻缘。
  芸娘此时方转头,取出一锭银子放在桌上,同一直候在一旁的小二道:“方才搅了生意,十分抱歉。”
  拽着苏陌白衣袖,先行出了酒楼。
  外间冷风越加肆虐,顺着窗帘吹进马车里,原本还算温暖的车厢骤然冷了几分。
  苏陌白将芸娘冰冷的手握在掌心,半晌方道:“我……并不是真的被他们激怒。”
  芸娘便提了提嘴角,勉强笑了笑:“我知道。”
  然而,她到底还是因苏陌白这一声“此处无银三百两”的声明有些惴惴,也有些失落。
  作为习惯于拼家世的官场,苏陌白没有家世可拼,原本他是不在意的。
  然而岳家赫赫有名,高官厚禄,他同左家的亲事上又担了些“入赘”的含义……苏陌白被舆论裹挟,遇到有人出言讽刺便据理力争……
  芸娘理智上是能理解的。
  她忖了忖,同他道:“我回去同阿爹再商议商议,日后我们的娃儿用不着姓左,依然姓苏。可好?”
  在她眼里,其实承嗣不承嗣的,并不是什么必要之事。
  苏陌白摇一摇头,笑道:“如若不承嗣,左家万千人可选,又何必选我为婿?我又怎能同你成亲?如此这般甚好。”
  芸娘听闻,眼中浮上欢喜的神色,点点头,靠在了厢壁上,喃喃道:“我也是。”
  苏陌白牵着她手的手便紧了紧。
  筹备亲事的人家,诸事都是繁忙。
  因着左家亲事当日,芸娘同左老太太合住的柏松院要用来待客,左家便将芸娘早先住着的闲置院子修葺一番,届时芸娘直接从那处院子出嫁,也显的宽敞。
  而左夫人要“一碗水端平”,给芸娘修葺院子,便不能冷落左莹,故而也要将左莹的院子修葺一新。
  各匠人进进出出扰乱后宅,左老太太干脆将左莹也搬到了上房,同芸娘住在一间房里,姐妹两处处都在一起,反而显得亲近。
  左夫人对自家嫡女同芸娘日日粘在一处并不反对,相反,态度还有了十分明显的改善。
  譬如,她来上房向左老太太请过安,顺便看一眼左莹时,带来的燕窝粥里,也会有芸娘的一碗。
  而左夫人房里的下人,对芸娘和李氏的下人,也再未表现出排斥。
  左夫人的表现令阖府上下极度满意,便连李氏私下里同李阿婆说起芸娘的婚事时,都在悔过道:“说起夫人的性情,我倒要占大半的不是。如若不是我的出现,也不会惹来那许多是非。”
  所幸李阿婆看的真切,呵斥道:“原本是汉子要承担的罪过,你倒是先背在了身上。如若当年不是他隐瞒了婚事,你早已嫁了一户好人家,又怎能落到这个地步。”
  李氏转动佛珠忖了半晌,幽幽道:“如若那样,我同芸娘又怎会有母女缘分。我,还是不悔的……”
  安逸而顺心的日子总是过的极快,进了腊月,整个京城如冰窟一般,鹅毛大雪不停歇的肆虐,众人想外出一步都极其艰难。
  离左、苏两家的亲事已极近,芸娘忖着进了正月,越发不能出门,便央着左老太太好几日,终于求来两日的出门时间,要在成亲前最后去往各铺子里一趟,好将诸事处理得当,莫遗留后患。
  幼童园里一切如常,如今已有二十余个娃儿入园,大小两个班运营顺利,陪娃儿们玩耍的女先生及教娃儿们开蒙的老先生十分稳定,并没有要求去的样子。
  乘着此回出来,芸娘便准备了大大的红封,不但幼童园里的众人都有,便是各缝纫女工、铺子里的帮工也都有。
  加盟铺子里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