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色罗盘。”
“苏家号召九大守护家族的黄金令!”
“记载着无数秘术秘法的金色罗盘!”
“……”
苏九的脑海中瞬间闪烁出数个念头。
“这是……”
苏九足足过了半晌,这才回过神来,开口对着阴阳老人询问着。
“没错,这就是你脑海中的金色罗盘本体,你脑海中的那个,只是金色罗盘的器灵,只有两者合一,才能够让黄金罗盘恢复原样。”
阴阳老人的一句话,苏九慎言。
果然是这样。
感受着脑海中被封印的金色罗盘,苏九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这东西,对于自己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准确的来说,是至关重要。
“多谢前辈了!”
苏九慎重的感谢了一番。
“不用谢,这是你苏家先人的遗托,当年,你苏家先人对我有恩。”
阴阳老人缓缓的说着,似乎陷入了回忆之中。
“前辈言重了。总之多谢前辈。”
“行了,你回去吧,以后没有什么事情,少来阴间,这阴间,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平静。”
阴阳老人意味深长的说着。
苏九闻言,怔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
幻阵缓缓的消散。
阴阳老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消失不见了。
郝崧博和项羽替身的身影,出现在苏九的视线之中。
“郝老!”
“走吧!回阳间!”郝崧博没有多说什么。招呼苏九一声。
“好!”
苏九应承一声,双手掐印手印,秘术施展出来。
半晌之后。
龙午村龙尾山脉上。
出现了三个人的身影。
正是苏九,郝崧博,项羽替身。
三个人从阴间回来,回到阳间。
“苏家小子,我和霸王还有事情要办,就先走了。你多注意下公期一族,自己悠着点。”郝崧博老神在在的说着。
“呃!郝老,我有一个疑惑,还想询问一番,不知道方不方便说。”苏九愣了一下。
“你问!”
“郝老,两千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苏九将自己心中的疑惑,询问出来。
“这件事情,百年之约的时候,你自然会知道的,现在你知道了,并没有什么好处,反而会沾染上因果的!”
思索了一下,郝崧博回答到。
“好了,我们先走了。”郝崧博说完就和项羽替身离开这里,朝着山林之中快速的行走,转眼,就消失在苏九的视线之中。
留下了一脸疑惑的苏九。
这就走了?
苏九半晌没有回过神来。
“郝老在逃避……”
苏九心中暗暗的想到。
看来,这其中有着很多的故事,事情的原因也肯定没有郝老之前跟自己说的那么简单,不仅仅是九大守护家族和郝老的事情,应该还有一波人。
两千年前,郝老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施展秘术,将自己封印在牛神洞之中。
项羽!
西藏古墓里面的那个美女……
苏九心神思考着。
片刻后,苏九停下了思索。
整理了片刻,根本没有任何头绪,想了想,看了一下自己手中的这个金色罗盘。
苏九将其装入木盒之中,放入自己的白色背包里面。
看了一下方向,就直接迈开脚步,走去。
是时候离开这里了。
……
山间小道,悠然清闲。
坐落的山丘,房屋,显得格外的有格致。
这本是普通的农村之地。
但是,在没有见过这种平凡风景的城里人,却会觉得,这里的环境,十分优美。
物以稀为贵,景以罕为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苏九深深的呼吸了一口气。
顺着小道,一路走着。
自己得回湘市了。
按照当初的计划,苏九记得,这小道尽头,有一个小镇,叫十四桥镇。
镇子上面是有通往湘市的客车。
……
一个小时之后,苏丛坐在了通往湘市的客车上面。望着车窗外的后退的风景,心中陷入了沉思。
第0974章 吴起(上)
回到湘市。
苏九的心神也平静下来。
公期一族的约战,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
这一趟昌山之行,所得到的消息,实在是太多了。
对于自己来说,有些信息要整理一番。
苏九心中明白,自己之前的计划,看来是要改变了。
想了想,苏九拿起电话。
“喂,赵老!”
“你小子怎么舍得给我打电话了?”
“赵老,跟你说声,这一两年,我恐怕都不会来学校,学校这边还得拜托下你。”苏九将话说出来。
“一两年?”电话那头,赵老很明显的感觉到了疑惑。
“对!”
“行,只要我这把老骨头还在这里,你的事情,我兜着,这点事情,我还是能办好的。”赵老哈哈一笑地说道。
“放心,赵老,我看过你的面相。你最起码还有三十年的阳寿。”苏九笑着说道。
“三十年,你小子别蒙我啊!我今年都七十多了,三十年,我不上百岁了!我可没有指望活那么久。”
“真的,这点面相,我还是能够看的出来的。不过,赵老,我还是说一声,三年后,你有一个劫难,记得,三年后九月,那一整个月都不要出门,在家待着,就算是地震也不要出家门,记住!”
苏九交代着。
赵老的面相,自己曾经看过。
所以,现在能十分肯定告诉赵老这些话。
“行,我记住了。”
“……”
挂掉电话。
苏九行走在湘市的街头。
这样一座别样的小城,自己来到这里已经一年多了。
对于这座城市已经有了一丝丝别样的感情,原本以为,自己会在这座城市,安静的渡过四年的大学时光,没有想到。
最终自己会走上风水这条道路。
没错,刚才跟赵老打电话,自己就是要暂时的休学。
读书这件事,已经不重要了。
现在,自己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两年后的百年之约。
想了想,回过心神,苏丛栏了一辆出租车。
回到学校里。
和寝室里的几个兄弟招呼了一声,一起出去大吃大喝一顿。
……
翌日。
清晨。
看着宿舍里还在沉睡的三人,苏丛简单的收拾了一下自己的东西。
推开宿舍门,背着白色肩包,走了出去。
湘市高铁站。
苏丛看了一下手中的车票。
西藏!
没有错。
这次的目的地就是西藏。
上一次西藏之行。
那个古墓有着太多的秘密了。以当时自己的修为,根本无法解决,这一次,自己就是要以风水国师的修为,将这些个秘密全部解开。
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将那段因果解开。
苏九心中有一种预感。
那就是两年后的百年之约,昆仑之行之前,如果自己的因果没有解决的话,昆仑之行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苏九也不知道这种感觉从何而来。
但是,这种感觉,却十分的强烈。
随着时间的缓缓流逝。
越是接近百年之约,这种感觉就越明显。
……
高铁上。
车厢内就苏九一个人。
自己买的是卧铺,这高铁并不是直达,中间还需要转一趟车。
暂时还没有高铁直达西藏。
躺在卧铺的苏九,脑海中整理着思绪。
……
西藏古墓最大的一个秘密,就是那古墓中的主人,吴起之妻。
在《韩非子》一书中,有吴起休妻的故事。
是说吴起安排妻子织一条符合规格的带子,而妻子没按规格做好,反而漫不经心的回答他,吴起比较严格、固执古板,坚持要那种规格,于是就休了妻子。
他妻舅曾向他求情,也被他拒绝。
关于吴起,在苏九的印象中,这是一个枭雄,他一生七十六战,没有任何败绩,在华夏的传统里有借前辈名人表扬后起之秀的习惯,比如表扬某人有名将之风,总是习惯说“孙吴在世”,孙当然指的是孙武、孙膑,而吴就是吴起。
实际上,在《史记》里,孙武、孙膑和吴起三个人的故事被司马迁合并做传,可见在司马迁心目中,吴起确实是一个和孙武、孙膑比肩齐名的兵家大腕。
吴起是春秋时代的卫国人,曾经拜曾子为师接受系统的儒家教育,曾子名曾参,是孔子亲传的徒弟。
《孝经》据说就是曾子编写的,他是一位专注于研究孝道伦理的学者。
但是令人疑惑的是,司马迁又说吴起是子夏的徒弟,子夏也是孔子的徒弟,其学术专长是文学艺术。
太史公的这两处记载自相矛盾,显然有一个存在错误,太史公的错误证明了是人都会犯错误的朴素真理。
不管吴起是曾子的徒弟还是子夏的徒弟,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论起辈分,吴起是孔子的徒孙,这在当年华夏学术的江湖上绝对属于名门正派。
苏九心中知道,如果放到今天,就凭师爷、师傅和师叔们的面子、地位和人脉关系,吴起完全可以混进某名牌高校当个学术带头人,申请个把博士点,或者弄点科研经费都不成问题。
不幸的是,吴起生活的年代,学术的江湖如同李小龙时代的武林,讲究的是硬桥硬马的真功夫。
因此,吴起虽然出身名门正派,但那师爷传下来的金字招牌并没有给年轻时代的吴起带来“忽如一夜春风来”式的荣华富贵。
后来吴起离开了曾子,来到了鲁国,凭借着自己师傅的名气开始为鲁国国君效力。
然而,与司马穰苴、孙武不同,吴起虽然走上了仕途,但是似乎并没有得到重用。
因为《史记》只是记载吴起“尝学于曾子,事鲁君”,而没有记录吴起当时的级别待遇。显然,吴起当时并没有担任值得司马迁记载的官职。
直到有一天,迫不及待要出人头地的吴起为了当大官而义无反顾地杀死了自己的老婆。有句老话说的好,“一将成名万骨枯”,对于名将吴起来说,第一个枯的就是自己的老婆。
有一年军事强国齐国突然发动了对自己的邻国、文化强国鲁国的侵略战争,鲁国一下子陷入了巨大的生存危机。
华夏五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面对暴力,一切的文化都很无力,因此当时的文化强国鲁国虽然拥有以儒家弟子为代表的众多学者,但是一时之间却找不到一个能带兵打仗、以暴抗暴的人才。
第0975章 吴起(下)
于是有人就向鲁国国君推荐了吴起,吴起不仅是曾子的徒弟,而且“好用兵”,更重要的是吴起“好用兵”的名声当时在鲁国不能说家喻户晓,至少也是“小荷已露尖尖角”。国家危难之际,鲁王打算不拘一格启用吴起担任鲁国的将军。
然而,作为掌握一国军队资源的将军,吴起不仅需要过硬的军事指挥能力,还必须通过对其人品和背景的严格审查,这是亘古不变的组织程序。
就在吴起眼看当上鲁国将军的关键时刻,对他的审查却出现了问题。
问题出在吴起老婆身上,因为吴起娶了一个齐国的女人当老婆,为此鲁国国王和大臣们产生了疑虑,启用一个齐国的女婿带兵去对抗齐国军队,这事听起来实在不靠谱。
况且吴起本人就不是鲁国人,而是卫国人,他来到鲁国追求的无非是挣钱和当官。如果说吴起因为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