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时明月-第5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到楼门口,马曦回身望望这座小楼,难以置信的嘟囓一句:“就这么结束了?”
赵风不回答,他扯着马曦的袖子向街上走,二楼窗台边,马梦得含笑望着两个孩子的背影,内心自语:“孩子都长大了。”
这次宗室掀起的招驸马风波就这样无声无息结束了,它还没来得及让朝廷大臣知道,就已经被赵风扼杀。事后,那名议嫁的宗室女被封为“昌国县主”,所谓昌国,也就是杭州出海口对面的舟山群岛。
此前,稍早些时候,哲宗的另一名后裔简王被转封为“吕王”,封地就是勃泥,因此,人们以后便习惯把勃泥称之为“吕宋”,而那位吕王也称之为“吕宋王”。
十一月,赵兴召齐了五千义乌人后,这次他打算亲自训练,便带领这支新兵进入湖洑山,亲手操练他们。操练的手法不外是他在电影上看的特警部队的训练方法,外加一些宋代的训练技巧。
这支新军将是一支全火器部队,随着广南新枪研制的成功,在宣和年间正月,这种新款后装步枪正式装备军队,于是,这款步枪被定名为“宣和式步枪”。
宣和式步枪已经接近后来的后装滑膛枪,只是限于这个时代的工艺水平,赵兴这里还做不出线膛来。但即使是这样,这种打一发装一发子弹,或者利用弹夹供弹的步枪,其射击速度已经快的惊人,达到了每分钟十发以上。可以想象,这样速度的火枪兵排枪齐射,三千人足以抵抗万人的骑兵。
这种火枪也装备了刺刀,因为是滑膛枪,刺刀安装简便,它装在枪口下方,以便不影响射击。
赵兴在训练时,把刺杀技能也当作一个培训目标,既要求士兵掌握射击准确性,也要求士兵在敌人冲进时敢于刺刀见红。
十二月,湖洑山的山区已经很冷了,这一年,太湖再次结冰,赵兴坐在火炉边,披着重裘,一边看着士兵举行射击训练,一边不解恨的大声斥责:“枪口不要乱晃,混蛋,我早已经提醒你们了,敌人冲来再多,也不用怕,你只管瞄准枪口正前方的敌人,正前方没有敌人,则依次向右瞄。
混蛋,呆瓜,傻鸟……这个道理你不懂吗,你们几千人若是同时打中一个敌人,那么漏网的敌人怎么办,他会冲到你跟前用刀砍你,所以要求你们人人瞄准自己正前方的敌人,这叫人人尽好自己的本分。”
赵兴正骂的开心,金不二闪了进来,凑近赵兴的身边低声汇报:“三公子领了十杆快枪,带了几个侍从出去了,他说要游侠天下,这次不打算回来了。”





第三部 大军阀的狐步舞 第4367章 归来的不一定是朋友
 更新时间:2009913 18:43:19 本章字数:5802


兴对这个孩子无可奈何,他摆摆手:“由他去!”
这不是赵云第一次离家,现年十二岁的赵云,其撬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岁,四岁起,他就领着几个侍从的后代,到街上玩耍,而后忘了回家,事后赵兴找到他,这孩子就嚷嚷着要仗剑行天下,而后专门将一个喜欢说《三国志》诨话的瞎子领进府中,以便天天“听瞎子说瞎话”。
宋代三国演义的雏形已经出现,在宋人的笔记中,多处记述了类似三国演义情节的“千里走单行”、“长坂坡救主”的内容,这说明在宋代,三国演义的大部分精彩情节已经成形,只是还没有一个人将这些故事串接起来,形成一部长篇小说。
赵云的名姓无意中与三国名将“赵云”相似,于是,这孩子就更加痴迷练武,除了金不二这个师傅外,他还从民间搜刮了无数卖艺者,指望他们能教授自己神奇武功。结果,这些人经过金不二验证,发现他们大多数是嘴上功夫。
好笑的是,赵云继承了赵兴强壮的体魄,却没有继承赵兴的半点机敏,他每次离家出走总是大摇大摆,总是忘记从家里偷一些钱作为旅费,每次身上的零花钱花光了,他便大摇大摆的进入三大票行,拿出父亲给的身份凭证,要求从三大票行提款,结果,不出意料的他会在提款之后第二天被父亲逮到,而后乖乖回家,筹划下一次离家出走。
如此三番两次,赵兴也麻痹了,赵兴家中的侍卫也麻痹了,他们把赵云的每次离家当作一次踏青,随着赵云在外面晃荡几天,等这小孩花完钱,侍卫们会悄悄通知赵兴过来接人。想必这次也会是如此。
金不二也疲了,他低声汇报:“我几个徒弟跟着,他们骑得都是名马,这种马必须住好店,吃好食料,乡间小店里喂养不得,所以三公子顶多在城边转转,这里是湖洑山,山中多是我们的家丁,应该不会出事。
对了,家里来人了,报信说米米大师已经从倭国接了回来,他不肯在杭州登陆,先去了登州,韩忠彦接待了他,而后劝他来杭州找你道歉,说是无心之失,大人不会怪罪。
听说,米听了劝告后,勉强称行,但他要求韩忠彦派人陪同。韩忠彦派出侯蒙随行,但源业平大人报告说,侯蒙另一项使命是打听新式快枪的消息。听说韩忠彦很奇怪我们会大肆出售旧枪,他听到了一点风声,也想向我们采购一些快枪做试验。”
“多事啊”,赵兴犯愁了:“该怎么回绝他们?你有什么办法?”
……
1103年农历十一月。这日期实际上已经到了公元(耶历)1104。朝廷宣布大赦天下。同时宣布明年将改元为宣和年间。
在大赦地同时。朝廷公布了一系列升官措施。值得一提地是。素为宋徽宗所不喜欢地长兄申王被转封琉球(台湾)。官家破天荒地要求申王前往封地就藩。
同月。赵兴慢慢悠悠地出了湖洑山。向杭州走去。这时候。阿拉伯朝贡团已经抵达京师。他们在新年即将到来地时候。向朝廷奉上贺礼。并要求朝廷开放火器贸易。与之相对地是。白人使团在邓御夫地指点下待在杭州。眼巴巴地等待赵兴回来作出答复。
邓御夫地到来使他地夫人李氏大喜过望。原本她以为死在海外地丈夫。如今奇迹般见到他重还。并且李氏还从邓御夫那里获知:耶路撒冷城陷地时候。邓御夫躲在赵兴地一个欧洲朋友家中。幸运地逃过了屠城。这使得多年以来、视赵兴为生死仇敌地李氏开始对赵兴地观念改变。
邓御夫地归来也使得杭州地学子大喜过望。以前。他们每每听到赵兴赞颂这位独闯海外地宋人地事迹。在赵兴口中说来。邓御夫所做地一切。简直是一部现实版地《西游记》。如今能见到这个活人。简直幸运。于是他们纷纷赶来求教。并要求邓御夫去各个书院讲学。以求证海外地种种传说。
商人们也很喜欢邓御夫。因为在他们看来。邓御夫在海外待了十多年。对海外时朝地了解非同一般。邓御夫现在告诉他们地每一点海外风俗。在学子们地眼中意味着新奇。而在他们地眼中。则意味着数不尽地、叮当作响地金币。于是。他们纷纷出钱资助邓御夫进行演讲……
嗯,如果说大宋有谁靠演讲挣足了家产,那就是邓御夫。
一直以来,赵兴总是把邓御夫描述为一位勇敢的人,一位眼界开阔的人,并且将自己在非洲的植物园归之于邓御夫名下。邓御夫的演讲部分证实了赵兴对海外的描述,但他却拒绝承认自己在海外的植物园、拒绝承认……
不过,宋人不在意这个,他们在意的是邓御夫的亲身描述,这使得宋人在北宋末期,比正常历史提前了八十多年,了解到完整的世界。
邓御夫掀起的喧嚣实在巨大,以至于杭州学子忽略
位海外归来的学者米米大师,而这位米大师处事低T'不愿意别人谈起自己曾远赴海外——毕竟,说起这事,不免要提及他撑死苏东坡的丑事,那可不是一件光荣的事。
同月,得到军械补充的陕西军民杀牲祭旗,召开誓师大会,准备进击吐蕃。然而,正在行将开战之际,突然接到皇帝手诏。原来皇宫失火,皇帝认为是不宜征战之兆,急令止兵。
在儒学的五行理论当中,认为你家的房子失火了,那就是天人感应,是上天在警告你你所做的某件事损伤了“火德”,刀兵属于火德,所以皇帝以为这时候不易发动战争。
但童贯却对五行理论与天人感应学说嗤之以鼻,他看过手诏后,若无其事的折起来塞进靴筒。军中主将问他,皇帝写了些什么?童贯回答说:皇帝希望我们早日成功。
童贯这个回答使秦凤路经略使刘仲武大喜,部下将领也跃跃欲试,独高嘴边带着微笑。
大军出发后,高俅密问童贯:“官家怎么说?”
童贯笑了:“就知道瞒不过你,官家说宫中失火,不易擅动刀兵。”
在当时的世界观里,违背五行八卦理论,可不是一件“八卦”的事,而是件非常非常叛逆的行为。
高俅却笑了,他一点不担心的说:“赵离人曾跟我说过,‘战争的事情,由将士们手中的刀枪说的算,天人感应就是一砣狗屎,若老天爷连这样鸡毛蒜皮的小事都管,芸芸苍生,他老人家顾得过来吗?’老天爷不管的事情俗人管,那是因为有效益,他花费精力阻止我们开战,必然想从中获益!什么益处——我们是官家手中唯一掌握军队的亲信!”
稍停,高俅又说:“我听说景教还有传说,说上神制造了天地,人世间哪有老天爷,他只不过是上神制造的一件物事。所以,我们别管老天爷了,此战无论胜败,都与老天爷无关。
至于你我有关,官家太急切了,我等此战若不胜,还能掌握军队吗?
所以,我建议此战也不管官家的意思,且让你我共同努力,我就不信,陕西如今装备精良,就打不过一群吐蕃野人。”
“炎师说得有道理”童贯低低回答:“秦人苦战争甚久,若我们来了,不能帮助秦人战胜,这支军队还会听我们的话吗?没错,这次我们什么也不管,就一门心思打仗……”
随后的战争中,童贯、高俅表现低调,他支持、配合领军将领,打了一连串漂亮仗。一年后赵怀德等复降,宋军初胜;高俅被召还京城。童贯还在坚持,四年后,平息了西北部族的叛乱。在收复四个州的庆功大会上,将领们兴高采烈地领功受赏,童童贯慢悠悠地拿出皇帝的那份手诏,传示军中将领们观看。大家一看之下,无不大吃一惊。领军主将相当惶恐地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童贯回答说:样子止了兵,今后还怎么打?”
陕西主将刘仲武问:“那要是打败了可怎么办?”
童贯答:“这正是我当时不给你们看的原因。打败了,当然由我一人去领罪。”
据说,当时众将领“呼啦”一下子跪了一地,大家无不感激佩服。谁都知道,军令如山倒,何况是违旨,这可真不是闹着玩儿的事儿。若是打败了,童贯可能确实是要掉脑袋。
与此同时,童贯还做了另外一件相当打动人心的事情。开战后,阵亡了一位很是奋不顾身的将领。当时,这位将领的妻子已经去世,他战死后,他的独生儿子流落街头,成了乞讨儿。童贯下令将他找回来,当众认这孩子为义子。声明一定如对己出般地善待遗孤,将他抚养成*人。
这一手很厉害。那些整日里在生死场上搏杀的将领们十分感动,认定童贯是一位值得为之卖命的上司。从此,童贯牢牢树立起了在西北军队中的威望。
可惜,这个改名童师闵的孩子,长大后帮着童贯干了不少坏事,在正常的历史中,朝廷诛除“六贼”时,他与童贯同时被新皇帝下令斩首。
陕西方面将士们适时出征,辽东方面,帅范终于不耐烦继续蹂躏辽人,新年了,他急盼着回家过年,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