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便秦使此刻所言有假,嬴政未曾肃清蓝田军,可是,若是日后,齐国依旧不肯出兵,那么赵国灭亡,也依旧是早晚的事。
    既然赵国早晚都要灭亡,那为何不替自己谋取后路?
    “若是我这次肯帮秦王,秦王可以给我什么好处,令我在赵国亡国之后,保证我一家上下的荣华富贵,身家性命?”
    随即,郭开脸色一变,漂亮的丹凤眼中,流露出了一丝贪婪的光芒。
    秦使微微一笑,再次从怀中取出了一份帛书。
    “一切,都在此处了……”
    ……
    赵王宫
    面色苍白的赵偃有些颓废地坐在王位之上,神色有些不耐地看着手中的竹简。
    北方的战事此刻已经陷入了僵持之中,虽然依旧对赵国不利,但是好歹也算稳定住了局面。
    然而,战事的缓解,却是并没有能令赵偃的病好上几分。
    未曾给赵偃继续安心养病的机会,相国郭开这几日又是递上了许多所谓不能专断的政务,这些政务使得赵偃的心情更加烦躁了。
    虽然赵偃多次将这些政务退回给郭开,可是,郭开却是锲而不舍地又将这些政务呈递了上来。更是推脱,自己若是批阅,会引起朝中大臣不满。
    “咳咳,相国,这些事,你独自来批阅便可。寡人,着实有些累了……”
    已经连续操劳了数日的赵偃此刻终于是有些摇摇欲坠了。面色苍白,语气也愈发沉重,甚至,双眼都开始微微打颤。
    “王上,这……”
    底下,在批阅其他政务却是又面露难色,想要说些推脱之词。
    赵偃见郭开又要推辞,连忙挥挥手说道:“相国,相国,勿要……噗!”
    然而,还未等赵偃一句话说完,一口鲜红的血液,便从赵偃的口中喷洒了出来。
    “王上!”
    顿时,大殿内所有人都大惊失色。
    “快传太医!快传太医!”
    郭开慌忙走上前,一边大吼着,一边扶着赵偃,替其顺气。
    幸好,由于赵偃的身体不佳,殿外便随时候着数位太医。而听闻殿内的动静,这些太医也是立马跑了进来。
    数个时辰后,天色已经陷入了昏暗之中。昏迷了许久的赵偃,也是微微睁开了眼眸。
    “相,相国……”
    微弱的声音从床榻之上传来。苦等了许久的郭开,立刻跑上跟前,跪在床前,眼泪“不由自主”地落了下来。
    “相国,寡人,寡人自知性命不久。今后,这赵国,赵国的一切,就交与相国了……”赵偃惨笑着说道。
    “王上,您不会有事的!”郭开泣不成声道。
    “国家正直,多事,多事之秋,太子尚幼,望相国,多多尽心!”赵偃拉着郭开的手,微微颤抖着说道。
    “唯!”郭开狠狠地点着头,应声道。
    “如此,寡人也就放心了……”赵偃微微扫过一旁懵懵懂懂的太子赵迁,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随即,缓缓闭上了眼睛。
第二百六十八章 国贼
    赵偃的手臂,缓缓落下。曾经裹着霸星光芒出身的他,终归没有成为一代霸主。
    只是,正如赵偃自己所说的那般。如今,赵国正处于多事之秋,指不定何时,便会被秦国所打败,亡国之事便会接踵而至。
    赵偃是幸运的,他带着霸星身份出身,几乎是一路无阻地在先赵王的支持下,登上了王位。
    然而,他也是悲哀的。经由他手的赵国,经过长平一战,早已不复那足以与秦国一战的盛世。哪怕他同样有着不输于他人的聪明,却终归逃不过毁业之主的名声。
    潦倒一生,与其说是死于病症之下,倒不如说是死于秦国的威慑之下,何其悲哉!
    “呜呜呜……”
    随着赵偃的死去,整个大殿内,顿时响起了呜咽之声。
    然而,就在此时,原本跪在床前哭泣的郭开却是陡然站起了身,擦干了眼泪,对着一旁的太子赵迁拜了下来。
    “臣,郭开,拜见大王!”
    郭开的那庄严郑重的模样,吓了年纪不大的赵迁一跳。
    不过,看着眼前这个权倾一国的相国拜倒在自己的面前,小小的赵迁却是顿时生出了一丝高傲之感来。
    这丝高傲之感,甚至陡然冲散了自己对父王赵偃病逝的悲哀。
    “相国大人,快快请起。”
    赵迁装作慌慌张张的模样,迈着小步子,走到郭开面前,将郭开扶了起来。
    “相国,父王生前曾多言相国之美名。弥留之际,更是将国事一应皆交付到了相国手上,迁怎敢在相国面前托大!”
    可是,郭开却是微微甩了甩袖子,避开了赵迁的小手,依旧跪着说道:“如今先王驾崩,您便是大王,国事一应具皆在王上手中才是,郭开不敢逾矩!”
    郭开的话,令赵迁微微一愣,随即更是心花怒放。
    “寡人,必定不负相国之爱!”心中美滋滋的赵迁不由得清了清嗓子,学着赵偃生前的模样说道。
    不过,说完这句话之后,年纪还小的赵迁,却是又陡然不知该做些什么了。
    “如今,先王驾崩,一应丧事,具皆交于相国来办吧。”想了许久,赵迁才看见了床上的赵偃,有些悲伤地说道。
    “王上!万万不可!”
    然而,这时郭开却是惊呼一声,将赵迁下了一跳。
    “为何?”赵迁一脸疑惑地问道。
    “此刻,北地大军正是交战之时,更是陷入了下风之中。若是先王驾崩的消息传了出去,必定会影响士气啊!”
    郭开低着头,一副苦口婆心的模样。
    “是极!是极!寡人倒是忘了!”赵迁意识到后,连忙惊呼道。
    “可是,王上,三军之帅,武安君李牧,毕竟是我大赵上将军。此事,恐怕还是需要告知一下他的……”
    “李牧?”
    听闻李牧名字的赵迁微微一皱眉头,小脸之上,顿时露出了不悦和嫌弃的神情。
    自小在深宫之中长大的赵迁,在赵偃耳濡目染之下,早已对这个所谓镇守一方,赵国柱石的上将军,厌恶不已。
    此时,有听郭开提及李牧,赵迁的心中,不由得产生了一丝危机与不安之感来。
    “不可!”
    赵迁摇了摇小脑袋,露出沉稳的模样。
    “王上?”郭开面色疑惑地看着赵迁,不解地问道。
    “先王在时,寡人就听闻秦王乃是李牧师弟。若是将先王驾崩的消息透露给李牧,寡人担心,李牧会降秦!”
    赵迁说完,微微点点头,愈发觉得自己说的有理。
    郭开低着的嘴角,微微露出了一丝笑意。
    李牧降秦?恐怕,也就只有眼前这个稚童会这么想吧。
    以李牧三军之帅的职位,更是在军中享有无比的威望,若是想要降秦,恐怕,都不需要隐瞒着底下的将士。又何须等到先王驾崩呢?
    而这,也正是郭开这几日,不断给赵偃批阅政务,加重他病情的原因。否则,若是赵偃在世,哪怕再恨李牧,在此危难之际,也绝不会换下李牧。
    也唯有将赵偃累死,等到赵迁上位,携顾命之名,借着封锁死讯的机会,独揽朝政,方才能够实现自己的目的。
    “若是王上担心,臣倒是有一计,可策李牧是否忠心。”郭开“犹豫”了许久,方才说道。
    “何法?”
    赵迁眼睛一亮,对于郭开的话也不怀疑。
    “如今,李牧把持赵国几乎所有的兵权,若是当真降秦,后果就真如王上所言,不堪设想。不若王上此刻便下令,剥夺李牧军权,若是李牧交出兵权,便足以说明其忠心。若是其不从,那……”
    郭开说着说着,又一次低下了头,露出恭敬的神态。
    听完郭开的主意,赵迁眼睛陡然一亮。
    “善!大善!”
    赵迁一拍大腿,挫折小手,兴奋至极。
    “可是……”
    旋即,赵迁神色一暗,有些苦恼地说道:“若是李牧不愿交出兵权,或是因此而直接叛赵,又该如何呢?”
    郭开微微一笑,低声说道:“王上放心,若是李牧不愿交出兵权,我等,便可启用早已在李牧身边埋下的暗子。”
    “哦?暗子?是谁?”赵迁脸上的苦恼之色,再次一扫而空。瞪大了小眼睛,看着郭开兴冲冲地问道。
    “乐任!”
    郭开也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将名字说了出来。
    “乐任?”
    赵迁皱了皱眉头,闭起了眼睛,不断在脑海之中思索了起来。
    而郭开也不着急,反倒是默默地看着赵迁。
    “寡人不知……”
    最终,赵迁还是叹了一口气,有些懊恼地摇了摇头。在他的印象之中,赵偃为了让他提防李牧,几乎将李牧手下的一众能将都说了一遍,可是,唯独没有这个乐任。
    “王上不知此人,也是情有可原。因为,知此事者,唯有臣与先王耳。”
    “哦?那此人有能力能够杀李牧吗?相国快快说来!”赵迁听闻此乃绝密,顿时又生出了一丝自豪感来,连连催促道。
    “此人,乃是异服之人。而如今已是李牧身边亲兵校尉,王上,您认为呢?”郭开微微露出了一丝笑容,说道。
第二百六十九章 忠与义
    赵国,番吾
    这数月来,接连不断的战事,早已令这片土地变成了一片焦土。
    番吾城外,原本广袤的万顷良田,早已不知荒废了多久。道路之上,也是生出了许多杂草。
    若是不是那些随处可见的烽火台,和那些手持长戈,在风中坚守岗位的士卒。恐怕,这里已经成了一片荒芜。
    城外不远的一处小山上,原本绿油油的山林,也已经变成了光秃秃的一片。
    那些生长了不知道多少年的树木,已经被制成了一件件的守城器械,以应对秦军那杀伤力极强的攻城机关。
    不止是这片山林,远处的那些山林,也已经不复当初的模样,只剩下了一些杂草,以最后的绿色,装饰着这些山林。
    “等到秋日,恐怕,连这些杂草都要枯萎了吧……”小山上,李牧望着一片萧条的山林,不由得感慨道。
    “可是,不管如何,我都要守住这里!”
    随即,李牧的脸上,却是再次流露出了一抹坚定的神色。
    “不惜代价!”
    一道狠色,从李牡的眼中一闪而过。
    “李叔!秦军还会来吗?”
    这时,李牧的怀中,一个大约十岁左右的男孩,同样看着远处的山林,发出了一道脆生生的声音。
    “会来!”李牧粗犷的声音,没有任何犹豫地回答道,随即也露出了一丝笑容,反问道:“你会怕吗?”
    “当然不会!”
    回应李牧的,依旧是那脆生生的声音,只是,这声音之中,却是同样包含着一丝如同李牧一样的坚定。
    “哒!哒!哒!”
    一串急促的马蹄声从身后传来。
    “将军!邯郸来了王命!”
    李牧身后,来人的马儿连打了几个响鼻,就连马背之上的人,也是微微喘着粗气。
    “看来,这次的王命很急。”
    李牧怀中的男孩微微伸出头,看着那个单膝跪在地上,发髻之间还带着几丝汗珠的士卒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