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虎放佛遇到了知己,十分赞同道:“老子就是不喜欢这些歪道道,有那时间都他妈上了五六个了。”
两人回到朱雀房子,朱雀早已经换了一身居家服饰,此时正坐在沙发上喝着自己泡的一壶热茶驱寒。见两人回来,给两人各倒一杯。李天佑毫不客气,坐下来捧着茶杯就喝。张虎难得喝到朱雀亲手泡的茶,小心翼翼品尝。
“喝点茶暖和一下,等雨小点了咱们回沈阳。”朱雀说道。
李天佑没想到这么急就要走,但是听到是回沈阳,疑问了一句:“回沈阳?”
朱雀点点头。
李天佑说道:“那正好,我想回一趟家。”
朱雀其实是打算带李天佑去见见赵河山,但是没想到李天佑想回家。但一想也不忍心拒绝。毕竟李天佑过年都没回去,除了逃命就是在忙事业,此时正好是个机会。
朱雀问道:“准备回去待几天?”
李天佑答道:“去给我爷爷上个坟,也就呆两天吧。”
他倒是很想在家多呆几天,但是此时事业刚刚起步,他担心王小源一个人忙不过来。
朱雀点点头,说道:“那我们在沈阳等你,你开车回去。”
李天佑问道:”您先不回去?酒吧没人啊,没事儿?”
朱雀点点头,说道:“没事,丢两天出不了乱子。等你回来姐带你去见个人。”
李天佑没想到朱雀是这个打算,虽然不知道要见什么人,但既然朱雀没说李天佑也就不多问。
“那行,我快去快回。”
朱雀笑笑,说道:“没事儿,不用急。”
下午三人开车来到沈阳,李天佑原本打算到了沈阳就直接回家。但沈阳雨下的很大,朱雀担心,所以没同意。于是几人在沈阳又住一晚。
当然,住的还是朱雀的房子,李天佑感慨的问了朱雀一句:“姐,你怎么哪都有家啊?”
这话说的十分容易被人误解,朱雀闻言也是一蹙眉,嗔怒了一句:不会说话。
李天佑也发觉自己说的不太好听,嘿嘿一笑。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李天佑先是到银行取了几万块钱,他不准备再瞒着父母。毕竟自己要开着宝马回去,所以他准备直接告诉父母自己辍学创业的事情。当然他不敢说的太夸张,要是让父母知道自己现在做的事情和那些经历,父母一定会十分操心。他得编一个善意的谎言,然后给父母扔下点钱,让他们不至于再过得那么紧迫。
他知道,自从自己长大后父母就一直省吃俭用。供自己读书,然后还要想着给自己娶媳妇儿。自从自己降生,父母就没有为他们自己活过,一直惦记着他,为他操心受罪。现在自己有能力了,他想让父母享点福。
一切准备就绪,李天佑便驾着朱雀的宝马向家奔驰而去。
驾着越野宝马,风驰电掣,只不到一个小时李天佑就进了屯子。农村的土地坑坑洼洼,一些底盘低的车经常要小心翼翼才能保证不被刮到。这些对于李天佑驾驶的宝马都不成问题。
但李天佑也没开太快,因为屯里人比较多。今天天气不错,大家都走出屋子,在院子里或者是自家大门口和邻里亲戚,三两成群的聊着家常。
李天佑进了屯子就摇下了车窗,不是为了透口气,他很单纯的想让大家看到开车的是他。说是虚荣心也好,爱显摆也罢。李天佑一直很赞同一句话: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车虽然是借的,但是他现在有这个装逼的实力,所以他不想低调。
现在农村的小汽车不少,所以大家对车也有了大概的认识。屯里多数都是小汽车,很少有人买SUV,更别提是宝马系列的了。
奔驰、宝马、奥迪是农村人知道的最多的好牌子,对于车标大家也很熟悉。宝马虽然没有奔驰和奥迪那么直观,但是乡里开粮库家的孩子就开了一辆宝马小汽车整天游走在各个村子兜风。所以见过的也不少。此刻看到一辆宝马SUV出现在屯子,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车子吸引了。好奇的打量,仿佛像是在欣赏坦克一般。
当人们看到车窗里李天佑一走一过跟屯里人打着招呼的时候,所有人都蒙了。很多人相互确认:好像李治家孩子。
李天佑只看到了大家的错愕,心中有些得意,但他没有机会看到那些确认了他是李天佑的人在他车子走过之后的表情。
大门锁着,所以李天佑并没有把车开进院子。当他兴高采烈的进屋之后,看到眼前的一幕,愣住了。
母亲一脸愁容的盯着一瓶点滴,炕头上躺着的应该是父亲。李天佑之所以不确定,是因为此时李治头上缠了好几圈绷带,将整个天灵盖包的严严实实。
第二百一十八章 村霸
第二百一十七章村霸
家里的大门锁着,所以李天佑并没有把车开进院子,停在门口便迫不及待的下车进院。就当他兴高采烈的进屋之后,看到眼前的一幕愣住了。
母亲一脸愁容的盯着一瓶点滴,竟然浑然未觉屋里进了个人,炕头上躺着的应该是父亲。李天佑之所以不确定,是因为此时李治头上缠了好几圈绷带,将整个天灵盖包的严严实实。
“天佑?”
忽然看到进屋的儿子,李母惊喜的不敢置信。
李天佑脸上早已变成了一幅凝重的神情,仿佛没有听到母亲的叫唤,缓步走到炕沿,然后他就看到了李治的脸。此时身体虚弱的李治正在睡觉,听到老婆的一声叫唤,这才悠悠转醒。睁开眼睛,看到儿子,原本略带痛苦的脸庞立马浮现一抹欣喜,看着一脸难过的儿子,李治用虚弱的声音问道:“咋回来了?”
李天佑听到父亲的声音,心里痛苦的有些喘不上气,轻微答道:“放假了,我回来看看。”
说着看向母亲,带着一丝愤怒问道:“我爸咋了?”
李母看到儿子的难过,听到儿子的问话,眼泪不受控制的流了下来。
李治虽然身体有些虚弱,但是看到儿子的高兴让他精神了许多,声音也不再如刚醒来那般低沉,故作轻松道:“没事儿。”说着朝正在抹泪的老婆说道:“快给儿子做饭去。“
李治显然不想让儿子知道太多,他知道儿子孝顺,而且还脾气暴躁。如果让他知道不仅徒增烦恼,还容易冲动惹出祸来,所以急着把妻子支走。
李母当然明白丈夫的心意,擦干眼泪,挤出笑脸,说道“妈给你做饭去。”
李天佑一把拉住母亲:“我不饿,早上吃了。你们先告诉我这到底咋回事?”
李天佑口气坚决,不容搪塞。李母知道儿子的脾气,看了眼李治。李治无奈的叹了口气,心思复杂。
看着儿子质问的眼神,李母只好悠悠开口,把事情讲了一番。
在李天佑的家乡,穷乡僻壤的,很多村官都是暗地里花钱买票得来的。所以他们没什么本事,也不像村官,实际就是村霸。买票当了村官之后当然不会想着什么利国利民的事,就利用一些权利以及国家给的扶农政策谋取利益中饱私囊。
新当选的村书记叫王国林,家里有钱,和村里的恶霸侯长贵称兄道弟。选举时候,侯长贵出了不少力,自然他也就顺理成章的当了书记。
侯长贵混的不错,和县里的一个叫张老大的大混子关系很好。听张老大说县里现在鼓励种树,所以在王国林当选之后,侯长贵就联合张老大想利用这层关系在村里开一片地种树。之所以要和张老大合作,是因为张老大县里有些门路,能轻松的拿到这个政策好处。他们一合计,就把目光放在了村里的一片开荒地上。
开荒地,顾名思义,就是原本是荒地,后来经过农民的开垦,变成了耕地。这些地原本不是耕地,所以也就不在国家的耕地规划之内。约定俗成的是谁开垦谁种植,历来如此。
侯长贵看上的这片地就是李天佑的爷爷当年和几个屯里人一起开垦的,李家占了大头。
侯长贵横行霸道惯了,而且村里人一般不敢跟他叫板,所以他更加肆无忌惮。
在看上这块地之后,侯长贵不想花钱,于是就偷偷的带着张老大找到村书记王国林签了一个买地的合同。王国林悄无声息的就把原本李治几家的开荒地用一纸合同卖给了张老大。当然没有付钱,这只是他们自以为是的走了一个貌似合法的程序。
自家的地稀里糊涂的就被村里卖掉了,刚接到消息的李治暴跳如雷。对农民来说,土地就意味着饭碗啊,地被人莫名其妙拿走了,这不是要命么?李治自然要去讨个说法。找到村里,书记王国林说这地确实不属于个人,村里有权出售。李治自然不依不挠,但法盲的他怎么说也叫不出来一个理。
开春之后,侯长贵便带人翻地准备种树,李治一看来真的,赶紧联合其他几家去地里反抗。县里的张老大坐享其成,自然不会来看种树。但是作为主要股东,侯长贵早就知道李治几家不会看着他们种树,所以在见到李治带着几人来捣乱并不意外。侯长贵不想节外生枝,况且都是一个村住着,也知道自己理亏。管李治叫了声大哥,然后表示这块地是跟村里买的,是合法的。但是为了弥补大家的损失,侯长贵很大气的说给每家一千块钱,算是赔偿。
李治几人哪里肯干,这地光一年的收成就五六千,岂能被这一千块钱打发。
软得不行就来硬的,侯长贵见几人不同意,于是拿出了一贯的霸道。只说这地是在村里买的,现在是自己的,合理合法,别人爱哪告哪告去,想闹就去村里闹。
李治几人决定去告状,不让侯长贵种树,让他等结果。
侯长贵哪里肯等,晚种一天就晚拿一天钱,更何况他觉得这几个老农民也就说说,也折腾不出啥,而且王国林是在他的撺掇下卖的地,出事自然应该自己担着。于是便强硬种树。
一方抢种,一方不肯,所以吵得不可开交。侯长贵见几人死缠烂打,于是便叫来了一些兄弟。其他几人知道侯长贵的蛮横,心中都有些退缩。但李治不肯,他的地最多,抢了他的地就跟直接抢钱一样,咽不下这口气的李治寸步不让。
侯长贵哪里会因为一个李治的反抗就退缩,勾起火气,破口大骂。李治活了四十多年,被人当众大骂了祖宗,也来了火气,跟侯长贵对骂起来。侯长贵没想到李治竟然敢跟他叫嚣,一阵火大便直接一棒子把李治撂倒。
其实他是故意激怒李治,为的就是用强硬的方式解决这个事情。他要威慑其他人不敢再阻挠自己,打倒一个,花个万八千就解决了,这起码比买地划算的多。这是他横行霸道的一贯策略,谁不服就干倒谁。打坏了给人治,但起码以后不会有人在反抗他。所以他的霸道也就越来越无人能挡。
李母只是把前因后果简单的说了一遍,李天佑听完母亲的讲述,眼神冰冷。
李天佑罕见的对母亲怒吼:“为啥早不跟我说?我不回来你们还不打算告诉我了?这么大事都不告诉我,我还是不是你儿子?”
李母感觉到儿子的愤怒,理亏的她一时间无言以对,李治看着儿子说道:“爸不想让你惦记,你好好念书就行啦。家里不用你操心,这事吃亏咱也认了,没那点地咱也饿不死。”
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