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芝兰玉庶-第2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我祖母还健在的话,就带着一起去。若是没在了,一定一定要将我爹对到边关去。就说我也要去边关,与他团聚。”
  仪罗点头道:
  “奴婢让带素带队人,护送他们去边关,一定不辱使命。”
  付新又想到了武琪,转而说道:
  “国公府别人走不得,武姑姑却是可以的。一会儿我就去找武姑姑,让武姑姑跟着你们一起去边关吧。”
  吩咐完,付新站起身来,说道:
  “我去武姑姑哪儿,你也快点儿去安排吧。”
  因为知道就是让绣燕和纪妈走,她俩个也不会答应。
  所以,付新提也没提。
  武琪与赵夫人交好,但自武老太君去世之后,住在琪乐园里,却也总是莫名的心虚。
  要不是还教着付新,武琪早就想离开付国公府了。
  付新与武琪多年的师徒关系,对于武琪还是颇为了解的。
  所以,付新也没与武琪提什么天下将乱的事情,只是明儿出了孝,她要与罗辉完婚,将要出嫁边关,问武琪是否乐意与她一起生活。
  武琪喜欢付新,自然乐意。
  于是,付新借机说道:
  “那正好,我打算着要送纪妈、绣姨的家里人先去边关等着,不知武姑姑愿不愿意同行,先去边关上住着?而且秀姊也在边关上,听说秀姊生了个女儿,武姑姑正好帮着教育下,也省得学得跟秀姊一样没有规矩。”
  武琪一听,多年来平稳的心绪,倒是生出些波澜来。笑道:
  “这自然是好,不知道几时起程?”
  付新笑道:
  “本来我倒是不急,只是带素正好要回边关有事,也好一路上照顾你们,越快越好,陈叔那边收拾好了,就起行。所以,武姑姑也要快些准备才行。”
  武琪笑道:
  “我一老婆子,没什么好准备的。一没家眷,二没财产的。定哪日起行了,通知我一声就行了。我只要跟你母亲告个别就行,别人,不怎么来往,倒也没什么离情。”
  说完,武琪深瞅了眼付新,又问道:
  “你与武姑姑说实话,是不是看出什么来了,才这样急急的要让人全离开京城。要不然,就是你嫁到了边关上,京上的生意也不至于就关了。不说有你母亲吧,你难道以后就不回京了?”
  付新一听,才知道,原来谁也不是傻子。
  勉强地笑了笑,付新解释道:
  “我不与武姑姑说实话,是怕武姑姑不信我的话。我虽然不怎么出去,但多少听到些流言,所以想着左右都要嫁到边关去,不如就将身边的人都带着。明儿要是可能,就是国公爷和夫人,我也想带着去边关上。”
  付新虽然没将话说透,但武琪可不是内宅里一般的妇人。
  怎么说,她也是出自宫里。
  对于时政,只要她想知道,自然就有自己的一些方法。
  所以,关于安禄山反叛的事,也略知一、二。
  正是因为多少知道些,付新突然问她乐不乐意去边关上,她才会多心地问了付新一嘴。
  听了付新的话后,对于付新能想着自己,心下颇暖。
  武琪心想:到底没有看走眼,是个感恩知报的。
  付新从琪乐园出来之后,便就直接去了延居里,找赵夫人。
  赵夫人虽然成了国公夫人,由于付国公没有过二年,所以,赵夫人并没有搬到延居去住。
  仍是住在了以前的延居里。
  别人都还好说,编着谎话,让人去边关上等她。
  只是赵夫人,再没有放着家不呆,跟着女儿去到边关的道理。
  所以,付新思来想去,决定和着赵夫人说实话。
  再说,也看看赵夫人的意思。
  赵夫人正低头看着帐册,现在年头不好,米价大贵,付国公府简直已经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
  每日里,赵夫人都在变着法的,想着怎么简省才好。
  见付新进来,赵夫人抬起头,笑着招呼道:
  “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想娘了?快过来,等娘看完了这一点,咱们娘俩个好好说说话。”

  ☆、第三十八回 3(说明)

  付新坐到了赵夫人的身边,看着赵夫人认真的,一页一页的将一本册子看完。
  她自九岁进到付国公府,到今年,十六岁,一转眼,便就七年过去了。
  付新想到了初入府时的惶惶不安。
  虽然中间,赵夫人也曾动摇过。
  但付新不怪赵夫人,只能说付悦太会迷惑人了。
  但是自过继了她之后,对她比过亲生。
  付新记得,她刚进府那会,赵夫人的头发还没有这般的白。
  现在,两鬓上,已经是灰白色了。
  眼角的皱纹也比往年上多了许多。
  虽然付新没有掌过家,但是在付国公府上住了这么些年,多少还是了解一些。
  也许在几看前,付国公会就已经入不敷出了。
  然后这几年,又是丧葬、又是嫁女儿的。
  银子流水一般的花出去。
  而庄上田产,又连年欠收。
  国公府上又没有可挣钱的辅面。
  付宽又是个只知道花钱,不知道挣钱的主。
  三个儿子,也没什么大的出息。
  而四房却是一心的捞好处,留着日后分家当做自己的私产。
  付亮和柳姨奶奶也完全只是消耗,半分贡献没有。
  赵夫人又不肯用付新的银子,独自支撑着付家。
  其中的艰难,心酸,肯定不足为外人道。
  付新一面心疼赵夫人,一面,却又不知道怎么跟赵夫人说,要天下大乱的事。
  她怕吓着赵夫人。
  合上帐册,赵夫人见付新直愣愣的瞅着她,笑道:
  “憨娘来这儿找我有什么事?怎么这样瞅我?”
  付新见赵夫人不再看册子了,不禁靠到赵夫人身上,轻声说道:
  “没有,女儿就是看娘这样劳累,实在是心疼。现在大哥的病也好了,大嫂也是世子夫人。娘为什么不让大嫂帮着娘,打理府内的事呢?”
  赵夫人心下叹息。
  哪里是她不想让大媳妇楚氏帮着她,打理府中庶务?
  主要是楚氏嫁进来这么些年,一直没有管过内务,又出身于小家庭,根本就管不了付国公府。
  赵夫人也曾让楚氏试过几回,但每一次都以失败告终。
  最后,赵夫人没法子,还得自己亲力亲为。
  不过是让着楚氏,从旁协理一下。
  赵夫人每日光教楚氏,就要占去大半的时间。
  每每想到此,赵夫人就觉得比她亲自管理,还要累。
  希望是她们杞人忧天吧?
  付新一面在心里默默地祈盼着,一面却又想到,万一是真的呢?
  她们不早做准备的说,万一是真的,到时怎么办?
  付新抿了抿唇,直接说道:
  “娘,女儿有些话,想要跟娘商量,只是,娘别以为女儿疯了。”
  赵夫人见付新说得特别的郑重,还以为她出了什么难事,连忙问道:
  “怎么了?你直接和母亲说就是了,什么疯不疯的?咱们娘俩个,还有什么秘密不成?”
  付新瞅了眼边上的丫头婆子,说道:
  “娘可不可以将人都打发出去?女儿的话,只能单独与母亲说。”
  付新到了国公府这么些年,还从没提过这样的要求。
  赵夫人立时警觉起来,将屋里的人全都打发了出去,并让丁婆子守着门。然后问道:
  “她们全都出去了,你有什么话对母亲讲的,说吧?是不是你四婶又说你了?”
  赵夫人所能想到的,也就这个了。
  现在付国公府虽不济,但掌家人是赵夫人。
  除了送走付纹的孙夫人,或许心气不顺,背着赵夫人,去妹付新的晦气外,赵夫人实在想不出别的来。
  付国公府里,都知道付新在赵夫人心里的位置,谁敢对付新无礼?
  付新摇了摇头,头靠着赵夫人,语气有些迟疑地说道:
  “娘,爹爹丁忧在家,应该也见外客吧?”
  赵夫人不知道付新为什么突然想起说这个来了,不由得问道:
  “怎么想起问这个来了?你爹丁忧在家,自然是少见外客,但你舅舅、舅爷这等实在亲戚,还是见得。怎么了?”
  付新看了眼赵夫人,说道:
  “爹没跟娘说些朝堂上的事?”
  怎么可能没说?
  现在,满朝上下,即使是路人,都在说安禄山准会反叛,只不过皇帝不信而已。
  不过是付新不出门,所以没听说而已。
  赵夫人瞅着付新,问道:
  “你问这个干什么?”
  付新抿了抿唇,狠下心来直接说道:
  “娘觉得……大唐乱得了不?”
  其实赵夫人也不知道,但仍是打起精神,安慰付新道:
  “是不是有人跟你说什么?你别听她们的,大唐国盛民安,太平日久,哪就能说乱就乱的?虽然说边关可能有些不安稳,但,层层屏障,决不会乱到长安来的。乖女儿安心呆着,明儿出了孝,你就要与罗公子完婚。没事的。”
  付新现在又不是小孩子,赵夫人说没事的时候,半点儿底气全无,付新如何听不出来?
  想了想,付新说道:
  “娘,万一呢?万一乱了怎么办?大唐太平日久,无论是平民还是官员,都久怠兵事。女儿只怕,如果乱了,从边关打到长安,一路上的官民,望风而靡。”
  赵夫人如何不担心?
  不过是怕付新害怕,强行安慰她,并安慰自己而已。
  赵夫人再怎么能干,也不过是内宅妇人,大难来了,又能如何?
  她只希望,再怎么乱,也打不到长安来。
  因为长安有皇帝,皇帝总是怕死的。
  但也正是因为有皇帝,叛军也会将兵锋直指长安。
  赵夫人没说话。
  付新坐直了身子,瞅着赵夫人道:
  “娘,现在咱们守孝,不能动,但要不要提前做些准备?”
  赵夫人一听,愣住了,说道:
  “如何准备?这种事情也只能是到时候再说,现在准备什么?怎么准备?若不是守孝的话,倒是可以到外面躲一躲。但若真是乱了,哪里又能安全?躲在哪里,还不都是一样的?”
  这么说着,赵夫人脸上,满是担心。
  付新问道:
  “那舅舅呢?舅舅没说怎么办?”
  赵夫人平静的说道:
  “你舅舅已经让你外祖母带着人,这几天起行,偷偷回老家。只你舅舅有官职在身,不便离开而已。”

  ☆、第三十八回 4(谈开)

  ♂!
  付新想了想,提议道:
  “娘,照这样说来,京城里,偷偷离京的,不在少数?”
  赵夫人摇了摇头,叹道:
  “据我所知,偷偷将家眷弄走的,只几家而已。……多数人还是相信即使有兵戎,长安之外,多重屏障,应该打不到长安来的。”
  可是,赵夫人不知道的,却是有那与皇上支近的,就是明知道长安危险,为国之向争,将来外兵来入,必定先争东西二京。
  但是,却也不敢往外弄家眷。
  若是让皇帝知道了,只怕不用等乱兵入长安,皇帝就先要了一家老小的性命。
  付新拉着赵夫人的手道:
  “娘去与爹爹商量商量,既然舅舅老已经让外祖母带着家里人,回老家。就说明,长安可能真的会危险。不若咱们也先行想个办法吧。”
  赵夫人摇头道:
  “我和你爹商量过了,现在正是你祖父丧期,咱们家,怎么动,都会非常的扎眼。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也只能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