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严父在古氏无声的提示下,很快就反应过来,“不知道二弟和水儿双儿那边有没有注意,蚕生日这几天,我提醒下吧。”
听了大儿子这话,方氏板着的脸上,忍不住露出一丝欣慰之色,几个儿女即使感情不深厚,形同陌路也不是她想要看到的。
到了蚕生日这一天,天还没亮,古氏就早早起床,点了油灯在厨房里忙着,古青娅在被子里缩了缩,到底没赖床。
帮着古氏将家里的事都整好,严父和古氏就带着严青禾严青茶出去,毕竟人多了,也很难看顾得过来。
对于去看热闹,古青娅没那么热衷,所以留在家里照顾方氏和严青朴,也没什么好郁闷的,她在整理家中自留的各种种子。
明年如果干旱,那么水稻的种植面积肯定要减少,那么除了耐旱好打理的地瓜,还能种什么呢?
翻了翻,各种豆种,还有各种瓜种,苦瓜南瓜等,尤其是南瓜,还分好几种品种呢。
古青娅想了想,自己刚得到的那本农家自制美食的小书本,书面写得很口语化,关键是里头有许多食物的制作方法,或精细或粗糙的,无一例外的,过程还很详细。
不过奇怪的是,用的方法不是她习惯升合斤两,有许多词语也很陌生,但这并不影响制作,顶多是味道不对就是了。
地瓜刚传进来没多久,一般是去皮切角块晒干,人吃不完还有家禽,不过在这本小册子还有关于地瓜的其他保存方法,做成地瓜干、地瓜粉和地瓜粉丝。
此外,古青娅还印象深刻的是南瓜干,蒸熟晒干,保存方法也不短。摘回来的南瓜,即使没有磕碰,放在地窖里,到了冬天大多时候也留不住,大部分都是进了猪肚子的。
而食物还算丰富村民们,也未曾想过要去怎么折腾才能保存下更多食物,顶多就是做个不一样的菜式,换个口味而已。
所以南瓜和地瓜是来年的重头,而且南瓜还必须要那种大如木盆的种类,至于小个的,种几棵平时吃就够了。
将种子挑了一遍,古青娅又去屋里放着的大缸或是粮仓看看,都是满的,这个时候,她就有种奇异的满足感。
而这个时候,隔壁的大榕村的吴家,此时聚在一起,局面有些紧张,似乎正在争论着什么。
“爹,爷爷,我说的都是真的啊,你们怎么不相信我呢?”吴翔瞪着眼,脸有些红,他一得知来年可能有天灾的事,就扯着姜荣安来找长辈了。
吴大爷有些无语地看着儿子激动的表情,“你什时候对家里这么关心了?”这个儿子,是能坐就不站着,能躺就不坐着的主,现在竟然操心起家里来,这天是要下红雨了?
“爹!”吴翔有些无奈,难道自己的话这么不受重视,“荣安,你来跟我爹说,这事是真的,咱家虽说家业不小,但也要未雨绸缪啊!”
姜荣安被拖着来,觉得吴翔也是有些激动了,“我不是跟你说过,伯父肯定有打算的,你还不信?”
吴翔睁大眼,“你有说?”
吴大爷摇摇头,“我不知道你们从哪里得来的消息,不过有经验的老农说了,明年天会比较干,蚕桑会受影响,还有水稻,这个可以种些耐旱的,问题不大。”
“那今年的蚕丝锦缎啥的留到明年卖,价钱不就涨了?”吴翔倒不至于认为金钱不重要,他很清楚明白他的优渥生活都是这东西的关系。
这时候,一直听着的吴老爷开口了,“一直叫你跟着你爹学点,你不要,这不闹笑话了吧。”
“奇货可居,我没错啊!”吴翔仍不觉得自己的话有什么问题。
“旧蚕丝的价格是比不上新蚕的,冰玉蚕病不好伺候,丝绢送人后已没剩多少,又没天香县的天香缎有名气,如何奇货可居?”吴大爷反问道。
吴翔想的问题的确是浅了点,不过年轻人就是会冒险,“明年天旱的话,肯定天更热,我们要是反其道而行,养更多的冰玉蚕,即使丝量减少,但价格上去,这利润还是有的。”
所以很多时候,利润与冒险是并行的,关键是能不能承受得起那个损失。
吴老爷似是很有兴趣,“年轻人就是有冲劲,家里也不是不能像你说的那样做,不过万一有损失呢?翔儿啊,我们来谈个交易吧,若是损失了,你考个秀才回来,免税怎么也能弥补些损失。若是获利了,你得纯利润的十分一如何?”
姜荣安瞅了就吴翔一眼,见他认真思考的模样,不由有扶额的冲动,他刚才算是看出来两个长辈其实早就有了决定。
吴老爷说这些,好似成败都在吴翔身上的错觉,不过是要吴翔更认真读书,能获得功名自然是更好的。
而实际上,吴家即使有损失,也不会伤到根底,而给吴翔十分之一利润,他是唯一的儿子,整个吴家不都是他的?
“好,我答应。”吴翔大声说道,丝毫没觉得自己落入坑中了。
“那行,我们签个契约,荣安你就做个见证吧。”吴老爷笑得眯了眼,跟只老狐狸似的。
。。。
第62章 改变
姜荣安没有动作,看着吴翔大少爷在那墨迹未干的纸上签下了他的大名,这是吴家长辈们跟吴翔开的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自己没必要插手。
而丝毫不知道自己被坑的吴翔,签好字,在等墨迹干的时候,他用很轻松的语气说道:“爷爷,爹,今个儿是蚕生日,我记得要浴种吧,可是准备好了?”
“我记得去年做冰玉蚕丝的人好像是隔壁太来村的,明年可以继续再请来,最好能给调教几个出来。”有好工人才是好丝的保证,这很多时候胜过许多其他的外在因素。
“这事还需要你提醒,你娘早早就去拜马头娘娘了,等回来,就请人来浴种。”这些事都是吴大爷在负责,早就准备了。
浴种,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方法,甚至只隔了个村就不一样,更别说蚕种不同的讲究了。
对于种桑养蚕的地区来说,养蚕是除了农业之外的一个重要收入,非常的重要,是没有人会忽视的,大家的许多生活都跟蚕桑息息相关。
浴种最常见的就是打一盆的清水,然后向蚕室方向的桑树采枯桑叶,浸在水中,而后把种布放入盆中,而这时,有经验的人会根据当地的习俗以及蚕的品种,加入石灰或是盐卤。
浸完后,将种布挂在无烟通风的房间内的麻绳上,等着晾干就成。
除了这种方法外,还有抹盐粒喷浓茶水等方法,都没办法一一说过来。
而关于冰玉蚕的浴种办法,吴夫人已经让人去问过古氏,早早就拟好了方案,只等算好的时间到来就去浴种。
吴翔点点头,觉得这天怪冷的,并没有亲自参与浴种的想法,“那就成,爷爷,爹,我回去再睡一觉,这天怪冷的。”
“臭小子,忘了你才刚签的协议,白纸黑字可别反悔,这段时间我会让人盯着你读书的。”吴老爷眼瞪得老大,这个孙子,就是需要有人拿着鞭子在后面鞭打。
吴翔一听,顿时有些后悔,刚才他是不是太冲动了?作为一个言而有信的人,反悔实在是太难看了。
“好吧,我看书去,荣安,走。”
看着两个少年相携离开的背影,吴老爷脸上的笑容淡了不少,轻轻叹了口气。
吴大爷怎会没注意父亲的表情变化,也明白他的心情,“爹,翔儿虽说懒散了些,但答应的事却很少反悔的,而且有荣安在一旁看着,您不用太担心。”
“翔儿还是被我们宠得太过了,我也不指望他能有什功名成就,只要守住我们打下的这片家业就好。”吴老爷深深觉得当初的养育方法是错的,“翔儿过年了也十四了,可以开始选亲事了,最好是有能力能管得住他的。”
吴大爷想到自家那长不大的儿子,忽的有些头疼,按吴老爷的要求来找对象,可真不容易啊。
反观姜荣安,与自家儿子同岁,只不过是腊月生的,看着却比儿子还要老成成熟,要不是个子还没长,谁会认为他才十四岁?
“爹,这可不容易,我们会开始留意的。”吴大爷觉得自要头疼好一段时间了,“荣安以后的前途难测,可惜翔儿没个妹妹,要不结成亲事是很好的。”
“也不求太多,只要他还记着在吴家这段情,不时拉翔儿一把,也就足够了。”吴老爷并不求太多,毕竟收留姜荣安,他主要也是为了报恩,并不是要对方发达后一定要罩着自家。
当然,吴老爷吴大爷父子俩的有心,姜荣安和吴翔都不知道,他们回到书房里,各找了角落坐下,看书写文章。到了腊月,才觉得考试已经很近,小考第一阶段县试就在二月,那种无形的压力,恐怕只有吴翔才没多大感觉吧。
这次小考,姜荣安的目的是进入院试,拿到廪生的名额,而拿到了这个名额,也足够进入府城的学院读书了。
从书中抬起头来,姜荣安瞅了认真的吴翔一眼,觉得接下来的一个多月还是要多多鞭策他。姜荣安不敢说对吴翔很了解,但是他知道,如果这次考试不过,以后的考试,吴翔绝对是一次比一次懈怠的。
姜荣安已经将未来一年的事情计划好,前半年主要在考试上,而下半年,则是要应付来自姜家的人和事,有些事既然避不了,那就迎难而上吧。
这半年多来,因为有那个奇怪的系统的关系,姜荣安的思想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而一些见解更是出人意料,现在他就像是一块上好不需要雕琢的璞玉,就等着时间的到来被世人所发现。
要说还有什么被姜荣安记挂在心上的,只怕就是那藏书阁了,没有任何提示,犹如大海捞针一般。
而反观去拜马头娘娘的古氏,很凑巧的,与吴大夫人、王氏碰上了,本来或许不熟,不过女人间的话题很多可以说,不过一个时辰的功夫,三人就熟稔得跟好几年似的。
古氏本来是比较拘谨的,不过吴大夫人亲和力很好,无意间化解了,不仅让古氏比平常更开朗些。
每一个人的生活圈子都不一样,同一个村子住了十几年都不一定有交集,更不用说一个区区庙会。
里长家与吴家有来往,王氏与吴大夫人本来就挺熟的,而王氏高看古青娅一眼,自然的对古氏态度友好,而吴大夫人则是因为古氏的能力,在两个交际技巧满分的人之间,古氏很容易地就融入三人奇怪的友情中。
因此从县城回来后的古氏,难得地满面春风,古青娅从有记忆开始,都没见古氏的心情这么好过,这是碰上啥好事了?
古氏也没把事情瞒着,心情非常好地说了这事,大抵能与身份比较高且自己羡慕的人说上话,而且还挺投缘的,这种经历对古氏来说是罕有的,也是愉悦的,这与她跟邻居的妇人来往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
对此,古青娅当然是惊讶的,但是她也是高兴的,因为这对古氏的影响是正面的积极的,有助于她脱离以前生活带来的阴影。
而心情愉悦的古氏,对整个家庭的影响也是可见的,氛围就变得欢快起来,就是方氏都能明显感觉到,不过跟以前不同,她什么话都没多问。
。。。
第63章 意外来人
不过这样子的话,古青娅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