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鸿半晌没有回答。
云层飘过,在他们所站的位置投下巨大的阴影,隐没了成鸿柔和而又精致的面庞。吴箫沉默地看着他,他从过去开始就是这样,明明有着温润如玉的模样,却总做着与形象不符的事,吴箫莫名升起一丝愤怒,叶城为什么不劝着点他?
“不管怎样都有风险。”成鸿坚持道,“事情发展到现在,早就不是一个感通者和五十个感通者之间的衡量了,分散兵力,只会给对方可乘之机。对方势头越猛,我们越艰难,只有决心一搏,才对得起这么多人的付出。”
吴箫猛然抬头,刚想说点什么,却被方恒打断。
“这是你作为感通者的回答?”方恒眼睛盯着成鸿。
“也是我作为2318级感通班教官的回答。”
两人对视片刻,随后方恒点了点头。
“方教官!”吴箫不敢相信地看着他。
“不用说了。”方恒抬起一只手,制止了吴箫,“我个人也倾向于成鸿的方案。”
吴箫嘴唇张开,又合上,反复几次。任何语言此时都显得苍白无力,他明白,因为他提不出更好的解决办法。
云朵沉默地漂浮在空中,初夏迷人的气息四处逃窜。今年的天气异常反复,年前突然升温,大地如初春般温暖;紧接着四月初又是寒潮,一夜间降温十几度,一直到五月底,气温都比往年低;然而现在,温度再次猛烈且毫无预兆地升了起来,以至于所有人都有种奇怪的预感——今年的夏天会格外漫长。
与此同时,学员们的生活依然波澜不惊。虽然平时大家都各忙各的,但到了实践边上,所有人都开始认真准备。
每天来编录室的人多了起来,自习室也开始满满当当,不同于第一次实践前的懵懂,现在大家心里都有了数。朱谨恍惚回到了大学,期末时大家挤在教室里复习。为了占位,有人连抱枕都搬上阵,某天早上,朱谨就在昏暗中瞄见一个硕大的小黄人,放大镜般的眼睛,眼珠以外的部分占了90%,正用蜜汁微笑看着她,在清晨空荡荡的教室里显得十分诡异,
“昨晚睡着了,又没好好准备,你呢?”则成了新晋的人气问候方式。
每个人都心怀警惕,暗暗比较着各自的进度。
“朱谨,你又沉浸在学习里无法自拔,这种精神分点给我吧!” 解析课下课,龚涵转身趴在椅背上哀嚎。
朱谨警惕地抬头,瞪着两个熊猫眼。
“没有,我效率低啊。”
“你效率要低,我就压根没效率了。”
朱谨和龚涵对视一眼,朱谨正想着举些例子,后者却坏笑起来。
“周宇该心疼了。”龚涵怜惜地摸了摸她的头。
朱谨浑身直起鸡皮疙瘩。
“不会吧。”朱谨摸了摸胳膊,顿了几秒后对龚涵说,“你太肉麻了。”
按叶佳的说法,实践就是检验平时学习成果的时候,平时怎样,实践就会怎样,临时抱佛脚没有用。但这样的话听听也就算了,没几个人敢不准备就上场的。课间和午休时分,教室里到处是若有所思的解析者,大家都在抓紧时间给伪装人格查缺补漏。
有传言,这次的重点是“情报”,会让学员们在商场、名流party等各种场合窃取、交换情报甚至故意传递出虚假信息。这种时候,伪装人格显得格外重要,尤其是有搭档的解析者们,他们时常恶狠狠地盯着搭档,脑子里想着自己给他的编录还有没有漏洞,目光灼灼,简直要把衣服盯出一个洞来。
想到这儿,朱谨心里就直发憷。
“你说我们会抽到什么任务?”她心里发慌,焦虑地低头看着终端,又抬起头来,“我把可能的场合都列了出来,用伪装人格演绎了一遍,但心里还是没底。”
龚涵目光呆滞,“别刺激我。”
“不是刺激你。”朱谨说,“我是真担心,万一漏了马脚,到时候要怎么收场?”
“看看课本里的‘逃脱’章节?”龚涵艰难地咽了口唾沫,忽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要我真搞砸了,基地会怎么给我收场?”
朱谨冷漠地看着她,“帮忙收尸的可能性比较大。”
“不要啊啊啊。”
惨绝人寰的哀嚎响彻教室,所有人见怪不怪、捂起耳朵,嘴里继续念念有词。
“我说,”林域拿着水杯,忽然出现在龚涵身后,冷测测地说,“你还是上网看看解析者之外的出路吧。”
龚涵脸瞬间白了,不知是被林域的突然出现还是她的话吓到了。
“呃……是不是吓过头了?”朱谨看着龚涵摇摇晃晃的背影。
“不吓吓她,龚涵根本不会认真准备。”林域叹了口气,“江沛然总说自己无所谓,导致龚涵更加随便,可我觉得这样下去不好,龚涵有那个能力,现在吊儿郎当,只怕以后会后悔。”
课间独有的杂乱声音从远处传来,像是挥之不去的噪音,扰得人心神不宁。
“你说我是不是有点过了?”
“啊?”朱谨有些愣神,一时没听清林域的话。
“我怕自己这件事做过了。”林域望着龚涵离开的方向,轻声说。
朱谨看了她一眼,“谁知道呢,过不过这种事,很难说得清啊。要我说,龚涵也不是傻子,谁是真心她肯定明白。”
林域舒了口气,调整了一下表情,“你说得对。”她笑着对朱谨说,“哎,我怎么这么多愁善感,都不像自己了。”
林域走后,朱谨的表情出现了变化,她盯着终端,忽然没了复习的兴趣。
感通确实改变了他们。
有人开始对他人的感受异常敏感,有人对这种信息的急速传递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执着。朱谨注意到,班上有些人和他人的交流越来越少,他们始终沉默着,但朱谨确信,他们在感通。
而感通课,成鸿开始把更多的时间交给他们。某节课上,争论异常激烈,大家就“心联网社会是否需要还反解析器”分成了三派。一派认为,反解析器是心联网社会发展的障碍,人类要想突破隔阂,实现长远发展和进化,必须废弃所有反解析器;另一派则认为,反解析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废弃,因为全球范围的心联网,即全球脑的实现是一个相当长远、甚至不知道是否会实现的过程,而国家级心联网很可能在下世纪初实现,到时反解析器必定会成为保护国家安全和人民权利的重要武器,所以未来必定需要,当务之急则是尽快修订使用法案。还有少数几人观点更加悲观,他们认为未来人类必将与反解析器长久共存,直至灭亡,放弃反解析器的使用,就是放弃维护生命财产安全的权利。
朱谨从来没想过课堂讨论会如此激|烈,相比之下,以前都如同过家家一般。“你的观点很好,但还有哪些问题……”大家都尽可能选择稳妥的观点,考虑全面、不偏激,这样才能得到赞扬。可现在呢,大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去他妈的妥当。
谁也不想生活在一个“妥当”却如同牢|笼一般的社会。
“废弃派” 认为使用反解析器的社会是牢|笼,因为欺骗、虚假和不自由;“法案派”恰恰相反,禁止反解析器的社会对他们来说便没有了保护和安全,他们像任人宰割的牲畜,被关在一个好看却危险的笼子里。
哪怕搭档之间也是如此,比如朱谨和周宇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就不同,朱谨认为必须废弃,周宇则坚持制定合理的使用法案才是现实选择,谁也说服不了谁。
“反解析器就是欺骗,脑电波欺骗,”朱谨透过感通器对周宇说,“人类已经用语言彼此欺骗了上千年,很多战|争、屠|杀、痛苦都由此而来,现在有这个机会,我们为什么不选择活在美好一点的社会里呢?”
“我和你想法不一样。”周宇认真地说,脑电波里夹杂着一丝犹豫,“人类已经欺骗了上千年,他们很可能会继续欺骗下去,这是人的本性,没有了反解析器,还会有其他用来‘欺骗’的设备出现。我理解你的想法,但我们只能决定自己,无法掌控别人,事情很难两全其美,从现实的角度来讲,合理使用反解析器是最好的选择。”
要是以前,两人还不是搭档的话,朱谨肯定会就此放弃争论。但现在,她强烈地渴望说服周宇,让他认同自己的理念,按照自己希冀的方式生活,哪怕现在看来这样的生活还遥不可及。
作者有话要说:
下一章开始非常关键的内容
某TB(作者)看了下存稿:小谨同学,你肺活量如何?
朱谨:?
某TB:肺活量不好的话,我们还是找个替身吧,对了,你喜欢长一点的还是短一点的?
朱谨:什、你说什么?
某TB:哪种用的顺手?
朱谨:???
某TB:没事,那两种武器道具组都准备着好了
朱谨:!!!
						第37章 第二次实践
紧张不安的等待过后,终于到了实践那天。
这天天气格外炎热,一大早太阳就红彤彤地出现在枝头,金色的光芒里带着橘红,映得玻璃窗微微发烫。
这次朱谨没有被排到晚上出发,却也好不到哪里去。感通班的学员们汗流浃背,站在综合楼后等着发车。闷热的空气中没有一丝风,不少人被闷得气短,头一阵阵发胀。
“靠,还不如晚上出发。”李毅在队伍里骂了句。
队伍等得不耐烦起来,距离集合时间已经过去了二十分钟,车子仍不见踪影,不像上次,他们下来时一长串巴士早已等候在空地。
朱谨站在中间没说话,汗却沁湿了内衣,黏糊糊的,十分不舒服。她这次背了双肩包,沉甸甸的带子把她拉得后倾,她想挺直脊背,只觉得喘不过气来。
周宇看了一眼,二话不说,夺过来甩在肩上。
他自己背着一个包,左肩上搭着朱谨的包,用手稍稍扶稳,两个鼓鼓囊囊的包叠在一起,朱谨看得都热。
“我自己来。”朱谨忙不迭地阻止。
“带扇子了吗?自己扇扇风。”周宇盯着她,答非所问。
朱谨下意识地回想包里有没有扇子,几秒后才反应过来。
她瞄了周宇一眼,随后垂下眼帘,面不改色地去拉包的外侧拉链,嘴角却抑制不住地翘起。
包的位置刚刚好,不高不低,朱谨从口袋里掏出一柄折叠成手掌大小的团扇,展开后是露出干脆面君的图案,她微微侧身,顺带给周宇扇点风。
周宇没有阻止。
有人掏出迷你电扇,不住朝脸上和脖子上吹。向荣兵看了他们一眼,笔直站着没动,任由汗水从下巴滑落。
不知过了多久,巴士终于开了过来,大家松了口气,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快点上车!车里有空调!
朱谨悄悄收起扇子,两辆车子前后稳稳地停下。前面一辆车门打开,从里面跳出三人。先出来的是成鸿,紧接着是个小个子女人,朱谨认出她是上次的联络员于咲雯,她的头顶上方冒出一个鸟窝,所有人都愣了一秒,随后才意识到那是头发,一个脑袋上乱七八糟的男人跟在于咲雯后面滑稽地落了地。
秦逸呆呆地张着嘴,一滴汗从鼻尖滴了进来。
大家都奇怪地望着那人,一半在想“你是谁”,一半奇怪这人是怎么混到基地来的。
“抱歉来晚了。”成鸿似乎被车外的热浪吓了一跳,本能地抹了下不存在的汗水,声音平稳地说,“原来的司机临时生病,调人花了些时间。介绍一下,这两位分别是于咲雯和苏武平,他们将担任你们此次行动的联络员。”
有人面容抽搐,显然对某位联络员不抱期待,苏武平兀自笑着,似乎没注意到大家的表情。
“这次实践感通班是集体行动,任务在达到目的地后会发给大家。”成鸿公事公办道,注意到大家的表情,随即微微一笑,“有了第一次实践的经验,相信大家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好了,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