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娇娘赋-第1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氏也早早起了,她这段时间都是亲自侍奉王文胥的,只要他一日下不了床,她就一日不肯松懈。
  三娘到的时候,赵氏正给王文胥擦脸,神色看起来并不那么高兴。
  怎么说王文胥也算是醒过来了,赵氏理应高兴才是,为何做这般模样?
  待三娘走近了,见到了王文胥那副样子,她才明白赵氏为何是这番表情。
  王文胥双眼放空盯着天花板看,一动也不动,也不说话,让人看了就觉得难受。
  也不知道他是受了什么刺激,怎么就成了这样。
  赵氏见三娘来了,让三娘在一旁坐着:“你先坐会儿吧,我去给你父亲洗个帕子。”
  三娘没坐,哪有她看着赵氏忙活的道理?
  她起身来坐到榻边,与王文胥道:“父亲,祁瑶来看你了。”
  王文胥听见声音,眼睛朝她看了看,之后又转而看天花板去了。
  赵氏正好洗了帕子过来,看见三娘一脸失望的坐在榻边,便道:“他一时半会儿是走不出来的,就随他去吧。这会儿你拉他,他未必肯上道。”
  三娘嗯了一声,心里却不怎么好过:“那父亲醒来都没同母亲说点儿什么?”
  赵氏摇了摇头:“一醒来就是这副样子,任谁喊都只是偏头看一看,跟痴傻了似的。”
  痴傻倒不至于,否则她喊他的时候,他也不会有所回应。
  “那就让父亲歇段时间,等他想通了就好。”
  “但愿吧,我就怕他真这么一直下去,咱们长房这帮人要怎么活下去。”
  这是个非常实际的问题,长房自来都是靠着王文胥,他若是一直这个样子,那往后的日子实在堪忧。
  ☆、第二百六十章 人醒了(二更)
  但这样也好,让王文胥脱离朝堂也是有好处的。
  他往后不必因为伴君如伴虎而处处小心,也不必为了官途顺利而交际不断,更不必因为朝堂局势而畏首畏尾。
  王文胥这把年纪也不小了,安安稳稳的过几年。到时候王祁莲嫁了,王祁贤也娶妻了,那他也能安享晚年了。
  当然了,这些事情以王文胥现在的状况是没法完成的,一切就都只能三娘亲自动手了。
  她会给王祁莲寻一个好夫婿,也会帮王祁贤找个好妻子,铺好路。
  王文胥躺在床上看了半天的天花板,可算是累了,便睡下了。
  他刚睡下没多久,王祁莲便过来了。
  她应该也是知道了王文胥醒来的事情,故而前来探视王文胥的。
  只是王文胥刚才睡下,赵氏又心疼他,不让王祁莲去将他吵醒。
  来都来了,王祁莲便多坐了了一会儿。
  赵氏忙完之后来与她说话,两人就在前头的坐榻上闲聊。
  一开始,赵氏都是说些无关紧要的,王祁莲也就有一句没一句的回。
  片刻之后,赵氏才说起睿王的事情。
  赵氏本想着拿出来提一提,让王祁莲同她说说,也好解开她心中的郁结。
  谁想刚提了没几句,王祁莲就红着眼眶说不下去了。
  赵氏是过来人,也理解王祁莲的心情,便将她搂在怀里安慰。
  三娘插不上话,也插不上手,干脆就回去了。
  今儿是新年的第一天,王府却一点喜庆气氛都没有。想着王府这帮下人先前还跑过,三娘觉得该在这大过节的时候给人家点儿好处。
  不管怎么说,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这帮下人当中铁定也有那么一两个知恩图报的,不求别的,只求往后不背后捅刀子就行了。
  赵氏现在心思都在王文胥身上,她也想不到这上头去,三娘索性就拿了银子给沈嬷嬷,让沈嬷嬷去散给那些下人。
  本来沈嬷嬷在府里人脉好,让她去也算是巩固一下地位。再就是,如果打着赵氏的名号,这帮下人会觉得理所当然,毕竟赵氏是王家的主母。但若是打着三娘的名号,那帮下人怎么都得会记她点好。
  说白了,什么都没有银子好使,王家这帮下人里头也没几个不看重钱的。
  散了财后,三娘让沈嬷嬷叫上几个下人弄几只大红灯笼回来,再让人去买些红纸来,她要亲自给王家大门上提春联。
  除此之外,三娘又让下人去买回些食材,大过年的,怎么能不吃点儿好的呢?
  七整八弄的,王府里好歹有了点儿过年的味道,三娘也就先回屋歇着了。
  晚间,厨娘将买回来的食材做了一大桌子的菜。
  三娘去东恒院请赵氏,又让沈嬷嬷将王文胥和流苏找来,再就是让柳儿把王祁莲喊了来。
  都是一家人,趁着过节好好聚在一起吃顿饭。
  赵氏没想到三娘会搞这些名堂,看在眼里,高兴在心里,想起近来这些风风雨雨的,她忍不住落泪。
  流苏搀着赵氏,一直劝,劝好之后,大伙儿才入了座。
  赵氏上桌之后,赶忙把眼泪擦干净:“难得咱们一家子单独吃一顿饭,便都不用拘礼了,咱们边吃边话家常。”
  被她这么一带动,大伙儿就都放开了,三句两句的说了起来。
  流苏知事,从始至终都在带动气氛,说了许多有趣的事情,逗大伙儿开心。
  三娘坐在流苏身边,暗地里碰了碰流苏的手。
  流苏察觉到之后,偏脸看了看三娘。
  三娘眼神朝王祁贤看了看,再同流苏眨了眨眼。
  流苏立马反应过来,同王祁贤说:“爷,这都快开春了,您要不要考虑考虑春闱一事?”
  赵氏听流苏提这个,似乎也挺赞同的:“我倒觉得可以去试试,若是能考上最好,落榜了也当学些经验。”
  三娘故意让流苏在赵氏跟前提的,大伙儿都在,有什么也好说。
  王祁贤皱着眉,似乎不怎么情愿:“三年一回,又不光这一次,有什么可着急的?”
  赵氏直接说:“本来是不急,毕竟你年纪也不大。可你看看现在王家都成什么样子了?你在看看你父亲,我还不是想着你能赶紧有出息,咱们长房也算有望了。”
  王祁贤这下不说话了,因为赵氏说的也是事实。
  三娘知道王祁贤为什么不愿这回去考,他是认定了自个儿不行,说白了就是胆怯。
  “兄长不妨一试,左右现在还有时间,就算临时抱佛脚也为时未晚。”
  王文胥听她这么说,点了点头:“再看吧”
  他这明显是在敷衍,赵氏也看得出来:“那行,你最近多看看书,甭管考不考,都不能落下。”
  “儿子知道了,母亲就安心吧。”
  赵氏见他这般,也就不再多说了。大过年的,把他逼急了也没意义,好不容易一家聚在一块儿吃饭,还是其乐融融的好。
  王祁莲近来都是苦着一张脸,大概看着今天赵氏高兴,她也时不时的挤出点笑来。
  半晌,王老太爷被下人领着过来了,桌上众人皆是不明所以。
  王祁贤忙从座上起身:“祖父不是说要去外头歇两日,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王老太爷见他们都在,又看见桌上的饭菜:“我是记挂着文胥的病,所以回来看一看。”
  一行人都从座上起身,赵氏过去将王老太爷迎到上座:“本来大伙儿都没心思办的,谁知祁瑶那丫头有心,让人准备了这个。”
  老太爷瞧了三娘一眼:“嗯,这丫头机灵懂事,还会操持家务,比起京中许多世家女子强不少了。”
  赵氏将三娘当做自己人,听老太爷这么夸她,赵氏心里也高兴:“确实,谁说小门户里出来的难登大雅之堂,依我看还是教养问题。”
  老太爷点了点头:“这丫头明年就十五了吧?”
  “是,明年就十五了。”
  三娘听得心一惊,这该不会是惦记上她的亲事了吧?
  她正想听老太爷的下文,谁知他竟不说了,转而让王祁莲他们都坐下。
  有王老太爷在,总不如先前那般自在,不过只要没有二房和王老夫人,那都还算好的了,也还算圆满。
  ☆、第二百六十一章 众望所归(一更)
  之后的这些日子,京城依旧动乱。
  齐王是个多疑之人,虽然睿王落败了,他却不愿留下一个活口。但凡先前与淑妃一党有关联者,多半都会被请去刑部喝茶。
  不过齐王还不糊涂,没有逮着谁就收拾,否则这朝堂动荡,也够他收拾一阵的。
  如今是该杀的杀了,该收拾的也收拾了,大邺百废待兴。
  次日,禁闭已久的西城门开了,虽然王府没人要出这座城。但城门开了,示意着动荡的日子要到头了,大伙儿都高兴。
  待朝局大致稳定下来,皇后昭告天下,说是先帝子嗣稀薄,睿王又因谋乱被处死,能当大任者唯齐王是也。
  其实除去这些多余的条件,齐王也是唯一适龄又能堪当大任的皇子,算是众望所归吧。
  按照大邺历来的规矩,储君即位之时会到天坛祭祀,上达天听,以求上头神仙的照拂。
  左右齐王绝了后患,不怕再生变故,所以该怎么来就怎么来,一个步骤都不必少。
  在此之前,吏部对剩下这帮官员进行了一次大清扫,而此次清扫,王文胥也在其中。
  三娘本以为齐王会直接削了王文胥的官衔,贬其为庶民。
  谁想齐王非但没有这么做,竟还给王文胥留了个七品户部仓部主事。
  户部的仓部主事有三人,此时不是丰收的时候,户部存粮也不多,真真是个闲之又闲的官位了。
  吏部侍郎一直置身事外,并未受睿王一事牵连,所以得以保留官位。他从前与王文胥有些交情,当初王三爷往渠州上任一事就是吏部侍郎给开的后门。
  因此,王文胥降职之事,是他亲自上门来告知的。
  可王文胥精神头不好,如往常一样就知道发愣。
  吏部侍郎见了也不由唏嘘:“世事无常啊”
  赵氏本着做主人的本分,客客气气的招待了他,糕点好茶伺候着。
  他本是来看看王文胥的,不打算多呆,但见赵氏如此热情,也只能多坐一会儿。
  三娘正好过来看王文胥,撞上他坐在堂中与赵氏闲聊。
  见三娘进屋,赵氏停下与三娘道:“你先进里屋去照料着。”
  三娘福了福身,应道是,转而进屋去了。
  “这边是文胥兄收的义女?”
  赵氏听他这般问,回道:“正是”
  他想了想:“开春之后,新帝选秀。恕我直言,以你们此时的状况,不妨往这上头费些功夫。”
  三娘并未走远,将他这句话听在耳中。
  其实他还真没诓赵氏,长房就只有两个姑娘,王祁莲曾与睿王有过婚约,是不妥的。而三娘不同,众人皆知她与王家没血亲关系,再合适不过了。
  若她能进宫去,王家长房确实能多一条路。
  赵氏道:“算了吧,那孩子的性子不合适,去了也是白搭,还耽误她一辈子。”
  “但这总是条出路”
  “算了算了,祁瑶她真不合适,老爷恐怕也不会答应的。”
  吏部侍郎见她如此,只得叹息,又道:“那令郎呢?去年秋闱听闻他考得不差,今天春闱他去不去?”
  赵氏道:“我也想过,但那孩子敷衍得很”
  “这机会可不能放过,新帝登基的第一场科考定会极其重视,只要令郎考中,那就有望了。”
  “可”赵氏摇摆不定:“入官场固然是最好的选择,可我入京看着老爷那副模样,倒希望祁贤他平平稳稳的过一辈子。”
  赵氏妇人之仁,连三娘都觉得不妥。
  吏部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