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花开淡墨-第1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玄帝脑子转了一圈呵呵一笑:
  “爱卿既然决意要离开朕,强扭的瓜不甜,那就离开吧,不过朕和爱卿不做君臣,也还是儿女亲家嘛,爱卿回老家之前,咱们就把孩子们的亲事先办了吧!”

  ☆、第二百一十二章 安亦池的泪

  ‘轰’,陈玄帝的这几句话让安又杰觉得头上响了个炸雷!
  这个行事从来荒唐随意的昏君,这是要将那天说的话全盘否定?!
  老爷子身子晃了晃,稳了稳心神,看着陈玄帝一字一句道:“皇上说的话,每个字老臣都明白是什么意思,可连在一起的这句话,老臣就听不明白了!”
  陈玄帝冷了脸,他本来就不是一个脾气温和的人,只是因为当年即位时,答应过父皇会一生敬重这个老混蛋,才会多年来,在老东西面前一直压着自己的性子。
  今日也算给足了老东西面子,但老东西不要这份面子,他也无需顾忌!
  “朕给安卿府上下的两道旨意也已经有些时日,明日便让钦天监和礼部开始准备相关事宜,朕的公主身份尊贵,貌美温柔,是天下间少有的女子,嫁与安卿府上是安三郎几世修来的福气。
  至于韩家四娘,朕不妨老实告诉安卿,韩四娘颇有些异常能力,这样的女子,只能嫁入天家。一个小小的太医令孙女,父亲没有一官半职,能做太子侧妃已经是她三生修来的福气。
  就这样吧,安卿回府去好好准备准备,朕也累了,喆喜,送安大人出去!”
  安又杰满脸凄凉的看着皇上,当年先皇询问他们几个老臣时,他到底是那根筋搭错了,觉得面前这个出尔反尔、厚颜无耻、暴虐无常的人会是个贤良的皇帝!
  “臣谢恩!臣告退!”
  安又杰这六个字说的异常艰难。更艰难的是他迈出去的步子。
  喆喜心里一惊,上前扶着安又杰出了御书房,又嘱咐小喜子将老爷子送到宫城门口,小喜子一看老爷子的脸色心知不好,心里着急面上恭敬的答应了喆喜,扶着微微颤颤的老爷子走出了宫城。
  宫城外,木柳候在马车旁,老远便看见小喜子动摇西晃的扶着老爷子走过来,他心道不好,刚刚施展轻功两步跑到跟前,便看见老爷子身子一晃,带着小喜子也一起直直朝后倒了过去。
  稍早一些,国子监一间小独院儿里,安亦池刚刚听完属下的汇报,看看立在一旁的木松:
  “大理寺鬼牢,那是个让一般人听见名字也会浑身发抖的存在,怡安关在那种守卫森严的地方,却还被人救走了,你怎么看?”
  木松平着一张俊脸:“英王既然已经丢下女儿,便不可能再回头来救!”
  安亦池点点头,“那我们就得看看,到底是谁会冒这么大的风险去救一枚弃子!告诉木杨,好好查一查英王那个死去的正妃,怡安的亲生母亲。还有大理寺,怡安怕是在大理寺也安插了人。”
  面前的属下得令,正准备转身出去,安亦池又说道:
  “等一等,查一下怡安当年出生前后四个月,英王府可有进什么下人、或者出什么下人,越细越好!”
  看着谍报堂的属下得令行礼出了小院子、几个纵身起落便不见了踪影,木松平平板板的说道:“谍报堂的人身手越来越好了!”
  安亦池撇了木松一眼:“可是想你的人了?要不要回总部去看看?”
  木松依旧板板正正的回答:“不用,有老大在,我放心,那群小兔崽子服老大!”
  木松说完,又问了一句:“主子,您不担心皇上的心思吗?赐婚的事情他肯定又要反悔了!”
  安亦池食指敲着桌面,似笑非笑的说道:“他反悔他的,与我何干!”
  正说着话,只见门外传来轻轻的落地时,若换了旁人,自然听不出来,但安亦池和木松内力极深,二人皱眉,翼盟的人内力不至于如此不济。
  “主子,不好了!”木松正准备出门查看,只听见门外的人先出声,是木梧,他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焦急。
  木梧进门,跪地便道:“主子,老大人从宫里出来后便晕倒了!”
  。。。。。。。。。。。。。
  安亦池纵马赶回府中的时候,刘太医正离开安府,见了安亦池连连叹气,“三郎节哀!”
  听了这句话,安亦池方才一直提着的一口气顿时不知散落到何方,他只觉得每一步都如千金一般沉重,脑子有些浑浑噩噩,一时之间竟不知到底身在何时,身处何处!
  身后的木松扶着他的胳膊,满脸忧心低声叫道:“主子,您。。。。。”
  安亦池闭了闭眼,一把推开木松迈开步子朝钟鸣堂飞奔而去!
  此时的钟鸣堂已是哭声一片,大爷二爷和大郎还未回来,院外,小厮婢女婆子跪了一地正在哀哭。
  安亦池不知自己是怎样从院门走进了内室,也不知有谁和他说过话、谁拍了他的肩膀,又有谁抱着他痛哭了几声。
  他进了内室,浑浑噩噩的走到榻前,满脸迷茫的看着榻上穿一身绯色官服的老头儿,老头儿面色平静,看起来似乎正在熟睡一般。
  “祖。。。。。父。。。。。。。。”安亦池艰难的开口,似乎他这一声呼唤,老爷子就会从床上坐起来笑着叫他一声:“三小子!给我来一杯,不要告诉你祖母!”
  “小池,你祖父他。。。。。”苟氏迎上来,双眼已经哭的通红。
  安亦池转过眼,看看苟氏,又把目光转向苟氏身边默默流泪的墨池,喉头滚了滚,艰难的问道:“池儿,祖父。。。。。。是为何!”
  墨池凤眼中泪珠滚滚,方才她刚进府门,便看见木柳抱着老爷子发疯一般奔回府里,可当时她把脉,老爷子已经气息全无,后来刘太医赶到,金针刺穴也未能救回老爷子。
  “是极怒攻心、血滞不畅,导致心脉受损,三郎,祖父走得。。。。。。并不痛苦!”
  安亦池闭了闭眼,几息之后再睁开眼时,幽深的双眸中已是冰寒一片:“也就是说,祖父是被气死的!”
  “三郎,跟你祖父好好道别,让他好好再看看你!”
  安亦池转身,老夫人声音平静,只是平时总是板正硬朗的身子,若不是有身边的嬷嬷扶着,几乎已经摇摇欲坠。
  “祖母,您。。。。。。。!”安亦池张了张嘴,却只说出这几个字。
  从院外奔进来几个趔趔趄趄的身影,进门便扑倒在榻前大哭:“父亲,父亲啊!”“祖父,祖父,孙儿不孝,孙儿来晚了!”

  ☆、第二百一十三章 安亦池的泪(2)

  是刚刚收到消息赶回来的大爷安沐汉、二爷安沐华以及大郎安亦平。
  安亦池嘴唇颤抖,终于,泪水从他幽深的双眸中奔涌而出!
  片刻后,安沐汉‘呼’的站起身,甩袖子擦一把眼泪,恶狠狠的说道:“我要去问问皇上,他到底对父亲做了什么,能让父亲极怒攻心,我要去问问!”
  说完,他抬脚就往外跑去。
  “站住!你想让我安家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吗?”老夫人声音不大,却足以让安沐汉停下脚步。
  他转过身,整张脸因为悲愤而扭曲:
  “母亲,孩儿心里憋屈,孩儿方才回来时,听宫城们的太监说,父亲从御书房出来时脸色便不对,他老人家一生忠君爱国,一定是皇上对父亲做了什么,才把他老人家气死了!孩儿要去问明白,不能让父亲去得不明不白!”
  老夫人长叹一声,闭上眼,几息之后才艰难的说道:
  “你憋屈,这屋子里的人有谁不憋屈,可人死不能复生,老头子已经不在了,这满府从上到下四百多口人却还要活下去,你那两个尚在稚龄的孙儿孙女还要活下去!
  你父亲不在了,这口气要老身一定会找陈举德问个清楚明白!但!不是现在!你们且都收声,给老身规规矩矩、安安静静的把你父亲的后事料理好,让他轻轻松松的走。
  老二媳妇,安排人,给各府报丧吧!”
  从进了门,安亦池几乎没有说过话,听到这儿,他握住祖父的手紧了紧,眼里的寒光更胜。
  长安城的老百姓还在为七夕宴带来的动乱以及英王反叛忧心不已,另一个爆炸性的消息便让不少人更是在烈日炎炎的夏季感受到了冬日冰冷刺骨的寒霜。
  辅佐了两代皇帝的尚书令安老大人突然去世了!
  长安城里稍稍明白点儿的人,都知道这些年若不是安老大人的劝慰,皇上可能会做出来更多荒唐暴虐的事情。
  现在安老大人突然去世,重要的是安老大人为什么会‘突然去世’,正当老百姓们摇头叹息胡乱猜测安老大人死因的时候。
  从宫里传来了可靠消息,安老大人竟然是活活被皇上气死的!因为皇上硬是要招老大人的孙儿安三郎为驸马,将三郎的未婚妻纳给太子做侧妃。
  甚至连皇上与安老大人的每一句对话,都传的清清楚楚。
  虽然大陈的子民对皇上屡屡做出的荒唐事已经见惯不怪,但强拆老臣家中的亲事,硬是把人家好好的未婚夫妻俩按进自己家门,这件事仍然刷新了老百姓们对皇上认知的底线。
  有人仰天长叹,天下,真的要大乱了啊!
  陈玄帝听完喆喜汇报安又杰去世的消息,惊得下巴差点儿掉了下来。
  “你说什么,这老东西竟然去世了?”
  喆喜苦着脸,“皇上,宫城们的职守太监说,安老大人出宫的时候气色就不好,刚出宫门就晕过去了!”
  陈玄帝松开搂着的李嫔,只惊讶了片刻,便哈哈大笑道:“好!好!好!这下可少了一个在朝堂上唧唧歪歪的老东西,朕的耳根子要清静多了,好!”
  喆喜心里一声叹,我的皇上哎,您就不想想,最近本来朝局就动乱,老大人去世,您少了个大助力,可给太子殿下留下个烂摊子哦!
  他看皇上光顾着高兴,只好又小心翼翼的提醒道:“皇上,吊唁安老大人,您看让谁去好呢?”
  陈玄帝还没说话,李嫔便嘟着嘴娇声道:“皇上,安老大人是国之肱骨,您可得派一个得力的人去吊唁,才能彰显皇上对老臣的重视。”
  李嫔是去年才进宫的秀女,短短一年,便得到了皇上的万般宠爱。
  弓着身子的喆喜眼尾扫了扫李嫔,这位在宫中算是个聪明又识大体的!
  陈玄帝稍稍沉思,便挥挥手对喆喜说道:“去去去,你去告诉太子,就让太子替朕走一趟安府吧!可惜,老东西死了,这亲事就得缓一缓了。
  不过也无妨,老东西不在,朕倒能少听些啰嗦,亲事办起来也顺利些!”
  喆喜领命去东宫宣了陈玄帝的口谕,第二日下了早朝,回东宫换了一身素服,便出宫去了安府。
  安府的门头上挂满了丧幡,府门通开,两边一排排白色灯笼上写着大大的‘奠’字,灵棚便搭在入门后的正厅里。
  太子仪仗刚进布政坊的坊门,早有小厮飞跑着进了安府,给守在灵前的安沐汉安沐华几个主子报了信。
  安沐汉心中有气,但转头想想母亲的话,只好不情不愿的带着府中众人和前来吊唁的一众贵府之人齐齐出府迎接。
  太子一身素白下了马车,脸上满是悲痛的神情,安沐汉安沐华等人与太子见了礼,他伸手扶起为首的安沐汉,
  “安大人不必多礼,老大人去世,父皇与夲殿心中也十分悲痛,老大人一生为国鞠躬尽瘁,忠心耿直无人能出其右。老大人已经驾鹤西去,还请府中各人节哀顺变,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他对安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