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耶律休哥看出一个问题,首先是张师,主将战死,部下却不乱,从容撤回瓦桥关。
自己突然袭击,虽大获全胜,但没有造成宋军全面崩溃。这两条证明宋军战斗力不弱。组织有序,若是要轻敌,就会失败。
契丹其他人不听,第二天数万铁骑急于立功。渡河来袭,但这次宋军在崔彦进指挥下,列成方阵,反过来将辽军压缩到河边,大败之。斩首三千余人。
契丹攻打瓦桥关又未成功,看到宋朝援军源源不断而来,在耶律休哥建议下,大军撤退。
若战,可能会胜。可能会败。胜也会是惨胜,宋朝还有军队,不会亡国,甚至不会丢掉瓦桥关。但若败,这二十万兵马那几乎是契丹的所有家底子,他们没了,各部反叛,契丹瞬间就会四分五裂。
见好就收吧。
果然。
听到契丹二十万军队南下,赵匡义如同喝了兴奋剂一般,以赵延美为东京留守,王仁赡为大内部署,枢密承旨陈从信副之,再次亲征北方。
车驾到达大名府,听说契丹人撤了,赵匡义想要再攻打幽州。
第一次攻打幽州失败,那是没有赏将士,大军疲惫,但现在呢?
李昉进谏道:“北鄙戎人,自古为患,乘秋犯塞,往往有之。陛下栉风沐雨,冲冒严凝,亲御戎衣,以攘民患。敌人震慑,畏威而逃,因而剪之,易于拉朽。况幽蓟之壤,久陷敌人,慕化之心,倒悬斯切,今若拥百万横行之众,吊一方傒后之民,合势而攻,指期可定。其如大兵所聚,转饷是资,且河朔之区,连岁飞挽,近经蹂践,尤极萧然,虽偶荐於丰穰,恐不堪其调发,属兹寒冽,益复罢劳。况今小寇宵奔,边陲宁肃,若亲巡塞下,震燿威容,固足惧彼残妖,亦恐劳於大举。伏望申戒羽卫,旋师京都,善养骁雄,精加训练,严敕边郡,广积军储,讲习武经,缮修攻具,竢府藏之充溢,洎闾里之完富,其月岁之间,用师未晚。”
这就是宋九看不起文人的地方。
之所以伐燕云,门户也,不得不伐,什么吊一方傒后之民,虚伪之极。
但国家经济确实是吃不消了。
不但宋朝,就是契丹这一年多的惨战,经济也开始凋零。
于是赵匡义悻悻地下诏,让曹翰修雄、霸、平戎、破虏、乾宁等军城池,开南河,使雄州到达莫州能通漕运,然后在大名府校猎,再返回京城。
赵匡义到了京城,又有许多人建议速伐幽州,刚回京城担任左拾遗的张齐贤上疏进谏,河东新平,民心未安,边境也没有建设防御的军寨,因此必须先守好国家要害,增壁垒,民心安定,才可以兵出雁门、阳武谷。
边寨必须要择人,择卒不如择将,任力不如任人,边关有良将,又有良臣使民获休息,田业增而蚕织广,务农积谷,以实边用,敌人安肯投死地而为患?
圣人先本而后末,安内以养外,人民是本,疆土是末,望择通儒,采访两浙江南荆湖两川岭南河东,有伪诏命苛赋者,改而政之,以德怀远,以惠利民,则远人之归,可立待。
张齐贤心意是好的,百姓才是根本,连番用兵,国用吃紧,各地赋税渐渐加重了。必须要休生养息一段时间再说。
但无论张齐贤,或赵普,或者后来的名臣田锡、王禹偁都没有说出最重要的一点,门户。
明朝的不算,虽得燕云,但让李自成弄得差不多了。
只看唐朝,唐朝甚至都没有修长城,为何突厥人不敢深入?没办法深入,除非一个一个城池强攻下来,然而游牧民族善长野战,却不善长攻城。但若不攻城,这些城池留守的兵力就是大患,一旦深入,前面大军受阻,后面阻拦,那就会出大事情了。因此突厥在武则天时骚扰边境,只是到达定深等州,不敢南下。
但没有了幽州的纵深。游牧铁骑就可以轻易南下,如澶州之战,还有金人的南侵。
拿不下来没办法。若能拿下来,即便大家苦一苦。还是很划算的,那是百年大计。
只能说在没有想出很好计策之前,不能盲目进攻,否则就是大败。
张齐贤的进谏,终于使赵匡义按下心思,说来说去,与李昉所说的一样。连番大战,百姓与国家吃不消。
实际他还有一条未说,战争对宋朝百姓造成伤害,相反对契丹百姓岂不会产生伤害?为什么赵匡胤在内藏库准备了那么多钱帛。当真是买人头?
还有一条,为何辽景宗会撤兵,这是一个秘密不怪张齐贤,直到宋九归来,才将这个秘密揭开。
北方大战方起便落。另一场小型战役在南方打响。
候仁宝、孙全兴与刘澄不得不出兵。
有宋九与潘美前例可依,于是水陆出兵,但做了改动,非是选择在西道江(红河),直接杀入交趾内腹。那样刘澄没把握。毕竟他们不是潘美、尹崇珂与王明。
于是改在了西道江北面的白藤江,这里离邕州近,能水陆及时地配合。想法也不错,没有绝对优势之前,最好是白藤江,无论南汉,或是后来元蒙皆是这么打的,胜败无关,这是合乎兵法的打法。
刘澄先杀入白藤江,击败交趾水军,击毙数千兵交趾兵士,掳获了一些战舰。候仁宝闻讯后立即发兵,然而主将孙全兴却在花步滞留了七十天,候仁宝很生气,数加催促,孙全兴不知何故,就是不肯出兵。
接下来的事更滑稽了,刘澄大步到达后,孙全兴只好出兵,两军相会,派斥候出去打探,斥候回来禀报,说没有发现敌人,两人一商议,没有敌人那就撤兵吧。于是又撤回邕州南边的花步。
最滑稽的是他们撤兵,也不对候仁宝说,候仁宝傻呼呼的孤军深入,敌军来诈降,天真的候仁宝前去受降,不幸遇伏而死,宋军此役大败,也不能算是大败,死了数千人,交趾那边死的兵士更多。
他一死,留下无数烂摊子。
首先几名逃回的宋兵跑到邕州城中抢劫百姓财产,并且在城中造谣,让百姓惶恐不安。但这时广南有两个名臣,一个是转运副使周渭。这是一名传奇色彩的大臣。
若是无周渭十几年如一日呆在岭南,宋九推行的政策很有可能都被一群庸官破坏掉。
宋初得到南汉,户口只有十七万余户,如今达到三十三万多户,不完全是仁政导致的增加,还有从交趾掳来的百姓,计入户册的蛮户,一些隐逃户。但实际增加的户数也接近了十万户,是宋朝人口增涨最快的地区。
中间周渭功不可没。
这点小事儿对他来说很容易解决,先是将几名抢掠的兵士斩首示众,后是让兵士解甲进城,于是人心始安。
然而还有一个烂摊子,与潘美宋九那次征讨相比,这一行几乎用滑稽来形容,准备更是不足。首先是药材,然后是宋九在谅山布下的几个棋子也未动用,再就是兵士来源。那次用的皆是岭南兵,而这次用的多是荆湖兵,甚至有来自长江地区的兵士。
而从广南到交趾森林密布,多发瘴毒,实际就是疟疾与水土不服导致的各种恶症。若是个体问题不大,如今有许多衙内组织船只在海外经商,还有宋九在那几个岛上的经营,也有疟疾,然而危害并不大。但在军中性质不同了,几千人聚在一起,很容易感染。因此孙全兴帐下许多兵士感染了疟疾,更不敢进攻交趾了。然而退也不敢退兵。
就卡在花步哪儿,生病的兵士越来越多。
广南还有一个名臣,寇准的岳父许仲宣,他当机立断,下令撤兵。为方便就粮,许仲宣让军队屯于诸州,又大开府库,自行赏赐,然后找来大量草药与大夫,替兵士看病。
这更滑稽了,行兵作战,粮草,军医,草药,这是必须品,居然军中没有,让许仲宣来挽救……
打的鬼仗!
但不会就这样结束的,因卢多逊,不但糟蹋了几千将士,同时还将赵普大妹夫弄没了,赵普会怎么想?
卢多逊这样做肯定不对,但赵普也不值得同情,因为他更残忍更无耻。
然而赵普比卢多逊手腕高超多了,他已经看到时机,赵德芳今年春天也莫明其妙死了。
赵普还没有动手,他在等……
第三百五十九章 翻云覆雨
赵普阴狠地看着朝堂发生的一切,他在等待。
卢多逊在大笑。
无人注意他们,边境陆续在发生冲突,不过宋军多有胜迹。
易州报破契丹数千骑,斩三百人,马五千匹,于是建易州大保寨为平寨军。
河东三交口西北三百里处固军,溪谷险绝,敌之所保,多由此入侵,潘美派师潜袭之,敌弃城逃走,军使安庆以其族来降。
契丹以七千人入侵平寨军,守将击走之,杀获甚众。
这都是小规模的冲突,无伤大雅。
又诏郝守濬等分行河道,抵于敌境,皆疏导之。又於清苑界开徐河、鸡距河五十里入白河。由是关南之漕河皆能通达,也就是自此以后,可以用船将粮草物资送到三关任何前线,节约用兵成本。
归德军节度推官李承信买的鳂鱼有烂者,笞其园户,导致园户病创数日而死,家人上诉,将李承信弃市处决。为了一个小小的家仆间接死亡,能将一个节度推官斩杀,这在整个中国历史也罕有朝代做到。
再如两浙东北路转运使王德裔不亲事,部下不治,削两任,追缴先前所赐千两白金。
正是因为这些处罚,整个宋朝官场在高速的运转着,虽战事连连,因政策得当,而民不怨。这一条,就是后来的宋仁宗都难以做到。
也没有士大夫说它。
干嘛要说,摊上自己怎么办?最好是刑不上士大夫,那么不管自己做了什么,不会遭到严重处罚,甚至到吃苦的地方,因为士大夫不能侮辱,都能拒旨。
就在这时。赵普动手了。
卢多逊这时春风得意,有些马虎大意,甚至他看到一件事。北宋攻入太原城时,赵延美几个部下抢掠百姓。被大炮崔翰阻止,赵延美一直闷闷不乐,后来进谏,导致崔翰被严重处罚。
于是卢多逊反而与赵延美走得很近。
这个近不是投靠了赵延美,而是想获得更多的实权,性质与赵普与李崇矩两家联亲差不多。
但赵普就想到了一件事,赵德昭死了。赵德芳死了,接下来会是谁?
赵延美难名会做出一些自保的措施。
不过整个局势他还没有看清楚,于是一直不动手。
他不动手,卢多逊又来了。
李崇矩悲催。候仁宝悲催,赵普的儿子赵承宗也悲催,在卢多逊的操作下,弄到潭州做了知州。
潭州也不错,荆湖重要的城市。原湖南的首都,然而赵承宗与潘美性质不同,那终是南方,不是很适应。因此赵普想了一个办法,正好赵承宗前妻节李崇矩的女儿死了。让他迎娶高怀德与燕国长公主的女儿。
可能候仁宝牺牲,让赵匡义心软了软,于是允许。
赵承宗回京成亲,赵普操作,想要将赵承宗留下来。然而还没有等他动手找关系时,卢多逊开始催促赵承宗归任。
若呆在潭州倒也罢了,赵普很担心在卢多逊操持下,弄不好赵承宗会成为第二个候仁宝。
这时赵匡义藩邸功臣杨守一、赵镕、柴禹锡、相里勋等人告发赵延美骄恣,将有阴谋发。这四人肯定不是赵普的人。
他们只是顺从赵匡义心意,再加上赵延美确实想自保,做过一些事,因此就势而为,举报赵延美。
不一定与赵普有关系,然而赵普一直关注着时局,在等待机会,只要他稍稍表现,就会让赵匡义看到。
看到了赵普就好办了,想拿下赵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