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家伙小时候不像是个女孩,哭的时候,声音之大,能把邻居都吵醒;欢笑的时候,也是惊天动地,常令我咂舌。
爱哭爱闹,是她的幼儿时代的全部内容。
那时恰逢我从一个部队要换到另一个部队工作,所以有时间在家里看着她。我在桌子上写字看书,她在我身后的小床上靡来靡去,一刻也不停。小床四周是低栏,她的双手就支在上面蹦蹦跳跳的,一边咿咿呀呀地学说着能听懂又不全听得懂的话。突然有一天,她跳啊跳,一下子从小床上翻个跟头跌到了小床底下……我回头一看,床上的孩子怎么没有了,再一看怎么躺到地上去了,怎么也没有了声音?当时我吓坏了,赶紧从地上将她抱起,轻轻揉揉她的小胳膊小脑袋,就在这时她哇地哭出了声……
“怎么啦?孩子怎么啦?啊?”隔着三间房子的岳母在病榻上大声询问,我赶忙过去解释没事没事,心里则怦抨乱跳。好几天我都不敢在妻子和岳母全家人面前吭一声,只是静悄悄地观察我的小天使有没有出什么毛病。老天保佑,我的小梦舒还是像过去那样又蹦又跳,还是像以前哭的时候能惊天动地,笑的时候哈哈哈地震动四邻。
不知是什么缘故,从小她就爱逛街,呆在家里她就哭闹,用车将她推到大街上玩,她就乐。那时我们住在京城西区的三里河,每天我都趁买菜时将她推出去玩。这下她可蹦蹦跳跳乐得直用小手拍打着小车的挡板。小时候长得好,又理了个男孩头,只要我把小车一停下,就会有人围过来不停地说着这孩子真好看,像洋娃娃似的一类话,那个时候,我心里很得意,得意的是我找了个北京好媳妇——当然在她面前我从不承认这一点,我说是我这个南方人与她这个北方人及我这个汉族人与她这个少数民族组合的基因好。
随着小家伙一天天地长大,她越来越调皮,爱动爱闹的毛病不但没改,更甚的是,到了有小哥哥、小姐姐的亲戚家后就再也不想回家了。有一次我和她妈都有事,非得回家不可,再说时间也不早了,我们就硬将她从她舅舅家拉了出来,可她一个劲儿地哭着还要跟小姐姐玩。回家的路上,我们三人骑着一辆自行车。那时打的好像不时兴,再说也觉得乘出租车的绝不是我们这些人。可从舞蹈学院出来到紫竹院走的一路上,坐在自行车前面的小家伙又哭又闹,且一路不停。更可恼的是,小家伙一边哭着还一边将一双小腿乱甩动。我心头恼怒着,又没有经验,车骑至紫竹院门口,女儿突然大哭起来,而这时我的车子也突然骑不动了……
“怎么啦?怎么啦?”妻子从后座上跳下来,惊恐地叫嚷起来。我一看坏事了:孩子的小腿夹在了前车轮的钢丝里了……车子因此停止了转动。那一刻,我的心像猛地被什么扎了一下,不顾一切地从车上跨下来,用双手使劲地扒着将女儿小腿夹得牢牢的钢丝,但就是扒不开。女儿还在哇哇大哭。
这时马上围过一帮过路人,连几辆汽车也停了下来,几位好心人帮我出主意,有的就干脆过来与我一起扒钢丝……终于,孩子的小腿从车轮里拉了出来。可她还在大哭。我知道今天出大事了,妻子也在哭,我们想到的是马上送医院,因为不知孩子的腿到底怎么样了,我当时直觉可能骨头会有问睿D阆胛沂窃谄飞掀镒懦担鞘钡某邓儆Ω貌凰闾敲聪改鄣男⊥饶木米≌庋恼厶冢繐Q了大人也说不定会怎样呢!
“走,到三零四医院去!”妻子命令道。她姐姐在这个医院工作。我们轮流抱着哇哇直哭的孩子向三零四医院飞舞,但还是觉得走得太慢。只好再一个人骑着车,另一个人抱着孩子坐在车后座。那一路,是我有生以来惟一感到最紧张的,因为孩子的哭声在刺我的心,她一声爸一声妈地哭喊时,我的眼里也盈满了泪水……这是我第二次为女儿流泪。
还好,女儿的骨头没有大的损伤,却也缝了12针。在医生为她缝针的时候,等在门外的我和她妈,仿佛医生的每一针都扎在我们的心尖儿上一样痛……那一次事故让我在很长的时间里感到内疚,而她则在第二天又开始无忧无虑地乐啊闹啊,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似的。
女儿慢慢地在长大,后来上了托儿所。那时我们借住在小西天的总参管理局大院,托儿所与我们的住处只有一墙之隔,可以说是个最安全和最令我们放心的地方。我当记者的自由职业可以天天早接晚送她。日子非常平静地过着,而且一切都在规定的钟点中进行——我指的是女儿的衣食住行。
可就在这糖罐里泡着、大院里呆着的小家伙,突然有一天在应该从托儿所回来的时间里却没有回来,问过老师和其他家的孩子,都说没有看到她,还说一定是回家了。于是我和她妈到处找啊找,那时天已黑下来,总参管理局大院内的几处室外活动的地方都找遍了,我们在附近的每一座楼的楼道里大声喊着她的名字,一想她可能到了哪个同学家玩,但我们不认识人家的家门,故而只得在楼道高喊。
可任凭怎么叫喊,就是听不到小东西的回音,也不见她的影子。我和妻子的嗓子都喊了,该找的地方似乎都找了,然而仍然没有她的踪影。
天色越来越黑了,已经过了晚间新闻节目时间,这下我心里真的急出了毛病,因为虽说是住在总参大院,但这个院子人来人往也十分杂乱,我越想越觉得孩子是被什么坏人抱走了,要不然这个时候不可能不回家呀,她可从来没有单独到过哪个地方呀!
越想心里越急,当再一次顺着楼道叫喊时,我发现自己的声音都变了调……
“梦舒,梦舒——,你快回来呀!你在哪儿呀?爸爸妈妈找你”
“爸爸,妈妈,我在这儿呢!”正当我和妻子彻底绝望之时,穿着花衣服、扎着小辦的女儿,蹦蹦跳跳地从一个楼道里跑了出来……
“你……你这个小东西,你到哪儿去了?”我又惊又喜,说不清的万般滋味一齐涌上心头,握紧的拳头高高地举至半空,却怎么也落不下来——天真无邪的女儿不解地望着我,一双大眼睛里闪动着亮晶晶的光,我放下举在半空中的拳头,伸开双臂,紧紧地将她搂在怀里……你这小东西……此时我和她妈妈已是泪流满面。
这是我在女儿面前第三次流泪。
所有这些,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这个刚性男子汉为何变得如此心软?
虽然女儿现在长大了,而且是在我和她妈的眼皮底下一天天长大的,可我觉得她仍然与襁褓中的她、与蹒跚学步时的她没有多大区别。现在的她,高高的个头已经超过了她妈,深亮的脸蛋也可与她妈年轻时媲美,上学时潇洒的动作令人陶醉……进入高中了,一向出门都需要我这个老爸跟在后面的她,突然挺严肃地告诉我:以后我上学放学你不用再跟在我后面。
以往为接送孩子烦得不能再烦的我突然一下子感到了一种行动上的解放。可没几天,我逐渐发现我的心里空荡荡的,出现了一种强烈的失落感,就像自己养了多年的小鸟突然飞走了似的。
如今我依然心甘情愿地在早晚两顿饭上为女儿下功夫。中午她在学校吃饭,清晨当她骑车飞出家门融入滚滾的车流时,我却站在楼上的窗边,直到看不见她的身影为止……虽然我知道这根本不起任何作用,即使有什么危险我也帮不上忙,但我的心却像那风筝下面的线,天天这样连着已经起飞的女儿……
这是一种什么心态?现在我细细寻味,其实很简单,那是一种很清清白白的、浓浓烈烈的血缘上的亲情啊!
是的,人间什么情最真挚、最无私?最让人牵肠挂肚、连心扯肺?那就是亲情!是父子之间和母子之间,是父女之间和母女之间,是兄弟姐妹之间和夫妻之间以及祖孙之间的那种割不断理不完抹不去的亲情。亲情在本质上超过了一切情感,甚至比爱情更崇高和珍责,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感情,它有时还超越于信念,超越于法律之上,甚至可以用它换取人的生命。
人有了亲情才有了群体;人有了对亲情的特殊理解才有了比动物更高的智慧和更繁荣的发展;人有了亲情才有了如果哪一天地球不再留下我们时要到另一块星球上生存的企盼……
其实有亲情的不仅仅是我们人类。你只要细细去观察,就会发现,自然界的许多动物和生物也有亲情——即使是树木、蚂蚁。
亲情是组成我们这个世界上所有物质之外的最重要的另类物质。然而,突然有一天我发现在我们的社会里,亲情变得淡薄了,稀少了,无力了,甚至令人心碎和失望……
也许我们今天的生活太富裕,也许我们今天时代的节秦太快,也许我们今天的感情变换得过于频繁,但这一切难道就可以忘却亲情,不要亲情了吗?
这样的事几乎天天在人们中间谈论和在互联网上闪现——
父亲为了一瓶老酒,可以把自己的亲生儿子赶出家门……
母亲为了一个脸面,可以把自己的亲生女儿毒打致死……
儿子为了一次赌注,可以把自己的亲生母亲一脚踢残……
女儿为了一张存单,可以把自己的亲生父亲毒死在病榻上……
哥哥为了一块宅基地,可以把自己的同胞弟弟逼上梁……
妹妹为了一门婚事,可以把自己的同胞姐姐活埋在荒沟里……
结婚才一年的夫妻,为了各自的利益可以不顾刚满月婴儿的死活而各奔东西……
腰缠万贯的大老板,可以轻轻一言承诺给二奶百万千万却要饿死自己的老娘……
这样的事第一次听后我们感到震惊,第二次听后我们有些吃惊,第三次听后我们有些麻木,第四次听后我们也就听听而已,因为我们全都快没有了感觉……
啊,人类和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又一悲哀。
无奈中我仰首问天:
亲情何处在?
亲情何处归?
第一章 孤儿院里我为何揪心落泪?
当我在大同孤儿学校听到着装整齐的孩子们泪洒胸襟地高唱“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时,我忍不住跟着泪流满面……
我知道一个事实:凡是有人类的地方就有孤儿的存在;我同样知道一个事实:中国的众多孤儿享受着别的国家不可能有的阳光雨露。
然而,我不能不指出的是社会上还有一些失去基本道德准则的人,他们仍在制造孤儿的悲剧。
上个世纪的最后一个秋日,我到了山西大同的一所孤儿学校。这是一次公益性的采访,不料在这个几乎被人遗忘的世界里,我看到了几百个孤儿的生活,并了解到他们生活后面的无数个让人揪心落泪的故事。
用故事这个词儿其实并不十分准确,因为这里的一切都是此时此刻正在发生的事。
这是肯定的,如果没有张洪图好心创办起这所孤儿学校,我不可能这样集中地把这一群失去亲情的孩子们的事告诉读者;更何况假如不是我亲眼所见,甚至连我自己都很难相信在我们的身边竞然还会有这等凄慘的事情发生……
张洪图是个煤厂老板,靠辛勤经营办煤厂嫌了几千万元,自己和家人什么都没有享受,却干起了一件让人难以置信的事:到全国各地收养一些没爹没娘的孤儿,为他们办所学校,让他们有学上,有个温暖的家。说出来你也许不相信,他竟然收养了来自全国各地的600多个这样的孩子!
600多