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穿崩坏年代-第2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那可要不得了,所以啊,往后要想着靠这赌术做些什么,还得多练练。”
    胤禛跟胤祥,就是康熙听着丰离这话,都有些诧异,这赌本是朝廷命官当禁的,丰离这会儿跟着李卫说这些话,难道还想着劝李卫真靠这赌术做什么?
    “皇贵妃是行家?”与旁人的想法不同,李卫却灵敏地嗅到别的味道,一语中的。眼睛发亮地看向丰离,丰离笑了笑,“算不上行家,只是懂些皮毛。不过,要赢你易如反掌。拿着!若是哪一日急着用银子,我这玉骰子跟这花梨木的骰蛊吧,也值几个钱。”
    “那,我就不客气了!”李卫伸手拿了骰子跟骰蛊,这拿在手里那叫一个爱不释手啊!胤祥忍着跳动的眉头,实在想不出来,皇贵妃怎么会看这小混混儿那么顺眼呢。不管是白玉骰子还是那花梨木的骰蛊,都是难得一见的好东西的,给了李卫这不识货的,没准那日他缺银子,真要拿了这两样去换银子。
    “你可要好好记着你自己说过的话,当个好官,县令三年一任,三年后,你回京若是得了百姓的认可,我再送你几个更好的骰子如何?”
    “不用,不用,我定是要当个万民拥戴的好官的,你的礼,我就不要了。这已经很好了!”李卫前面说得坚定,后面的话,却是有些受之有愧啊,平白无故地拿了丰离的礼,他就够不好意思了,三年之后的事儿,谁又能知道呢,不过他啊,是定要当个好官的。
    “好!”在场的无论是丰离还是康熙,或是胤禛胤祥,都一致的喜欢这种贪,却不是贪得无厌的人。李卫这一句话,都是在他们心里落了个好,可惜主角却毫无所察,只拿着丰离给的骰子,那叫一个喜欢的啊,摸个不停。
    “阿玛,额娘,四哥,十三哥!”丰恒走了进来,分别请了安,瞧着李卫在,微微地一笑,李卫连忙地请安,“十五爷吉祥!”
    “恭喜了,李卫!”当着康熙的面儿,丰恒就那么跟李卫贺喜了,李卫不好意思地挠了后脑勺,“瞧十五爷你说的,这都是皇上宽宏大量,饶了我一死不说,还让我做了洪洞县的七品县令。”
    “阿玛,额娘,孩儿好些年没跟四哥十三哥一块了,今儿个的,孩儿想跟四哥跟十三哥好好聚聚,阿玛就让我们几个告退了吧!”丰恒含笑地与康熙提要求。敢说出这样话的人,也只有丰恒。康熙掠了眼皮看了丰恒一眼,一挥手道:“去吧!”
    “谢皇阿玛!”丰恒末了可是好好地道谢来着。胤禛跟胤祥带着李卫一块告退。丰离叮嘱了丰恒一句,若是晚了,那便在宫外住一宿,不必急着回宫。
    丰恒爽快地答应。李卫这才后知后觉得反应到,丰恒一直叫的丰离额娘,虽然他不懂朝廷的事儿,可进京那么久了,就算是牢里,他可也没少听说皇贵妃这三个字,他这见过几面的十五爷,就是皇贵妃所出,而皇贵妃,就是他刚刚那一直口口声声称着姑娘的人。
    这,十五爷都快二十了,皇贵妃,也将近四十了吧,跟他娘差不多一样的年纪,但是,他娘完全没办法跟人家比啊,皇贵妃这看起来,完全就跟个小姑娘似的。
    难怪牢里的兄弟们总说皇上专宠皇贵妃呢,皇贵妃长得比思盈好看多了,这么大的年纪却看起来还那么年轻,这性子看起来也和善,骰子掷得那么好,那么的谦虚。李卫觉得,他已经明白了为什么京城里的人都说康熙专宠皇贵妃了,这样好的媳妇,谁能不爱惜啊!
    “李卫,你先自个儿回去吧!”出了畅春园,胤祥打发了李卫,李卫这整个人还在做梦的状态,胤祥的话也不知道听没听的,应了一声就走了,可没走几步,又转了回来。冲着丰恒道:“十五爷,算我冒昧,我就问你一个问题。”
    丰恒是完全没有预料,李卫回头是要问他问题,笑了笑,“你问吧。”
    “你,你真是皇贵妃的儿子?”李卫还是耐不住地问出了这么一句,毫无疑问的,立刻若了胤禛跟胤祥的怒目,李卫连忙解释道:“不是,我的意思啊,皇贵妃看起来那么年轻,这,真不像有你那么大儿子的人呐!”
    “呵呵,如假包换,你没瞧着,我很像我额娘吗?”丰恒却是见怪不怪的。李卫被丰恒这么一提醒吧,点了点头,“嗯,没错,是挺像的。”
    “行了,赶紧走吧,别口没遮拦的!”胤祥只想着赶紧打发完了李卫,李卫呢,终于是证实了,也就放心了,乖觉地走了。L

☆、第两百八十八章操办宴席

康熙五十一年,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在经过康熙下诏严查江南贪墨案,派了四阿哥与十三阿哥亲自前往查办,历时几月,查清了大半,该杀的杀,该关的关。九月三十,康熙巡视塞外回京当天,即向诸皇子宣布:“皇太子胤礽自从复立以来,以前的狂妄还未消除,以至于大失人心,祖宗的基业断不可托付给他。朕已经奏报给了皇太后,现在要将胤礽拘执看守。”十一月十六日,康熙帝将废皇太子事遣官告祭天地、太庙、社稷。
    太子再次被废,圈禁于府中,京中因此而变得压抑,康熙的心情亦是不好,便是过年,也没有多少的喜气儿,如此又迈入了康熙五十二年。
    正月刚出,为康熙的十五子爱新觉罗?胤禘成亲的大喜日子,这位作为康熙的最小的阿哥,本也是一个传奇,所娶的福晋,同样是亦为传奇。
    一个出生而失聪的阿哥,幼年时并不长于宫廷,但自其回宫后,哪怕他双耳失聪,但凡教导过他的师傅,却无一人不夸赞其天赋聪慧,在天下人都对这位阿哥寄以厚望之时,他却以十一岁的幼龄,远赴海外,一去便是七年,再回大清,便尽诛意图残杀大清百姓的海贼,其出海所得的异宝,开创异宝阁,拍卖出售,赚得那叫一个荷包满满。
    这满大清的人有那适龄的姑娘啊,哪个不是巴望着能入他的眼,可这让人跌破眼镜的时,有那么多未出阁的黄花大闺女任君挑选,最后这位竟然娶了一个守望门寡的女子为嫡福晋,偏偏。皇上还亲下旨赐婚。
    相比当年的十三阿哥,这位十五阿哥的聘礼,更是让人垂涎三尺,可饶是被废的太子胤礽,没吭过一声,谁让他们没有会赚钱的额娘,自己也没有十五阿哥的生财有道呢。
    至于孔氏。多少人摇头叹息。只道丰恒这颗好白菜被猪拱了,当然细想孔氏的身份,皆叹此女孔氏再嫁入皇家。定是受尽排挤的份儿。人人都在等着传出什么婆媳不和,妯娌相斗的场面,好让京城更多了话题,可奇异的。这孔氏嫁入皇家一个月了,愣是半点风声都没传出。
    倒是在三月。眼看康熙万寿节在即,康熙帝以为:自秦汉以降,称帝者一百九十有三,“享祚绵长。无如朕之久者”。是以决定举行隆重、排场的万寿庆典。为庆祝活动搭置的彩棚,从西直门一直延伸到畅春园,长达20里。礼部特别作出规定:“今岁恭遇万寿六旬大庆。非寻常可比”,从三月初一至月终。京官都要穿蟒袍、补褂,打破只穿朝服七天的常例。最引人注目的是:康熙帝布告天下耆老,年65岁以上者,官民不论,均可按时赶到京城参加畅春园的聚宴。
    为此无论是前朝后宫,均进入严备状态,举办庆典定在畅春园,是将丰离全权掌管,雍亲王福晋那拉氏、十三阿哥福晋兆佳氏,刚进门的十五阿哥福晋孔氏协办。
    得知如此命令,让在紫禁城里的懿贵妃与四妃都沮丧到了极致,原以为这么多年来,康熙从来没让丰离插手宫务,想必如今也是这般。可想想康熙这么多年来,一半的日子都住畅春园,畅春园的事务,一直都是丰离在打理,至此康熙六十大寿,这等重大的日子,康熙也未必见得就要传召她们赶来畅春园办理。
    丰离当时听到康熙如此安排,还显得有些诧异,康熙没想她插手宫务,她也懒得管那些事儿,只是在畅春园,只有她一个,李德全毕竟是奴才,管起事儿来名不正言不顺的,丰离只好接过。不过,此事儿不小,康熙竟然没有让做惯宴会的懿贵妃及四妃操办。
    “紫禁城的事儿已成了定局,朕不能为了阿离驱逐后宫,但畅春园的女主人,只有你一个。”这般的情话入耳,也算是解释了康熙为何没有让懿贵妃她们过来畅春园操办宴席。而丰离得了这么一句,别说只是操办一场宴席了,再多的事儿,丰离也办。
    但不管是那拉氏或是兆佳氏几个,虽知晓丰离厉害,但丰离从来没有操办过宫宴,此次康熙宴请天下耆老,可见场面隆重,一时之间,她们亦是没底儿啊!
    倒是让她们想不到的是,第一天丰离叫了她们前来议事儿,丰离就直接地道:“我已经命人将各地上报的参加寿宴的人数都报了上来,在外如何安置他们,那是礼部之事,我们要做的,是如何安排他们参加宴席时的坐位。你们可是有什么想法?”
    听到丰离这么一问,三人都一顿,那拉氏福身道:“皇贵妃的意思是要如何安排座位?”
    “我粗略归类了一下,座位便以各县划分,又再一分为二,一桌官坤,一桌平民。”丰离也很是干脆,直接地说道,“每桌上,备写好桌牌,县名,姓名,礼部接送他们入宫时,分别登记取牌,而后引入座位,如此有条不紊,不怕出了差错。你们以为如何?”
    三人一听,皆是那茅塞顿开,那拉氏只小丰离六岁,听到丰离说出这般好的法子,再想着平日里丰离从不插手宫务,只安静过自己的日子,越发对丰离佩服得紧。一个人有能力,却更耐得住寂寞,不争不抢不压,可不是的让人心生敬意。
    “若无异,此事便如此定下了,再有就是酒宴,节目。”丰离一样一样地说,“皇上六十寿辰,我有所准备了一个节目,其他的,你们自行商定。酒宴一事儿,懿贵妃倒是同我提起一个叫火锅的物甚,我倒是甚是认可,也带你们去看看可行否。”
    丰离向来都是把控大局,而后分配下去,术业专攻,每个人负责一样,没有太多的纠葛。也能自行作主,事情办得也才更利落。
    倒是原来对丰离的作为担心的三人,这会儿听着丰离安排细致,都大松了一口,而丰离也不是什么大包大揽的人,分别给了合适她们做的事儿,而后任她们自行办事儿去。真真说来。事儿怎么做。丰离已经指明了方向给她们,这显然用了心定能做好的,这不是白给她们功劳嘛!
    各自回了府上。都与丈夫说起此事儿,他们倒是一致得很,只叮嘱了她们,皇贵妃如何吩咐便如办事儿。旁的别多管,多想。
    倒是丰恒对于自家的额娘了解得多。便与孔氏多说了几句,“额娘本就不是个喜欢揽事儿拿权的人,估计这操办寿宴呐,定是皇阿玛说了不少好话才哄得额娘答应。但额娘为了阿玛。定也会把这场寿宴办好,宫里的人跟事儿都不是好玩的,你要是有什么拿不准的。只管问额娘,你才嫁进来。额娘其实也只是想着帮你尽快立威,这才没人敢看轻你。”
    嫁进来已经一个月,孔氏原是忐忑不安得很,虽是见过丰离一面,丰离表现得也很是温和,但她娘一再提醒她,一个女人,能让皇帝空置后宫多年,岂是个简单的人物,她入了宫,自该多敬着她,切不可因着这表面的温和而忘了自己的身份,没了规矩。
    孔氏一直都记着她娘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