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8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启禀陛下,臣以为,普天同庆,不该仅仅只恩泽了关外一地,关内的百姓也等待着陛下的恩泽啊!”陈于廷还是站出来,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他这反对派,当得彻底。
群臣莫不侧目,这可是掏皇帝的腰包啊!又都看向皇帝。
“呵呵呵,好说,将来有大喜事,朕自当广施恩泽,今天,也就如此吧……”杨改革笑道。
“臣拭目以待……”陈于廷倒是僵持着,他倒是想看看,皇帝到时候能拿出什么“恩泽”来,实际辽东也快分出胜负了,要不了多久,皇帝就得“大破费”,给皇帝找茬,陈于廷觉得,是他该干的。
对于这个刁难,杨改革还真的不怕,如今既然在推动社会变革,那自然会打破一些枷锁,要说恩泽天下人,杨改革可以毫不含糊的说,他可以办到。
显摆过了,也催促过了,这临时的小朝议也就散了。
……
散了小朝议,杨改革还有事要交代,小朝议上,实际不过是显摆,说一些明面上的东西。实际真正处理事情的,还是相应的人,杨改革还得额外的吩咐,有些事,不好拿到小朝议上讨论,那样就把事情搞得实在太繁杂了。
“大伴,再给富明德去个旨意,他那关外的枪店,凭我大明户籍,给予二成的优惠,也是老规矩……”杨改革想了想,说道。关外即将大发展,杨改革还是动用自己的“私人”力量推动户籍的发展。
“奴婢遵旨!”王承恩连忙答应道。


第693章 军屯
明朝大胜,蒙古右翼大败的消息,也传到了林丹汗这里。
林丹汗只能对着一个简易的沙盘发呆。
明朝的强势,已经越来越明显了。
林丹汗心里一直就隐隐的有个担忧。明朝收拾了黄台吉,未必不会收拾他,如今的明朝越来越强势,实力越来越强了,而他的实力,似乎越来越弱。
林丹汗除了看着简易的沙盘发呆,就只能发呆。
……
辽东。
黄台吉也接到了明朝大胜蒙古右翼联军的消息。
听到这个消息,黄台吉第一件做的事,就是来到沙盘前,仔细的对比各方的态势。
越看这个沙盘,黄台吉的心越往下沉,除了沉默,黄台吉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陪着黄台吉一起沉默的,还有黄台吉重要的谋臣范文程。
“蒙古右翼没了……,没了啊!……”黄台吉沉默了许久,才长长的吐出这句话。蒙古右翼没了,也就是说,他想西进和蒙古右翼汇合的打算落空了,想依靠蒙古右翼恢复、增强自己实力的愿望落空了。
范文程不知道该如何接口,大战发生在大同边墙之外的浑河,那里远离辽东,远离黄台吉,即便蒙古右翼还有一些残余实力想要来投靠大金,也不可能越过明朝和林丹汗的地盘,实在太远了,大金根本够不着。如今蒙古右翼大势已去,那些残余部落想要跨越重重草原来投靠他大金,太难。没有蒙古右翼补充实力,大金该何去何从?范文程也有些茫然了。
或者说,他该何去何从?是继续“从龙”,还是另外想个法子?貌似这大金是越来越不靠谱了。
“大汗,奴才以为,还是尽快的往西,蒙古右翼没了,但草原上还有部落,有部落就可以恢复实力……”范文程隔了半响,才接黄台吉的话茬,依旧坚持西进策略。
“本汗也知道,西进很重要,可如今,明朝人明显的就是粘上了本汗,本汗想要轻易脱身,只怕难啊!”黄台吉感慨道。到如今,黄台吉只觉得自己的脑子不够用,似乎再怎么想,再怎么挣扎,再怎么绞尽脑汁,似乎都无济于事,似乎都无法赢明朝了,黄台吉从未有过的觉得内心深处有着深深的疲倦。
范文程无法接口,大金能走的路实际不多,除了西进,实际,就只能和明朝打一仗。可真的能下决心和明朝硬拼一场吗?
如果说以前,范文程还是很有信心大金能打赢明朝的,可如今,范文程已经没有这方面的信心了。
整个大金,也就黄台吉一个人有智谋,其他的,不过是莽夫一个,不足挂齿。
要靠黄台吉一个人的智慧压倒明朝,这难度,似乎有点大,明朝那边的领兵将帅,都是常年领兵的,都有丰富的经验,智慧或许稍差黄台吉,但绝不会差太远。在这方面无法压倒明朝,在实力方面,又差明朝太多……
“大汗,还是要早下决心为妙啊!明朝这是摆明了要消磨我大金的实力,和明朝对峙,我大金耗不起啊!大汗……,大汗,这几年,年年遭灾不说,更是年年用兵,粮草,兵员早已到了极限,再和明朝如此对峙下去,必定会不败而败的……,大汗……”范文程苦劝道。
这个汗帐里,又是一阵沉默。
半响,黄台吉才说道:“多谢宪斗提醒,这个,本汗也知道,不过,却也下不得决心啊!祖宗的基业,就要毁在本汗手里了,本汗实在是不肖子孙……”黄台吉喃喃的道。
“大汗……”范文程苦劝道,在范文程看来,西进是最好的选择了,大金对上明朝,在气势上已经输了一筹,和明朝打,即便能在局部上打赢明朝,可明朝实在太庞大,转眼又可以聚集起一只大军继续作战,而大金则是连连征战,根本没有得到一丝休养生息,和明朝打,即便能赢,也赢不起。而西进则不一样,和林丹汗打,基本就是纯赚,只需要消耗很小的实力就可以获得较大的收获,两下比较起来,西进的优势很明显。
“……本汗再想想……”黄台吉犹豫了。黄台吉熟读汉人的书,受此影响,一直以一个汉人帝王的要求来要求自己。这本没错,有这样的追求,也是件好事,人都得追求上进不是?可一旦把自己当成君主久了,这心灵里,反而多了一些羁绊,就会患得患失,就比如,会把社稷,基业,都城等等挂记在心上。黄台吉体会到了被别人围堵国都的煎熬。
“大汗,不可再犹豫了……”范文程苦劝着。对于大金的前途,范文程也产生了迷茫,实在是看不清大金的前途在哪里,如今苦劝黄台吉,实际,也带着几分敷衍的成份,因为他实在是没法给黄台吉出再好的办法了,特别是对付明朝的办法。
“不!如今不过三月初,现在西进草原,地上什么都没有,夺得了草原也没有用,本汗决定,还是再和明朝周旋一段时日再说,起码,也要等草原返青了再说西进的事……”黄台吉不甘心就这样退走,还是准备和明朝再斗斗看,以期望找到明朝的破绽,力挽狂澜将整个形势逆转过来。
黄台吉不甘心就这么西进草原,虽然西进草原可以保存大部分的实力,并且可以更进一步拉长明朝的战线、补给线,如此,可以更加容易的寻找明朝的破绽,实际西进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不过黄台吉还是决定不轻易的放弃,还是准备试试运气,或许天佑大金,可以让他找到明朝的破绽,可以一举将明朝击溃。
“……”范文程无话可说了,苦劝也苦劝过了,黄台吉依旧不听,他也没办法,黄台吉的心思,他心里明白得很,黄台吉确实不甘心失败,不甘心就这么退入草原,希望可以翻盘,可真的是那么容易翻盘的吗?明朝那边的将帅,虽然比不上黄台吉聪明,可人家也不见得就比你黄台吉差多少,要想像以前萨尔浒那般将明朝彻底击溃,这种可能,范文程觉得,似乎太低,太低。
……
黄台吉决定继续僵持,继续寻找机会。
明朝这边也乐得继续消耗,打消耗战,明朝很乐意。
在辽东大地上,斥候战越加的残酷。
……
三月的北京城。
实际已经很和煦了。
事情果然不出杨改革预料,陕西三边的边军,确实一股脑的杀入沃儿都司抢东西,人流将沃儿都司这个地方彻底的淹没,沃儿都司,算是被明朝彻底的连根拔起。
平台。
杨改革又在召见众臣。
“诸位卿家,大同来的急报,陕西三边的边军,连夜杀出边墙,将沃儿都司部彻底的连根拔起,日后这个地方,就再不是蒙古人的地盘了,日后,他就是我大明的地盘了……”杨改革上来就宣布,对于打下的土地如何安排,杨改革最为盯得紧。打下沃儿都司,实际上,才真的是明朝开疆拓土的第一步,辽东那地方,顶多能说是收复失地,和沃儿都司这个被蒙古人占据一百多年的地方还是有区别的。
众臣立刻议论纷纷起来,这可是个大消息,这个消息,确实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很多人眼里的边军,都是不堪使用的,根本不可能打仗,可如今,却听皇帝说,边军连夜杀出边墙,将整个沃儿都司彻底的连根拔起……,这边军都吃了火药吗?这么能打?
群臣嗡嗡嗡的议论起来。有兴高采烈,欣喜万分的;也有目瞪口呆,难以相信的。
“敢问陛下,这属实否?”有大臣忍不住向皇帝确认这件事的真实性。
“千真万确,记得朕前几日说过的,沃儿都司这边还会有好消息传来的,就是这个消息……”杨改革道。
“嗡……”群臣议论得声音更加的哦响起来。
陈于廷是目瞪口呆,这个消息,确实让他感觉到意外,在他眼里,边军就是废物的代名词,根本不可能打仗,没料到这次居然也敢冲出边墙打蒙古人,这实在是太出人意料了,而且还大获全胜……,想起皇帝前几日对他说过的话,陈于廷觉得很失落,皇帝有事瞒着他……
杨改革见群臣讨论得差不多了,压压手。
群臣安静下来,等待皇帝说话。
“既然整个沃儿都司都在我大明的掌控之下,那么,就有问题了,这个沃儿都司该如何办?到底是让边军回来,让蒙古人或者是皇协军重新占领这块地方,还是我朝设置官署,卫所,对这块地方进行管理?各位卿家不妨都说说。”杨改革说道。
这个话题一出,又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启禀陛下,臣以为,此处地方,我朝不应该放弃,原因有二:第一,如今我朝有了抗旱的利器番薯,即便是干旱少水的地方,也不是不能养人的,既然能养人,为何陛下的子民不能去耕种,要让给那些蒙古人呢?……”施凤来这次,倒是异常严肃。话语,也变得激昂起来,给人的感觉是眼前一亮。施凤来什么时候也能这样说话了?
不光是群臣眼前一亮,杨改革也觉得眼前一亮,施凤来说话的声音,语气可大不一样,怎么说呢,充满着不容争辩的气场。
“……其二:臣以为,如不设置官署、卫所堡垒,此地必定会重新被蒙古人占领,如被蒙古人占领,难道我朝又重复每年花费巨资去防备这些新来的部落?臣以为,如在此地设置官署、卫所,则可以减轻陕西三边的压力,可以减轻陕西三边的兵费……”施凤来把自己的意思说了出来,当然是完全赞成吞下这块土地。理由也很充分,以前是那地方太荒凉,没吃的,人呆不住,现在不同了,可以呆住,再就是从减少陕西三边的开销出发,说得头头是道,也是很有道理的。
施凤来反常的强力出击,倒是让群臣另眼相看,这个传声筒,有时候也不完全是传声筒嘛,也会有首辅的气场的。
这些话可不是杨改革让他说的,杨改革点点头,看了看施凤来。这个施凤来说话也算是三句话不离本行了,推广番薯是他的主要政绩之一……,看来,涉及到了自己的“核心利益”,人有时候也会“反常”的,这事实际牵涉到了番薯的推广,如果依靠番薯能够在那些地方扎下根,那么,番薯的作用,无疑会被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而推广番薯的施凤来,则无疑,会跟着这波扩张受益。
杨改革再看看施凤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