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面堵了长长一排队伍,每府的人要依次下车进神武门。
卫其玉四姐妹无聊的坐在车内,余念娘在闭目养神,实则在想着池郎宜的话是什么意思。
等好不容易进了神武门,换乘马车,从神武门夹道一路往右,到达西华门,进西华门后就必须徒步,接着再进咸安门,经过宝蕴楼,最后直接到花会。
第211章 寒食节二
皇家的花会那才是真正的花会。跟花海似的,密密麻麻,一片粉色,一片紫色,一片绿色,一片黄色等等,万紫千红,色彩缤纷引得一群群蝴蝶在上空盘旋。
花的品种繁多,形状千姿百态,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展放了两三片,有的则正繁花盛开,整个花园散蔓着醉人的芳香。
一簇簇,一丛丛,红似火,黄似金,白如雪,绿如玉,成了一幅绚丽的彩画。
余念娘跟着卫老太太和卫夫人在花园转了一圈,跟各府的夫人太太打招呼,每每余念娘跟对方招呼行礼时,对方要不就先惊诧下,然后就不管与她熟与不熟,或者见没见过,都的问她:“好久没见到余姑娘,余姑娘近来可好?”
要不然就神色复杂的看她一眼,然后诚心回礼唤她:“余姑娘”。
态度都和气友善,友好。
不管是真和善还是假和善,反正比前几次见着要的多。这样,反倒有些冷落了卫氏四姐妹。
卫其玉向来大方识体,面上一直微微带笑,一点儿不介意的样子。而卫其颜自小受庞,为将军的小女儿,这会儿就有些不高兴了。
而因为卫鸿峰的差事还没落定,卫其雪知道自己两姐妹与卫其玉两人的差距,从来就知道什么时候该收敛,什么时候该嚣张。
卫其的子和卫其颜就有些相似,可惜就在没有一个将军的爹,所以,怎么都要低卫其颜一头,明明没有胜算,徒劳一场,却非要倔着子去争一回。
更何况是余念娘占了风头,她心头自然非常不爽。
拿孙妈妈的话说:姑娘不拘小节,是个做大事的人,凭着姑娘的本事,若是换成其它人早就设两个计整得卫其爬不起来了。而且,她们家姑娘也不屑与这些闺阁姑娘去斗。
余念娘却纠正孙妈妈,这一切不计较的前提是没人惹她!
在众人面前混了下眼熟,余念娘跟卫老太太打了声招呼,便独自逛花园去了,明显不想跟其它人一起。
卫其不屑的撇撇嘴,看见王伶英和几位大臣的姑娘坐在一个亭子里说话,提着裙角去了亭子。
卫其颜瞧着卫其每次见着王伶英跟个丫环似的伺候在左右,很不以为然的嗤笑了一声,然后亲的拉着卫其玉,两姐妹逛花园去了。
卫其雪略感尴尬,顿了顿,还是朝着王伶英等人的亭子走去。
这个地方靠着慈宁宫,太后在的时候很喜欢种花,慈宁花园里一半的花都是太后亲自栽种的。皇帝孝顺,为了讨太后欢心,决定将每年寒食节的花会摆在离太后最近的地方。
可是摆在哪呢?
若是摆在慈宁花园,可慈宁宫是太后静养的地方,打扰到太后的清静就不好了。
于是,皇帝就将每年的花会安排在了慈宁花园外,挨着临溪亭外的地方。
直到太后离世,也没改过。
余念娘仔细赏了园子里的花,品种的确繁多。
山茶,杜鹃,含笑,扶桑,文竹,万年青,茉莉,石榴,石腊红,叶子花,凤仙,一串红,香石竹,五色椒,仙人球,,菖蒲,晚香玉,美蕉,金桔,迎,君子兰,含笑,四季海棠,马蹄莲,天门冬等等……
常见的,不常见的,最普通的,也有稀罕的,应季的,过季的,全都有。
在花园里赏了一会儿花,众人纷纷挪步去太和门广场,那边此时吟诗,作画,弹琴已经开始。
余念娘没去,她绕出花园,站的地方正好是朝着慈宁宫方向。前面不远处的临溪亭内竖着三个秋千。
其中一个秋千上正坐着一个宫装姑娘,秋千旁一个小丫头正小心着秋千,另外两个丫头,一个立在一旁伺候,还有一个怀着抱着一只白绒绒的小狗。
亭子里石桌上摆着茶点。
余念娘朝临溪亭走去。
安定郡主看见余念娘过来,示意旁边的丫头停下来。
“安定郡主!”余念娘面带微笑向安定郡主行礼。
“余姑娘!”安定郡主从秋千上下来,旁边立着的丫头立刻上前递上帕子,同时,仔细的替安定郡主整理了下衣裙。
安定郡主擦了擦额头没有的汗,将帕子递给丫头,笑着问余念娘:“余姑娘喜欢秋千吗?”
“还好。”余念娘笑着道。
安定郡主已经坐下,其中一个穿绿衫的小丫头立刻倒上一杯茶,不等安定郡主吩咐,又拿出一只杯子倒上一杯,弯腰屈膝对余念娘道:“余姑娘请用茶。”、
余念娘看那丫头一眼,梳着双丫簪,穿着绿衫,一张脸清秀可,纵然是换了一衣着,她还是能老远一眼就认出她。
就是那个跟着天师庙主持擅闯池郎宜小院的小丫头。
“这丫头机灵。”余念娘赞道。
绿衫丫头立刻福行礼:“姑娘过奖!”
“不过奖,我只讲事实。”余念娘道。
丫头低着头再次行个礼。
安定郡主看了余念娘一眼,而余念娘则微笑看着绿衫丫头:“叫什么名字?”
丫头抬头迅速瞥了一眼坐着的安定郡主,低头回道:“奴婢木耳。”
“木耳,好名字!”余念娘笑着道。
这算什么好名字?
安定郡主不知道余念娘是何意。
不过,余念娘已经走向另一个怀抱小狗的丫头。
许是常被人抱着,那小狗竟然窝在丫头的怀里睡着了,一毛发干净雪白。
“这小狗真可。”余念娘真心赞道。
“说起圆圆,还得谢谢余姑娘那的提醒。”安定郡主此时面上才露出些许笑容。
“不知郡主在何处找到的?”余念娘道。
“在第一座大外,如果当时再晚一会儿过去,恐怕它就受惊跑出天师庙了。”安定郡主很庆幸的道。
“郡主的东西自然有菩萨保佑。”余念娘道,言语诚恳,神色认真。然后她看向安定郡主行礼:“民女先告退了。”
安定郡主端着茶杯,目光深邃的看着余念娘离去的背影,好一会儿,旁边的丫头才好奇的道:“这余姑娘懂天道,会玄术,不是应该崇仰天师庙吗?难道她是信佛的?”
另一个丫头就道:“懂天道和信佛不冲突啊?”
“你见天道院的天师们有进大相国寺,供奉佛祖的吗?”先前的丫头反问。
那丫头一噎。
喝着茶的安定郡主并未喝斥两人。
“这余姑娘的确有些奇怪。”木耳也小心翼翼的插嘴:“不过,她也有本事,客居在将军府,这么短的子,不但京城各府各院都知道了她,而且,皇上还亲自接见了一次。”说完脸上露出一番好奇。
“那怎么能是接见?”先前的丫头立刻反驳:“那是卫将军推荐她,皇上才许她进了太和的,不然以她低微的份哪进得了皇宫,更别说参加宫中举办的寒食节活动了。这还是皇后娘娘全看在将军府的面子上。”
“哦。”木耳一脸懵懵懂懂:“那这么说余姑娘和宁安候世子认识是真的了?”
“什么?”另两个丫头一脸惊讶:“她与宁安候世子认识?怎么可能!先不说她与宁安候世子的份相差多少。单说宁安候世子的子,就连皇后娘娘一年到头也没听他开口说过多少句话,世子爷怎么可能会认识她!”
“全都闭嘴!”安定郡主突然一声喝斥。
三人立刻吓得跪在地上。
“宁安候世子也是你们能妄议的。谁下次要再乱说话,以后就别跟在我边。”安定郡主板起脸,冷冷的道。
“是,奴婢们不敢了!”
三个丫头吓得脸都白了,连连认错,保证以后再不敢犯,这才使安定郡主没再发怒。
第212章 寒食节三
从花会的地方直接出右翼门,然后便是太和外面。再从太和往南走,便是太和门,很近的。
如果想要边走边逛,便可以直接在花会的地方,弘义阁外直接往南,经过静思和武英,凝道。
而金水河要从崇楼下过,过了金水河上的桥,再往前走不远,就看见了熙和门,从熙和门出去直接就是太和门广场以南。
广场里现在一群青年才俊正在蹴鞠玩耍。
余念娘在现代的时候对看踢足球就没啥兴趣,她站在广场偏角处欣赏了会儿,那些公子少年们的,沿着金水河,上了金水桥,朝着太和门广场北的诗会场走去。
听听才子佳人作诗,画画,再听听弹琴,可比看踢球有意思。
场内已经有不少夫人太太,还有几位老太太,更有几位嫔妃。
姑娘们只要对自己有信心的都上去作诗画画一番。
不过,这诗会场又比余念娘在太原府看到的设计的好。
整个场内桌椅安置不说,单说如何作诗画画,如何供人欣赏。
不需要有人主持,对自己有信心,或有兴趣的便可以上前展示。
最前面的摆放着各种乐器,两边则是作诗作画的地方。有谁诗写好,或者画作好,只管离去,后面马上有宫女上来将写好的诗句拿到侧边一条金丝绳线上夹好,对诗词有兴趣的,便可以到这边来统一欣赏。
而作好的画,宫女则拿到对面的画板上夹好。
置放的顺序随意,不分好坏,也不分份。众多作品放在一起,谁优谁劣一眼便瞧出来,谁的作品有不足之处,也一眼能知晓。
所以,这上台之人必须要有所长。
余念娘找了个靠后的位置坐下,
她到的时候卫其正在上面作诗,是一首七言押韵诗,中规中矩,并无多出彩之处,不过,那手小楷写得倒还好看。
她旁边则是王伶英,正在画画。
卫其写完诗后,有宫女拿去挂起来,她走到王伶英旁边,帮着她磨起墨来。
坐在下面的卫其颜则一脸晦气样,觉得卫其丢了将军府的脸。
脸面不好看,这借光的主意倒还有用,卫其本长得也端正,眼下,更是极力让自己神色自然,动作优雅,这立刻引得一位嫔妃的注意,问起旁边的夫人。
余念娘在下面听了几首琴,便再无人上前弹琴了,她只好起,站在画板前开始欣赏起各位姑娘的画作!
等她看完长长一排画作时,会场内的人已经散了许多,卫其颜等人也不知所踪。而王伶英正在兴致勃勃的写诗,然后就见一个宫女在她耳边说了什么,王伶英立刻将笔搁下,道:“快替我挂起来!”然后急匆匆沿着临时隔段出来的路径,朝着金河桥方向而去。
替王伶英去找东西回来的卫其在会场内转了一圈,也没看见王伶英,顿时气愤的跺了跺脚。
正在这时,蹴鞠场内传来一声高呼声,卫其眼前一亮,提着裙角立刻减肥着蹴鞠场而去。在会场内的另几个姑娘也跟去了蹴鞠场。
余念娘寻了个面善的宫女寻问况。那宫女告诉她:“大皇子和二皇子各自带队进行蹴鞠比赛,连皇上都到场观察加油……”
看来这是老子借机视察两个儿子了!
余念娘没那子从头看到尾,她一路朝北去,入了太和门,到了太和外,然后从右翼门进入,到了花会的地方。
果然,所有人都去了蹴鞠场,连安定郡主也不在。
余念娘也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