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极星K1的外表看上去有些模仿苹果早期的iPod。
火柴盒大小的长方形机身上面是一块液晶屏,下面为了避嫌则是一个十字架般的控制区域,分别控制音量加减和上一首、下一首的播放;十字架中间镂空,留出一个圆角正方形的控制键,即播放、停止按钮。
夏宇并没有为其增加收音的FM模块,同时电源也放在机身右侧,存储空间则是目前市场主流的256MB。
此外,为了让它卖相更独特些,李德在夏宇的授意下找到了一种市面上不多见的黑白两种纯色外壳,经过磨砂后跟手感跟橡胶类似,而且是喷涂的是哑光漆。
这个外壳并不贵,也是量产型的产品,只是因为市面上流行亮色而不太常见。
至于系统固件还是烽火这边根据飞利浦芯片做得优化,算是方案配套;另外说明书、充电线、包装盒等李德也都给联系好,经过了夏宇的验收。
再算上“昂贵”的标配耳机,北极星K1最终的纯生产成本,也被控制在了450元以内。
夏宇两手拇指用力捏合住外壳,然后滴着粘黏胶水小心翼翼地四处粘紧……
在极星电子一干创世元老的注视下,这台精致漂亮的MP3播放器终于出现在大家面前。
张梅突然想到什么,她绕到众人侧面几米处,在夏宇微笑着拿着它转身给大家看的瞬间,按下了相机快门。
咔嚓!
一张在极星电子公司初期最宝贵的照片就此诞生!
夏宇听见快门声,冲着张梅一笑,心情同样激动的跟众人说:“我为这个小家伙准备了十万副耳机,这里有些人也是不赞同的吧。但用不了多久,你们就会跟极星电子一起见证这个奇迹!”
掌声骤然响起。
大家想起这阵子的忙碌和奋斗,想起眼前这个少年顶着巨大压力和风险,愣是带着大家在短短十几天时间里,真的完成了这款被寄予厚望的极星公司第一款产品,心中不由更加激动。
掌声也更加响亮起来。
这台机器还没经过各种检测,但制作样机时候的调整检测已经花了数十个小时,被认定是可以直接量产的最终方案。
同时夏宇的制作又几近完美,所以尽管是作为象征意义的第一台,质量依然过关。
刘明神给它装上电池,开机,一道光从屏幕左侧射出,向右滑行中突然向上一卷形成一个椭圆,紧接着中央闪现出一颗五角星,逐渐变大覆盖住半个椭圆,正是兴茹广告公司为极星电子设计的Logo。
这个黑白两色、像素模糊的图标出现时,掌声再次自发地响起。
夏宇看着众人又开口说:“好像大家都被我的自信感染了,我们还没试音呢!下面我们请极星公司大老板,夏明德夏总给第一台北极星K1试音!”
极星公司的股权结构目前非常简单,夏宇作为创始人,占据了80%的股份,余下20%则属于主要出资人夏明德。
不过这个并不公开,除了进行资产统计的财务经理萧文静,没有第四个人知道。大家都认为夏明德是极星电子的真正控股老板,而夏宇是直接管理人。
这也是叔侄二人商量后的结果。
这边刘明顺已经将电脑里准备好一首老鹰乐队传到这款MP3中,是1994念的LIVE版。
这首被称为“试音神曲”的老歌不仅歌词、演唱经典,寓意迷幻而深刻,其吉他SOLO、变调人声还有结尾处久久不散的欢呼都非常适合来试音,对设备要求比较高。
夏明德则走上前带上丰达最新送过来的耳机样品,面色凝重的戴起来。
他的脸上表情一直没有变化,众人的心也一直提着。
十几秒后,笑容在夏明德脸上绽出,他轻轻摘下耳机,忍不住说:“非常棒!”
刘明德第一个忍不住,不顾大小老板都在,一把拿过耳机戴起来,享受起不同音域变化下,那首迷幻而真切动听的歌曲来。
其他人再忍不住,纷纷冲上前去抢着试音,每个人都是停了几秒后主动给下一人,然后忍不住跟人分享着感受。
这时萧文静掏出一个iPod,喊着说:“用这个对比下!”
于是众人又开始了又一轮试音。
“真的听不出差别!”
“我感觉K1比这个还好!”
“也许有差别吧,反正我听不出来,太棒啦!”
杨春来等所有人都听完,最后上前接好专业监听设备,仔细对着电脑屏幕观察。过了好一会儿才对夏宇说:“夏老弟的制作水平很棒,已经超出了样机测试时的最高标准!”
当然,北极星K1的音质水平肯定是要比iPod差些的,但已经足够了,夏宇这时心中也是激动不已。
他看着静静躺在桌上,仿佛一个魔法盒子般的MP3,觉得全身的细胞都跳跃起来。
这种仿佛看着自己孩子诞生的感觉,对他来说还是第一次,是重生前做投资人时无法感受到的兴奋和幸福。
当初心念一动说服小叔接手了这家工厂,再到一次次写计划、设计产品、挖掘人才,然后一遍遍的调整、测试、再调整,集合这么多人这么多精力,这个势必将MP3市场搅动得天翻地覆的北极星K1终于问世了!
重生以来,夏宇的心从来没有如此充实。
他到现在为止还没去试音。
终于,他走上前戴起耳机,过了几秒后转过身对大家说:“我们成功啦!”
小小的厂房内再次炸起一片欢呼声。
第二十二章 大动荡
北极星K1正式进入量产环节,夏宇的心头一块大石也落下了。
不过,还有一项决定性的工作还没有着落,那就是产品销售。无论是渠道和宣传方面,目前极星电子都没有能够直接抓起来的人,还是得自己来。soudu!org
他相信北极星K1的音质水平和超出预期的售价,一定能够给已经风起云涌的MP3市场再来一记重拳。
但在没有足够运算进行大规模渠道建设、广告宣传的情况下,如何打开K1的市场空间,仍然需要一个时机。
这件事他心里一直有核心思路。
事实上,极星电子的生产计划也是配套着一个极其宝贵的时机制定而来。
这个时机到现在只有一个星期时间——7月25日在鹏城召开的电子展览会,全称是第63届全国电子产品展览会暨2004华国国际电子展。
其实这个展会算不上多权威。虽然冠上了“国际”的名头,但跟真正的国际大型电子消费展比起来相差甚远。
然而它是国家科技电子协会和鹏城市政府主办、鹏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承办的官方展会,是这个年代为数不多能够将全国大部分电子行业公司、媒体以及大量渠道商、销售公司都吸引过来的活动之一。
夏宇的目标,就是要让北极星K1在这个展会上打响名头,直接签下大部分合同!
这一步对初生的极星电子至关重要,否则新品牌想要迅速在市场上真正铺开,难度非常大。
通常的做法只有砸大钱铺广告,但这时候不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主流媒体的广告价格已经达到了一个骇人的程度,绝不是目前的极星电子能够承受的。
而且,目前极星电子公司的账上现金已经不足十万,即使大部分元件只需要10%~20%的预付款,以目前工厂每天800台左右的组装速度也只能撑上十天。
萧文静已经对夏宇不止一次提出警告,公司的财务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程度。如果不能迅速拿到渠道商或者终端销售商的货款,月底甚至发不出足够工资。
这是一场只能胜利不能失败的战役。
他再次来到了兴茹广告公司。
张茹提前接到他的电话,叫他直接到办公室见面。
不得不说,兴茹广告策划公司办公室的装修确实比极星电子那边更绚丽。
两个办公室格局和大小相差不多,但这里除了一个宽敞的大厅外,还专门设置了一个二十多平米的咖啡间,被布置成了巴厘岛的海滩风格。
此外,办公室各个角落里恰到好处的装点了一些现代雕塑和喷绘作品,让整个公司洋溢着浓厚的艺术气息。
张茹的办公室面积并不大,但同样布置得简洁漂亮,那个大书架上堆满了各类设计管理书籍,看上去赏心悦目。
“这里比我那儿可漂亮多了,一会儿要多欣赏下。”夏宇一进门就说,然后目光才转到张茹身上。
张茹是那种懂得展示自己魅力的女人。
又是一身黑白双色套装,但跟前两次是不同款,也被她搭配出了不同味道。今天这款,就显得非常正式,女强人的感觉扑面而来。
她坐在办公桌后盯着夏宇,也不起身,懒洋洋开口道:“夏老板看上去心情不错!怎么又有空来我这儿转了。是要我催催你们极星的VI设计方案?”
老实说,像极星公司这么小的一单业务,基本上普通销售最多经理级跟客户对接就够了。不过毕竟是上下楼的邻居公司,而且她对这个年轻的过分的老板也很感兴趣,所以算是亲自盯着。
“那个方案没那么着急,按期做就行”,夏宇自己拉了把椅子坐下,说:“我是有新的事情想请你帮忙,又不认识兴茹的业务员,只能找张总你喽,看样子你也很闲吗!”
张茹被她气乐了,嗔怒道:“你才闲呢,我这儿都快忙死了!你等下,我给你介绍我们的业务员啊!”
“别,我就要跟美女老板说!”
他腆着脸笑道,不过不在卖关子,很快说出了这次的目的。
“拍一张平面海报的广告?就这么简单?”
“没啊,还有后期设计呢,另外印刷制作你们也得管啊!”
为了在接下来的电子展会上创出北极星K1的名头,他的第一步计划就是先声夺人,为此他准备制作一幅长18米、宽12米的超大高清海报。
夏宇重生前工作原因也接触过不少广告行业的人,当然知道这类业务确实算不了什么,不可能让一个广告公司老总直接盯着。
不过他是觉得,以后极星免不了要找一家长期合作的广告公司,既然有缘那么就选兴茹也不错。以极星电子的发展速度,即使现在都是小业务,但以后害怕没有大的广告单子交给兴茹?
张茹听了他的话真是哭笑不得,打电话叫进来一个业务经理,记好夏宇的要求又让人出去了。
夏宇也不好多待了,开口道:“多谢张总大力支持,以后极星发展壮大了一定照顾兴茹的生意哈,我不会不认账的。”
这句话说得也不知是严肃还是调侃,张茹摇摇头,突然问道:“对了张总,能不能透露下你今年多大了?”
“十七岁,马上升高三了!”说完人已经出了办公室。
啊?
张茹怎么也没想到是这个答案,这小鬼除了长得嫩,为人处事哪有十七岁的样子?只比姗姗大两岁,怎么差这么多?
她真是有点看不懂了。
……
作为一个没有车的公司老总,夏宇现在是骑自行车上下班,大概四十分钟的样子刚好锻炼身体。
当晚他回到家已经八点多了。
林杏芳在客厅看电视,看见他又是一阵数落,这阵子忙得确实不怎么着家。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