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花开淡墨-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大人,小人不懂医理。”
  “你一个渔民,又不通医理,院子里为何种了满院的草药,且草药长势都极好?”元县令又问道。
  赵云忙脸色虽颓败,神色却不慌忙,他稳声答道:“小人不懂医理,只是老婆子身子弱,往些年常常寻医看药,因此小人对一些简单的药性有些了解。
  搬来宜阳后小人家境越来越差,也无力再负担医药钱,就在自家院子里种了些草药。老婆子病情严重的时候,我就熬点儿汤药给她喝。”
  墨池眉头微皱,赵云忙的话语里有明显的漏洞。
  她看看父亲,墨若璧却摇摇头,给了她一个继续看的眼神。
  果然元县令又道:“赵云忙院子里种植的各种植物本县都命人取了一份,可否请墨大夫上堂帮忙辨认一番。”
  墨池心内安定,不由对元县令做事严谨的风格赞叹一声。她再看看赵云忙,老艄公依然是一副满脸颓色的神情,却并未因元县令的话有所慌乱。
  待衙役把十几个托盘呈上来,墨若璧欣然起身辨认,又一一报上各种草药的名称。再总结道:
  “堂上的草药共有一十三种,其中香附、广藿香有理气解郁、化湿止呕的功效,的确适用于精神不济的病人。
  府积草、败酱草、红花等七种草药能活血通经、祛瘀排脓,一般用于跌打损伤和红外伤。
  香樟则能解毒、杀虫。这一十三种草药虽药性功效不尽相同,却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气味极大,扩散性极强的药材。
  还有,这些药材如红花、广藿香适宜北方种植,宜阳气候潮湿,并不适宜种植。”
  元县令问道:“墨大夫。据衙役所报,这些草药在赵云忙的院子里长势都极好,以你所学,是否因泥土里埋了尸骨,因此草药长势才好呢?”
  墨若璧摇头,道:“鄙人只识药性,若要问草药的生长环境和种植条件,小女倒是略知一二。”
  元县令便道:“请墨家女公子上堂。”
  众人这才真正的把目光看向了墨池,心内无不惊讶。难怪墨大夫带着女儿观审,原来着未及笈的小娘子竟还是破案的助力之一。
  墨池站起身抚抚裙摆,为了今日观审,母亲特意做了一身浅紫色的织锦长裙逼她穿上,这长裙美则美矣,只是行动上却不便利,她有些不太习惯。
  堂下的男子面目严肃,双眼中却含着温润的笑意看向缓步朝堂中走去的女子。
  赵云忙看看墨池,他灰白粗直的长眉下,那双严峻狠辣的眼中露出了一抹凄然之色。
  墨若璧是举人出身,自然不用跪拜。墨池向堂上元县令行了跪拜礼,报上了名姓,元县令便道:
  “念墨家女公子年纪尚幼,便起身说话吧!刚才本县问墨大夫的话你可能答。”
  众人唏嘘,元县令对墨家小娘子颇有好感啊,小姑娘非官非贵,又不像她父亲一般是挣取了功名的男子。这公堂之上竟都不用她跪着回话。
  墨池道谢起身,道:“民女能答。刚才大人说在院中挖出尸骨若干,被告老翁又说十四年前搬去了那院子,想必这些尸骨应该已埋入泥土中多年了。”
  元大人道:“尸骨刚挖出时全是零散的碎骨,县衙内两个仵作拼了三日才拼出了二十一具尸骨。据仵作察验,这些尸骨至少埋入泥土中五年以上。且全为青少年男子的尸骨。”
  墨池点头,心中了然,又道:“若埋尸时连皮肉埋入泥土,尸身中的血液滑入泥土中,是极利于府积草、败酱草、红花等有补血化瘀功效草药的长势。
  但不过三五年,待血液骨肉给泥土带来的养分吸收干净,红花这等喜寒植物的长势就会颓败下来。”
  赵云忙眼中的凄然之色更重。
  墨若璧站在大堂的旁侧,他给了女儿一个鼓励且欣慰的眼神。

  ☆、第四十一章 休堂再审

  元县令问道:“你的意思是说,如果各种药性不同、种植条件也不同的草药种在一起,但长势都极好,只能是土壤中加入了特别的养分?
  而且尸骨提供不了这种养分,只有血肉才可以?且血肉提供的养分一次只能维持三五年?”
  墨池答道:“这种养分也不尽然一定是血肉,有些技艺高超的山匠(注1)也懂的调理泥土的养分,能在北方种植好南方的花草,或在南方种植好北方的花草。但尸骨是一定无法改变泥土的土质的。”
  元县令便又对赵云忙道:“赵云忙,你可识山匠之术?”
  赵云忙却嘴唇诺诺,半天什么也没答出来。
  元县令让墨若璧父女回座,继续审问赵云忙。
  “赵云忙,你可知罪?院中尸骨若是十四年前所埋,缘何你一个不懂山匠之术、也不懂医理药理的渔民,竟能将满院一十三种草药种植的如此旺盛?
  若你是为老妻种植醒神健脑的草药,缘何又要种植补血化瘀的药材?且种植的药材为何都是气味极大、扩散性极强的草药?”
  赵云忙闭目不答,身体却微微的颤抖起来。
  元县令站起身来,厉声喝道:“赵云忙,你院中草药长势好是不是因为你数年来不断杀人埋尸所致?
  种那一十三种味道极大的草药是不是因为你要掩盖尸体腐烂的气味?因此我县衙中的衙役数次挨家排查都被你蒙混过关。
  你所杀之人俱都何人,十二年来的数宗失踪案是不是都与你有关,杀人所为何因?你速速答来?”
  堂下听审的百姓中有失踪案的苦主,此时便大声哭骂起来。
  “你个挨千刀的杀人犯,你不得好死啊!”
  “我家孩儿可是被你害了?还我的孩儿啊!”
  一些人眼看就要掀翻隔离的栅板冲上大堂。衙役们也连忙维持秩序,一时间竟慌乱成一团。
  元县令一拍惊堂木,大声呵斥:“堂下人等不得喧哗,违者二十大板,立即执行。”
  说罢手执公案上的白色竹签用力掷于堂下。
  一直静默异常的老艄公却突然大哭道:“小人不知啊,小人冤枉,那些尸骨真的与小人无关呐。”
  说罢开始不停用力磕头,众人只听公堂上青石地板发出‘咚咚’的沉闷之声,没几下老艄公的额头就磕的鲜血淋漓。
  元县令只好宣布休堂再审。
  待嫌犯押下,元县令等主审官也退了堂。众人才高声议论起刚才的案子,无不夸赞墨若璧有一个有见识、有胆识的女儿,小小年纪初上公堂,面对一众人等竟能镇定稳重、落落大方的侃侃而谈。
  尤其是公堂之上还有一个可能杀了无数人的杀人魔头,小姑娘面对这杀人魔头居然面不改色心不跳,着实令人佩服。
  元誉却在刚刚退堂时便起身悄悄的离开了,只是离开时他默默的注视了墨池片刻,眼中流出的温柔神色全部落入了墨若璧的眼里。
  堂下的青衣男子也不知何时不见了踪影。
  晚间元县令回了府,元瑶正在跟母亲痴缠,想跟大姐去长安玩玩,要母亲答应。
  三天前李宇宁终于来了宜阳。原来元枚不告而别后李宇宁明白这次确实伤了妻子的心,便在父亲的院子里跪求了一夜,终于求得李博士同意再跟老祖宗商量娶平妻一事。
  李宇宁又在老祖宗跟前磨了三四日,终于使得老人家开了口,同意再延迟两年,如果元枚还是没有子嗣,再考虑此事。
  李宇宁准备启程来宜阳接元枚时,却因为连日的劳心劳力病了一场,长安到宜阳需三四日路程,李博士怕儿子路上身子骨受不住,硬是让他养好了病才启程。
  元枚见到夫婿悲喜交加,夫妻二人经过一夜长谈终于冰释前嫌。
  李宇宁有公职在身,不能在宜阳久待,而眼下夫妻二人最重要的问题还是子嗣之事,便准备等李宇宁再休整两日,便启程回长安,由李博士出面找找尚药局奉御修睿文。
  修家是医药世家,修奉御虽只官居五品,却只为皇家诊病,在帝后面前也很能说的上话。因此等闲人等根本入不了修家的大门。
  元瑶看大姐夫妇二人要回长安,她这几日提心吊胆,唯恐曹雨梅牵连出自己。后来听说曹家一家人不知去向,何小郎也得了疯症,她这才稍稍心安。
  知道大姐要回去长安,她便央求大姐带上她,也好趁机躲躲风头。元枚却有些为难,便推脱说母亲同意就带她去。
  元瑶便又来缠母亲。
  元县令进门时元瑶正拉着母亲的胳膊撒娇卖痴,一副母亲不答应她就不走了的神态。
  元县令便觉得头疼,同样的年纪,同样的女儿家,瑶儿整日里仗着家人疼爱,骄纵的越发没有规矩。墨家的女儿只比瑶儿大一岁,为什么却如此的懂事稳重,完全是一副小大人的样子。
  看起来再也不能如此宠溺这个小女儿了,否则以后嫁了人还不得弄的夫家后宅鸡犬不宁?
  想到这儿他便一声厉喝:“胡闹什么?看不见你母亲已经很疲惫了吗?”
  元瑶和元夫人并未注意到元县令已经进了门,外间的丫鬟也未进来通报。这一声厉喝吓得元瑶身子一抖,紧跟着委屈的咬住双唇,硬生生的把哭声憋进了肚子里。
  最近她有些怕父亲,前一阵父亲还罚她禁了十天的足。
  都怪那个墨池!
  元夫人心疼的一把搂过女儿的身子,看见元县令黑透的脸色,她又赶紧起身上前帮元县令脱掉外袍打岔道:“老爷回来了,今日的案子审的如何?”
  元县令的脸色这才好了些,道:“很顺利,而且这个案子可能确实牵涉到失踪案。”
  “当真?”元夫人挂衣服的手一顿,这个失踪案多年来毫无头绪,虽然她夫妻二人都很盼望这次的案子与失踪案有关,但没想到一审就能确定下来。
  元县令在圆桌前坐下,疲惫的揉了揉额头,元瑶赶紧上前,替父亲捏开了肩膀。
  元县令道:“这次倒是多亏了墨大夫家那个小丫头。”
  “墨家女儿?怎么今日的审案她也帮上忙了吗?”元夫人诧异道。
  注1:古代对园林工人和叠山工人的称呼。《中国古典园林史》


☆、第四十二章 令牌之主

    元夫人知道能抓住那个老艄公有墨小娘子的帮助,但认为那不过是小姑娘歪打正着碰到了一件新鲜事儿,然后又碰巧告诉了儿子。

    重要的是儿子警觉性高,才能发现了这么大一桩案子。

    挑选观审人时,老爷也是在名单拟好后又加上了墨小娘子,当时老爷是怀了一丝侥幸在里面,毕竟墨小娘子懂药理,那满院子的草药终归有些奇怪,多一个懂药理的人在堂上总是好的。

    “是啊,当日初见那小姑娘,不过觉得是个和瑶儿差不多大的孩子罢了,没想到不过大半月,她不仅把誉儿的身子调理的妥当,今日在堂上,也是她逐句分析,用她所知的药理药性,还有丰富的种植经验说的嫌犯一句话也反驳不出来。”

    若是墨池听见元县令此话会有些汗颜,她那里能有机会种植药材,所以也提不上丰富的种植经验,她的经验都来自于书本而已。

    元县令说到这儿又看看元瑶,叹口气道:“瑶儿,以后不要只知道玩乐,多跟你大姐和墨家姐姐学学。”

    “人家墨家女儿小小年纪就能独当一面,今日在堂上镇定自若的姿态让众人刮目相看,对墨大夫教女有方敬佩不已啊!”

    元瑶再也忍不住心里的愤怒,她退后一步大喊道:“您是我的爹爹吗?为什么总为了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